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可大致推算,贾诩晚年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他的子孙后代不受伤害!毕竟他当时已是七旬之龄。
  刘琦眯起了眼睛,心中有了筹谋。
  “张校尉!”刘琦突然开口,将张允吓了一跳。
  “府君何事?”
  “或许派人去往关中,仔细打探贾诩家人的动向,看看他们目下都是在什么地方,是否有所南迁。”
  “南迁?”张允不明所以的看着刘琦:“姓贾的不把家眷放在关中后方,南迁作甚?”
  刘琦长叹口气,心中暗道:这个,我还真就是没法解释。
  上雒之时,刘琦和张允故意堵在贾诩躲藏的厕所门口,用探讨天下形势的方法,为贾诩生动的‘洗脑’了一次。
  从那次之后,刘琦就有预感,以贾诩明哲保身的智谋,他一定会想办法离开关中,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董卓的年纪大了,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横遭暴毙,刘琦估计他都活不了多久,
  一旦董卓死了,势力天下第一的西凉军的内部就会发生惨烈的斗争。
  到时候贾诩想逃出关中怕是都逃不出去。
  刘琦再次低头看向那份名单……
  他不相信贾诩这一次是机缘巧合随牛辅南下南阳郡的。
  若果自己所料不错,这是老毒物事先做好的未雨绸缪!
  但……他就是想离开关中的是非之地,难道只会自己离开吗?他会放弃他的家人么?
  刘琦觉得不会!
  这……或许就是老毒物的软肋!


第三百一十九章 西凉军前来谈判
  张允的探子出发后不几日,刘琦军中就迎来了牛辅派来的使者。
  使者是牛辅帐下的一名别部司马,姓程名触,属于那种最为典型的凉州武人,说话没深没浅的,行事颇有些自傲之情,典型的凉州军人做派,
  也不知道牛辅是怎么选的人,居然让这样的人过来与荆州人交涉。
  当然,也或许是牛辅麾下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他所执掌的兵将,大多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当然,贾诩是个例外,可依照此人的性格,他眼下恨不能将自己埋到土坑里去藏着,又怎么可能会亲自出头来给牛辅当使者呢?
  所以说,眼下的牛辅只能是就锅下面,该用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吧!
  刘琦邀请那位使者程触入了帅帐之后,对方只是很随意的向着刘琦草草施礼,并没有显出多少尊重。
  荆州军的将官们将其行为看在眼中,心中尽皆生出不满,不过刘琦倒是淡然自若,并没有什么恼怒的表现。
  “牛中郎将派汝前来,所谓何事?”刘琦很是平淡的开了口。
  那程触从怀中取出一份缣帛,由张允代劳呈递给了刘琦后,然后方才朗声道:“大都护奉天子之命率兵入驻南阳郡,有要事处理,特命末吏来此与刘府君修好,大都护知南阳郡乃是刘府君之辖境,故希望能够与君共治于南阳。”
  “共治于南阳?”
  刘琦闻言笑了:“我乃是相府东曹下书亲敕的南阳郡守,南阳郡三十七县,按汉制皆应由刘某统辖,何劳大都护亲自前来相助?况且若是要共治,那一开始便可来谈,为何要派兵袭我军寨?大都护这事,做的委实不怎么光彩,恐难服我荆楚人心。”
  程触只是轻描淡写的将前番相攻之事一语揭过:“前番出兵,乃是为了击杀逆贼曹操之军,与荆州无关,只是两军混战之中,一时误伤有所难免,还请府君勿怪。”
  魏延在一旁听的不由火了。
  什么叫误伤?
  “呵呵,贵军的误伤真误的是时候,数千铁骑都踏破我军的辕门快要冲进中军了,阁下居然还能说是误伤?莫不是当我等皆为愚夫不成?”
  程触狡辩撒谎脸不发红:“若非误伤,我军又岂能打到一半,便全部撤退?”
  魏延还要张口,便见刘琦伸手打断了他的话头,道:“文长,不必赘言。”
  魏延这才深吸口气,愣生生的将话头咽了下去。
  刘琦笑看着程触,问道:“那汝且说说,大都护想如何与我共治南阳?”
  程触朗声道:“眼下南阳郡,尚有驻扎于宛城的袁术为府君心中的顽疾,大都护之意,是想替府君攻克宛城,以为前番误伤贵军之补偿。”
  刘琦心中冷冷一哼。
  “大都护真是有心了,那敢问使者,大都护夺下宛城之后,又当如何?”
