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虽然是士族出身,但毕竟也是凉州人出身,他是该有规矩时有规矩,该豪放时的时候就豪放。
至于刘琦,身为一个从后世穿越来的人,自然更是不加把这些繁文缛节放在眼中。
因此,就有了眼下这情形。
刘琦一边吃,一边读着刘虞派人写给他的书信,脸上略略地露出了几分嘲讽的笑容。
“堂堂太师,虽然政治能力超群,但在军事上的想法却这般小儿科……唉,难怪袁绍和公孙瓒他都打不赢。”
贾诩手中持一把短刀,割下了一大块肉干,给刘琦递了过去,不咸不淡地问道:“刘虞的信中,说了些什么?”
刘琦随意的将那缣帛一撇,接过贾诩递过来的肉干,一边嚼一边说道:“刘虞让我驻兵冀县,挡住韩遂和马腾的兵马,他自己则是留在长安,要尽收李傕,郭汜等人的西凉军众。”
贾诩撇了一眼被刘琦放在脚下的缣帛,但却没有伸手去捡。
他问刘琦道:“如我所料不错,太师应该在长安尽收了皇甫嵩的兵马,但仅凭这些兵马,想要收服李傕、郭汜等人的西凉军众,只怕还是会有困难……”
刘琦摇头道:“刘虞的意思,是想要以讨伐韩遂马腾叛军的名义,将李傕,郭汜,段煨等人尽皆召到长安,然后摆下鸿门宴,将他们一举生擒之……”
正在撕咬肉干的贾诩闻言,差点没噎着。
“咳咳咳……!”
贾诩使劲地咳嗽了一会,惊诧言道:“如此愚钝的计谋,是刘虞自己想出来的?”
刘琦轻轻地摇了摇头:“具体是谁想的计谋,我不知道,但是这计策实在是太过拙劣,太过想当然了,他们把李傕,郭汜等人当成了鲁莽无知的凉州莽夫……唉!”
贾诩轻叹口气,道:“若是其他的凉州豪强,倒也就算了,但李傕,郭汜等人昔日都跟随董卓多年,那董卓乃是世间一等一的诡诈阴险之人,李郭等人跟随他这么久,岂能连这么简单的关门打狗之计都看不出来?再说朝廷对他们是什么态度,李傕等人心中怎会不知?”
刘琦三口两口将肉干咀嚼下咽,道:“那依照文和之见,关中的战事将会如何发展?”
贾诩认真地想了一会,道:“老夫昔日亦在西凉军中,与李傕和郭汜亦皆相识,依照老夫对他们的了解,刘虞的军令只要一到,李郭二人必反……如此一来,关中的战事就会成为僵持之势,而凉州这边,西凉军的马腾和韩遂亦将集结重兵东向而来。”
“好好的一盘棋,楞是让我们的太师给下的这么臭。”刘琦无奈地摇了摇头:“文和,那依你之见,我眼下又应该如何做?是按照刘虞的要求,留守冀县,还是回返关中去跟他一起对付李傕和郭汜,段煨等众?”
贾诩沉声道:“依照老夫推断,雒阳那边在知道刘虞打算平关中之后,必然兴兵,依照王允的立场,他一定会借机推荐吕布去关中,而君侯此刻也分出一万兵马交给徐荣带领前往关中支援,再加上刘虞在长安收拢的数万兵将,与李傕郭汜暂时应难分高下,关中的局势怕是暂时是僵持的……所以,君侯不宜前往。”
刘琦吃下口中的最后一口肉干。
“文和的意思是,让我留在这里对付马腾和韩遂?”
贾诩拱手道:“君侯可还记得,当初您想要入关中的目地为何么?”
刘琦闻言一愣。
贾诩淡淡道:“其实以老夫看来,李傕和郭汜若是一下子被平了,倒也不是什么好事,他们若是能和朝廷持久交战,关中则再度陷入战火之中,而黄巾的张白骑也必然不会乘隙起事,到时候三辅战事绵延,百姓难以耕种生产,怕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另寻安生之处……以君侯来看,关中的百姓若要移民,当往何处去?”
刘琦言道:“汉中!”
