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有些忧愁。
  这下一任家主的人选,又该推举何人?
  蔡侗缓缓地捋着自己白花花的须子,自言自语地道:“蔡中、蔡和、蔡治、蔡裘、蔡浠……眼下最有资格的人选,就是这几个小辈了,二位看他们如何?哪个有样可担重任。”
  “一个个的锋芒太露,都不够沉稳……如今家公之位尚还未定,他们就连一个旧主的妻儿都容不得了,太着急了些……没有一个是有容人之量的。”蔡诚摇头叹道。
  蔡黎坐在地上,将拐杖横在膝前,语气略有些冰冷:“蔡家在荆州枝叶繁盛,这家公之位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但也不可因着急而仓促妄立,这当中的分寸,还需拿捏仔细。”
  蔡诚沉思良久,突然道:“如今的南郡已经不同往日,山阳刘氏全据荆州之境,犹如这南境之主,蔡家立主,是不是也当看看山阳刘氏是何作想?”


第五百九十章 新的中郎将
  蔡氏三老此时此刻,心中都是倍感忧虑。
  蔡瑁成为了刘表的中郎将之后,蔡家在南郡的势力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了仅次于刘氏的大族,而蒯家则是位列第三。
  如今的蔡氏宗族,其族中产业在荆州可谓首屈一指,几乎遍布南阳郡和南郡,而族中的私士数量也因为刘氏的扶持而大幅增长,虽然山阳刘氏所执掌的正规军远超于他,但蔡家私士的数量与其他宗族相却可位居荆州第一。
  至于在南郡所占有的田地,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能够有如今的成就,大部皆有赖于蔡瑁是荆州军中自刘表和刘琦之下的第一中郎将,这可不是一般的军阶职位,虽然不是朝廷官方承认的,但在整个荆州,有将军之位的包括刘表和刘琦在内,也不过只有五个人而已。
  但一个族群发展的越快,所要面对的事情也就越多。
  刘表和刘琦父子刚来荆州之时,麾下没有势力,只能凭借南郡本土的宗族和以黄祖为首的江夏一派扶持,若是荆州的势力分布能够一直保持如此,则以蔡氏和蒯氏为首的荆州宗族,日子必然会过的愈发舒服。
  但很可惜,刘琦南下平定张羡,强占荆南,分四郡为七郡,并将山阳刘氏宗族人皆安置于荆南七郡,重重动作下,使山阳刘氏目下成为了荆州最大的宗族。
  所以蔡氏目下的情况就比较尴尬。
  他们势力很大,但却大不过刘氏,甚至是远远逊之。
  为了保住目下第二宗族的位置,什么事便要以刘氏马首是瞻,不能有丝毫违逆。
  这和历史上的蔡氏在荆州的情况完全不同,历史上的蔡氏,在刘表执政的这些年间,其实是一直在压着刘表的,他们以第一宗族的名义制霸着荆州。
  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命数。
  ……
  蔡氏三老看事看的比较透彻,蔡家家主对于荆州特别是南郡本土宗族而言,至关重要。
  以三位老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说,眼下还不能够妄立,还是要看看山阳刘氏的态度。
  毕竟刘氏压着他们。
  “听说,刘镇西已经来了府中,稍后若是碰见他,咱们不妨探听一下刘伯瑜的言下之意,若何?”蔡诚低声道。
  蔡黎抚摸着自己的拐杖,道:“问题是,眼下襄阳之主乃是刘荆州,咱们不问荆州牧,而问刘镇西……这事,是不是多少有些……”
  蔡侗却道:“某适才来时,听成珪说,刘伯瑜适才曾言刘荆州病危……他既然敢放出这话来,怕是已经得到了刘荆州的授意。”
  蔡黎闻言大惊:“难怪刘伯瑜阵前突然撤兵,原来是刘荆州病危……唉,荆州如今,可真是风雨飘荡之秋!”
