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懿果然是聪明人,他立刻长长作揖,拜道:“末吏领命!”
“末吏领命!”
“领命!”
“……”
众人之中,唯有甘宁领命的时候,有些不情不愿,别别扭扭的,都被刘琦看在眼中,却未曾说破。
少时,严颜到了之后,刘琦让六个人先行下去,然后才召严颜入了军帐。
严颜入帐,与刘琦见礼。
刘琦笑着问他道:“严司马,如今贾公已经受任为上庸郡守,择日便将上任,公今后有何打算?”
严颜很是认真地道:“末吏自打护君归来,便一直在讨虏校尉麾下与其同战于汉中,如今汉中得定,诸县皆凭,贾讨虏又受任于上庸,严颜身为副手,自当追随其前往。”
刘琦闻言,将身体向前靠了靠,道:“严司马,公想没想过……要到刘琦麾下来自领一军呢?”
严颜闻言不由眉头一皱,心中开始暗自盘算了起来:刘琦这是想分化他们的势力?
说实话,贾龙先前诛杀了刘瑁,逼的严颜不得不跟他一同造刘焉的反,这点让严颜很是反感,有段时间,他甚至恨贾龙恨的不行。
但严颜毕竟与贾龙、赵韪皆出身于蜀中豪族,可谓是同气连枝,即使是造刘焉的反,他们也都是蜀中本地人,算是利益共存,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对于刘琦攻克汉中之后,将贾龙放在上庸郡这步棋,说实话严颜心中是有点生气的。
感觉颇有些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感觉。
如今刘琦招他过来,更让严颜有一种刘琦想要对他们这支蜀军动手的感觉。
他心中颇反感。
沉默了片刻,却见严颜拱手道:“府君恕罪,此事……恐严某不能答应。”
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虎添翼
严颜这个人,有点过于直率了。
他拒绝刘琦的时候,若是能够说出理由,并表现的如平常一样,想来刘琦也不会挑他的毛病。
然偏偏此刻的严颜之表情古怪,已经是将他的想法给完全出卖了。
他的面容僵硬,表情扭捏,看向刘琦的目光中,隐隐中似乎还有些恼意。
刘琦打眼一瞅,就知道严颜这是对自己有些意见……赤裸裸的不满啊。
刘琦并不着急,而是伸手对帐内旁边的软塌指了指,道:“严司马,请坐。”
严颜虽然生刘琦的气,但有些大面上的事,他自然是不能差了,刘琦邀请他入座,他不好拒绝不坐。
严颜来到软塌上坐下,然后双眸直勾勾的望着前方,似在出神。
刘琦不以为意,命人为严颜端上水,问到:“严司马对刘某,可是心中有所怨气?”
严颜确实是心中有怨气,但他却也不至于当场就跟刘琦直接挑明,遂道:“府君此言过甚了,严某怎敢对府君有所怨气。”
刘琦端起爵,轻泯一口道:“严司马何必遮遮掩掩,恐非大丈夫所为,有什么话尽管直说……莫不是因为刘某对待贾龙之事?”
严颜闻言皱起了眉头,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对刘琦直说。
刘琦却很是自然地说道:“严司马一定是觉得,贾龙当初率兵北上汉中,替我荆楚攻略汉中诸县,颇受劳苦,如今我一到了汉中,就夺了城池,免了他的权责,还把他派往上庸为太守,将其搁置于山城之地,实在是有狡兔死走狗烹之感,可对?”
刘琦的坦诚,令严颜心中着实感触颇多,他沉默良久,方对刘琦道:“府君之言是也,贾龙昔日所行之事虽然令严某不齿,但今番之事,确实是府君对他不住。”
“我对他不住?”刘琦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冷笑:“严司马,做事不能仅凭关系好坏个人喜恶而言,若汝非益州之人,而是站在我荆州人的角度,还会如此对我说话么?”
不等严颜回答,刘琦便连珠炮地问他道:“当初北上护君之时,见西凉军势大丢弃我军独自转军遁走之人是谁?是贾龙!贾龙和汝被胡轸攻杀、命在旦夕之时,是谁派兵将你们从山谷中救出来的?是我刘琦!贾龙杀了刘瑁,归蜀不得,是谁供应你们粮草,让你们在樊城歇脚得意存活?是我刘琦!下令命尔等北上攻略上庸诸县,何人却违我将令,私自率兵进攻南郑?是贾龙!”