  程触照本宣科地答道:“南阳郡虽然是刘府君辖境,但眼下诸州形势渐乱,二袁与其附庸尽皆猖獗,更兼各地黄巾势起,相国之意,是请奏陛下在各处派朝廷军队,协助地方郡守驻守,以防不测,南阳郡乃是天下正中,亦龙兴之地,蕴我大汉气运,不可不慎防之也,故派遣牛大都护率数万甲士前来,驻军在此以防不测。”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道:“不想这竟然是相国的一片心意,如此看来,倒是刘某人适才出言无状了,那敢问使者,大都护的意思,是想将兵马驻扎在何处?”
  “大都护驱走袁术之后,我军便就地驻扎于宛城便是。”
  “什么!?”
  这一下子,不仅仅是魏延,包括典韦、黄忠等人在内,全都愤怒了。
  “宛城乃是南阳郡治所,尔等若要驻扎在宛城,却让我们到哪里去?”蔡瑁一脸阴沉,狠狠的瞪视着程触。
  程触根本就不看蔡瑁,牛逼哄哄的样子很是让人愤慨。
  他继续道:“至于整个南阳郡自宛城以北的口赋算赋,包括博望、辉渠等地的赋税,皆由大都护支取用以为军需……”
  典韦迈步而出,对刘琦道:“府君,还是让某宰了他吧?”
  程触毕竟是西凉军出身,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他无视典韦的威胁,而是很冷漠地对刘琦道:“杀某容易,但若是惹恼了大都护,怕也是刘府君承受不起的!”
  刘琦浅浅一笑,站起身道:“姿事体大,非我一人所能决断,严君现为荆州牧,镇南将军,执掌南境军务,我当需书信禀明严君,才能敲定此事。”
  那程触道:“敢问刘府君大概多久能够敲定此事?”
  刘琦轻轻的一挑眉,想道:“不会太久,本月之内,应就能给大都护答复。”
  程触道:“那末吏便先行回返,向大都护禀明此事,然后静等府君消息。”
  刘琦一伸手,道:“且为使者安排饭食,吃饱之后在请他回去。”
  程触也不客气:“那就多谢府君了。”
  待他走出帐篷后,刘琦的帅帐内,便犹如炸了锅一样的喧闹。
  魏延第一个道:“府君,为何如此纵容于他?西凉军虽强,我等却不惧!”
  蔡瑁似乎也是被西凉军的傲慢给气到了。
  不过细细想来,他本来脾气就挺大的。
  “府君,西凉军再强,也不过是四万之众,骑兵虽多又有甚惧,我荆州地界离南阳近,征调十万可用之兵,以荆州目下之力也不在话下,与他硬拼又能如何?”
  典韦,张任,黄忠等人亦是拱手道:“府君,某等愿战!”
  但刘琦并不说话,他只是轻轻的抬起了一根手指,道:“等。”
  “等?等什么?”
  刘琦看向张允,道:“等张校尉麾下的斥候将消息打探回来后再说,在没有消息之前,我们什么动作都不要有,就是先跟他们拖着。”
  听刘琦如此说,张允的心不由一紧。
  他急忙拱手道:“府君放心,末吏一定抓紧时日,势必查清彼之底细。”
  “有劳了。”刘琦微笑道:“公等权且下去……哦,德珪留下,我有事跟君商议。”
  众将心中虽有不忿,但听刘琦这么说了,也只能将这份不忿压在心中,然后各自散去。
  刘琦伸手请蔡瑁坐下。
  蔡瑁倒也是不客气,一坐下便道:“姐丈,今日之事,彼确实欺人太甚,咱荆州势力不弱,董卓若来咱们或许难胜,但区区一个牛辅,咱们只要回南郡借兵,想要拿下他们也是势在必得!”
  刘琦笑道:“我们的对手是贾诩,不是牛辅,切不可轻举妄动。”
  “姐丈如此推崇这个贾诩,他到底有何厉害之处?还至于非将他的底探查的明白不可?”蔡瑁很是疑惑。
  刘琦不想跟蔡瑁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他留下蔡瑁不是为了商讨这件事。
  “德珪,且不说贾诩,我只是想问你,若是没有西凉军前来搅局,咱们此番拿下南阳郡后,你觉得你蔡氏和我刘氏的日子,今后就好过么?”
  蔡瑁闻言一愣。
  此言何意?
  刘琦见蔡瑁发呆,遂出言提醒他道:“德珪,你蔡家目下乃是严君在南郡的第一臂助,也是我荆州的第一宗族,君又是我的妻弟,蔡氏是我最为依重之人,只是……若是南阳郡的那些郡望也掺和进来,咱们日后又该如何呢?”


