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精锐的荆州军,都被刘琦分散在其他的战场上,他们唯一可用的强兵,就是徐荣手中的亲兵,但人数也非常的少,只有数千,跟孙坚的三万大军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他将领在强,手下的卒子不给力,也打不赢。
但他们固守的长沙要地,是一个经过刘磐经营了多年的地方,而荆南更是当初刘琦一手打破荆州宗族垄断地方资源的突破点。
荆南七郡的郡守,全部都是刘氏宗族,而荆南的蛮族也因为賨布之政和蛮王轮位而与山阳刘氏达成了政治同盟。
在长沙战局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荆州其他郡开始向长沙输送郡兵以及粮秣,用以作为支撑,而南蛮诸族的蛮长,亦是组成联军协同长沙守将们作战。
别看这些前来支援的人各自犹如一盘散沙,但在一个人的筹谋和运用之下,竟然凝聚成了一支强大的防守之师,让孙坚军在一时间也难以寸进。
这个人就是荀攸。
而且荀攸的战法确实很灵活,他知道长沙这些守军的力量战不过孙坚,就索性用一招釜底抽薪!
他置书给先前曾被击败的刘繇,请他率领残部,重回柴桑,顺水路假意进攻扬州腹地,用以牵扯孙坚的心神。
荀攸对于实际情况的把握相当准确。
他能够理性的看清一些战场上旁人看不见的东西。
果然,强大的孙坚犹豫了,他没有强行进兵,而是在益阳屯扎,随时观察刘繇的动向。
就在孙坚犹豫的这个当口,又一条消息传了回来。
交州军退兵了。
交州军退兵,代表围攻荆州的六路大军,此时就剩下了孙坚一路兵马。
孙坚军的战力是没得说,若是正面交锋,也能跟荆州军打个旗鼓相当,但若是说仅凭孙坚一路强兵,就能正面攻陷荆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交州兵一退,刘磐便立刻转战返回长沙。
刘磐回返长沙,使得孙坚更加没有战意与对方相抗。
毕竟,荆南七郡之中,以刘磐为灵魂人物,七位郡守也都是以他马首是瞻,刘磐的返回可以大大的安抚军心和民心。
但孙坚这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极为好面子。
这一点当初刘琦和他共战阳人县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眼下他是想撤退,但若是就这么撤退,传了出去,未免折损了他的颜面,孙坚是个极好面子的人。
但进兵,又没有什么好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荀攸再度显示了他的能力。
他甘愿为使者,只身前往益阳孙坚的大营,与孙坚谈判……说白了,荀攸看出了孙坚的想法,他这次去是给孙坚一个台阶下。
最终,以荆州军方面先提出请和,孙刘两家罢战和好。
至此,六路大军皆退,荆州的危机解除。
听张允叙述完荆南的战报之后,刘琦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六路大军,总算是退了,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治理瘟疫了。
刘琦转头看向张允,道:“兄长,这消息是什么时候得到的?”
张允急忙道:“今日一早得到的,我知道消息后不敢隐瞒,立刻就去找你了……结果你府中人说你刚走,我便又来舅父这里寻你。”
看着张允一头的汗水,刘琦心中很是感动。
张允这个人骨子里是有些谄媚,也有些贪婪,但不论如何,他对自己确实是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兄长,辛苦了,其实不是多大的事情,派个人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张允笑呵呵地道:“这么大个喜事,岂能托付给他人来传话?必须是为兄自来告知!”
刘琦伸手拍了拍张允的肩膀,然后四下瞧了瞧,将张允拉到一边低声道:“兄长,从山阳郡来的满宠,你可知此人?”
满宠的大名在山阳郡不下于刘氏父子,张允自然是知道的。
“我知此人,当初伯瑜你不是还屡次派人去征辟他么?”
“他来荆州了,而且我已经见过了他,并用他为都察史。”
张允不明白都察史是什么,于是刘琦随即大概向他进行了一番解释。
张允方才恍然大悟。
“伯瑜,你设的这个都察署……甚妙啊!这满宠为人刚正不阿,据闻办事毫不寻思,有此人担任都察史,正可作伯瑜你手中的一把快刀啊!”
张允的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事情的重点,让刘琦很是欣慰。
“不过,这柄快刀给我提出了一个条件。”刘琦淡淡地说道。
“什么条件?”
