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山骊之上,典韦、甘宁、许郸、许沂带领着步卒们,在人潮中拼死搏杀,他们杀死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每杀死一名敌人,他们都会放声高呼,呼声响天彻底,带动起身后将士们高昂的战意。
  而后阵之中,前方的战局则是令刘琦大感惊讶。
  虽然知道益州青羌军的名声,但在刘琦看来,曾经和凉州军、并州军交战过的虎狼之师,想要击败益州军,应该是非常容易的。
  但事实证明,益州军凭借着雒城强大的地形,确实是与己方有一战之力。
  “刘璝打这场仗的目地,是什么?”观望着前方的战局,刘琦突然缓缓开口说道。
  待在刘琦身边的刘晔听了这话,不由一愣。
  “君侯所言何意?”
  刘琦抬起手,用马鞭子指向远处的雒城,问刘晔道:“子扬,你看雒阳,坐落于川蜀平原之东,位临龙泉山脉西侧,城墙高耸,依凭山势而建,可谓蜀地之要衢,有这样的雄关,刘璝不守,却非要与咱们打一场正面会战,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举动,刘璝此举究竟为何?你能想通么?”
  刘晔叹息道:“说实话,末吏想不通。”
  “我也想不通,所以,这一仗,我心中打的有些不踏实。”


第六百四十八章 末吏贾诩参上
  太史慈和张任已经在刘璝的军阵中冲进了两个来回了,由于他们身先士卒的表现,适才由青羌军带起来的攻击势头,此刻又被荆州军给压了回去,战局的主导权又被带回到了荆州军的一面。
  相比于太史慈和张任,山骊上的典韦、甘宁等一众则显得吃力了许多,毕竟在蜀地的山上作战,属于青羌兵的主场,在这一点上,荆州军并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山越和荆蛮的军卒虽然也善于山战,但自从被刘琦收编之后,这些年来并不曾主导山战,但相反的,蜀中的青羌则还是常年行走于山道,不曾忘本,因而在这一点上是青羌军多占些优势。
  但就总体战局看,与益州军的对阵,依旧还是荆州军占据优势,虽然青羌军长于山战,但就综合实力和战力来看,荆州军还是能够稳压益州军一头。
  鏖战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双方的士卒皆疲惫不堪,死伤也达到了一个峰值。
  一个多时辰的鏖战,即便如同太史慈,典韦,甘宁这样的猛士也会感到疲惫,可就算是拼的体力不支,双方的士卒却依旧谁可不肯服气,他们将手中的兵械来回挥舞着,拼了命的也要与对方置这一口气……不将对方击退击杀,便绝不退让半步。
  天空中,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
  一开始雨滴很小,并不是很浓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雨的势头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暴雨,雨滴落在人的脸上,身上,兵器上,还有泥土上,混杂着血水,带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凉意。
  随着雨势越来越大,双方的士气也越来越低,山中的雨冰凉刺骨,又将地面变的泥泞,在一定程度而言,给人的行走和视线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冲击。
  刘璝站在城头,伸手抚摸着城墙上冰冷的垛石,若有所思……
  突然,却见他抬起手,然后重重的一拍。
  手掌与水之间,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声响,
  “啪!”
  同时溅起了少量的水花。
  “鸣金。”刘璝冷冷言道。
  刘璝的举动令旁边的泠苞感到不解,他急忙道:“将军,眼下双方交战正处于胶着之时,此刻一旦鸣金,我军撤退,万一被刘琦强行进攻,恐有危机。”
  刘璝正容道:“换成别人,或许有这个风险,但刘琦不是一般人,这少年郎用兵多年,深知兵机,这等雨势之下,若是强战,说实话,对两方都无甚好处,特别他还是进攻的一方。”
  刘璝转头看向泠苞,道:“荆州虽然强盛,但毕竟是四面受敌之所,刘琦带兵入益州,兵马不过三万,这荆州军士,他死一个便少一个……他不会在这种大雨之下冒险强行进兵的……若是他真如此做了,这坚固的雒城,就是荆州军的埋骨之所……咱们,没什么可怕的。”
  “诺!”
