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懿咬了咬牙,道:“适才刘府君不是说了么,他有办法替我们保全麾下族人!”
吴堀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
“你当真信他?”
吴懿认真地点了点头:“信!”
吴堀大为不解:“刘伯瑜乃是设计谋算我等之人,如今更是胁迫我等做出抉择,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你却敢信他?是为何故?”
吴懿长叹口气,道:“正因为我一直以来不信他,所以才落到今日这般境地……如今若再不信,今后的日子却不知还要多少艰难,难道我们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吗?”
吴堀和雷遇听了这话,脸色苍白,皆是低头不语。
看起来,事到如今,只有一条出路了。
……
次日,吴懿等三人登门拜访刘琦,各个表示愿意效忠。
刘琦听了三人的请命,且愿意接受自己的委任,心下很是快慰。
“三位能做出这样的抉择,想必心中也一定是受了不少折磨吧?你们是不是都恨死刘某了?”
三人心中一同道:是。
而表面上……
吴懿急忙道:“我等怎敢怨恨府君,万万不会,若无府君,又焉能有我等之今日?”
刘琦笑道:“如何不会?我逼迫你们在我和刘焉之中做出最后的选择,这就是逼迫,你们恨我也是应该,不过你们尽管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们三人凭白受此委屈的,这份恨意,早晚我会让它烟消云散。”
说罢,便见刘琦从桌案上抽出一卷縑帛,对他们三人道:“这是你们三人在荆武军中就别部司马的任命,从今日起,你们三人便同归典韦调遣。”
“诺!”三人一同应命。
“另外,此番出征,我会将董卓送来的人质刘范安置在你们三位的军营中,让他一同随军出征,这个中的深意,三位可明白吗?”
雷遇和吴堀还有些没琢磨过味来,暗道好端端的,把刘范那厮放在我们的军营干什么?
还未等二人出口质疑,却见吴懿突然开口道:“末吏等人,深感府君恩德!多谢府君保全!”
刘琦见状笑了。
果然,这三个人中,还是吴懿最为有眼力见,颇通机变之道。
却也难怪,他若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历史上怕是也当不成刘备的大舅哥了。
雷遇和吴堀二人虽然不太明白刘琦的意思,但吴懿一直都是他们三个人中最通时势的,也是最精明的人,跟着他做,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人随即一同向刘琦作揖:“多谢府君保全。”
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刘琦保全他们的是什么。
刘琦又嘱咐了他们三人几句,便让他们下去,先随许郸去典韦那里报道,准备随军的事宜。
三人拜别刘琦,出了厅堂去寻典韦,路上吴堀和雷遇一同向吴懿请教。
“子远,你适才言感谢刘府君,是为何意?咱们有什么值得感谢他的?”
吴懿心下不由叹息。
这点事都琢磨不明白,一个个都怎么当的家公?还能统领一族呢……都是废物!
“二位,刘范乃何许人也?”
雷遇下意识地言道:“自然是刘焉嫡长子也……”
“这便是了,自打刘范入了荆楚之后,刘君郎便一病不起,反反复复的来回折腾了一年,以蜀中之势力,若想要击败贾龙、任岐、甘宁这些叛军,只要刘君郎肯下了狠心,也非这一年不可完成之事,但他一直不敢动作过甚大动刀兵,为的什么?就是因为投鼠忌器,恐其嫡长子在荆楚受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刘焉是不会放弃刘范的,公等可明白?”
吴堀似乎反应过来了:“刘府君特意将刘范安置于我们的营寨……是故意做给刘焉看的?”
吴懿点点头,道:“不错,此举看似随意,实则极具深意,刘府君这是在告知刘焉,若是他敢动我们的族人……刘范在我等三人之手,回头我们三人会对刘范做出什么,怕是就不好说了。”
雷遇恍然的一拍手,道:“原来如此,不想刘范这一个人质,居然会让荆楚处于如此主动的地位,刘君郎一口恶气在胸,偏偏又撒不出去!”
吴懿冷笑道:“所以说,当初向董卓谏言将刘范送往荆州之人,实乃是天下第一歹毒心肠之人,此等毒辣之计,我至今都想不明白是谁人之所谋也。”
“只是……”吴堀颇有些犹豫地道:“只是那刘君郎万一当真放弃了刘范,我等族人岂不尽遭屠戮?毕竟此人心狠,放弃嫡长子的事,别人干不出,他却未必干不出来!”
