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沉吟片刻,道:“父亲对你的处置,在朕看来,有些重,但朕认为,倒也不是不行。”
  刘琮闻言不由一阵紧张。
  “父亲不会是让兄长罢了我的宗正之位吧?”
  刘琦点了点头道:“这只是其一。”
  “什么,只是其一?”
  “他还让朕把你外放的凉州去。”
  刘琮闻言,一下子傻了眼,噗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凉、凉州?那破地方我不去!我绝不去!父亲为何要这般对我!我不去啊!”
  刘琦上前直接给了刘琮一脚,怒道:“起来,瞅瞅你像是什么样子!”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人质回返
  郊外的帐篷内,刘琮满面委屈,坐在刘琦的下首边,时不时的还擦拭着眼泪,抽噎几声。
  但上面的刘琦,却丝毫没有反应,他只是端着一个长条的木制水壶,不时的向着自己的嘴里倒上两口。
  “兄长,我必须要去凉州么?”刘琮见自己怎么哀求都没有用,终于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但他还是出言再次确认,做最后的努力挣扎。
  “必须要去,没有任何推脱的借口。”刘琦的回答斩钉截铁。
  一开始,他似乎还觉得刘表的建议多少有些苛刻,但事到如今,看来刘表的想法是对的。
  过去几年刚到荆州的时候,刘琮还是比较有心气,也比较努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子的性格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慵懒,不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明显趋于退化。
  这次邺城为人质,也算是将他的劣根性彻底暴露了。
  山阳刘氏如今已经是皇族,若是继续统治这个王朝,不但需要大量的人才,更需要族中的精英,特别是刘琮和刘修这样跟刘琦同根的兄弟,在关键时刻,是最能够引为臂助的。
  但刘修目下还好,刘琮这个样子,让刘琦日后怎么依靠他?
  若是不放到苦寒之地锤炼一下,只怕就是废了。
  “凉州那边,贾诩和法正已经发展至了西域,这中间需要操作的事情极多,难度也大,你身为皇族,前往坐镇,也能鼓动西州人的士气,彰显我大汉天威。”
  刘琮听刘琦说的斩钉截铁,顿时心如死灰。
  他强打精神对刘琦道:“兄长,那丽姬又该怎么办?她还怀有身孕呢。”
  刘琦淡淡道:“你去凉州磨砺吧,你那个丽姬,朕自然会派人照顾,你的孩子是朕的亲侄,更是皇族血脉,我又如何会薄待他们?”
  刘琮的眼眸中似乎是闪出了几许泪花。
  刘琮这一哭,差点将刘琦弄的心软,不过他却没有松口。
  刘琮头些年已经给自己惹过几次事了,但刘琦都替他圆了回来,虽然这个弟弟对自己很尊敬,也很听自己的,但刘琦也不能任凭他这么发展下去。
  终归,还得让他成才。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你也不要回雒阳了,以免见了父亲伤感,你在此驻扎,回头有需要的东西,朕会一并派人送过来,有什么需要的,你只管跟朕说就是了。”
  刘琮沉吟许久,道:“大哥。”
  “嗯?”
  “我、我什么时候能回来?”
  “卫士在西域会将你的情报送到雒阳……至于你何时回来,就看你在西域的表现如何了。”
  刘琮闻言,不由长叹口气。
  “是。”
  “朕先走了,你在此驻扎几日……这几日,就让丽姬陪一陪你。”
  说罢,刘琦便站起身来,走到帐篷口。
  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向刘琮。
  “二弟。”
  “嗯?”
