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林列在殿堂旁边的一众荆州将官,竟然也是齐齐的高声符合:
  “可有此事!!!”
  声音之大,几可掀了房梁。
  这些军汉们整齐的呼喝声再次吓了满朝公卿们一大跳。
  有一些公卿的心中开始打起了鼓点,脸色也是白的吓人。
  这一嗓子齐刷刷喊的太过突然,差点没给他们齐刷刷的吓出尿来。
  虽然知道,刘琦和这些荆州战将此刻针对的并不是他们,但这般浓重的气势,也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心理阴影。
  朝中公卿还未等与刘琦产生什么正面冲突,但是此时此刻,他们的气势便已经是软了一截。
  杨彪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小子避实就虚,先让过公卿们的锋芒,转而去研讨吕布之事。
  这种打法,委实超乎所有朝臣们的意料之外。
  他们适才刚鼓起来的气势,此刻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不过刘琦探讨的这件事,偏偏又让满朝公卿无法指责他。
  毕竟,找出谋害天子的事实真相,在这个节骨眼远比公卿们想与刘琦谈的这件事重要!
  吕布在此单膝跪地:“陛下,臣确实冤枉啊!”
  “别叫我陛下。”
  “额……将军,布属实冤枉,吕布那夜奉命回京对抗曹贼,根本就不曾劫持陛下,这是那些黑心的宦官在污蔑于我!”
  “住口!”
  越骑校尉王子服迈步出班,指着吕布吼道:“花言巧语的无耻之徒,陛下分明就是被你从宫中劫持而去,何来污蔑一说?简直可笑!你看你那谄媚的无耻样子,莫不是还想拜前将军为义父,以求活命?”
  吕布闻言勃然大怒。
  若非事前与刘琦有所商议,管他是不是在朝堂之上或是刘协的灵位之前,吕布都非得一掌拍死王子服不可。
  刘琦皱起了眉头,不满地看向王子服。
  “有事说事,不要人身攻击。”
  王子服冲刘琦抱拳道:“敢问君侯,就算是曹操来攻雒阳,但陛下在宫中待的好好的,为何却随吕布一同到了殿外?这当中岂无缘由?必是吕布所为!”
  吕布怒道:“本将抵达宫门之时,陛下已经全身披甲,率领一众宦官冲出皇宫,布是为了保护陛下方才紧随的,陛下自己出宫与我有什么关系!”
  吴硕冷笑道:“你既然是回城救驾,那为何不在外城与曹军相抗,偏偏要跑回皇城宫殿,难道曹操是从皇城发起攻击的嘛?”
  吕布毫不示弱:“你这厮真是蠢笨如猪,本将杀回雒阳是为了护驾,那自然就要先确定陛下的安全与否!再说了,当时雒阳宫殿已经起火,难道你见宫殿起火,不先去救驾,反倒是去战曹操?”
  吴硕哼了哼。
  吕布又道:“陛下的尸身伱们也看到了,陛下全身披甲,腰挂天子剑,梳洗装扮犹如上战场一样,难道我去劫持陛下,还要陛下先全副武装的做个打扮,梳洗完毕后再行劫持吗?”
  这话说完,吴硕顿时语塞了。
  王子服的脸色忽红忽白,脸色阴晴不定。
  这吕布,何时变的这般牙尖嘴利?


第九百一十八章 士人的面皮
  吕布的思绪如此敏捷,反击的如此到位,这倒是让一众朝臣没有想到的。
  其实,陛下身穿盔甲乘车出宫,虽未曾被朝臣们看见,但他们相信这确实是真的。
  只是……只是有些事不能说啊。
  长水校尉种缉言道:“陛下身穿甲胄,倒也可以解释; 毕竟那时候的曹操已经杀到了雒阳,陛下虽未临前阵,却也如临大敌,先穿上甲胄,以免为贼所害,这也在常理之中啊。”
  种缉这话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不错; 此言甚是有理。”
  “陛下也曾经历十常侍和董卓之乱,虽年轻却深通应对祸乱之法; 披甲完全符合常理。”
  “只可惜终究没有逃脱奸贼的谋害啊!”
  “是啊,穿好了甲胄,全副武装,没有等来曹贼,反倒是等来了贼吕布!”
  “陛下听说吕布来了,本以为他是要来护驾,大为振奋,哪曾想……唉!”