  “也是恼恨这几个有资格继承家主之位的不争气,若是瓒儿和琰儿已过冠礼之年,定可在他们之上,可惜……还终归还是小了些。”
  蔡家之中,历史上后来的两千石郡守蔡琰和两千石的鄢相蔡瓒,如今还不足双十,尚未及冠,故而暂时还没有被三老算在继承人中。
  “嗯……眼下还是先不要问了,看看刘使君的态度,说不定他心中已经有了什么想法,毕竟德珪也算是他名义上的妻弟。”
  就在三老弟声言语商议之时,刘琦再次走进了厅堂。
  而他的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份白色的缣帛。
  是刘琦适才让蔡觅替他寻来笔墨,为蔡瑁所写的悼词。
  刘琦走到蔡瑁的灵位前,沉痛的将悼词念完,篇幅较长,颇感人肺腑。
  而一边念的同时,刘琦的眼眸中则是再次流泪。
  完后,他将吊词放在火盆中祭奠,转身对着众人道:“德珪新亡,有些事本不当在这个节骨眼上告知诸位,只是眼下乃非常时节,曹操的兵马虽退,但尚有孙坚和士燮在南方不曾退去,蔡德珪乃我荆州中郎将,一直以来都是助我与诸贼作战,如今没有德珪,我直如痛失一臂,但强敌不可不退。”
  说罢,刘琦擦了擦眼泪,道:“德珪虽亡,其志尚在,蔡家尚在,蔡家中需得有人承德珪之志,保我荆州不受外地滋扰侵害。”
  在场众人,都是认真的听着,心中暗自揣摩刘琦的用意。
  他念完悼词后,说打仗的事,还特意提到蔡家……是何企图?
  刘琦一边抽噎一边叹息道:“眼下曹操和袁术虽退,孙坚尚在攻打荆南,严君病重,我不能轻离襄阳……前番在北地的军中时,我曾与德珪详谈南面两路强兵之事,德珪曾言若退了曹操愿为我分忧,率兵南下,直入南境驱敌,但如今故人却在旦夕间走了……唉,呜呼德珪,不幸夭亡!”
  说罢,刘琦转头看向蔡勳,道:“成珪。”
  蔡勳站了出来,问道:“君侯有何吩咐?”
  “在蔡氏诸人中,昔日德珪曾与我说,你成珪的用兵之能,最被德珪欣赏,如今他既已亡故,我便命你暂代中郎将之职,翌日率兵南下,去往长沙协防阻挡孙坚。”
  一句话说完,灵堂之上,满堂皆惊。
  蔡勳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刘琦,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在这里直接任命他为‘代中郎将’。
  刘琦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转身对着蔡瑁的灵位作揖拜道:“德珪,你放心,你蔡家的武事一定会延续下去,你在世时最欣赏的成珪,今日由我帮你委任好了……你一路走好。”
  说到这的时候,刘琦已然有些泣不成声。
  这样的场景,直接给了在场众人一个错觉。
  那就是刘琦今日在此任命蔡勳为代中郎将,完全是蔡瑁的授意,与他本人并无干系。
  蔡勳犹豫了一下,急忙道:“使君,如此行事恐为不妥,我家兄长尸骨未寒,如此……”
  “如此行事,才是你兄长最想看到的。”刘琦认真地道:“难道,蔡家这个中郎将的职位,你想眼睁睁的看着它无人继承么?”
  蔡勳的额头上不由冒出汗珠。
  主要是,为我继承好像不太行啊……
  他偷眼去看蔡中、蔡和、蔡治、蔡裘等人……那一个个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充满了愤怒,恨不能平吞了自己。
  “君侯,我还得为我大哥守丧呢……”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蔡家这么多人,不需你一人为德珪守丧,旁人皆可代劳。”
  说罢,刘琦看向蔡氏三老所在的方向,问道:“三位长公觉得如何?”
  蔡诚、蔡侗、蔡黎三个老家伙彼此互相对视了一样,皆是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君侯所言甚是,国家大事不可废,君侯既然有要用咱蔡家人的地方,那某等自当遵从……成珪,君侯既有要务委托于你,那你便受了吧。”
  蔡家最高辈的长公都如此出言,蔡勳又岂能说半个不字?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的向刘琦施礼道:“诺……”


第五百九十一章 荆州的各大派系
  祭奠过后,刘琦随即离开了蔡府,准备返回自己的居所。
  出了府门,命人套上辎车,刘琦等人行出没有多远,便见蔡勳驾马匆忙追了上来。
  “君侯,蔡勳有事相询,还请君侯驻留片刻。”
  刘琦从车上探出头来,看到的,是面有愁容的蔡勳。
  他心下暗笑,脸上却露出了不满之情。
  “蔡将军,城中禁止飙马,莫非你不知?”