吴懿摇了摇头,道:“刘焉老了,已不复当年之狠辣,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者,是万般难以下定这等决心的……纵然是能下定决心放弃嫡子,却也需要看看放弃的值不值得。”
说到这,却见吴懿来回看着二人,道:“二位以为,杀了我们三族的人,能够为刘焉换来什么?是换来荆州退军,还是换来刘范归蜀,亦或是换来贾龙和任岐的覆灭?”
“这个……”二人闻言都犹豫了。
吴懿继续道:“相反的,杀了我等家眷,所能够换来的,也不过是蜀中东州士对他的离心和唾弃,诚可谓是得不偿失……二位觉得,对于这般剜心的买卖,刘焉当会作何选择?”
吴堀和雷遇这才恍然大悟。
这位刘府君……确实是说到做到,用他的办法保护了三家的家眷,虽然手段极为险恶就是了。
……
处理完三家的事宜后,刘琦当天下午亲自去往蔡家,与蔡瑁相见。
引蔡氏入南阳郡之事,在事前已经得到了刘表的认可,这件事父子二人已经是深思熟虑过的。
南阳郡如今的势力较多,除了西凉军之外,还包括了那些龙兴之地的望族门阀,和荆南不同,南阳郡从百多年前就是门阀林立之地,目下仅凭山阳刘氏一族若是想彻底的控制住南阳郡,哪怕只是一半,都多少会有些力不从心。
一定要从南郡本土引一些宗族过去,加以扶持,用以作为对付和制衡南阳郡本土世家以及与西凉军对抗的臂助。
南郡诸族中,势力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蔡家,如今蔡瑁与刘琦的关系通过前次一战,关系已经是大有缓和,彼此相交甚密。
此时此刻,不引蔡家入南阳郡,怕是对不起蔡瑁对刘琦的一片赤诚。
况且在刘琦的概念里,蔡家此番是被他带到南阳郡顶雷的,并非表面上的扶持那般简单。
……
“姐丈!哈哈哈!”蔡瑁见了刘琦,似很是兴奋,
他走上前,一把攥住刘琦的手,使劲的将他向着厅堂中拉去:“难得姐丈回襄阳一趟,今日咱兄弟说什么也要好好的喝上一通,说好了!不醉不归!”
面对蔡瑁如此的热情,刘琦不由多了几分苦笑。
“德珪,我今日是来与你商讨正经事的。”
“谁言正经事便不可饮了?刚好今日府中有几位朋友,大家共同欢饮!”
刘琦拗不过蔡瑁,只能被他拉扯到了正厅正中。
此刻厅中,尚坐着几人,皆是襄阳大族中的要人,刘琦都认得。
其中一人,刘琦再熟悉不过,乃是蒯氏双雄之一的蒯越。
而他的身后,尚跟随着一个年轻的后生,看着和刘琦差不多大,不知乃是何人。
“府君!”却见蒯越匆忙起身,笑呵呵地来到刘琦身边,对着他长长作揖:“府君去年在淮汝之地立下盖世之功,威震荆楚,十郡之人,无不拱手称赞,越在此替府君贺。”
刘琦淡淡一笑,道:“异度肯搭理刘某人了?我还以为你这辈子都不会跟我再说话了。”
蒯越原本与刘琦交心,只是后来见刘琦平定荆南,势力发展迅猛,随即又站到了家族的一边,在去年中原大战时节,蒯越相助南郡宗族与刘琦周旋,彼时二人之间已有隔阂,似形同陌路。
只是如今,蔡瑁与刘琦交好,而刘琦又在中原大战期间获得战功,并成功的入驻了新野,不论是实力还是名望都是大增。
而刘琦得势之后,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倒是相助蔡瑁,在得到了蔡瑁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南郡其他宗族的好感。
故此,蒯越此时便又似站回到了刘琦的一面。
蒯越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此刻受了刘琦的挤兑,脸不红心不跳,依旧是侃侃而谈。
“府君说的是哪里话?蒯某与府君乃是患难之交,昔日一同安定襄阳,稳定南郡局势者便是咱们二人,某不搭理谁,却也不敢不搭理府君啊……就怕府君威名一日重过一日,恐对我等这些昔日麾下之人,不稀罕搭理才是。”
蒯越这样的厚脸皮,实在是让刘琦始料未及。
这得是多强大的心理素质,才敢当着自己这个当事者的面,把黑的说成白的?
