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转头看向蔡琰,笑道:“蔡大家奉严君之命,携新修撰的《汉书》《汉记》底稿前来,我必然阅览,只是蔡大家一路风尘,想必甚是辛苦,不妨且先去沐浴休息,换身舒适的衣服,待休息充足之后,咱们一同钻研,如何?”
蔡琰连日奔波,也确实感觉身体疲倦,因而精神头不是很足,她盈盈一礼,感激道:“既然如此,琰便却之不恭了。”
刘琦又说道:“驿馆之地,人多眼杂,蔡大家乃是女子,居住在那里不甚方便……不妨就权且在郡署住下,如何?”
说到这,刘琦转头征询式的看向文聘。
文聘颇有些不明所以。
蔡琰住不住郡署,看我作甚?
你自己定不就完事了,我不过是来就任汉中郡守的……这事与我何干……
可一想到这,文聘突然醒悟了!
自己还是有些没有将这身份转换过来。
现在的文聘才是汉中郡守!
从他进入这南郑城的一刻起,他与刘琦的身份便已经是异地置换了。
现在的他才是南郑城的主人,而刘琦则属于客人。
看来在身份转换这方面,刘琦明显要比文聘明白且机变了许多。
文聘忙道:“大公子所言甚是,蔡大家身为女流,自然是不好往那人多嘴杂的驿馆居住,毕竟是非之地,还是小心些为妙,还是就留在郡署吧……大公子领刘荆州之令,攻克汉中,在此驻军,也当居于郡署,若有事磋商,也好方便些。”
文聘的话让刘琦深感满意,就算是两人目下都是郡守,但文聘面对自己依然不敢僭越,可见为人之忠厚。
“既如此,刘琦便多谢文府君厚意了。”
文聘连忙摆手,连道不敢,不敢。
蔡琰则是在一旁轻轻的用美眸扫视着刘琦,心中暗自感慨。
这个男子做事真是细致,虽身居高位,却拿得起放得下,审时度势几乎让人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不知为何,蔡琰心中陡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在朝廷中,当年若是有刘府君这般的眼力见与审时度势,内敛锋芒的本事……想来他也不会落到今天,不得已而跟随在董卓身边的结局吧。
……
留下了蔡琰在府中歇息,刘琦和文聘去驿馆中去寻法正和孟达。
刘琦也打算瞧一瞧,这两名在历史上名气都不算弱,也算是一手成就刘备功业的著名人物。
法正和孟达万万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亲自前来,仓惶之下急忙出来迎接,其衣服上还有一些不规整的地方,但仓促之下却也没有办法打理了。
“白身之人法正(孟达)见过刘府君,我二人收拾不整,执礼不周,甚是惭愧,还请府君见谅。”二人一同向刘琦见礼。
刘琦笑呵呵的走上前,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然后亲自伸手,替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襟领口,方道:“刘琦仓促前来拜会,未曾先行派人送上名刺,若说是失礼,也是刘某人失了礼数才对,二位无需自责。”
两人连道,不敢,不敢。
刘琦却是毫不端架子,他一手拽着法正,一手拽着孟达,笑道:“相请不如偶遇,与其诸多准备,倒是不如临场发挥,咱们三人且去院子中转转……刘某人平生最好交友,二位在我的面前,大可不必拘束。”
就这样,法正和孟达稀里糊涂的被刘琦拽去了驿馆的后园,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与他谈天说地,纵古论今。
其实这样的感觉,比刘琦在郡署召见他们两个人要来的更好。
毕竟就目下的身份来说,法正和孟达,属于从北方躲避战乱而来的东州士,在刘琦这个势力越发强大的金主面前,他们说话是没有任何底气的。
说白了,刘琦现在就算是把他们俩当寒门子弟对待,他们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但偏偏刘琦虽然在身份上完全占据上风,但他却表现的异常和蔼,与二人闲谈之间,也没有任何杂质掺和其中,言语诙谐幽默,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感觉,让法正和孟达感觉非常舒服。
二人起初面见刘琦时,心中的那些许担忧逐渐消失不见,心态慢慢变的平和了起来,而与刘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特别法正,本就是见识多广,在与刘琦侃谈时更是兴致勃勃,天南海北之事,无所不谈,显得越发投机。
这就是刘琦最大的本事,一种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的亲和力。
当然,亲和力的表面之下,却是一颗杀伐果断的决心。
第三百九十章 这郡署,何时多了个女人?
