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五十七章 刘琦治贾诩
  南阳郡,新野县。
  蔡瑁、李典、张任等人知晓了高昌,杨松等人为使者团,前来会见牛辅,当即先将一众使者团迎接到了新野城内,好吃好喝的一番款待,然后再派人先去牛辅的营中进行知会他,待对方有所回复之后,再行将使者团送入牛辅的军营。
  高昌和王熙,在新野城的时候,也不甚老实。
  李典,张任,黄叙,邢道荣……这些人都是刘琦的嫡系将领,高昌对他们自然是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于是他将精力用在了蔡瑁的身上。
  高昌和王熙在新野期间私下里找蔡瑁哭过好几次,请他看在刘荆州的面子上,将他们两个放自己回襄阳,日后定有重谢云云……
  但很可惜,蔡瑁对他们现在说的话,只是虚与委蛇的应付。
  蔡瑁又是表示同情,又是表示会尽力替他们说话。
  但最终,蔡瑁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去往牛辅军先行送信的探子回来之后,便立刻将高昌和王熙送了过去,丝毫没有做挽留。
  毕竟,在蔡瑁的心中,他也是极为讨厌这些北地名士的,因为这些北地名士也都有各自的心思,他们的存在对自己也有一定威胁性。
  在这件事上,蔡瑁坚定的和他的姐丈站在了统一战线。
  进入了牛辅的军营后,牛辅倒也算是客气,先行接待了几名使者,为他们准备帐篷和食物。
  他暂时没有见荆州派来的三位使者,只说是有军务在身,待有空的时候在会见他们。
  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所谓的下马威。
  而高昌等三人来牛辅军营的第一夜,杨松就代表刘琦,暗中前往会见贾诩。
  当杨松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贾诩的脸色立刻就有些难看了。
  贾诩活了四十七岁了,已经是奔五十的年龄,这些年来在他的心中,能比他还会在暗地里使坏到让人由内心产生无力感的人,贾诩还真就是不认识几个。
  刘琦算是其中之一。
  虽然贾诩和刘琦从没见过面,但多年求生求存的经验让他对刘琦这只小狐狸充满了警觉之心……
  贾诩笑呵呵地看着杨松,笑道:“听闻南郑杨家在汉中是有名的大族,田多地多,附户逾数百,既有此家业,杨公为何舍却不要,反倒是来刘使君麾下当了一位使者?岂非大材小用。”
  杨松笑呵呵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杨家虽家大业大,但多少年来,终归走不出汉中一郡之地,刘使君乃是当世英主,久后必成大器,杨某有幸能够侍奉于使君,此生再无憾事,我料我杨氏一门,日后必然光大,而能扶杨家者,必刘使君也。”
  “是么?”贾诩淡淡道:“那老夫提前在这里恭喜了。”
  杨松笑道:“多谢贾公关心,您我虽然从未谋面,但从刘使君那里,杨某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贾公的事情。”
  “先生真会开玩笑,老夫不过是凉州一愚鲁之人,大半生都是庸碌无为,有什么事情值得让旁人揣摩的。”
  杨松笑道:“单凭刘使君对贾公这般看重,就足可证明贾公远非常人也。”
  贾诩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没有接杨松的话茬。
  贾诩不说话,杨松也不尴尬,因为他的优势之一就是脸皮极厚。
  却见杨松笑呵呵地站起身,拿起一个小木匣,缓缓地走到了贾诩的面前,递送到他的面前,道:“贾公,刘使君听说贾公前番与刘荆州的使者说,想要请刘荆州将贾公家眷送回宛城,不知可有此事。”
  不知为何,杨松笑眯眯地说这番话的时候,贾诩的心却愈发感到寒冷。
  “这是刘使君专程令杨某给贾公带来的东西,想请贾公一观。”
  贾诩伸手接过那柄匣子,饶是他平日里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此刻竟然也有些呼吸加快,面色微微有些发白,伸向那木匣的手竟然在不自觉间有些颤抖。
  少时,贾诩接过了那只匣子……嗯,稍稍有些重量。
  他缓缓地将匣子的盖子在自己的面前打开。
  然后,便见他骤然一惊,险些将那匣子掉落在地上。
  那匣子中放的,赫赫然的竟然是一只颜色惨白且风干的手。
  同时,那匣子在打开的一瞬间,竟然还有些异香。
  这就是古代人用来保存尸体不腐烂的一种方法,用香酒浸泡防腐,另外熏香和香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防止腐烂的作用。
  看到那只手,贾诩的表情露出了少有的惊慌。
  惊慌这种情绪,在他快五十寒暑的人生中,几乎用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
  但今天,他慌了。
  “这是何人之手?”贾诩嘶哑道。
  杨松看向盒内,脸上亦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怎么是这么个东西……这,这,杨某不知啊,贾公觉得这会是何人的断手?”