  “不要让父亲失望,也不要让朕失望了。”
  ……
  刘琮返回了雒阳,但很快就又被遣送到西域去了,另外一边,袁谭也是抵达了邺城。
  袁绍见了袁谭,老怀大慰。
  他心中感觉很是对不住这个儿子,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弥补他。
  现在的袁绍,不能找袁谭谈心,只能是当着众人夸赞袁谭,表扬他的功绩,诉说他的委屈和不易。
  袁谭这半年来,在雒阳也学聪明了,袁绍不问他心中满意不满意,他也就不主动问,反正表面上,他还是满意的。
  他口中直说想念父亲,想念邺城,想念几个弟弟,其余的则一概不提。
  袁谭这样的表现,倒是令袁绍倍感安慰。
  于是乎,袁绍当着众人的面大肆夸赞了袁谭一番,同时决定任命袁谭为将军,前往青州继续执掌本地兵将。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人反驳了。
  以审配,陈琳,逄纪等人为首的一众士族官吏,纷纷向袁绍谏言,说是袁谭刚刚从雒阳返回,路途遥远身体疲乏,不宜立刻走马上任,还是在邺城休养一阵,且与家中人长聚一时,再做打算不迟。
  袁谭心中明白,这些人是打算先将自己留在邺城,待回头在慢慢的劝谏袁绍,不要将自己外放。
  确实,站在审配等一众官吏的角度上,如今袁绍既然已经立袁尚为嗣了,那袁谭这位等同于被废掉的嫡长子,就绝不能外放,这是极容易引发事端的。
  只有将他困在邺城,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才不会让事态失控。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袁谭心中跟明镜似的。
  他咬牙切齿,将这些人见风使舵的嘴脸,一个个都记在了心里。
  就这样,袁谭无所事事的在邺城住了下来。
  若说半年前的雒阳,对他而言犹如牢笼,那现在的邺城对他而言,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世态炎凉,袁谭回了雒阳城之后,邺城所有的文武朝臣都对他躲之不及,没有一个人登门拜访,更没有一个人与他交往。
  他就好像是消失在了空气中一样,渐渐的让人遗忘。
  但是有一个人,并没有遗忘袁谭,这个人就是曹操。
  十日之后,当袁谭在邺城一切落定之后,曹操亲自来拜访他。
  当然,他也并不是空着手来的,曹操给袁谭带来了许多新的日用品和珍贵的器具,为袁谭添补生活空缺,虽然出手并不豪横,却也足矣让袁谭感动非常了。
  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叔父如此仗义,对袁谭这般厚待,实在是让谭心中感动,唉,可叹谭当年得意之时,邺城诸人对我是毕恭毕敬,百依百顺,如今时过境迁,早已不复当年了。”
  曹操笑着拍了拍袁谭的肩膀,道:“有些事,顺其自然,莫要强求,旁人怎么做,那是旁人的,你袁大郎自家问心无愧,便是了!”
  袁谭长叹口气,当即拜谢。
  曹操哈哈大笑,倒也是以长辈的身份,安然的受了袁谭这一礼。
  袁谭行礼之后,又问曹操道:“邺城诸人,皆不愿搭理我,对我躲之不及,唯恐被我那后母,审配,袁三郎等人知晓后,会对他们有所不利,难道叔父就不怕吗?”
  曹操笑呵呵地摇了摇头,道:“曹某跟他们不一样,咱们实话实话,曹某就是不来看你,难道这些人,日后就会善待于我了吗?”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孙策立誓
  曹操这话说的,很是耐人寻味。
  他对自己的立场也非常清楚。
  他和袁绍两个人,共同推举东海王刘袛为帝,算是从龙功臣,而且就势力来说,曹操其实比袁绍差不了多少,他是以一方诸侯的身份加入进来的。
  若说袁绍是邺城朝廷最大的股东,毫无疑问曹操就是第二大股东,因为曹氏的整体体量在那里摆着呢,藏是藏不住的。
  而袁绍和曹操的关系深厚,两个人彼此可以通力合作,规避一下矛盾,但袁绍的后代和曹操的后代就能够做到他们两个人这样吗?
  不见得吧。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袁绍的后人和冀州系本土势力对曹操的敌意,不比他们对袁谭少。
  曹操就算是不来看袁谭,就能保证这些人日后不会对付他?
  不可能的。
  因为在根本利益上,他们就是有冲突的,这不是曹操怎么做就可以改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与其小心翼翼的躲避这些明枪暗箭,倒是不如大大方方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两个人坐下之后,曹操很是自然地对袁谭道:“显思,其实曹某心中,对于本初的举动并不认可,在曹某看来,袁三郎年纪太轻,稚气未去,将来长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现在就这么仓皇的立他为继承之人,风险未知……反倒是显思你,不论是能力还是功劳皆有,还是嫡长……本初废长立幼,实为不智!”