  ……
  大雨之中,雒城方面隐隐的似听到了鸣金之声传来。
  徐庶驶马而来,手中拿着蓑衣和斗笠,要为刘琦披上。
  刘琦却伸手推开了他。
  他仰头,感受着雨水拍打在脸上,冰凉的雨意使他的神志变的更清明了。
  “这个雒城,是对方在蜀中最后的重镇,但也着实不太好打。”
  任凭雨水冲刷了自己好久,刘琦方才低下头,睁开双眸,望着远处的城关低沉道。
  他的表情很是严肃,语气中也透漏着几分冰凉。
  “五万敌军,在正面会战中亦能与我军一搏,再加上以刘璝为首的重要蜀将皆在城中……还有这险要的地势和加固的城池,有些难打。”
  徐庶将斗笠替刘琦遮挡在头顶,叹道:“依庶看来,刘璝此人颇有些将才,他今日会战的目地,其实并不是想要打败我军,而是为了鼓舞他手下的士卒还有雒城中百姓的士气。”
  徐庶的话勾起了刘琦的好奇心。
  他转头看向徐庶:“为何这么说?”
  “从江关到江州,再到天师教于蜀中为君候造势,再到君候前番让张任严颜攻克涪关以东的诸多大寨,咱荆州将士可谓是逢战必胜,畅通无阻,雒城虽然坚固,但县中居民此刻皆恐于我军锋芒,恐在雒城军民心中,我军眼下便携天威之势,攻必克,战必胜。”
  “刘璝与我军在城外一场会战,虽未能胜我军,且其损失不少,但却让雒城乃至益州的人都看到,我军并非不可战胜,如此军民士气皆大大提升,他在收军守城,则事半功倍。”
  徐庶的话让刘琦心中微沉。
  若是没有记错,历史上刘备在入蜀两年后,做了充足的准备,兵马齐聚雒城,却整整打了一年的时间也未攻克。
  期间甚至还折损了庞统,对蜀汉日后的人才分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雒城,对于外来者来说,难不成就是梦魇?
  ……
  收兵回营,整个营中都是一片闹哄哄的景象。
  战事结束,却不代表将士们可以休息。
  这场战事,有太多的人受了或轻或重的伤,再加上适才的一场大雨,很容易引起感染危及生命。
  幸好,荆州目下的医馆兴盛,间接的带动荆州大军医官的数量,军医数量的增多,自然也可以保障士兵们受伤后的生存率。
  雨依旧在下,刘琦也没有歇着。
  他顶着大雨,在各营中来回巡视,探看将士们的伤势,嘘寒问暖,以振奋军心。
  营地最西边的一片帐篷内,安住的都是这次会战中受伤最重的伤兵,大多数的医官都集中在这里,忙前忙后的为伤患们包扎着伤口。
  刘琦来到一座帐内,这里面住着十名伤势最重的士卒……
  刚一进去,就听见里面痛苦的哭嚎声。
  “不要拔了!不要拔了!让我死吧!死吧!”
  那喊叫声中所包含的痛苦和悲痛,让人闻之心伤。
  刘琦走到那哭喊的士卒身边,低头看了看他腹部的伤……
  他的肚子上扎着一支利箭,血流如注,箭的上面有恐怕是有倒钩……
  刘琦也是常年行走于军旅,他知道,这个地方中了箭,就是把箭头拔出来了,最终只怕也将是命陨于此处。
  生存的概率,怕是很低了。
  刘琦走到那个人的面前,握住了他的手,道:“坚强些!忍住!听医官的,荆州的好儿郎,宁可流血,断不可流泪!”
  “君,君候!”
  帐篷里的士卒们一看到刘琦,都是吓了一跳。
  那名躺在床榻上,腹部中箭的士卒则是虚弱地道:“君候,我、我实在是太疼了,我不想活了!君候……我不怕死,可、可我舍不得我家里的婆娘和儿子!”
  “舍不得,那就活下去!活着回荆州去!回荆州去见他们……回去当着你儿子的面,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条硬汉!为了咱们荆州的安全,为了这个天下的清平!他的父亲在益州留了血,受了伤!他的父亲,是真正的英雄!”
  “君候!”
  “记着,要活下去!”
  “诺……诺!”
  刘琦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环顾着账内的士卒,高声道:“你们都是荆州的好儿郎,坚持住!活下去,不要放弃……我一定会带你们,回荆州去见你们的家人!所以……”
  刘琦的声调加强了几个分贝:“所以,你们都要坚强,好好养伤,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来了这里,就要一起回荆州去!”
  “诺!”
  “君候!”
