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翼德居然还有这般炙肉的手艺,着实令人叹服!便是宫内的厨子,也是不及翼德厉害。”刘琦夹了一口,吃的满嘴流油,一边吃一边大力的赞赏。
  张飞闻言,很是自得的一笑。
  刘备举起酒爵,道:“若是论及炙肉知道,雒阳城中,怕是谁也没我这位兄弟有手段!我这兄弟相貌虽粗野,但心灵手巧,不论是炙肉还是草书,我涿郡皆属一绝!”
  众人借着话题和酒性,又连喝了好几爵。
  刘琦擦了擦嘴,道:“叔父,太师那边,已经将叔父准备委实于王允的事情告知了陛下,陛下对叔父之忠勇大加赏赐,只是不便召见,特别命太师与我传了口谕,待日后大汉中兴之时,必厚赏叔父,彰显叔父功业。”
  刘备闻言浑身一个激灵,作势就要起身参拜皇宫方向,却被刘琦一把拉住。
  他四下观看了许久,道:“不必如此,当心隔桌有眼。”
  刘备恍然地点了点头,瞬时间就明白了刘琦的意思。
  追知道这场间炙肉的众人,哪些不是和王允的手下呢?
  刘琦端起了酒盏,道:“叔父,如我所料不错,待会出了官闾,王允手下的人就会来见叔父的,估计今夜,王允就会对叔父行招揽之策了。”
  刘备疑惑地道:“王允下手,竟会这般之快?”
  “太原王氏中人,三朝老臣,自然不同于旁人,稍后出了这个门,还请叔父多加小心,从今往后这雒阳城中的一切,就指望叔父了!”
  刘备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伯瑜放心,此事备一定尽力!”
  说罢,他转头看向关羽和张飞,道:“二位兄弟,今后我们每走的一步,都是困难重重,艰险万分,你们二位在这雒阳城,当谨小慎微,不可给为兄惹下祸端才是……”
  说罢,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张飞,那眼神中充满了警告的意味。
  关羽和张飞也知道此事的困难,但既然是事关天子,又能让刘备得到一个大好的前程,他们又岂能不尊?
  于是,便见二人一同举起酒爵,道:“尊兄长之令!”
  ……
  这一顿酒,足足喝到了子时时分,方才散局。
  雒阳虽有宵禁,但却也要看针对的是谁,官闾建立在雒阳城北面,临近皇城,在这个区域内居住的人,都是雒阳城内的权势人物,京城的宵禁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约束的作用。
  规矩,在历朝历代,都是定给平头百姓的。
  刘备打着酒嗝,目送刘琦上了辎车离去,直到刘琦的辎车慢慢的消失在街角的拐角处后,便见刘备冲着刘琦辎车离去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
  “连几万钱都舍不得借,还说什么同宗之谊!我呸!二弟,三弟……回家!”
  说罢,他拉着关羽和张飞转头就去寻自己的车马,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何处闪出来一名青衣文士,挡住了刘备的去路。
  “玄德公,某家的主人久仰玄德公的大名,想请玄德公往府上一叙。”


第七百八十七章 返回荆州
  刘琦坐在辎车上,来回摇晃着,晃晃悠悠之间就回到了他自己所居住的驿馆,他一步三摇晃的走下了车,进了院落中,却发现徐庶正在驿馆的院落中等他。
  “元直?”刘琦见状一笑:“你怎么来了?”
  徐庶急忙走上前,伸手扶住刘琦:“君侯今夜如何饮的这般多?这是应了朝中哪个达官显贵的邀请?”
  刘琦随意地摆了摆手,道:“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是刘备的局。”
  “刘备?”徐庶露出浑然不解地表情。
  在他看来,刘备是一个当初从幽州跑到荆州的流浪降将,如今虽能在雒阳得以任职,但跟刘琦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这满是权贵与门阀首领的雒阳城中,刘琦跟谁喝酒也没有必要跟他喝成这样……没价值啊。
  这当中的事情,刘琦自然不会跟徐庶说。
  刘备接下来要做的是内应,他将会成为王允安插在宗室中的一枚暗棋,同时也是宗室在王允身边安插的一柄利剑。
  他的真实情况,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依目下的情况来看,知道刘备行动计划的只有刘协,刘虞,刘琦,外加刘备自己和关羽,张飞。
  刘琦走进了驿馆,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命手下人烧水浸泡他自带的香茗解酒。
  “你等了我多少时间?”刘琦伸手让徐庶坐下。
  徐庶跪坐在刘琦的对面,道:“大概一个半时辰。”
  刘琦闻言顿时一愣:“这么久?什么事情让你大半夜的进城来找我?”