说罢,却见刘琦的眼睛眯了起来,道:“严司马说我对贾龙不住,我且问你,适才的桩桩件件,若是载入史册,让后世人知晓评断,试问是我对贾龙不住还是贾龙对不起刘某人?严司马可敢指着自己的良心说话!”
严颜的脸色忽红忽白,表情着实是难看至极。
但问题是,偏偏刘琦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有理有据的让他无处反驳。
严颜沉默了半晌之后,方才长叹口气,道:“府君所言有理,确实是某家出言无状,胡言乱语……某家给府君赔礼了!”
说罢,便见严颜站起身来,冲着刘琦长长作了一揖。
刘琦亦是站起身来,走到严颜的面前,亲自将他搀扶直起身,笑道:“严司马何必如此,司马乃是忠义耿直之辈,平日里见不惯那些心胸狭隘的卑鄙小人,能有这般表现,却也在刘琦的意料之中。”
严颜苦笑道:“惭愧,惭愧。”
刘琦扶起了严颜后,认真地道:“非是刘某人对贾龙严苛,若是换成严司马,刘某或许便不会这般做,只是我当初曾明确说过,让贾龙占据房陵县等地之后,便勿要轻举妄动,为了助他固守住房陵等地,严君还特意请陈王南下,不想贾龙不思固守,反欲强攻,那时候我荆州之兵尚在南阳和豫州两线作战,一旦有一处有事,试问三处战场之兵又当驰援何处?难道就我荆州的角度而言,就只有汉中这一处战略要地么?贾龙此举,实是为私,这话并非我污蔑于他,严司马乃是信义之人,自然懂的个中道理。”
严颜乃是久经战阵之人,自然知道刘琦所言之事皆是对的。
“府君所言甚是,是颜想的偏狭了。”
刘琦微笑道:“不妨事,我知严司马人品,有些事不过是一时想不开而已,只要是仔细思量,必能琢磨的通透……不过严司马若是因为这件事,而拒绝来我军中替我领兵,便是有些轻重不分了。”
严颜闻言苦笑道:“非是严某人任性,只是末吏跟随贾君西征汉中,时至今日已有半载,实不忍弃之……特别是贾君刚刚就任上庸太守,我若离开了他,岂不是成了见风使舵的庸碌小人?如此下作之事,某誓不为也。”
刘琦摇头道:“严司马这话错了,眼下这时节可不是顾念这些小事之时,我欲在汉中招募兵勇,并用吴懿等人为将官,着严司马统管,一则乃是为了重用蜀中人杰,二则也是给严司马一个入蜀保家的机会,难道严司马看不出来?”
这话算是打中了严颜的软肋,他不明所以的看向刘琦,道:“何为入蜀保家?”
刘琦正色道:“这支蜀军一旦成立,便当为我的入蜀先驱之军,而严司马则可以借此机会,率兵入巴郡,说服令兄严镛归顺,如此既能得大功,又可保家园,如何不为?”
严颜一听这话,浑身不由一颤。
他皱眉看向刘琦,拱手道:“还请府君指点。”
刘琦认真道:“前番我攻破了江关,本可以生擒令兄严镛,只是碍于严司马之面,放了令兄一条生路,这件事严司马想必是记得的吧?”
严颜认真地点头道:“此事严某知晓,严某在此深感府君厚恩。”
刘琦却是摇了摇头:“问题是,刘焉对于严司马与贾龙合兵攻略汉中之事,本就仇恨你巴郡严家,只是往昔他顾忌到令兄乃是江关都尉,镇守益州东面紧要隘口,手中有兵权,故而不敢轻易动他,故而至于一直相安无事,只是事到如今,江关已失,白帝城已陷,令兄兵马返回巴郡,刘焉再无顾忌,怕是早晚都要对令兄下手,届时你严家朝不保夕,有灭顶之灾,你难道还能安坐上庸么?”
刘琦的话半真半假,诓骗的意味较多,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弄的严颜心中踹踹不安,忐忑莫名。
事关他巴郡严家之生死,严颜自然是不能不上心的。
刘琦认真地盯着他,继续道:“令兄乃是固执之人,旁人入益州想要劝服他,无异于痴人说梦,唯有你亲自入蜀,方有一丝劝服的良机,严司马,如何行事,你需三思而后行啊。”
严颜听了刘琦的话,心下微沉,他虽然因为与贾龙共同反了刘焉而被严镛驱逐出族,但那毕竟只是场面话而已,其与严镛的真实情感还是摆在那里的……
骨肉兄弟,岂能是说断就断?