刘琦执着法正和孟达的手,一边畅谈四方风土人情,一边与他们缓缓走在前方。
他们的后面,则是漫步着文聘和典韦二人,这两个人则是彼此互相交谈一些军事上的事情,不与前面的那三个人掺和。
刘琦与法正孟达二人所谈之事很杂,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他们或论蜀道之艰难,或谈论荆楚之富庶,或谈论关中之乱及目前三辅之地的风起云涌。
论起天下时势,刘琦和法正二人皆是各有独到见解,两人彼此侃侃而谈,其言其行皆让对方深深的感到佩服。
“孝直和子敬皆是三辅英才,可惜适逢变乱,不能稳居于故土,无奈之下不得已而流离至此,董卓有英才而不能用,着实可惜。”刘琦为法正和孟达抱不平道。
孟达闻言,很是感慨道:“想当年,三辅之地,不论人口与财力,亦属大汉朝之顶尖,只是事到如今,因西凉军的连年搜牢而落得如此下场,致使我等豪门之家亦是要举族迁移,我与孝直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痛哭了。”
法正亦是满脸的委屈。
却也难怪,他身为名士法真之孙,如今却要落的举族迁移,还不得不放低身价去走仕途,这当中的心理落差之大,不言自明。
刘琦笑了笑,继续抚着孟达的背,温声道:“一时之难却不代表一世之难,举家迁移目前来看虽然可惜,但却不代表这选择不正确,关中与凉州之地,拖延的越久,便越如同苦海一般,董卓与其麾下诸将皆虎狼之徒,我等既身为人,又焉能长居于虎狼之策?二位来了汉中,来了我山阳刘氏治下,今后必然会成就更大的事业,二位的家族也将会更甚往昔。”
顿了顿,刘琦道:“有的时候,清平之世的机会,远不及乱世来的多。
法正和孟达连忙表示感谢。
说到这里,却见刘琦突然一转话锋,问道:“二位先生从北地原来,这一路上,可曾听说过关中之内,目下有什么大事发生?”
孟达则是疑惑地摇了摇头,道:“不曾听过有什么大事。”
法正的思维显然是要比孟达开阔的多,他大概琢磨出了刘琦问这话的真意。
“府君,眼下长安之地,别无大事,只是有一件,便是董卓的郿邬已经建成,董卓将长安城内的财货,正逐步向郿邬转移,而朝廷这边,虽有西凉兵和并州军镇守于长安四野,但由于董卓目下已是常居于郿邬,故其下各部将领松散,而大多的政事,已经开始交待于以三公为首的朝中群臣……”
“郿邬建成,董卓迁居于郿邬……”
刘琦皱了皱眉,心中暗道,刘宠之所以执意北上,难道看重的就是这次机会?
董卓离开长安,而有部分朝野之权已经被汉室旧臣重新掌控……说起来,这倒确实是个良机,毕竟董卓在长安城内外,靠的全是兵势威压,除了他麾下的西凉兵将外,剩余的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等着在暗中能够阴董卓一把。
直等着墙倒众人推呢。
董卓离开了长安,那这些想要谋害董卓的人,便会在私底下串联的更加紧密。
说不定,刘宠便也是被串联的人之一。
就在刘琦沉思的时候,却见法正突然说道:“府君,在下有一事,想要向府君相询,只是不知府君是否能告知以实情?”
刘琦微笑道:“孝直想问什么?但问无妨。”
法正正了正脸色,认真地道:“敢问刘府君,陈王刘宠意欲何为?”
刘琦没有想到法正一语便问到了事情的关键上,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之情。
根据刘琦麾下探子的回报,刘宠现在屯兵于丹水,意欲北上直返雒阳。
但刘琦知道,眼下刘宠的行军举动,完全就是在迷惑关中人的眼睛,他根本就没有想回雒阳,而是打算在合适的时机,从丹水沿上商雒进入京兆尹,然后直奔长安而走。
虽然路程有些绕远,但眼下刘宠的行为确实是用来迷惑董卓。
但董卓真的会上当么?