“都察一州官吏、豪强、士族非同小可,若是没有兵权,这都察史也不过是个摆设,中看不中用的。”
张允闻言皱起了眉头。
“话虽是这么说,但这满宠毕竟是刚刚投奔,赋予其这般大的权力,已属破例,若是再赋予其兵权,万一这柄刀使不顺手,恐有祸患。”
刘琦点头道:“兄长说的没错,所以,我要为这柄刀找一套刀鞘。”
迎着刘琦认真地目光,张允的心顿时一跳。
“伯瑜你要我当他的刀鞘?”
“不错,一柄可以制衡都察署的刀鞘……卫士署。”
“卫士署?做什么的?”
“还是你的老本行,以探听情报,侦查各地军情为主,不过可能会多一些监察、审讯、暗事的事情,直接归我统属。”
“从长安来的三千少男女,不也是你一直再帮我调训么?从今日起,便是你卫士署的班底,作为你的卫士或是卫郎,而你张子信,就是这个卫士署的中郎将,全权替我把持这个官署,我每年都会拨给你们资金,你务必帮我把这个官署发展壮大,不论是于军前还是于境内,都有大用,兄你可明白么?”
张允沉思了一会之后,恍然大悟,心下震惊。
他大概清楚自己所负责这个新的官署对于刘琦的价值了。
第六百章 徐荣的苦恼
刘琦所成立的这个卫士署,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历朝历代皆有类似的机构。
曹操的校事府。
清朝的粘杆处。
宋朝的皇城司。
大周的内卫。
明朝的厂卫。
基本上,这个卫士署的功能和职能,在刘琦看来就是和上述这些是一样的。
既然要成立独立于郡署之外的司法三署,那刘琦在赋予这些机构权力的同时,自然也要根据情况,给他们寻一个对手。
毕竟高处不胜寒,单一的过于依赖某些群体,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被这个群体所欺瞒,所蒙蔽,甚至是被其控制左右。
如无意外,满宠一定会成为自己麾下铁面无私的直臣集团中的领军人物。
若是麾下只有忠臣和直臣,未免有些过于单一了,身为最高领袖的刘琦,一个弄不好还会被他们反逼到墙角。
还是得有奸臣集团的存在,适当的做一下调剂才是。
刘琦与张允低头说话之间,刘表却是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转头冲着车窗外喊了一句:“伯瑜,走还是不走?”
“父亲稍候。”刘琦冲着刘表喊了一句,然后对张允道:“卫士署当如何成立,回头你拟一份可用的名单给我,咱们仔细商量斟酌。”
张允急忙冲着刘琦拱手应道:“诺!”
……
随后,刘琦陪同刘表去了蔡府,为蔡瑁凭吊。
刘表在如此病重的情况下来凭吊蔡瑁,自然是让蔡家人受宠若惊,整个蔡氏中有名望的人闻之,纷纷赶往蔡瑁府邸来见刘表。
刘表在祭拜蔡瑁的时候,老泪纵横,一个劲感叹蔡瑁英年早逝,伤心的最后竟然还昏死了过去,幸亏一群人围上前去一番救治,不然看那样子还真保不齐会出什么乱子。
刘表被救回来之后,在场众人排着队的慰问刘表,一个劲的驱寒问暖,并祝刘表能够早日康复。
但很显然,他们关心刘表是假,想要看看刘表到底能不能好才是真。
刘琦一直冷眼旁观,心中对刘表的敬佩之情愈盛。
今日的刘表,很明显比起平时咳嗽的更频繁了,说话的声音也更加嘶哑了。
反正他这幅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今天没明天了。
刘琦这才有些恍然刘表为什么要特意来给蔡瑁凭吊,凭吊蔡瑁是假,让这些人看看他刘表已经不行了才是真。
果然,刘表虽然有时候过于死板,脑筋不开窍,但在某些时候,他的智慧和装相的能力,实在是远远的超出刘琦的想象。
估计今日蔡府一行之后,刘表病危的消息就会在整个襄阳不胫而走。
……
从蔡府回去之后,刘琦就紧锣密鼓的开始布置成立司法三署以及卫士署的筹谋工作。
正如他和满宠所说的,一次性的将司法权力从郡署和县署拿出来,影响太大,循序渐进,以治理瘟疫为名,先成立都察署,将满宠下派调查赈灾情况乃是第一步。
就这样,以治理瘟疫为契机,荆州的州都察署应运而生。
而暂代都察使的人,便是高平人满宠。
至于满宠的左膀右臂……暂时没有,让满都察使自己去琢磨吧。
关键是要赋予满宠足够的人手,让他在各郡县行使权力的时候,能够顺畅。
别一个不好,让哪个有私士的豪强给做了,那荆州牧署丢人可就丢大了。
但究竟应该给予满宠多少兵士呢?以及……应该调拨哪支兵马给他呢?