  贾诩的表情扭曲了,巨大的惊恐涌入了自己的心头。
  何人之手……何人之手……他的几个儿子和妻子目下都在襄阳!
  不论是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手,都足够让贾诩感到疯狂了。
  但杨松惊愕的表情很快就消失了。
  他冲着贾诩作揖道:“贾公放心,杨某是跟您玩笑呢,这手臂,乃是袁术前番攻打西陵时,一名淮南士卒的断手留在了城下,不知其是何方人士,贾公无需多虑。”
  贾诩顿时愣在了当场。
  送个自己不认识人的手臂,这是要干什么?
  杨松笑呵呵地道:“刘使君让杨某转告贾公,这一次他给贾公送的礼物,贾公不认识,但下一次,可就保不齐了。”
  贾诩的目光清冷:“你什么意思?”
  “其实杨某只是个传话的,刘使君具体什么意思,杨某也不甚知晓,只是据杨某猜啊……那个,贾公你不是问刘荆州要你的家眷么?我估计以刘使君的意思,他应该也会顾念贾公的思亲之情,把人都给您送回来,但具体怎么个送法……”
  说到这,杨松伸手指了指那木匣中的断手,小心翼翼地道:“若是刘使君用这般方法零散着送他们回来……贾公,杨某觉得,倒是还不如让他们囫囵着待在襄阳享福的好。”
  贾诩听了这话,气笑了。
  他看向杨松,似笑非笑地道:“杨君是在威胁老夫?”
  “不敢!”杨松急忙摆手:“我跟您第一次见面,为何要威胁您?威胁您的人是谁,您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贾诩的语气很低沉:“刘伯瑜也是名士之后,经学子弟,他能干出这般凶残之事?”
  杨松伸手向西一指,低声道:“冀县城头,三千人的首级高悬,贾公莫非不知道这事儿?”
  贾诩闻言一愣,接着他认真地打量起杨松,道:“老夫观阁下并无甚才学,但这张利嘴和这份胆量,倒着实是令人钦佩。”
  “不敢,不敢,杨某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
  贾诩叹道:“能把不学无术之辈善加以用,绝非等闲之人。”
  杨松笑道:“正是此理,所以值得钦佩的人不是杨某,而是刘使君……贾公,其实何必呢?刘使君这个人您没见过,但他乃是雄主,这一点杨某敢用性命保证,只要您不对他三心二意,怀有异心,他对待您,必然是诚之又诚的。”
  贾诩伸手指了指那匣子中的断手,道:“你管这……叫诚之又诚?”
  杨松笑呵呵地道:“说句不客气的话,这还不是贾公自己作的?好端端的,非得威胁刘荆州,要什么家眷……这别说是刘使君了,换成我,我也不乐意啊。”
  贾诩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
  怎么说来说去,感觉被抢了家眷为人质的自己,反倒是理亏了。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当初刘琦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中,最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一句:
  “必杀尽贾公子子孙孙……”
  贾诩无奈地揉了揉眉头,叹道:“回头劳烦杨公跟刘使君说一声,老夫一时乱了心智,做出一些不慎之行,还请刘使君恕罪。”
  杨松急忙作揖:“好说,好说!杨某来时,刘使君就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贾公自己能想明白,他跟您……还是挚友。”
  挚友……
  贾诩的表情极为难看,既想笑又想哭。
  “对了,贾公,这一次杨某来,刘使君有令,想请贾公帮忙办两件事。”
  “哪两件事?”
  “一是请牛中郎将退兵。”
  “嗯,这事老夫自然会办的,不需刘使君操心,南阳这一路兵马,包在老夫身上。”
  “第二件事……”
  杨松笑呵呵的一指帐外:“能不能老夫贾公,帮忙将随我来的另外两位使者……处置一下?可否?”