贾诩言道:“正是如此。”
刘琦缓缓地点了点头,暗道还是贾诩想事情想的通透。
贾诩继续道:“另外,朝廷此番东向,想要平定的地域是关中,但是凉州之地,以朝廷目下的实力,只怕未必能够覆盖的到,一则凉州地广人稀,二则凉州遍地羌人,常年叛乱,朝廷实力不足以治理凉州……孝灵皇帝时起,朝中就常有人向天子谏言,让我大汉放弃凉州十郡,但依照贾诩看来,若实力不足,则凉州是为拖累,但实力若是充足,则凉州乃是培训强兵和饲养战马的最好地界。”
顿了顿,便听贾诩道:“君侯目下有益州和荆州作为大后方,有铁矿,有镇西稻,有蜀锦,有白瓷,有茶叶,如今不论是人口亦或是粮草,资源都不缺,想要支撑起凉州的管理用度……足够!”
刘琦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将凉州纳入辖境?”
贾诩点了点头,道:“只要有了凉州,悍卒和战马,君侯就可以充分的得到补充,君侯麾下最为短板的骑兵一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补充,但却也有几个弊端。”
“文和请说。”
“一则就是耗损,拿下了凉州,毫无疑问就需要分兵治理凉州,而凉州地广人稀,羌族遍地,每年的叛乱不休,战争不止,要稳坐凉州,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粮秣和财货以及人力进行平叛,耗费着实巨大,除非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凉州便如同累赘一般。”
刘琦慢悠悠地点了点头,道:“还有呢?”
“其次就是辖境问题,君侯目下能够与凉州接壤的地方,就是武都郡,一旦武都郡被夺,汉中与蜀郡跟陇西郡的联系就会被切断,那凉州对于君侯而言,就是孤悬在外的弃地,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可能,所以这一点还请君侯有个准备……所以说若是能夺取凉州,利益很大,但同时风险也很大,如何取舍,还请君侯自决。”
第七百二十三章 关中局势
长安城。
刘备带领人马赶到长安的时候,正巧赶上长安城发生了件大事。
威震天下,赫赫有名的名将皇甫嵩去世了。
这位汉朝末期的东汉名将,在长安镇守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替朝廷招募了三万五千余的关中精锐之士后,也落下了生命最后的帷幕。
而长安的部队,也因为皇甫嵩的去世,而暂时陷入了权力真空状态。
但这个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
身为太师刘虞代表的刘备抵达之后,立刻便联合张辽,对长安城的一众将士进行收编。
张辽身为并州军战将,一支都是较为独立的存在,且自打王允重新在雒阳立朝之后,张辽就一直在关中和皇甫嵩一起镇守长安,相对其他并州系战将而言,更是自由。
当初重新立朝时,张辽是因为能力而被王允看上,而特意从吕布手中挖出来放在长安的……至于皇甫嵩,则是王允用来约束张辽的存在。
按道理而言,张辽应该算是吕布的麾下,但相比于魏续,侯成,曹性那些人来说,张辽也不能完全算是吕布的人,因为他的麾下有一支直接隶属于他的军队,那就是当年雒阳北军中的并州系。
自打当年董卓从吕布手中挖过张辽的一次墙角之后,凭心而论,张辽就不太受吕布的待见了。
可反倒是当年背叛吕布背叛的很车堵的魏续等人,依旧能够得到吕布的重用,这当中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也简单。
因为张辽从来就不完完全全的属于吕布的直属不下,最多算是附庸。
附庸不同于下属,附庸有着独立的军队指挥权,可以随时改换门楣或是独立自主。
随着朝廷建立的时间愈长,张辽镇守长安的时间愈长,他愈发能够感觉到,自己今后在朝中不能只是单单的依附于吕布了。
倒不是张辽善变背主,在实际上而言,吕布从来就不是张辽的主公,最多只是他昔日的上司,要说主公,也得是何进,董卓这些人才算。
雒阳和天下的格局日渐复杂,张辽也需要开始想一下他和他手下的这些兵将门的前程了。
直到前番刘虞来长安巡视,与张辽私下里一番谈话之后,张辽的心中方才猛然透亮了起来。
跟谁混,都不是最名正言顺的!
只有跟随当今天子,才是王道。
虽然随着吕布等人一同归顺了朝廷后张辽被委以重用,但张辽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身为护君联盟之一的陈王刘宠,当年就是因为被他砍伤而死去的。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不大,是因为这个天下已经纷乱,汉室衰微,别说是弄死一两个诸侯王,董卓当初换了天子,也没见那些士族朝臣能把他怎么样。
说不小,是因为再衰微,这个天下还是姓刘的!
