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刘琦坚定而略有些警告的眼神,任姝似乎有些局促不安。
  她的眼眸中闪出了泪水,低声道:“妾身尊旨。”
  邹氏在一旁看到了任姝的表情,忙道:“陛下莫要怪任妹,她只是有心事未了,故而方才舍不得陛下,不是想存心妨碍陛下的军国大事。”
  刘琦疑惑地看向邹氏。
  “陛下,妾身与任妹妹这次出来,其实就是想给皇室添丁进口,为陛下开枝散叶,只是从南至北,这么大一趟走下来,我们姐妹两个人的肚子却不争气,一直没有丁点动静,故有些急躁,还望陛下恕罪。”
  刘琦听了这话,方才恍然而悟。
  随后,便见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们可真是糊涂,有些事情,乃是水到渠成的,不是凭借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们越是着急,有些事反倒越是办不成,这种事情,理该顺其自然才对。”
  任姝含着泪,委屈道:“妾身和邹姐姐都是小女儿态,哪里懂的那么多的大道理?”
  刘琦微微一笑,道:“不论如何,距离雒阳兵马调来还需时日,这段时间,朕就好好努努力,耕耕田,早日帮你们达成夙愿,如何?”
  说罢,便见刘琦对任姝道:“上一回西域乌兹给宫中进贡来的异域服饰,朕命人带来了,你们知道了吧?朕看今晚你们不妨就换上,一起替朕跳几支舞,哄的朕高兴了,朕一会做事也卖力一些。”
  西域舞服相比中原的曲裙深衣来说,暴露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肩膀和腹部的地方,几乎全都裸露在外。
  任姝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低声道:“那种服饰,如何好穿……且还要穿着跳舞?”
  刘琦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自家夫妻,又有什么可害羞的?去吧,你们两个一起穿来,咱们三人今夜不分房睡,朕为了皇室开枝散叶,也多卖卖力就是了。”
  任姝和邹氏彼此互相瞅了一眼,随即遵旨应诺,一起下去换衣服了。
  刘琦将靴子从脚上直接甩了下去,然后向着后方一靠,愉悦的甩起了自己的两条腿。
  他一边甩,一边感慨的自言自语:“也不知道这样的潇洒日子,还能过上几天啊。”
  ……
  与两位贵人过了一阵潇洒旖旎的日子之后,雒阳方面,尚书台的人和关羽,张飞,许褚终于到了。
  而宛城方面,李典也尊旨将宛城的兵马全部汇聚,等待刘琦下令。
  刘琦派人将任姝和邹氏送回了雒阳,他自己则是带领刘备等人北上前往宛城。
  到了宛城之后,刘琦立刻下令,命人筑造高台。
  李典不知刘琦要做什么,但还是依令而行。
  高台筑好了之后,刘琦下令,让三军主要将官尽皆汇聚于高台之下。
  随后,刘琦亲自在高台之上拜将!
  刘备在幽州,一直都没有打出漂亮的战绩,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一直统领的兵将都是临时组成,而这些兵将大部分都是由各地的豪强所统领的,对他并不服气。
  军心既然不可用,那还谈什么打胜仗?
  这一次,刘琦决定给刘备设立足够的名望。
  在高台之上,他亲自将天子剑当着众将的面,交付到了刘备的手中。
  执天子剑者,自当能够号令天下王师。
  刘备低着头,双手颤抖着接过了刘琦递送过来的剑。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向刘琦,语气略显激动:“陛、陛下?”
  “皇叔,不要看朕,转身去看台下的将士们!”
  刘备小心翼翼地转过身,他望向下方的一众行军司马,曲军候,屯长……
  那些望向他的人,此刻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的藐视与不服气,相反的,他们的眸中是刘备原先很少看到的敬畏。
  一瞬之间,刘备的信心爆棚了。
  他将长剑举起,高高的举过头顶,口中高呼:“天佑大汉!讨贼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高台之下,一众将官们高声呼喝,声势震天彻地。
  下方众人之中,关羽和张飞望着高台上,举着佩剑带动三军大声呼喝的刘备,一时间竟情难自禁。
  关羽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嘴唇微微抖动,似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而张飞竟然当场流泪了。
  他们知道,他们兄长劳苦奔波半生,就是希望能够有招一日,站在这个位置上,去发挥他真正的本领。
  不论是于公于私,他们的兄长今天终于达成了心中的愿望。
  台下的士兵是不多,南阳郡能够调拨出来的人马也不多,但与在幽州时,统领那数万根本不听从自己指挥的豪强私士相比,眼下的感觉才是最真实、最有意义的。
  也就是在这一刻,他们的兄长刘备,彻底的心服了刘琦,愿意为这个皇帝舍身赴死。
  而他们兄弟,在这一刻起,也变成了真正忠诚于刘琦的汉臣。
  他们知道了,谁对于他们而言,才是真正的伯乐。
  当刘备走下台之后,紧接着诸葛亮再度走了上来,刘琦当众宣布,让诸葛亮担当军师将军,负责辅佐宛城的军队北上。
  当众替刘备和诸葛亮撑完场子之后,刘琦将诸葛亮和刘备等人召集到宛城的正厅之中,与他们共同磋商如何进攻中原。
  年轻的诸葛亮身为军师,遂道:“依照目下的局势,亮认为当下的关键,依旧是在于豫州,中原之战谁能先拿下豫州,谁就会占据南北支援的主动权。
  “依照孔明你的看法,袁曹方面会制订什么战略来与我军抗衡?”