  “君候放心,我等伤好还要上阵杀敌,他娘的益州蛮军,老子绝饶不了他们!”
  “谢君候!”
  “……”
  而就在这个时候,帐篷外,刘琦的手下李铮,引领着冒雨来到大寨的张绣和贾诩来到了刘琦所在的帐篷外。
  “那位就是刘镇西。”李铮对贾诩和张绣介绍道。
  “我们见过……”张绣干巴巴地道。
  贾诩不以为意,他只是眯起眼睛,默默地看着帐篷中的情形。
  少时,方才见他迈步走了进来:“末吏贾诩,拜见刘镇西。”


第六百四十九章 认主
  贾诩自荐的声音,将正在帐内与受伤军士们说话的刘琦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刘琦转过身,引入眼帘的是一个表情平静、相貌平常的半大老头,身材不高,身披蓑衣头戴雨笠,一脸的沧桑之色,虽然有挡雨的蓑衣遮体,半身的衣服却已经湿透了。
  刘琦在和贾诩对视的一刹那,只是稍微有些愣神。
  但他很快地就露出了微笑。
  “文和先生,好久不见,先生从荆州一路往西,一路上甚是劳苦吧。”
  贾诩摇了摇头,道:“不辛苦。”
  “文和先生稍候,待我巡营过后,再与先生说话。”
  贾诩道:“不着急,君侯请便。”
  刘琦颇是歉意的向贾诩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过身,继续问候帐篷中的伤者,而贾诩也不着急,他站在帐篷口处,摘下斗笠,不以为意地轻弹上面的雨珠。
  张绣随着贾诩走了进来,至于李铮则是识相地先行告退了。
  看着刘琦坐在一名军士的身边,耐心地询问着他的伤势,张绣低声对贾诩道:“这位镇西将军,也未免太过分了!咱们千里迢迢地从荆州赶到这里,他却只是在这里与那些军卒说话,浑然不把文和先生放在眼里,当真可恶!”
  贾诩不动声色地抬起了右脚,踩在张绣的左脚上,然后用力碾了碾。
  张绣疼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差点没叫出声来。
  他倒吸着凉气,冲着贾诩低声道:“你踩我作甚?”
  “老夫说了,少将军若是想活到寿终正寝,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刘镇西先前正在巡视营地,慰问士卒,若是见我们来了反倒是丢弃帐内士卒而去,反倒是会惹人非议……况且,他刚才已经跟老夫说了稍候,已算是尽了礼数。”
  顿了顿,却听贾诩道:“少将军别忘了,我们是来归降的,不是他请来的。”
  张绣轻轻地哼了一声,颇有些不服气。
  他嘀咕着道:“就算我是降将,他也不应该这般冷待于我,稍后某家说什么也得问他讨要个说法才是!”
  贾诩轻叹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
  巡营之后,刘琦将贾诩和张绣请到了自己的帅帐,并命人端上热食,点上火盆,为二人驱寒。
  “二位,喝点热酒,暖暖身子吧。”刘琦微笑着对贾、张二人道。
  贾诩急忙起身表示感谢。
  刘琦端起酒盏,道:“这大雨倾盆的,烦劳二位千里迢迢地从荆州远道而来,刚一见面,还等候刘某人许久,着实是怠慢贤士……想来,刘某应该给二位一个解释才是。”
  贾诩张开嘴,方要回话,却见一旁的张绣站起身来,笑道:“君侯真是客气了,还解释什么呢?君侯诸事繁忙,日理万机,身负天下安危,我们等上一时半刻,也在情理之中。”
  刘琦笑着点了点头:“张将军是个明事理的人,少将军放心,这荆州和益州,今后就是你西凉军的归宿,刘某愿以上将之礼,对待将军。”
  “多谢君侯!”
  “少将军,刘某任命你为江州都尉,与我一同平益州,待建功之后,另有重用。”
  张绣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称谢。
  贾诩则是长叹口气,再一次无奈地摇头。
  江州都尉……虚名而已,难道今后平定了益州之后,刘琦还会将他留在荆州督军么?
  不过是一个空许的名头。
  不过也好,有着两千石的俸禄,虽无兵权,却也是富家翁式的生活,日子倒也是滋润。
  三个人又喝了一会酒,吃了一些热食,刘琦方对二人道:“两位一路远来辛苦,我已经命人给你们安排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