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缺的马军,就是眼下荆益联军最大的短板。
由于是以水路为主,这一路上刘琦倒是少遭了不少罪,至少比长时间骑马将大腿里侧磨的皮开肉绽要强许多。
一行军马顺水路过了汉水,来到南阳郡与南郡的边境后,再次安营驻扎。
就眼下的地界来讲,其实离襄阳很近了,但刘琦却并没有提出邀请刘瑁和贾龙等人去襄阳。
毕竟刘表先前答应了要尊刘焉为盟主的。
现在两军会合了,刘表便绝口不再提此事。
刘瑁一路上也试探性的向刘琦询问过,但刘琦只是装傻充楞。
若真是把刘瑁引到襄阳去,万一他当面询问刘表此事,只怕刘表也不方便直接拒绝。
既如此,那相见莫如不见,大家在心中彼此默默祝福吧。
虽然刘表不打算与刘瑁、贾龙等人相见,但荆益联军屯扎于汉江边境,刘表多少还是要客套一下的。
于是,他让外甥张允代表他前来犒劳三军。
刘表曾答应过刘琦,将张允从家乡召来后,就安排在刘琦的麾下。
但张允在名义上毕竟是刘琦的表兄,若是到了南郡后,就直接被安排在刘琦的手底下,多少有些不是那么回事,毕竟他是冲着刘表才来荆州的。
于是刘表便让张允以属官的身份,在自己治下待了一段时间。
如今刘琦率兵北上,刘表正好借着‘临逢大事,需兄弟同心上阵’的理由,将张允派过来给刘琦当帮手。
第七十五章 我的表哥
行营之内,刘琦终于见到了这位令他‘又爱又恨’的大表哥。
“末将张允,见过长公子!”张允的身材颇高,相貌文质彬彬的,竟是颇显英俊。
特别是他的下颚上,居然有三缕连鬓胡须,长及前胸,更是将他本人衬托的英气不凡,与寻常人大不相同。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热衷于美髯,拥有美髯的人,就跟后世那些喜欢烫头的人一样,臭美的紧。
关羽便是这当中的代表。
一提起美髯,人的脑海中第一印象基本都是正面的,除暴安良之英杰,睿智多思之老叟,乃至于传说中的老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仙风道骨美髯过胸。
那些拥有美髯的人,似乎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或是飘拂有仙家之气,或是有英雄气概,都是下凡来拯救众生的。
而张允偏巧就长了这么一副美髯,再加上他高大的身材,任谁打眼一瞅,潜意识里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正面人物。
或许这也是刘表那么倚重这个外甥的原因只有之一,毕竟刘表这个人也颇为注重颜值。
可谁又能猜的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长个人样却不办人事?
刘琦冲着张允伸手,示意他就座。
“表兄不必这般生份,你我是一家人,今后有外人时,表兄呼吾职位,无外人时,依旧叫表弟即可。”
张允听了刘琦客气的话,一颗悬着的心方才微微落了下去。
在襄阳时,舅父言让他来刘琦军中犒军,并在其麾下听用时,张允心中其实是老大不愿意的,但他却不能违抗舅父之命。
说实话,张允自小跟刘琦的关系并不怎么好。
虽然两人表面上没起过什么正面冲突,但他总是隐隐有所感觉,刘琦对他其实并不怎么太瞧得上。
或许是因为受刘表的影响太多,刘琦平日里总是自持一副清流相,对张允这种喜好玩鹰走犬的,似乎并不待见。
反倒是刘表的次子刘琮和三子刘修平日里跟张允的关系更亲近一些。
不过最近这几年,张允却没怎么见过刘琦了,若是要具体的算算时间,好像得有三年多了。
听说刘琦这小子,这几年不知怎地,好像挺出息的。
瞧他适才对自己的态度,比起年少之时似强出不少。
最近,南郡各地对刘琦襄阳城下于百姓罪己之举广有传颂,言其少年睿智,有礼贤下士之姿,张允初时闻之心中存疑,今日一见方才相信了。
看来在官场混迹了两载,伯瑜确实是成熟了许多,也不在自己面前端架子了。
“哈哈哈,公子乃一军之主,是为吾主,允焉敢僭越?”张允还是不太放心,出言试探刘琦。
刘琦却是很随意的一挥手:“再跟我客套,我跟你急眼了啊!”