第三百二十章 刘蔡联合谋郡望
  蔡瑁没有想到刘琦竟然会跟他探讨这个话题,心中大为错愕,脸上也是阴晴不定。
  他也是一方宗族首领,对于刘琦口中所言的事,自然也是门清的,只是一直没有人将这些事放在明面上,毕竟眼下南阳郡还未到手。
  但是如今荆州军的兵马已经进入了南郡,虽然有西凉军成为了阻力,但如何收复南阳郡,是山阳刘氏最为上火的事情,可对于蔡瑁和南阳郡的各大族而言,收服南阳郡之后的事情才是最令他们头疼的。
  刘表和刘琦当初是依靠着南阳宗族起家的,虽然后来通过刘琦的努力,山阳刘氏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被蔡氏承包了荆州所有的政治资源,但就目下的情况而言,以蔡蒯为首的南郡宗族,依旧是刘表治理荆州最为依赖的臂助。
  但南阳郡三十七县一旦被并入荆州,那南阳郡这些本地的郡望,则势必成为荆楚除去山阳刘氏和南郡宗族之外的又一大势力。
  南阳郡望们的底蕴太深厚了,可以说在整个大汉朝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龙兴之地的宗族势力比起其他地域的宗族郡望,势力要强大很多,虽然不似汝南袁氏一般可聚拢无数政治资源,但南阳郡北地的两千石家族极多,且各家的田地和私士要远超南郡宗族,三十七县中到处都是坞堡,可谓步步堡垒,处处精心设计。
  拥有实力与郡国直接分庭抗礼的南阳郡宗族一旦被并入了荆州体系,那山阳刘氏麾下的政治体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动,谁也说不好。
  一直被刘表最为倚重的蔡蒯两族的地位,会不会被南阳郡望所威胁?这是蔡瑁心中深层次的一个担忧。
  蔡瑁沉默良久之后,突然开口道:“依姐丈之意,该当如何?”
  刘琦很是果断地道:“你蔡家与我,乃是亲家,这天下间无论将来哪一家宗族来了我刘氏麾下,我自然都是要以蔡家为先的。”
  不论刘琦这话是真是假,但至少听起来还是很真诚的,令蔡瑁颇感安心,他深吸口气,道:“承蒙姐丈这般厚待,瑁感激不尽。”
  刘琦叹了口气,道:“只是南阳郡望的底蕴太强,只怕到时候,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严君与我完全做主,唉,怕是到时候会委屈了徳珪……”
  刘琦若是当着蔡瑁的面,保证夺取南阳郡之后,会一直维持他们南郡宗族的利益,那蔡瑁反而会觉得他说的假,不诚心,但刘琦这么抛心挖肺的跟他一谈话,反倒是让蔡瑁觉得他确实是有几分发自真心实意的。
  “呵呵,姐丈也不必太过忧虑,有些事情,尽力而已,莫可强求!”
  刘琦站起身,迈步走到蔡瑁身边,低声道:“德珪,其实眼下西凉兵来此,就是一个机会。”
  蔡瑁被刘琦的话弄楞了,奇道:“什么机会?”
  刘琦沉声道:“一个即使夺下南阳郡,但也可打压南阳郡望,不让他们反客为主的机会。”
  蔡瑁惊诧的看向刘琦,心中暗道:“这小子该不会是在安慰我吧?这如何可能?”
  却见刘琦俯下了身子,在蔡瑁的耳边轻轻耳语数句。
  蔡瑁听着刘琦低声对他的解释,不知不觉间,略显萎靡的他居然是一下子就精神了。
  少时,却见他惊诧的看向刘琦道:“府君,你适才所言,莫不是在玩笑么?”
  刘琦轻轻的咧嘴笑道:“你看我是有在与你开玩笑的样子么?”
  “这、这……”蔡瑁的额头上开始冷汗凄凄:“只是此事若传将出去,为世人所知,只怕、只怕……只怕会遗恶名于天下。”
  “德珪,若要干成大事,就不可过于惜身,如今这世道豺狼遍地,哪一个诸侯郡守又是真正干净的?至于恶名不恶名的,这事若是成了,又有谁能抓住咱们实质性的证据?便是抓住了,只要我们两家日后成了大事,这遗留于后世的史册,便是你我两家执笔而已!需知,《汉记》目下就在咱荆州编纂,这世间发生的诸多林林种种,不全都是你我两家共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