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啊,朕才让你当尚书令。”刘琦突然看向诸葛亮,道:“师弟,你心中可能还没明白我的想法,庞师弟,周公瑾,李严,司马兄弟,张松,这些人都很年轻,你们很多人的岁数比朕小,将来真到朕死了那一天……太子,有你们这些人辅佐,我放心。”
  诸葛亮闻言吓了一跳:“陛下,如何出此不吉之言?”
  “不说朕就永远不死了?”刘琦无可奈何地摇头笑了笑,道:“朕想,朕走的那一天,朕爲后世之君留下的这个班底,肯定是强的,但这些人,我不放心。”
  “朕看来看去,能给朕当托孤之臣的,只有你……我现在培养你,是想以大事相托。”
  诸葛亮闻言吓了一跳,当场就跪下了。
  “陛下!这……”
  “其实吧,我也细琢磨过,庞师弟也是值得朕信赖的,但是他那个性格有短处,只有你年纪轻轻,做事谨慎,沉稳扎实,朕死之后,你若能主持朝政,协助天子制衡百官,这个天下,朕还是放心的……毕竟,司马兄弟还有李严,周瑜等人,都有他们各自的小心思,你让他们和我刘家人完全的站在一块,朕不放心。”
  诸葛亮闻言沉默了。
  “师弟啊,所以说,这个尚书令非得你当不可,你不要以为朕让你当尚书令是一时兴起,朕是有长远考虑的,而且朕需要你替朕分忧……但是,你可知道,你如今让朕很失望,连一个庞师弟的事情,你都这般退缩,日后面对这些和你一个水平段的这些诸郡英才,你如何能治的住他们?”
  诸葛亮沉默了许久,缓缓站起身,冲着刘琦长作一揖,表情变的很是坚定。
  “陛下,臣知错了,臣也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第九百四十九章 江东的上善之策
  与诸葛亮谈完话,刘琦返回了寝宫,他并没有着急入睡,而是坐在了床榻边上,开始静静的思考起来。
  自打继承皇位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刘琦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不停去解决问题的状态,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思考要发生的问题。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确如此。
  烹的很累人,但却很有成就。
  就在刘琦沉思的时候,一双手从侧旁伸了过来,轻轻地替他揉着太阳穴。
  虽然没有看清来人是谁,但刘琦只是凭感觉,就知道了对方身份。
  他闭上眼睛,任凭对方给他揉着太阳穴。
  不多时,却听刘琦言道:“阿姐,这么晚还没睡?”
  “不是没睡,其实是一直在这等你……有件事想跟你说。”
  “那怎么不说?”
  蔡觅一边继续给他揉着头,一边笑道:“你心事那么多,还是等你自己思考清楚,再跟你说事不迟……不急的。”
  刘琦伸手握住了蔡觅的手,将她拉到床榻边坐下。
  “我要准备出征。”刘琦斩钉截铁地道。
  蔡觅闻言不由一愣,奇道:“这么快就要再打仗了……陛下你要亲自出征?”
  刘琦点了点头,道:“是,御驾亲征。”
  蔡觅有些不安地道:“你如今和原先可是不一样了,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身为皇帝,更是身系天下安危,如此草率的出征,万一……”
  说到这,蔡觅的下话就没有说下去。
  但谁都明白她下话的意思。
  刘琦握着蔡觅的手,似笑非笑地道:“也不是朕想出征,只是我若不动一下,这雒阳城中的弊端和危险,怕就不会浮出水面了。”
  蔡觅听了这话有些紧张,她惊讶地看向刘琦。
  “什么危险?”
  刘琦深吸口气,慢悠悠地将所有的事情跟蔡觅讲述了一遍。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讲述的,是他和刘备的计划。
  蔡觅虽是妇人,却也不是一般人,对于刘琦所说的事情,自然能够理解。
  她沉默了半晌,幽幽道:“陛下劳师远征,其实不是为了对付袁绍和曹操,其实主要是为了拔出内部毒瘤?”
  “历朝历代,每一次改革,必然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因为每一次的改革,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利益一旦被触动,如何会不打仗不流血?这是必然的结果,早点把这些毒血放了!我才能安安心心的去平定袁绍和曹操。”
  蔡觅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妾身懂了……只是,陛下为何要对妾身说这件事?”
