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见刘琦对自己这般体恤关照,心中颇为感慨。
很快,刘琦便命手下人端上饭菜,他陪诸葛亮一起进食。
刘琦府中的饭菜很简单,主食是麦饭,还有一些青菜。
依照刘琦的身份,他想吃肉食不难,但他还是控制一些肉食的摄入量,以清淡的青菜为主。
诸葛亮眼下虽然是饥肠辘辘,但吃饭的时候还是颇合规矩,他一口一口地、慢条斯理地吃,很是儒雅。
吃完之后,刘琦又让人领诸葛亮去驿馆休息。
至于诸葛玄的事情,他让诸葛亮睡上一觉,补足了精神之后再来与自己商议。
诸葛亮虽然心焦,但面对刘琦的一片热枕,他也不好推却。
毕竟人家也是为了自己好,再说自己眼下这个迷迷糊糊的状态,也确实没法和刘琦商议正事。
再说了,若是真要解决这件事,还得是看刘琦的态度。
诸葛亮领命去驿馆休息了。
躺在驿馆的床榻上,诸葛亮在床上辗转反侧,左思右想,好半天方才进入梦乡。
这一觉诸葛亮算是睡了个昏天黑地,直到戌时方才醒来。
诸葛亮醒来的时候,天色已是黑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后爬了起来,向着窗外看了看天色。
见屋中有动静,驿馆的人急忙又为诸葛亮送上了饭食,并替刘琦转话,说是用过饭后,诸葛亮可以去府中见他。
诸葛亮匆匆地喝了些稻米粥,然后穿上府中侍从给他预备的衣服,梳洗整理完毕,便跟随着侍从去见刘琦。
刘琦依旧是在书房内处理州内诸事,地上的简牍一托盘一托盘地摆在他的面前。
诸葛亮转头看了看夜色,见天色已黑,他又看了看面前奋笔疾书的刘琦,心中不由升起了几分敬佩之意。
好一位勤政的将军。
诸葛亮也是个勤劳之人,对于和自己一样的勤政之人,他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
虽然他今日刚见过刘琦,两个人之间也没有太深的交集,但通过一日时间的相处,诸葛亮对刘琦的印象已经不止停止在南方霸主的这个层面。
相反的,现在的刘琦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责任的人。
很多地方,他甚至觉得刘琦与自己有共通之处。
只看刘琦如何对待自己,又是如何对待荆州的政务,诸葛亮就能品出来他的厉害之处。
刘琦抬起头,见诸葛亮来了,微笑着冲他挥了挥手,安排他坐下。
诸葛亮冲着刘琦长长作揖,道:“拜见君侯。”
“诸葛亮,你来看。”刘琦冲着诸葛亮招了招手,让他来到自己的桌案前。
诸葛亮来到刘琦的桌案旁,看着刘琦桌案的最边上有一个托盘,里面摆着几样东西。
刘琦将正在批阅的简牍先行放在一边。
他指了指这个托盘道:“诸葛亮,你先看看这里面的东西都是什么?”
诸葛亮将托盘中的东西逐一浏览。
有刘琦亲自写给袁术的书信,也有天子敕封袁术为车骑将军的诏书,另有一些钱粮礼物的礼单列于缣帛之上……
诸葛亮虽然年轻,但思绪很快,他立刻便明白了刘琦的用意。
看来早在见自己之前,刘琦在京中就已经与陛下商讨出了应对袁术的策略。
“君侯这是要派人送给袁术的?”
刘琦点头道:“是,我这次从关中返回荆州,第一要务,就是要结交袁术,而正巧,令叔和陶商被袁术阻拦于九江之东,我想这倒是一个跟袁术谈判的大好机会,只是……”
“只是什么?”
刘琦仰头看向房梁:“只是我这边,一直缺少一个能够说动袁术,但同时又不会令袁术过于防备的能言善辩之士,其实我曾想过,我麾下的刘子扬或许还比较合适,但现在看来,你应该是一个能够打动袁术的选择……最好的选择。”
诸葛亮极为聪慧,很快就明白了刘琦的意思。
一则是自己出身于琅琊诸葛氏,而诸葛氏与袁术的关系一向亲密,这一次虽然诸葛玄的行为让袁术不高兴,但毕竟关系还在,若是由诸葛氏中人代表刘琦去交好袁术,等同于在袁术和刘琦之间放置了一份润滑剂来滑润两人之间的关系。
诸葛亮沉吟片刻后,道:“君侯若是要用亮,亮自无推辞之理,只是亮尚年幼,若是办不好的话,耽误了君侯大事,恐无颜面对君侯。”
刘琦认真地道:“诸葛亮,你且与我说说,你若是作为使者,去面见袁术,当施之以何法?”