张允见刘琦的表情真挚,不似作伪,这才放下心来。
“既如此……那,表弟?”
“这才像话。”
刘琦笑着起身,亲自走到张允面前,替他斟了一盏清水:“秭归县大飨之后,吾已在军中下了禁酒令,表兄前来犒军,吾本当置酒相陪,但眼下这时节,怕是不成了,待大事得定之后,你我兄弟再行畅饮一番,如何?”
张允急忙起身,摆手道:“大可不必,大可不必!三军之中,军规为首要之重,岂可因吾一人而坏了规矩?”
“表兄,你来的正好,正好我有些事情问你。”刘琦伸手请张允坐下:“听严君讲述,当初黄巾乱时,表兄昔日在乡里集众抗敌,为乡里推举为掌军之首,数次战败侵犯之敌,此事当真?”
张允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得意之色。
“嗨,不过是为兄自小在家乡因因喜军略而闻名,得乡里人看重推举率众去挡黄巾,唯恪尽职守尔,也幸好都是些小股偏支。”
历史上的张允能为刘表所器重,并与蔡瑁并列,辅其执掌南郡诸军,足见其确实颇有用兵之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弟麾下有七千人中,一千为蔡醺统管,一千为蒯越统管,名义上虽是郡军,实则是与其两族私兵无异,剩下这五千军众,一直有黄忠和文聘替吾操演,共同执掌,但吾想在北上之后,确切分营,以定归属,如此若有战功,日后方便记录封赏。”
张允点了点头,道:“表弟此言甚善,此事且待日后慢慢再做调整,不过可以先大概制定个纲要……以愚兄之见,京中八营皆以精卒锐士分营设立,并以两千石校尉统管,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表弟可因此为例,将兵马分以为部,并卓以司马统管。”
刘琦明白张允的意思,说白就是让他仿效京八营,以兵种属性分部,并以其特长命名,一则可提振士气,二则可彰显军威。
但其实刘琦心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重新拟定军职的问题。
刘琦目下是刘表引任的襄阳校尉,说白了就是没有朝廷明确敕封的校尉。
他现下所统管的兵马,已经超出了校尉应统管的两千人范畴,但以他目下的地位,就是给他十万兵将,他也依旧是襄阳一县的校尉。
他倒是没什么,但底下的军职就容易乱套。
他麾下的黄忠,文聘等军司马,目下所管之兵数量,早已超出了四百人一部的统管范围,但即使人数增多,黄忠和文聘也不过还是军司马,而他们二人再往下的军侯、屯长、曲长亦如是。
如此看来,却是只能走上那条老路了。
汉末时期,因为地方军阀的快速发展,在编军卒的人数大幅度增多,有军功的人越来越多……原地方郡县原有的部曲编制和军衔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各级军阶的需求。
因此,一些的军阶应运而生了。
那就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中郎将。
之前,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时统兵者才会被冠以将军之称,因此一般武官平日里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才是中郎将。
但在汉末,这些中郎将却被各级军阀乱用的颇不值钱了。
各种杂七杂八的中郎将一出,这个曾经拥有无上荣誉的称号便算是被打入凡尘,以大白菜价往外抛售。
杂号将军遍地滚,抬眼望去尽中郎。
……
“眼下军中大部分锐士皆为步卒和弓弩手,另有马军两百……看来,待北上之后,日后大致可分为三营。”刘琦淡淡念叨道。
张允谏言道:“应为四部,表弟可从步卒之中另马军中,少量抽调精干士卒,再独建斥候部,于临阵决机大有裨益。”
眼下荆州军的斥候皆属各部临阵指派,暂无独立机制,虽然也不碍于行军,多没有单独的指派调动确实不方便。
刘琦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一块倒是无需耽搁,我即刻将让三军将各部斥候统于一处,统一调配,由表兄代为统领,今后阵前有何机密要事,就全依仗表兄了。”