  刘琦转头看向她,用双手捧起她的俏脸,然后使劲的向中间挤了一挤。
  “因为你是大汉的皇后,是大汉的国母,我为了引这些人出来,一定要离开雒阳才行,但是城中一旦有乱,你身为大汉国母,一定要站出来主持大局,防止有脱出掌控的事情发生……刘备是我一柄尖刀,但是阿姐你是我的护命盾。”
  蔡觅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神色也变的更为郑重了。
  她把刘琦夹在自己双颊上的手从脸上掰开,然后郑重地道:“只要少郎君信任妾身,那妾身一定为少郎君守好这片家业。”
  刘琦微笑道:“阿姐,我都多大岁数了?如何还叫我少郎君?”
  “你就是活到八十,在妾身眼里,伱也永远都是那个坏坏的少郎君。”
  刘琦闻言笑了。
  “谢谢阿姐。”
  蔡觅也笑了,接着她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光说你的这些事,后宫还有件大事没跟你说呢。”
  “什么事?”
  蔡觅温柔地道:“吴妹妹和任妹妹……都怀上了。”
  “啊?”刘琦听了这个消息,先是一懵,随后一喜。
  “都怀上了?”
  蔡觅喜滋滋地点头道:“是啊,怀上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琦高兴地挫着手,道:“是啊,是啊,我老刘家也该是时候开枝散叶了,今后这儿女怕是会越来越多,哈哈,要养不过来了。”
  说到这的时候,刘琦似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扭过头,对蔡觅道:“阿姐也莫要焦心,朕已经暗中派人在各州寻访名医,让这些人来京会诊,说什么也要治好你……放心,说什么咱们都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蔡觅无谓地一笑:“无妨,臣妾对此事并不奢求,张神医都不曾医治的好臣妾,何况旁人。”
  刘琦摇了搖頭:“倒也未必,张机虽然医術高超,但也不一定在妇科这方面强,这世上一定有比他更擅长此道的医者。”
  蔡觅没有回答,她只是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
  扬州方面,孙坚接到了刘琦的任命。
  自此,孙坚成了继刘表之后,又一位镇安将军,扬州牧,吴候。
  “拜见吴候!”
  一众江东诸将齐齐地向孙坚见礼。
  孙坚看见此情形,不由快慰地哈哈大笑。
  他满足的站起身,在厅堂中来回转悠,一边走一边道:“今后,这扬州之地的治理,还需诸公鼎立相助!”
  “全凭明公吩咐。”
  孙坚意气风发,满心快慰。
  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一方藩主,虽然长子被扣押在了雒阳成了人质,但目下看,孙策过的也算是不错,再说自己和他一内一外,里应外合,可使孙家在汉室江山的版图中,立于不败之地。
  “明公。”朱治站出来说道:“朝廷方面,说要明公在江南施政,全面施行摊丁入亩和科举制度,然后才会供给我们补充军需的财货和粮饷。”
  孙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诸人,问道:“公等觉得此事如何?”
  迎着孙坚的目光,程普站出来言道:“主公,依末吏看来,此事倒也是可行。”
  “为何可行?”
  “天子所提出的政策改革,其实多年前就已经在荆州和益州施行,如今天子登基,改革新政在全国推行乃是早晚的事,既然都是要实施的国策,那末吏觉得,明公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得罪皇帝。”
  孙坚点了点头,道:“不錯,而且孙某在扬州率先施展摊丁入亩和科举,也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肃清境内不服孙某之人……这些个扬州豪强士族,孙某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今番正好借着这個机会,好好整治一番。”
  孙静站出来道:“而且,兄长还可借这个机会,再多向朝廷索要粮饷和军需……以弟看来,改革施政,扬州叛乱必然大增,届时我们平定叛乱之时,可向朝廷多报军需,让朝廷多出钱粮供养将士,以寇养军,充实自己的实力,这才是上善之策。”


第九百五十章 密谋
  孙静的话提醒了孙坚。
  他细细地琢磨了一会,然后拍手道:“不错,这倒是个好主意,通过施政,引起各处叛乱,然后再通过平叛,不断的扩大军伍编制,让朝廷帮吾养兵!”