诸葛亮低头认真地思考了起来,道:“亮若为君侯使者,面见袁术,当不出示君侯所赠袁术礼品,先以大义说之,并尽陈袁术如今的处境,为他阐明眼下困境,请其三思,同时阐明君侯对他的敬重,尽述君侯诚意……袁术虽然傲慢跋扈,心气高傲,却也不是不通情理之辈,亮先承其地位,再赞其功德,让后将君侯许诺给他的利益,分成几次徐徐而露。”
刘琦点了点头,道:“这就是我想用你的原因,你虽然年轻,但我观你处事极有条理,虽然略显稚嫩,但瑕不掩瑜,这趟出使,我相信你能做好。”
说罢,便见刘琦冲着诸葛亮笑道:“诸葛小友,为了汉室天下,也为了你叔父能够成功进入荆州,这件事,就就拜托给你了,可否?”
诸葛亮这趟来,纯粹是为了替自己的叔父来求刘琦帮忙,但没有想到,反倒是在刘琦的手中接了这么大的一个任务。
但不知为何,面对刘琦交给他的任务,诸葛亮竟然也没有丝毫的恐惧,反倒是被刘琦的信任所感染,心中涌起了热情与自信。
特别是刘琦今日那一句“诸葛小友”,在亲切之余,还让他觉得自己备受尊重。
第七百九十一章 黄叙平南
诸葛亮接受了刘琦的请求,愿意作为使者去九江郡与袁术谈判。
不过他在临行之时,向刘琦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委实让刘琦没有想到。
诸葛亮也听说过刘琦的一些事迹,知道他早年发起护君联盟的时候,曾率兵北上中土,在南阳郡与袁术见过面,刘琦亲自担任使者去游说袁术,请对方让路给荆州军。
诸葛亮希望刘琦能够扮演袁术,并由自己来担任使者,演练着来试着说服刘琦。
虽然刘琦和袁术并不是一个人,但毕竟他见过袁术,也大概知晓袁术是一个什么样子,由刘琦来扮演袁术被说降,尽可能地将袁术会使出的手段或者是为难的套路统统使出来,如此一来诸葛亮实际去劝说袁术的时候,也会多上几分胜算。
这个要求不难,但却让刘琦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诸葛亮身上似乎有一些强迫的性格,在做事的时候力求完美,即使是去当使者这种任务,他也要预先演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体会共情效果,以求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刘琦麾下虽然有许多的智者,但能够达到像是诸葛亮这样对自己要求这么高的人,目下来看,似乎还真的是没有。
从现在的少年诸葛亮身上,刘琦仿佛能够捕捉到那个“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忠臣身影。
责任心,在少年诸葛亮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
诸葛亮和刘琦演练了好几日,他们针对如何说动袁术做出了好几套方案之后……最终,诸葛亮在做足了准备后,成为了刘琦的使者,前往九江郡。
与此同时,刘琦下令将在蜀中的重要手下统统召回襄阳。
他将继续以襄阳为大本营,开始去对抗北方的强大敌人。
前番在益州,刘琦已经开始大力地普及镇西稻,而荆州十郡的气候,相比于益州境内更适合镇西稻的生长,虽然荀攸、蒯良、蒯越等人得到了刘琦的命令,在荆州大量地普及稻种,但由于没有刘琦亲自监督,再加上他们对镇西稻的效果将信将疑,使得稻种目下在荆州的普及率不及蜀中。
但即使如此,最近这半年来荆州水稻的整体产量也让人叹为观止了。
产量和税收增高了,但在刘琦看来,水稻的产量就荆州而言还是不够用!