刘琦深深的望了法正一眼,笑道:“陈王言东都雒阳不可长时间无人镇守,因而从我这里请辞返回雒阳镇守,剩余的事,刘某一概不知。”
法正对刘琦的话并没有做出反驳,他只是淡淡言道:“府君大可不必瞒我,如在下所料不错,陈王此番北上必有图谋,雒阳之地虽为陈王镇守,但其经营并上心,足见陈王之志应不在此……如今董卓郿邬建成,从长安搬迁,西凉军诸将各自为政,而朝中士大夫各怀心思,如我所料不差,陈王此番北上,必然是有朝中有人与他联合,请他起兵救驾。”
若是可以,刘琦真想给法正点一个大大的赞。
猜的也未免太准了。
虽然历史上的法正在性格上有些重大的缺失,但不可否认的是,法正这个人确实是有奇谋的人,他思维的敏捷度和正常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先生之思,着实是奇之又奇,不过陈王虽是我的盟友,但毕竟与我份属两势,他的事情,我并不能完全管的到。”
刘琦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是面带微笑,不过听了法正的话,他的心中陡然对陈王之事升起了些许不安。
就算是他跟陈王不熟,然毕竟陈王也是护君联盟之中重要的一员,不可随意放弃。
若是陈王真有不测,对护君联盟的实力怕是会有深层次的影响。
到时候,真正具有实力的宗亲,便只有刘表和刘虞,一南一北怕是难以照应。
更兼黄忠和荀攸此刻亦在陈王军中。
“孝直,子敬,我对二位之能深以为赞,心中敬佩之至,我想留二位在我军中,在我麾下权任掾史之务,待日后有了功绩,我对二位自然会委以重用,如何?”
法正和孟达互相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出了喜色。
孟达首先对刘琦表示忠诚,道:“达在这里,多谢府君厚意!我等一定恪尽职守,为府君效力。”
法正亦道:“愿效犬马之劳。”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我有二位相助,何愁益州不定?大功不成!”
……
就在刘琦招揽了法正和孟达的期间,汉中的郡守府,卢夫人又乘着辎车前来拜访。
守门的侍卫言刘府君不在,卢夫人说想在院中稍等,有要事相告,还请务必通融一下。
守卫的侍卫也知晓卢夫人最近经常来找刘琦,且知晓其在天师教中的地位很是不俗,乃是重要人物。
在禀报了当值的许沂后,侍卫便将卢夫人引至郡署的正院,让她权且在凉亭中等候。
卢夫人来到院中,环顾四周,突然看到花园的凉亭中,正有一名气质极佳的女子,正端着书简,认真的端详着。
“这郡署花园中,何时多了女眷?”卢夫人略有疑惑地向着凉亭走了过去。
待离近了,卢夫人不由有些哑然。
她活了四十多岁,也见过不少漂亮女人,但像是这个女子这般有气质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只看她坐直腰背,一手蜷指微点下颚,神态淡雅,从容的翻阅着手中简牍的样子,卢夫人就有些自惭形秽。
这年头,经卷珍贵,便是承继家业的男子也少能读上几卷经,更何况是女人?
但不知为何,眼前的这个女子,在气质上就给了卢夫人一种读书破万卷的感觉。
卢夫人想开口问问她,但张了张嘴,却不知改如何问,犹如哑巴了一般。
蔡琰听到了声音,从书卷上抬起头,看到了一脸疑惑,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开口的卢夫人,微微一笑,善意地问她道:
“这位婶婶找谁?”
卢夫人:“……”
第三百九十一章 老女人与小女人
蔡琰的话若是换成别人说出来,卢夫人或许早就怒了,就算她已经是大龄的四旬妇人,但这些年却保养的极好,面容姣好犹似三旬之人。
但面对着蔡琰,不知为何,卢夫人偏偏就没有任何脾气。
因为她能通过蔡琰的表情看出来,这个姑娘确实是没有任何恶意的。
她的表情,笑容显得非常的和善和煦,那种让人心折的书卷与知识的气息下,又有一种让人难以言状的亲和力。
卢夫人楞了片刻之后,方才稳定下了心神。
她冲着蔡琰执了一礼,善意道:“民妇是天师教治头祭酒卢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