  “说不定陛下驾车出去,就是为了迎这个贼子!”
  “本以为迎了个忠臣,但哪曾想……却是个逆贼!”
  “吕布狗贼,你还有何狡辩之语?”
  “……”
  刘琦算是见识到了这些老油条的厉害,顺着一个猜测想法,三句话两句话,就把吕布的罪给坐实了。
  莫须有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说句公平点的话,这些朝臣虽然是瞎猜; 但猜的还真准!
  贼吕布还就是这么给刘协弄走的。
  吕布被这些朝臣们一顿指责; 气的浑身发抖。
  这帮混账……这也猜的太准了。
  无所遁形啊。
  “前将军……布,冤枉啊!”
  吕布一声高呼; 再次向刘琦叫屈。
  王子服等人气的胡子直抖。
  这匹夫到底是跟谁学的?一到紧要关头就来这一手!
  不过实话实说,确实是管点用。
  刘琦一脸肃然地看着吕布,缓缓言道:“你冤在何处?”
  吕布高声呼叫道:“前将军,朝中诸公说布进了雒阳前往皇宫,是为了挟持天子,可是当时布进入雒阳之后,皇宫已经着火,布不得已,只能前往皇宫去救陛下,请问前将军,若是皇宫着火,布不往之,那我是不是才是真的居心叵测,别有用心!”
  刘琦转头看向在场的诸位公卿:“可有此事?”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杨彪站出来道:“前将军,吕布此言不实,宫室当时并无失火之情; 吕布此言不实。”
  吕布转头看向杨彪,吼道:“后宫之室; 已被烈火烧成残垣,你还在这里信口胡言,是何居心?”
  杨彪使劲地抿着嘴,他并不想深谈此事。
  “吕布,你谋害陛下,罪不容诛,还敢在此狡辩?这宫室烧与不烧,与你有何相关?”
  “也未必不是没有关系。”刘琦突然幽幽地开了口。
  杨彪惊愕的转头看向他。
  “我想请诸公见一个人。”
  刘琦说着,伸手拍了拍手掌。
  “将那人带上来。”
  刘琦的话音落下之后,不多时便见一個人在荆武卒的看押下迈步走进了厅堂之中。
  很多朝臣一见此人,不由心中‘咯噔’一跳。
  此人正是王允的嫡系手下,陈宫。
  吕布和曹操一战之后,陈宫便消失在了雒阳城,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刘琦微笑着环顾众人,道:“看到他,诸位应该能够想起来了,不错,此人便是王太傅生前的嫡系心腹,陈公台。”
  “雒阳一战后,京师发生重大变故,陈宫便立开了雒阳,直奔我军中归顺……我问他,你是雒阳王太傅麾下的紧要之人,为何要来我军中归降?”
  说到这,刘琦看向了陈宫。
  便听陈宫认真地回答道:“末吏曾与君侯言,京师之中,发生重大变故,天子和王太傅之间互有所掣,彼此互不信任,雒阳的事端起因皆因此而来,宫知道的太多,若久在雒阳,恐必为人所害也。”
  杨彪的脸色已经发白,他藏在双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
  突然,却听杨彪大声吼道:“陈公台!雒阳被曹贼攻打当日,你不在城中与我等君臣共抗敌贼,何故自己逃脱,如今又跑去蛊惑前将军?罪不容诛!”