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毒再出手
  杨松说请贾诩帮忙处置一下外面的两个人,贾诩几乎连犹豫都不曾犹豫,当下便即点头答应了。
  这一点大大出乎杨松的意料之外。
  这可是处置两名使者,不是处置两头猪……西凉军把名士的命这么不当命吗?
  换成旁人,多少也要询问一下个中的情况才是吧?如何连问都不问就答应了?
  难道不怕被人利用杀错了人?
  杨松试探着问贾诩道:“贾公……这么简单的就答应了?”
  贾诩伸手指了指那放在桌案上的木匣子,面色肃然地道:“看了这个之后,换成是杨公在老夫的位置上,难道能不答应么?”
  杨松闻言一愣,半晌后方才笑道:“不是,杨某的意思是,贾公未曾得到刘使君的亲笔书信,便要按照杨某的话中之言行事,若是杨某与那二位使者有仇,故意借贾公的刀杀人,那贾公岂不白白被杨某利用了一回?难道您就不怀疑?”
  贾诩闻言面色不变,平和地回答:“你们一同来这个大营时通报姓名时,那高昌乃是主使,王熙乃副使,杨先生通名是在最后的。”
  杨松闻言一愣:“那和此事又有什么关系?”
  贾诩淡淡然道:“高昌和王熙皆乃是当今名士,贾某早有所闻,而杨公之名,还请恕罪,老夫可是从未听过,你们三人为使,只有你一人名声不显……如今摆在老夫桌案上的这个木匣子,却偏偏不是高,王二人给老夫送来,而是你……这么大的事,主使副使不出面,偏偏让你这个排末来做,难道他们就不怕出差?老夫只能断定,他们对老夫的事情并不知情,再说了当,荆州近几个月发生的事老夫也有所耳闻,刘使君前番交兵,和他们多少也有些关系……如此看来,那两个就是不知老夫身份的人,挂着主、副使的身份来这送死的。”
  杨松闻言不由大惊。
  这么快就看透了个中端倪?
  “贾公果然是才思敏捷之辈,难怪刘使君会对文和先生这般看重。”
  贾诩站起身来,对杨松拱手道:“杨公,天色已晚,还请杨公先行回去,回头老夫自去见牛中郎将,尽陈这个中之事……放心,刘使君交待的事情,老夫一定会办妥的。”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急忙拱手向贾诩称谢。
  待杨松走了之后,贾诩收拾了一下衣装,便即刻前往牛辅所在的帅帐。
  西凉军都是夜猫子,这一点继续早就知道,如今虽然天色已晚,但贾诩估计,牛辅应该是不会睡觉的。
  况且杨松来见自己,是他抵达了西凉军寨之后,此事一定会被牛辅所知,所以他一定得来见牛辅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牛辅果然没有睡。
  见了贾诩之后,牛辅颇为惊讶。
  往常都是他找贾诩过来商量事情,但贾诩主动来找他,却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文和来了,快坐!”牛辅让贾诩坐在自己的下手边,然后笑容满面的看着他:“这大晚上的,文和居然主动来牛某的营寨,着实是稀客啊,不容易啊不容易!”
  贾诩只是淡然一笑,道:“中郎将还是不要笑的好,贾某的为人中郎将想必也是知道,若是无泼天的大事,贾诩断然不会深夜来此叨扰中郎将的。”
  牛辅闻言,笑容一下子便僵硬住了。
  说的也是啊。
  贾诩这老东西,他大半夜的不睡觉,上杆子来见自己,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事。
  牛辅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沉。
  贾诩稳坐之后,对牛辅道:“中郎将,适才荆州的使者杨松,前来贾某帐中,贾某与其详谈许久。”
  杨松眼下就住在西凉军营内,不可能暗中与贾诩接头,所以他来见贾诩的事情,最终一定会被牛辅知道,与其等牛辅来问,贾诩当机立断来主动跟牛辅坦白。
  当然,这样做便可以混淆视听。
  果然,一见贾诩这般坦白,牛辅便丝毫不疑,他急忙问道:“杨松与文和,说了些什么?”
  贾诩伸出了两根手指,道:“杨松主要与贾某谈了两件事,一是说刘伯瑜代替刘表,执掌荆楚十郡之兵。”
  牛辅长叹口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