  孙静拱手道:“正是此理,兄长英明。”
  养寇自重的想法,开始在孙坚的脑海中蔓延……这一开始想,就愈发停不下来。
  “嗯,就按照幼台的这个方法办,你们回头商议一下,拿个章程出来,咱们好好的议上一议,如何问朝廷要钱要粮。”
  “诺。”
  朱治问孙坚道:“主公,那对于天子向主公索要的那几个人,又当如何处置?”
  孙坚闻言一愣,接着忙道:“将陛下写给本将的书信拿来我看。”
  刘琦这一次除了派遣使者来宣布诏书,敕封孙坚为镇南将军之外,另外还单独给孙坚写了一封信,上面除了对他进行安抚之外,还希望他能够替朝廷在扬州施行改革,另外还问孙坚索要几个人。
  孙坚的注意力一直都落在改革的事情上面,对于刘琦提出索要的那几個人,早就忘到脑袋后边了。
  侍从将书信递到了孙坚的手中,孙坚急忙展开,然后一目十行的大致扫了几眼,最后将目光落在信中所提到的最后几个人名上。
  其中,是包括顾雍,虞翻等一些江东本土士人官吏,虽然有一些很有才华,但对于孙坚来说,他还不需要为这几个人特意得罪刘琦。
  不过,其中也有几个不是江东本土士族的人,而是因为前一段时间从徐州和寿春等地躲避战事,南下来了扬州的北方人,包括张昭,张纮,鲁肃等。
  不过这些人的名字,大多列于那些江东本土士人的名字之后,倒是不太惹眼。
  “陛下想调谁入京,就让他调谁入京好了。”
  孙坚看完之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将信笺扔还给了侍从。
  在他看来,现在还是借机向朝廷索要军需,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
  ……
  雒阳方面,刘琦突然下达了在雒阳城附近集结兵马,并从南方调遣粮秣往南阳。
  同时,刘琦又命令法正,大批量的从凉州运送战马来雒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琦这是打算再次准备出征的架势。
  一颗石激起千层浪,整个雒阳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堂溪成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大为吃惊,他急忙悄悄地派人找到了刘备,与他商议此事。
  “看来,当今天子这是刚刚登基,急需一场大的战事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了,而且这也是他彻底在大汉实施改革的契机。”刘备笃定地说道。
  堂溪成捋着须子,认真地点了点头:“若是能够一举打败袁绍和曹操……或是打败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收服失地,则陛下声威无二,其势恐不亚于高祖光武,到那时候,他再彻底施行改革,便可畅通无阻,再无阻力。”
  刘备的表现显得颇为羡慕:“正是如此。”
  “那这次陛下出征,玄德觉得,可是咱们动手的良机?”
  “当然是了。”
  “那,该如何动手?”
  刘备伸出三根手指,道:“袁绍和曹操占据关东河北,联合起来势力强大,陛下东征非得鼓足全力不可,雒阳到时候一定会空虚的……不过,陛下也不是愚钝之人,他必会留下心腹大将镇守雒阳,只要到时候,咱们想办法能够一举擒下这个心腹大将,事情便算是成了一大半!”
  堂溪成认真地道:“那你觉得,天子会留下谁担任这个守城大将?”
  刘备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天子麾下的亲勇之将,着实太多,我实在是猜不到,但依备看来,天子留下的人,若是黄忠和太史慈之流,那我们根本就不用想了,根本无需起事……因为咱们毫无胜算。”
  堂溪成皱了皱眉头,道:“那若张任或是魏延之辈呢?”
  “若如此,或可行之。”
  “如何行之?”
  刘备低声道:“擒贼擒王,不论天子留下的人是谁,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住敌首才行,但要是控制敌首,则必须有兵……但眼下咱们无兵可用。”
  “这倒是个难事。”堂溪成挠了挠胳膊,显得有些着急。
  “不过,政变起事之兵,倒是不需多么能征惯战的悍卒,只要各家暗自抽调族中精壮,暗中汇聚于雒阳,供备指挥,也未必不能用之。”
  “哦?這樣也行。”
  刘备點了点头,道:“控制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