你还真牛逼。
刘琦微微一笑,盯着蒯越看了一会,将他看的心中多少有些发毛。
少时,便听刘琦道:
“行了,往昔之事不说了,异度先生若是还愿意理会我,咱们今后还是朋友……至于昔日麾下之人,这个词我可当不起,你们都是我父亲的手下,与我何干?”
蒯越暗叹刘琦言辞严谨,一日比一日更加深沉了。
他面色不变,笑呵呵地道:“是蒯某疏漏妄言了。”
说罢,却见他随手对刘琦介绍道:“这位乃是蒯某之侄儿,单名为祺,先祖乃昔年无双辩士蒯通也。”
蒯祺迈步向前,施礼道:“蒯祺见过刘府君。”
刘琦似笑非笑地看着蒯通,道:“昔日相国曹参门客蒯通,曾著八十一首说士权变,号曰《隽永》,不想竟是阁下先祖?”
蒯祺忙道:“不敢当,未及先祖本领之万一,实乃惭愧。”
刘琦看向蒯越,道:“他是异度先生侄儿?”
“正是。”
刘琦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道:“只是我闻蒯通乃是幽州范阳人,而君家中籍贯乃在襄阳中庐,这一南一北是如何论祖的?还望异度教我?”
蒯越笑呵呵的没有答话,而年轻的蒯祺的脸则是有些发烫发红。
这年头,人为了彰显声名,或是突显自己,以求达到一些政治目地,乱认祖宗乃是常事,比如孙坚自称孙吴之后,夏侯渊自称为夏侯婴之后等等,反正这年头也没有人会去真的查证。
但像是这样直接被人点出籍贯疏漏的,说实话,确实是蛮打脸的。
蒯氏今天也算是让刘琦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落了一把面子。
第三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刘琦的话让蒯祺一时间有点落不下面子,颇有些被伤了自尊的感觉。
毕竟是个小辈,本领和性格都没有磨砺到家,与刘琦这种看似年轻实际上已是老江湖的人相比,蒯祺与他的段位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但蒯祺一脸抹不开肉,蒯越却是个老江湖,他很是自然地道:“几百年间,天下多少纷乱,各郡黔首多少迁移,举家搬迁亦皆为常理,府君大可不需这般见怪。”
刘琦见蒯越这般直接的出言将事情一遮而过,不由婉儿。
他也不是故意想落蒯家人的面子,只是借机臊一臊他们,多少也是针对蒯越前次对他的叛变而做出的不满举动。
蒯越算是自己来荆州后的第一个知己,虽然刘琦在道理上能够理解蒯越前次为了家族背叛自己,但有些事理解归理解,但不能轻易原谅。
这个风气绝对不能助长。
蒯越虽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将事情一遮而过,但他也多少知道刘琦所针对的人并不是蒯祺,而是自己,随即长做一揖,解释道:“府君,蒯某昔日之所为,实是情非得已……”
“好了,既然都是昔日之事,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刘琦没有给蒯越解释的机会,而是迈步走过他们二人,随着蔡瑁直入厅中。
蒯越转头望了望刘琦的背影,不由长长叹息。
看来,事情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进了厅中,又有一人走到了刘琦的面前,对他行礼:“末吏马玄见过府君。”
是宜城马氏的家公马玄,此番也被蔡瑁请了过来。
刘琦颇为诧然地看着马玄,道:“今儿是什么日子,这般多的家公名士皆被德珪请来饮宴?”
蔡瑁哈哈笑道:“哪里有那般多的人?不过就是蒯异度和其侄儿,再有马伯常而已,昨日姐丈送来了名刺,我前后掂量,说什么也得寻上几人陪姐丈痛饮几爵,但瑁知姐丈不喜人多,故而只找了蒯家和马家的两位,姐丈不会在意吧?”
刘琦微微一笑:“有劳德珪这般用心,我又如何会责怪?我与异度乃是旧识,关系亲密自不必多说……伯常虽也在严君麾下任职,但我与伯常平日里却少有往来,今日承蒙德珪组了此局,也有机会让我与伯常相见,甚可慰之!”
蔡瑁闻言哈哈大笑,他看向马玄,对他道:“伯常,看到没有,我姐丈对你可是重视的紧呢!”
马玄也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