  袁谭咬着嘴唇,似乎被曹操的话打动了。
  半晌后他道:“叔父,事已至此,袁谭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曹操摇了摇头:“你切不可因一时挫败而丧志,在曹某看来,本初也并非是真想废了你,只是因为时事所逼,故而只能如此,如今南匈奴主力过雁门关,三王部驻扎于卢龙寨外,若无河北望族协助,岂能与之合兵?这也是为了对付刘琦,不得已而使用的办法而已。”
  袁谭板着脸道:“就算是不得已,终归也是使用了。”
  “但也未必就会一直如此,你别忘了,咱们与刘琦之间,不可能永远互不相犯,两方早晚必然有大战,而这大战之际,便是你重掌大权之机。”
  袁谭苦笑道:“叔父的意思,是让我立下军功,重掌大权?怕不是那么容易,我立下再多的功劳,也终归是在袁尚之下……”
  “小子,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这朝廷是你们袁氏立的不假,但这朝廷可不姓袁!”
  曹操的话一下子点醒了袁谭。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惊讶的看着曹操,张口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着袁谭,道:“袁尚是继承了基业,可这朝廷的官职,可不是你们家传承的,也不是河北望族们说谁是就谁是……咱们上面有天子,你们袁家是不是有些太不把天子当回事了?难道你立下军功,成为朝廷的股肱之臣也不行吗?这事和谁当袁氏家公,继承本初基业,并不矛盾吧?”
  袁谭藏在袖子中的手,已经开始微微发抖。
  他轻轻地咽了一口吐沫,按压住心中的激动。
  “只是,朝中的大权毕竟是由父亲掌控……”
  “大权是可以转移的,不一定就非要转移到袁氏家公的手中,你父亲当年在雒阳,也非一族之长,你伯父袁基,叔父袁术,论身份地位都比你父亲要强,可偏偏最后是你父亲出位,成了天下楷模,更是成为了袁氏这一代人中,成就最高的那一个。”
  袁谭闻言恍然而悟。
  他急忙环手冲着曹操郑重施礼,道:“多些叔父提醒,若非叔父,谭险些自误。只是……”
  “只是什么?”
  “唉,只是袁谭如今在朝中无势,河北诸人还刻意打压于我,回头就算是与刘琦交手,只怕军中无我立锥之地。”
  曹操闻言,仰头大笑,那模样要多自信有多自信。
  “河北诸人难为你,我曹操扶持你如何?我虽然没有你父亲那般在朝中有一言九鼎之力,但曹某若是跺一跺脚,这朝廷也得抖上一抖,就算是你父亲,也得卖吾三分薄面。”
  曹操这话说出来,袁谭立刻便放下了心。
  不错,曹操的分量虽不及袁绍,但在朝廷和军队之中,毫无疑问是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号人物。
  由他强行出面,就算不能让袁谭独领一军,但让他在曹操麾下为将,这一点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袁绍对袁谭,心中怀有歉意,也不会刻意拒绝。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叔父了。”
  看着袁谭的表态,曹操满意的笑了。
  ……
  与此同时,雒阳方面,刘琦将刘琮派往了西凉之后,就将刘琮那两名女眷带回了雒阳。
  他先派人去问刘表,此事该如何解决。
  刘表虽然生刘琮的气,但在人情义理上,还是比较拿捏的清的。
  他派人告诉刘琦,“毕竟是刘家妇和刘家子孙,虽是婢与庶出,却也理当善待。”
  刘琦领刘表之命,派人妥善照顾丽姬和他腹中的胎儿。
  刘琮的事处理完毕,刘琦召见了孙策。
  同时,和孙策一起受刘琦召见的,还有周瑜。
  ……
  两位青年俊杰站在大殿下,向刘琦行礼。
  刘琦来回扫视着周瑜和孙策,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孙策的脸上。
  “想通了?”半晌之后,刘琦缓缓开口道。
  孙策闻言,眉毛一挑,随后当即单膝下跪,拜道:“策不识天威,屡次冒犯陛下,死罪矣!”
  刘琦淡淡言道:“你若真的该死,便也不会真的活到现在了……为何突然想通了?”
  “策原先不服陛下,盖因陛下与我一般年岁,昔日又皆是一方牧守之子,然陛下却能因为运气,成为帝王,坐拥万里江山,策心实嫉之也,到了雒阳,一时之间也不能想通,但这些时日以来,策在雒阳观陛下治政承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