相比与替贾龙谋不平,还是自家兄长和自己族人的事来的更加重要。
严颜认真的思虑了好一会,终是郑重其事的对刘琦拱手拜服道:“府君这般替严颜着想,实在是令严颜感激非常,只要府君信得过严某,那严某便愿意前来府君麾下,替府君统兵!”
“善!有严司马相助,我军真似如虎添翼。”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卢夫人二袭刘琦
南郑城外,贾龙正一脸愁苦的望着南郑城高大的城头,眼眸中充满了渴望与懊恼。
按照常理,此刻坐镇在这座昔日高祖坐守的县城中之人,理应是他贾龙才对吧!
可如今,他却要被刘琦驱赶到上庸山城,卧守在那里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出来。
贾龙一想到这里,这心中就甚感憋气。
但就算是在憋气又能怎么样?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如今的他必须要依靠山阳刘氏才能生存,纵然是他有再多的不满,亦只能是俯首听命于刘表和刘琦父子。
“走吧。”
贾龙颇是无奈地对着身后的赵韪说道:“今日乃是启程之日,咱们该出发前往上庸驻守了。”
赵韪四下观望了两圈之后,然后方疑惑地问贾龙道:“贾公,严司马怎么还没有来?”
贾龙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看天色,奇道:“按道理来说也应该到了,严司马平日里可不是不守时辰之人,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赵韪言道:“要不,让末吏派人进城去找找严司马,待找到后再行出发,如何?”
贾龙却是伸手安抚他道:“特意找就不必了,且再等等再说。”
……
大概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却见从南郑城中飞奔出了一队骑兵。
那骑兵队伍的为首之人年纪轻轻,意气风发,头戴银色兜鍪,丰神俊秀,身板挺拔,极为惹眼。
正是目下已经晋职为屯长的黄叙。
黄叙率领那队骑兵奔驰到贾龙的满前,拱手对他道:“贾公,刘府君言,时辰已到,请贾君速速出发,率本部兵马前往上庸赴任。”
贾龙以前没见过黄叙,但看此人的外貌,也能瞧出其不俗之处,知道其应不是等闲之人,遂客气道:“这位少郎君,贾某也知时辰已到,理当行军,只是帐下的军司马目下尚未来至,因而耽搁了一些时辰,还请少郎君见谅。”
黄叙似乎是早有准备,他言道:“贾府君所言者,莫非严公乎?”
不知为何,一听面前这年轻人说出了‘严公’这两个字,贾龙的心便不由一颤,心中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少时,却见黄叙从怀中抽出一卷缣帛,然后递送到了贾龙的面前,对他道:“贾府君,此乃刘府君亲笔所书,让我转交于府君。”
贾龙眯起了眼睛,伸手慢悠悠地接过了黄叙手中的缣帛。
他打开仔细地看了一会,然后突然将缣帛合上,扬天长叹口气,面上露出了颇为不甘之色。
不过那神色也是一闪而过,很快的遂见贾龙便恢复如初。
“传令三军!启程!”贾龙高声呼喊道。
随着贾龙的呼喊声,出发的号角声随即响彻了南郑城的上空,由贾龙所统领的一万蜀军,开始按部就班的向着东方移动。
赵韪打马跟在贾龙身后,疑惑道:“府君,咱们这是不等严司马了么?”
“等他作甚!”贾龙没好气地道:“严颜这厮已是投靠到了刘伯瑜的麾下,当了背主之贼,此等无情无义的小人,如何又能容于我军中?”
赵韪听了这话不由大吃一惊:“严颜改投刘伯瑜?这、这是为何,难道他不顾忌蜀中同僚之谊了么?”
贾龙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认真地思索了片刻,长叹一声,道:“上庸山城之地,地少民饥,又不是什么好地方,严颜也是个有志气的,他不跟我去也是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贾龙转头看向赵韪,道:“赵君若是不愿意随我同往,贾某亦是能够理解……君也可自去刘伯瑜麾下。”
赵韪闻言大惊,忙道:“赵某敬佩贾公为人,从无二心,别说是上庸山城,便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弃贾公!”
贾龙感慨的叹了口气:“君如此待我,我必不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