要将整个荆州十郡的所有稻种全部更换,当辖境内的稻种全部变为镇西稻的时候,荆益两州的粮食产量将呈倍数的增长,到时候便是集中两州之力,供养凉州的法正,也绝对没有问题。
就是用粮食堆,刘琦也要在凉州堆积一个只属于他的天然马场出来。
但前提,他要有更多的粮草和物资。
诸葛亮离开了襄阳之后,刘琦就立刻着手开始派人整理荆州目下的政治与经济情况。
他要对于荆州和益州目下的财政收入,以及人口增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事实证明,因为摊丁入亩的实施和镇西稻的普及,使得荆州整体的财政收入在本年度上涨到了去年一整年的水平。
而人口,相比于去年刘琦荆州讨伐益州的时候,增长了近五十万口。
而刘琦现在不怕人口爆发式的增长,就算是这些迁移到荆州的人没有耕地,但只要有摊丁入亩的政策跟着,财政就不会缺钱,普通人黔首也敢生孩子,没有土地的附户也不怕交不起税,反倒是拥有太多土地的大族,持有土地的成本上涨,不得不开始抛售一部分土地。
而那些隐藏的人口,也在政策实施以来开始浮出水面,整个荆州税收达到了全面普及化。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刘琦的辖境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琦的辖境豪强叛乱一直没停。
去年讨平了一批,今年又开始叛乱了。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刘琦的政令大幅度的触碰了豪强的利益,让他们的资产缩水,他们自然是要反的。
但拥护他们反叛的人,则是锐减了,至少普通的黔首平民不可能。
但针对地方,刘琦通过数年的战争期间,已经积累了比他们要强大的多的军事实力,地方豪强要反叛,他自然是毫不留情的出兵给予剿灭。
诸葛亮刚走不久,桂阳郡就又出现了五名豪强联合本土大族挟众叛乱,声势不小,一时间竟携裹至数万人众,攻略县城,意图自守。
消息传到襄阳,刘琦并不着急。
这样的任蹦出来越多越好。
杀鸡儆猴……只要是敢反的,讨平后全部灭族。
到了这种时候,还怕得罪人么?
刘琦即刻找来黄叙,命他为平南先锋,率领一万精锐,水陆并进南下联合刘磐,一举歼灭桂阳郡的叛军。
黄叙在荆州也是和黄忠蛰伏了许久,一直以来都没有战事能够用上他,如今得了平南的将令,黄叙异常兴奋,满面笑容的领命。
“黄兄,你在襄阳随令尊驻守,这段时间只怕也是憋的够呛吧?这一次平定桂阳之乱,全凭你一人决断,刘磐只是负责支援你的军需用度,前线的所有战事,皆交由你一人负责,另外我会让满宠随行,你们二人一同前往,也好互相有个照应……对了,桂阳郡和武陵郡的郡国之兵,你尽可随意调用,若是不够,直接问刘磐要人就是。”
黄叙有点听傻了。
他沉默片刻,方才道:“君侯,桂阳的豪强叛乱,虽攻略县城,携众数万,但不过都是乌合之众,我有一万兵马破他们足矣,如何还要满宠随行?更不用调动郡国之兵,君侯未免太小心了吧。”
刘琦哈哈大笑,道:“给你这么多的人和兵源,其实并不只是让你剿灭几个反叛的蟊贼而已。”
黄叙一听别有隐情,立刻道:“君侯还有何吩咐,请尽管直言!”
刘琦冲他勾了勾手指,道:“这一趟出征,我想让你一举攻入交趾!平定交州诸郡。”
黄叙一听顿时浑身一个激灵:“打交州?”
“你不敢?”刘琦微笑道。
“不,敢!敢……只是……”
“只是没想到我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是吧?”刘琦微笑道:“交州乃是我军的大后方,地域广阔,人口稀疏,地势颇为险峻,又荒凉少兵,士燮手下虽无强将,但也毕竟在那里镇守多年,你不可大意,此事若成,你黄叙在我荆州诸将中,便可声名尽显,我也可以向陛下表奏你的功绩了。”
黄叙急忙向刘琦表示感谢,但他又有些不明白:“君侯,为何突然要下交州?”
“拓展战略纵深,交州虽然落后,但气候条件与荆南相当,镇西稻只能在长江以南种植,如今荆、益二州都已经大面积耕种,若是拿下交州广为推广,必然又可大增我辖境的粮秣产量……粮食越多,人口越多,我的实力也就越强,只要我手里有足够的粮食,袁绍再强我也能跟他一搏!”
刘琦的想法没有错,镇西稻本来就是从交趾以南传到中原来的,论及种植地域,交州虽然炎热,但在气候上可以说是比益州更适合镇西稻的种植。
第七百九十二章 中原使者
黄叙领了军令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