张允没想到初至刘琦麾下效力,就能得到这样的重用。
刘琦这等于将自己当成了他的耳目了。
虽然仔细算来,也不会超过两曲人马,但这也体现了刘琦对他的重视程度。
张允心中喜不自胜,忙道:“多谢公子,末将愿效死力也。”
刘琦随意的挥了挥手,道:“如何又叫公子?这里也没外人。”
两人相视大笑。
少时,却见张允的脸上露出了一些意味深长之色。
“对了,表弟,某离开雒阳之前,听说舅父和蔡家已是准备纳彩问名,互通生辰,却是为你准备的……嘿嘿,听闻那蔡二小姐的年纪虽大,不过却相貌美丽,表弟你也算是颇有福气了。”
第七十六章 刘琦的“伴伴”
张允带来的这条消息,确实有点出乎刘琦的意料之外。
自己这刚出兵好像还没多久吧?襄阳那边便已经等不及了么?这么着急结亲……蔡瑁的行动速度倒也是够快的。
看来,他是不再抱希望能够让蔡觅嫁与刘表当后妻了,于是孤注一掷,索性就把赌注全都转移压在了自己的身上。
蔡瑁若是想联姻,刘表自然不会拒绝。
与目前的南郡第一大族蔡氏联姻,本身也是刘表维稳荆州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那两个家伙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不过想来,整件事情中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蔡觅了。
自己终归是逃不出她的魔掌,呵呵。
刘琦拱手道:“多谢表兄相告此事,不然等上雒之事万后,待回了襄阳才知晓要成亲,也容易将我弄的措手不及。”
张允不知道刘琦和蔡觅私下里早就已经突破了男女界限。
在他的概念里,刘琦现在应该还是个雏,怕是连女人是什么滋味都没有尝过呢。
张允这个人,不仅仅有军事才干,同时他的脑筋也活络,情商也比一般人要高。
他深知,他在荆州若想仕途通顺,不但要借助刘表父子与他的亲戚关系,还要干出一番事业……
当然,他自认为还得要去取悦上官。
刘琦目下就是他的上官。
在得知了刘琦将会和蔡氏联姻后,张允便在心中打起了小九九。
思来想去,取悦刘琦这样的年轻人,可用一法,定保成功。
“表弟自举孝廉后,便一直混迹于巨野县府官圈,来南郡之后,也是致力于为舅父分忧,立主荆楚,甚是辛苦,然竟是将自己的大事都耽误了。”
张允的话,说的模棱两可,让刘琦有些疑惑。
自己耽误什么事了?
“表兄有话不妨直说,我猜不准表兄言下之意。”
张允捋着自己的美髯,一脸肃然的从怀中取出一个一卷缣帛,放在刘琦面前的长案上,轻轻的推向了他。
“表弟,你也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切不可辜负了大好的年华啊。”
张允这个动作……让刘琦感觉很熟悉。
后世的时候,社会上那些走门后打关系的时候……给人送现金或是送卡送名贵物品的时候,不都是这个姿势么?
把装满现金的箱子摆在桌上,打开箱子露出那一捆捆的鲜红纸张,满面微笑,身躯半躬,然后缓缓的将东西推向他要贿赂的人……
时隔一千八百多年,这姿势居然一点没得到进化,竟然是贯穿古今。
不过张允送的这个东西只是一卷缣帛,从外观上看没有一点金贵的样子。
这什么东西,居然还值得这样一送?
张允捋着美髯,挺直腰背,依旧是那副忠义两全的模样。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表弟也到了适龄之年,该是学些正经东西的时候了。”张允的表情严肃,但说话的语调,让刘琦听着感觉有点不三不四,
刘琦将那缣帛展开,大致扫了几眼后,乐了出来。
不过他不是因为高兴的乐……而是被张允气乐的。
难怪曹丕著作的《典论·奸谗篇》中,会把张允位列于佞臣之中……
虽然汉时已经有了类似于‘素女书’这样的各种关于人类应如何创造下一代的文字与图谱教育性典籍……但张允刚刚到自己麾下,就给自己送这样的东西,这不是有意把自己往歪道上领么?
就算是此物在士族群体中也算是流行风靡,但终归有点……
张允这是选错职业了,以他的所作所为,其实更适合当宦官伴伴之类那样的角色。
刘琦觉得张允有点生不逢时,他要是早生几十年入宫打拼,接近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