  徐庶叹息道:“若是小事,徐某也就不敢半夜来折腾君侯了,只是事情确实太急。”
  说罢,便见徐庶从袖中抽出了一份简牍,递给刘琦。
  “这是卫士署在河北安排的探子,连夜送到雒阳的快报,请君侯阅看。”
  “是袁绍有动作了?”
  徐庶捋着须子道:“按道理,确实是袁绍有了动作,但却不是他亲自动手。”
  刘琦好奇的伸手接过那份简牍,展开细细来看。
  “南匈奴王庭从美稷县南迁,鲜卑和乌桓三王部叩边……”
  刘琦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是的,虽然我大汉与鲜卑乌桓等各族部落,历年来屡有争斗,但如此大规模的叩边与迁移,却是数十年来少有的,北境部落一直是大汉的内患,但昔日河北分裂之时,他们尚无动作,如今河北一统,袁绍势力强大,他们反倒是开始有了动作,末吏觉得此事极不合常理。”
  刘琦苦笑道:“确实不合常理,因为这事一看就是袁绍在背后暗中操手实行的,但咱们没有证据,又能如何?”
  徐庶言道:“另外,卫士署的卫士在中原和河北,又打听到了一些新的流言,皆是质疑陛下血统的言论。”
  “质疑陛下血统?”
  “说陛下非孝灵皇帝之子,乃是王美人当初与人苟且所生,虽无证据,但却依稀在黄河两岸疯传。”
  “啪!”刘琦随手将简牍扔在桌案上,冷冷道:“胡说八道,简直荒谬。”
  “是啊,末吏猜测这当中定然是有人暗中散布流言,用以抹黑陛下,只是虽无证据,但民间以讹传讹,百姓不懂政事,胡乱的跟着人云亦云,时间一长,对陛下声望有损,而那些心怀叵测的高族望门,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借机来行不轨之事。”
  “你觉得这波流言,也会是袁绍之所为么?”
  徐庶摇了摇头,道:“是不是袁绍所为,末吏猜不透,但袁绍于当中获利,乃是必然的。”
  刘琦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元直且回营中,来日待我面见陛下,再行定夺这个中诸事。”
  ……
  次日,刘琦醒酒之后,即刻前往皇宫拜见刘协。
  他没有联络刘备,因为已经没有必要。
  针对让刘备假意投靠到王允麾下的这件事,他们事先已经做了不少次的推演,依照刘备的领悟能力,再加上王允的热切,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是必成的。
  当务之急,是先向天子说明袁绍眼下的状况。
  当刘协看到刘琦手中的那份奏报之后,当场勃然大怒。
  十几岁的孩子,将书房内能够看见的东西,统统扔到了地上。
  整个书房,被刘琦砸的一片狼藉。
  刘琦只是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刘协发泄,并没有阻拦。
  这孩子终归还是需要发泄一下的。
  也不怪刘协生气,换成任何平民百姓,你质疑人家不是自己亲爹的儿子,还说人家是妈妈出轨了隔壁的王叔叔所诞的产物,谁不急?
  更何况人家是皇帝。
  刘协发泄完了,伸手指着刘琦道:“皇兄,让你手下的人给朕查,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的源头查清楚,看看到底是谁敢妄议先帝皇族血脉?朕一定要诛其三族!”
  刘琦长叹口气,摇了摇头道:“陛下,这事还用查么?一看就是袁绍所为的。”
  “袁绍?”
  “南匈奴南迁,鲜卑和三王部频频异动,事关陛下血脉之事开始在河南河北有了传言,这么多事怎么会这般凑巧的同时发生?陛下把这些事串联起来,若说不是袁绍所谓,那还会有谁呢?”
  刘协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是了,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他!除了袁绍,谁还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成这许多恶事……皇兄,朕一定要罢免了袁绍的大将军之位!”
  “陛下万万不可,此事若是行事过激,反倒是适得其反,引来袁绍大军攻打雒阳……陛下,咱们先前不是说了么,待臣先联合了袁术和王允之后,确保后方无事,再对袁绍动手。”
  刘协不甘地道:“难道朕就这么任凭袁绍欺辱不成?”