谁敢保证汉室就肯定不会再次中兴?
若是汉室中兴,那他看似刘宠的罪,很有可能就会被人重新翻出来。
这事一直是他的心病。
直到刘虞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张辽才有些回过味来……彻底抹去他这块先前污点的机会来了。
自己若是肯归顺天子,直接为陛下驱驰,那就是宗亲刘氏之将。
当朝天子赦免他的罪过,日后便是换了皇帝,也不好再拿这件事来治他了,而且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也会被堵上。
再也不会有人拿他当初弄死刘宠的事情说事儿!
皇帝都赦免了我弄死他曾祖父的前罪,别人还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张辽当即表示,愿意随同刘虞一起中兴汉室,为天子效力。
……
刘备来到了长安,虽然有一些直属于皇甫嵩的偏将和校尉们对刘备接掌军队表示反对,但在天子名诏和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更兼张辽从旁协助,刘备还是很快就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并将反对刘虞的战将统统捉拿下狱,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了长安的局势,并伙同张辽一起收缴了长安的兵权。
随后,刘备命人火速前往通知刘虞,请他前来长安坐镇。
刘虞抵达了长安之后,便立刻按照先前的计策,派人给李傕和郭汜送去了书信,并派人去雒阳请旨,让李傕,郭汜,段煨,李蒙,王方等分散在凉州的军阀,率兵齐聚长安,商议讨伐韩遂和马腾的战策。
长安兵权被刘虞掌握之时,被刘琦指派前往长安去协助刘虞的徐荣和赵云,此时正在斜谷口附近驻扎。
虽然他们两人被指派前往相助刘虞,但因为事关重大,在没有得到最终最准确的全局情报之前,他们还是要谨慎行动,不能随意与刘虞会和。
毕竟,刘虞不同于刘琦,徐荣不能轻易将己方跟对方完全捆绑在一块。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徐荣踌躇不前。
就是他觉得自己没有用着趁手的副将。
刘琦指派赵云给徐荣当副将,其实徐荣的心中是有些抵触的。
毕竟,这小子名不见经传,原先也不过是刘虞在幽州启用的一个义军首领而已,且他在刘虞的军中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监军,根本没立过什么大的战功。
当初刘虞在幽州与袁绍,公孙瓒等人对峙,靠的也是刘关张,和这赵云根本没什么关系。
因此徐荣对于刘琦这次的指派有些不满,觉得他胡乱派将。
……
不曾想,徐荣和赵云在斜谷驻扎不到三日,突然有一天晚上,他们大营右侧的粮仓遭到了关中黄巾贼的劫掠。
等到徐荣等一众兵马赶到的时候,黄巾贼早就已经带着部分粮草逃之夭夭。
徐荣见天色已晚,唯恐有埋伏,况且损失不大,就没有打算追击,但赵云却主动请命去追,并说黄巾前来钻空子劫粮,若是不予以痛击,只怕会助长贼寇的气焰,且于三军士气不利。
徐荣问他要多少兵马,赵云言只需百骑便可。
听了这话,徐荣差点没乐掉大牙,不过为了羞臊一下赵云的面皮,还是让他领人去了。
但万万没有想到,赵云率领百骑而出,深夜追击,竟然还能赶上黄巾贼众,杀敌数百,并斩前来盗粮的两名渠帅首级,其余黄巾贼丢下粮车,作鸟兽散。
当第二日清晨,赵云将百骑骑士,黄巾渠帅的首级,粮车等一样不少的交付到徐荣面前的时候,徐荣这才对这名年轻的战将刮目相看。
用兵之道姑且不论,单说武艺和勇气,这赵云就绝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得胜而归的赵云面色如常,丝毫没有骄傲的神态,也不多言,只是很平静的交接了兵马和辎重。
这份淡定和从容,也让徐州非常欣赏。
他终于明白,刘琦让这个赵云给自己当副将的原因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培养赵云的人
赵云立下了功劳之后,并无任何志得意满的表现,依旧是勤勤恳恳的去做他分内的事情,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徐荣也没有立刻嘉奖赵云,只是让手下暗地里去打听,看看赵云是不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装相,一回过头就在军营中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