  蔡勳心道我哪里飙马了?我分明就是骑马好不好。
  但眼下这情形,他也无法跟刘琦据理力争,急忙翻身下马,来到了刘琦的辎车前,拱手道:“蔡勳一时情急,失了礼数,还请君侯恕罪。”
  刘琦摇了摇头,道:“你与我之间的礼数倒是无碍,不过这政令,今后还需谨慎恪守才是。”
  “是、是……末将记住了。”
  刘琦的眼睛微微眯起,开始认真地打量起了蔡勳。
  瞅的蔡勳颇不舒坦。
  少时,方听刘琦问道:“蔡将军,你有何事想与我说?”
  蔡勳急忙道:“君侯,为何要命我为代中郎将……末将在蔡氏之中,不过是一庶子,无甚威望。”
  刘琦嘿然一笑,道:“蔡将军,你似乎是搞错了什么事情。”
  蔡勳茫然地看着刘琦。
  “我命你为中郎将,乃是依照牧府的名义,替三军任将,这是荆州的军事……与你在蔡家有没有声望,有何相关?”
  蔡勳闻言露出头疼的表情。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
  “君侯,德珪兄身为家主又为中郎将,如今他亡故,我蔡氏家主的位置,可轮不到我一庶子的头上,你让我为中郎将,那些将要继认家主之位的人,岂不恼恨于我?”
  刘琦嗤笑一声,道:“蔡将军,你又搞错了一件事。”
  “何事?”
  “我州牧府任贤选将,难道还要看你蔡氏的风向不成?你蔡氏之中,谁是家主,我州牧府就得任命谁为将官?那这荆州到底是我州府说了算,还是你蔡氏中人说了算的?”
  蔡勳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他急忙对刘琦连连拱手,惶恐道:“君侯恕罪,君侯恕罪,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末将只是……”
  “好了!”刘琦一摆手,毫不留情地打断他:“你们蔡氏族中之事,我不想多管,也不想多问,我只是按照时势而任用你为中郎将,其他的事与我一概无干,你该干什么干什么,若是当真不想做这中郎将,明日往郡署递给辞呈,我大不了换人便是。”
  说罢,便见刘琦重重的一放车帘,催促道:“走!”
  随后,便见刘琦的车撵在蔡勳的眼中,逐渐行驶到了街头,逐渐消失不见。
  蔡勳在原地驻留片刻,方才转身上马,向着蔡府而去。
  刘琮在车上,向后方偷偷的看——直到看不见蔡勳之后,他才问刘琦:“大兄,这蔡成珪……似是很不愿意当这个中郎将啊。”
  刘琦微笑道:“你错了,他是很愿意当这个中郎将的,只是在表面上跟我装谦虚谨慎而已……这个天下,很少有人真正的不贪慕权柄,只是机遇未到故而装相。”
  刘修诧然地道:“大兄何以知之?”
  刘琦又一次闭起了眼睛,笑道:“他适才来追我的时候,自称什么?”
  刘琮和刘修都是皱着眉头,开始仔细的思量了起来。
  少时,却见刘琮犹豫地道:“我要是没记错,好像是自称……末将?”
  “我前脚刚宣布他是代中郎将,他后脚就自称末将了,还说自己不想当这个中郎将?”
  “他既想当,自领命便是……还追大兄你作甚?”
  刘琦伸出左手,竖起了两根手指,道:“我要是猜的没错,他的目地应该是有两个,一是想查探我的态度,第二,是做给蔡家诸人看。”
  “眼下蔡家诸人,没人知道我和他适才的对话内容是什么,但他匹马前来追我,却瞒不过蔡氏诸人的眼睛,特别是那三位长公,如此他们就会在心中猜度,疑我与蔡勳关系不浅,这也是蔡勳自己再给自己往脸上贴金。”
  刘琮和刘修惊诧的互相对望。
  “这个蔡勳似乎是蔡瑁那几个兄弟同堂中,最不愿争族长之位的一个,可若果然如大兄所言,那他的功利之心,似乎并不比蔡中、蔡和等人少啊。”
  刘琦微微一笑,道:“是啊,多少有点超乎我的预料,不过倒也是无碍。”
  刘修问道:“大兄,你当众宣布,让蔡勳为代中郎将,莫不是想扶持他上蔡家家主之位?”
  刘琦承认道:“我多少是有点这个想法。”
  “那你真打算让他领兵南征孙坚么?”
  刘琦笑道:“当然,既然当了代中郎将,那就必须要领兵南下,要不然这中郎将岂不是个挂名虚职。”刘琦不紧不慢地回道。
  不过,刘琦的下话没有多说,他当然是不可能让蔡勳全领兵权。
  还得有人配合他,一同南下……
  至于是黄忠还是太史慈,李典等人,随后他再细琢磨就是了。
  ……
  而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