  “陛下,这些事情咱们虽然推测是袁绍所为,但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绍若是以此来驳斥朝廷,并对陛下动手,咱们何以解之?”
  “这……”刘协愁苦的揉了揉眉毛,道:“那你联络王允的事情怎么样了?”
  刘琦道:“臣去拜王允之府,连续十日不得见,直到前两天,方才得王允下属的密信,约臣择日相见。”
  “那皇兄为何还不赶紧与他相见?”
  刘琦摇头道:“事到如今,已经是没有见的必要了,有了这份事关河北的情报在手,王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中应该是最明白的,臣打算派人将这份情报交给他,然后便起行回返荆州去联合袁术。”
  “这样做,行吗?”刘协有些不安。
  “王允挂避客牌十日,他如今要见臣了,臣就去见他,这折的不是臣的脸面,而是宗亲的脸面,陛下的脸面……陛下放心,臣这一份情报送过去,不需赘言,王允就算是不见臣,在击溃袁绍之前,也必然是和咱们同心同德,陛下尽管放心……眼下,只是袁术当如何拉拢?”
  “你的意思呢?”
  “臣需要陛下敕封袁术的诏书,袁绍如今是大将军,袁术只是后将军,只有陛下下诏提升袁术的将军名位,臣才有信心派人说动袁术。”


第七百八十八章 以眼还眼
  说实话,刘协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跟袁术有什么关系牵扯的,他更加不愿意将自己手中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真正有作用的将军之位许诺给袁术。
  四世三公的袁门世家,在刘协心中此刻就是个屁,让人恶心到不行的屁。
  刘协噘着嘴,站在原地好半天都没有吭声。
  这让刘琦颇感有些无奈。
  这孩子还是得多教育。
  于是,他开始耐心的劝谏刘协,将个中的利弊再次向对方做出详陈。
  虽然这些话刘琦在刚入京的时候就向刘协做出过详细的说明,但眼下刘协似乎将他当初的劝谏全都忘记了。
  小伙子忘性挺大的。
  不得已,刘琦又重新对刘协阐述了一遍天下的大势,并详述个中利弊。
  经过了刘琦一番苦口婆心的劝慰,刘协最终点头答应了。
  刘琦道:“袁术自年轻时起,就视袁绍为劲敌,二人颇为不睦,后袁绍当了大将军,位居武官之首,地位大大地高于袁术,陛下若是想要拉拢袁术为己用,这将军之位便一定要给袁术,让他与袁绍地位相近,如此方可成功。”
  刘协长叹口气,道:“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都已有了人选,袁术如今是后将军……若要他与大将军地位相近,那就只有拜他为……”
  “车骑将军。”刘琦镇定的接了话茬。
  自打皇甫嵩去世之后,车骑将军的位置空悬,如今若是要拉拢袁术,自然是要用这个将军位的。
  也只有车骑将军的位置,算是与袁绍的大将军在一条水平线上。
  “罢了,既然是皇兄所谏,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朕准了,皇兄,联合袁术的事情就拜托皇兄全权处置了。”
  刘琦长长施礼:“臣一定尽心竭力,不负皇恩。”
  刘协迈步走到刘琦身边,又道:“但如今袁绍已经用流言污蔑朕,又联合北境异族图谋不轨……若是袁绍借北境异族南侵,要出兵往雒阳护驾,朕岂非陷身于其手?似此如之奈何?”
  刘琦笑道:“陛下,袁绍可以用计谋,使流言,咱们也可以用计谋,使流言啊。”
  刘协未明其意:“还请皇兄细言之。”
  刘琦耐心地为刘协解释道:“陛下,袁绍暗中用流言蜚语抹黑陛下非先帝血脉,难道我们就不可以用流言蜚语来抹黑他么?若是论及散播流言的本事,臣手下的卫士人数已经过万,遍布于大江南北,陛下只要一句话,臣就在黄河两岸之地,让袁绍声名尽坠。”
  刘协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头。
  以眼还眼这种事,大家都愿意做。
  “皇兄打算如何做?”
  刘琦冷笑道:“南匈奴南迁,三王部和鲜卑侵边,虽然陛下不能直接说是袁绍做的,但臣可以将在民间散布流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