  说罢,便见杨彪拱手道:“君侯,陈宫乃是弃主之贼,背信弃义,请君侯杀之。”
  刘琦微笑着道:“若他真是背主之贼,自不能留,只是我看他似有话说,不如且听他说完,再做定论不迟。”
  杨彪急道:“君侯……”
  “陈宫,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若你之所言能解在场诸公之惑,我自当留你的狗命。”
  陈宫言道:“多谢君侯。”
  当下,便听陈宫将王允当年如何受下李儒,又如何使用李儒,同时天子又如何蛊惑李儒,让他当王允那边的细作,李儒又如何被王允用来刺探天子,最后两人互不妥协,直到天子召曹操入京护驾,王允愤怒入宫去找天子理论,而他陈宫被王允派往城门防守曹操的事情……林林种种,一五一十的在大殿上全部讲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之内,鸦雀无声,无一人说话。
  所有的人脸色都极不好看。
  亡故的天子和亡故的太傅,他们之间如此算计,互相掣肘,互不信任,最终引来外地曹操导致玉石俱焚。
  若是真的如同陈宫所言,那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
  刘协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昏君。
  朝堂中的士族首领王允是一个权臣。
  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个都不值得可怜。
  而现在,这些朝堂臣子们,却在逼迫刘琦,去继承一个昏君和奸臣所留下的基业,且还要强行逼迫他过嗣。
  这事情一旦传出,坏的不仅是天子的名声,更重要的是王允的名声。
  朝臣们其实心中也大概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没人把这事拿到台面上来说,都想翻过这一页。
  他们不是想保天子的名声,而是想保王允的名声。
  也不是他们跟王允有多亲。
  而是身为朝廷之中,第一辅臣王允,代表的是他们这些清流士子朝臣,是他们的首领。
  他们不能让王允的名声被败坏。
  王允的名声若坏了,和董卓可不一样。
  董卓代表的是边功武将。
  王允代表的是士人。
  士人在这个朝堂上,不能抬不起头的。
  种缉蹦出来高声怒骂道:“荒谬,实在是荒谬!陈公台,伱竟敢出言诽谤陛下和太傅,君侯,可速斩此人!”
  刘琦没有动手,他只是环顾众人,言道:“我听说,王太傅在雒阳一战中,以身殉国了?”
  “是。”
  “不知王太傅,死在何处?”
  一样既出,整个厅堂中,都安静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虞站了出来,道:“伯瑜,王太傅,是死于后宫燃烧的废墟之中。”


第九百一十九章 查明真相
  对于刘虞来说,王允到底死在哪里,因为什么而死,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朝廷之中的士人官员们,对于王允的名声异常看重,毕竟身为士人首领的王允,他的声名在很多官员看来;  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些人都在极力回避王允和刘协之间的事。
  但刘虞不需要,他当初来雒阳的时候,本就是被刘协从幽州弄回来制衡王允的。
  说白了,俩人之间不但没什么交情,彼此或多或少的还都有些瞧不上对方。
  当刘虞说完王允死在雒阳宫殿之后;  便见杨彪,种缉;  王子服;  吴修,阴修,吴硕等人,都是恼羞成怒地看向他。
  太师此言,犹如叛徒一般。
  刘虞却恍若不觉,目不斜视,淡定自若的目视前方。
  老夫会和你们站一伙吗?呵呵,别做梦了。
  别忘了,老夫也姓刘的!
  刘琦环顾众人,沉声道:“太师说的可是实情?”
  所有的朝臣居然都是齐刷刷的不吱声。
  他们不吭声,不代表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黄忠何在?”刘琦忽然大声喊道。
  黄忠迈步出班,拱手抱拳道:“末将在!”
  “雒阳之战时,陛下身边的那些宦官,还有城中与曹军交战的士兵;  如今何在?”
  黄忠拱手道:“回君侯;  末将来到雒阳之后,与徐元直麾下的卫士一同在雒阳及附近搜寻这些人,他们虽在大战之中都已战死;  但还是有余者……如今已经找到了不下百人,这些人已经都被末将控制了起来,只等君侯审讯发落。”
  杨彪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当初黄忠来雒阳的时候,满朝文武的眼睛,全都集中在西面的凉州叛军身上,而黄忠占据雒阳的城防诸事满朝文武也都默认,毕竟当时的情况,能够保护雒阳不失才是首要大事。
  而且满朝文武也没有军事实力与黄忠叫板。
  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这个道理。
  但满朝文武万万没有想到,黄忠来雒阳不只是为了对抗西凉叛军,同时还兼带着搜寻天子遇害当日在场证人的任务。
  一时间,所有人看向刘琦的眼神,都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一些改变。
  刘琦的缜密心思和高瞻远瞩,着实有些超出了这些朝臣们的想象。
  此子委实了得。
  “将那些宦官和军士,带到德阳殿前的广场上来,分别派人审讯,询问当夜间陛下遇害时;  还有王太傅在宫中的情况具体为何;  是不是如陈宫所言一般。”
  “唯!”
  黄忠转过身,大步流星的走往德阳殿外。
  阴修站出来,作揖道:“将军,当此时节,处理此事,未免不妥吧?”
  “陛下和王太傅遇害的真相,难道不应该处理吗?”刘琦反问阴修。
  “这个,不是,某不是这个意思。”谷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