这点刘琦有点犯难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荆南负责对抗孙坚的军队,返回了襄阳。
而与此同时,在淮南负责策反支持陆氏的豪强及士族的徐庶和刘晔,也已经抵达了荆州。
刘琦一下子就想到应该给满宠配备哪支军队了。
……
“徐将军,兴霸,请坐。”
书房内,刘琦召徐荣和甘宁前来,共同商议大事。
事关他们前程的大事。
“谢君侯!”
二人行礼之后,随即一左一右,在刘琦下首的左右两边坐下。
刘琦命人为他们二人斟茶,道:“这可是今年刚刚下来新茶,香气扑鼻,提神的紧,你们两位快尝一尝。”
徐荣和甘宁都没有动。
“怎么?”
甘宁呵呵一笑,很是直接地道:“君侯恕罪,末吏喝不习惯!”
徐荣则是拱手道:“君侯,某家连年征战,常年行走于幽、并、凉等边郡之地,受惯了寒苦,酒是要多少喝多少,可是这茶……”
刘琦哈哈大笑,道:“好说,来人啊,换酒!”
甘宁见状忙道:“君侯,今日您召我二人来此,不是有要事谈么?这等时刻,若是喝酒,只恐误事。”
刘琦笑道:“这是在家里,又不是在军中,喝两口又有何妨?只是不要多饮就是了。”
少时,府中侍从将茶换成了酒,刘琦遂举起酒爵,朗声道:“此番长沙退孙坚,二位劳苦功高,刘某在此敬二位一爵,以表谢意,咱们满饮!”
甘宁和徐荣听了这话,脸上皆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但他们还是和刘琦一同将那爵酒饮尽。
喝完了一爵酒,刘琦擦了擦嘴,吁道:“真是痛快。”
说罢,他看向二人,奇道:“我观二位心情似有不佳,莫不是心中有什么不乐之事?”
甘宁嘿了一声,没有说话。
徐荣则是叹道:“不瞒君侯,其实某家并无不乐之事,只是适才听了君侯之言,这心中有些发堵便是了。”
“为何发堵?”
徐荣缓缓地放下酒爵,道:“徐某今年四旬有三,也算是征战半生,但在荆南这一仗……呵呵,算是威名堕尽了。”
刘琦闻言一愣,道:“为何?”
甘宁叹息道:“其实某家与徐将军所思一般,此番南征,本来是想建立功勋,为主公分忧,结果到了长沙,反倒是一直被孙坚压着打,几乎没有胜过,若不是有公达先生在,怕是长沙早就失守了。”
刘琦闻言道:“孙坚兵多,你们的兵少,打不过也是正常的,当初我也是因为对抗六路敌军,手中兵马捉襟见肘,才调你们去的荆南。”
徐荣叹息道:“也不完全是兵马多寡的问题,便是双方兵卒数量一样,恐也非……唉,可叹我一北地之将,来了南境,手下兵卒却无用武之地,甚感窝心啊。”
“哦?”刘琦闻言笑道:“听徐将军这话,似话里有话?将军的兵到底怎么回事?”
徐荣叹息道:“我那数千亲兵,皆我乡中人,各个都是北方的汉子,在北方往来征战,他们可以一当十,但在荆南,怕是一个都顶不上孙坚军的半个……水土不服啊。”
第六百零一章 起用新人
董卓死后,并州军全部跟随吕布归顺朝廷,西凉军则是各自跟随李傕,郭汜,段煨等凉州诸将四散,诸军士各有归宿,但少有跟随幽州系的将领徐荣的。
西凉军十万兵将,但最终跟随徐荣一起奔赴前程的,不过数千兵士,可见徐荣这个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