  诸葛亮道:“陛下自登基之后,西向拓展,积攒粮谷,操练士卒,开垦新田,冶炼铁器,现如今,已经是兵精粮足,实力大增,这场战争,依照亮来看,短时间虽然会陷入胶着,但最终的胜利者一定非陛下莫属。”
  刘琦闻言笑了,继续听。
  “至于具体的战术,亮没有直接领过兵,不好妄言,但依照亮的观点,敌军未必会坚持守势,他们很有可能会兴兵南下,直取淮南,打破两路受敌的僵局,这对北军来说乃是关键。”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文,武的意见
  诸葛亮的意见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虽然就如何具体用兵而言,诸葛亮并没有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他只是就着当下的大局势,向在场的诸人解释南北两军目下在中原对峙的格局。
  “陛下,不知可否有荆州与豫州,两淮之地的皮图,借为臣一用。”
  诸葛亮的表现让刘琦很是满意,虽然年轻,但经过在尚书台一段时间的历练,诸葛亮已经渐渐开始有了身为名臣的那股气势,虽然与他历史上做季汉丞相的时候还无法相提并论,但雏形已现。
  “取图来。”刘琦吩咐道。
  少时,皮图被李典派人送上了正厅,刘琦命人挂于正厅之前,然后对诸葛亮招了招手。
  “过来,将你的想法告知于诸公。”
  诸葛亮也不含蓄,迈步来到了皮图之前,用白羽扇在皮图上来回指点着。
  “陛下请看,诸位将军请看,亮为什么要说北军或许不会固守,而是派人南下先夺下淮南……因为就北军看来,荆州的江夏和南郡在南面,如同一只猛虎,凶狠的直盯着中原腹地,而这只猛虎的两只利爪,分别是南阳郡和江淮之地,而南阳郡虽然富庶,但从南阳出兵,终归还是需要越过梧桐山脉和方城山脉,对于中原来说,好歹也算是有一层屏障……但是江淮这支利爪就不一样了,这是真正可以洞开中原的门户!”
  刘琦转头看向众人,却见在场的一众将领的脸上皆是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所谓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规中原者,必得淮泗……其实对北军来说,江淮之地的战略威胁,远远要超过荆州。”
  刘备在一旁道:“令君之意,是让陛下着庐江的守军北上,与我军共同夹击中原?”
  诸葛亮摇头道:“左将军此言颇合兵法,但却不符合眼下我军的情况。”
  刘备听了诸葛亮驳斥他,并没有生气,反倒是站起身来,认真地作揖道:“还请令君指教。”
  刘备的年纪那可是比诸葛亮大多了,而且如今刚刚被刘琦拜将,在一定层面上来说,诸葛亮眼下是他的副手,他能够如此谦恭的对待诸葛亮,倒很是让人惊诧。
  诸葛亮也似乎没有想到,刘备居然对他这么客气,急忙还手作揖。
  随后便听他道:“按照常理而言,通过宛城和淮南,两路兴兵夹击中原,对我军而言确实是最好的战策,但就庐江和九江而言,却并不合适。”
  “为何?”
  “左将军忘了,在陛下接手淮地之前,这两地一直都在谁的掌控之中?”
  “自然是袁……”
  说到这的时候,刘备一下子哑然了。
  他明白了诸葛亮的话中所指,开始认认真真地思索了起来。
  刘琦听了,当下无奈一笑。
  “是啊,九江和庐江郡,在朕派人接手之前,是有袁公路执掌的。”
  众人听到这,都纷纷恍然。
  袁术是什么德行,大家心中都有数。
  他虽然是汝南袁氏子弟,却多才华,但问题是袁术这个人在行为上异常奢华,且不懂得体恤百姓。
  淮南的军民,在他的横征暴敛之下,已经是穷困潦倒,屡次遭遇饥荒,直到淮南两郡大面积的种植镇西稻之后,情况才有所缓解。
  如今的淮地,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规,流离的百姓开始安定了下来,开垦田地,凭借优势的地理位置开始逐渐恢复繁荣,但因为先前被袁术祸害的太过厉害,当地的民生凋零的过重,如今只是刚刚趋于恢复安定。
  如今淮地正在刘琦任命的郡守庞季和刘先的治理下,恢复了勃勃生机,同时淮地旧臣阎象,杨弘等人也在淮南协助治政,一副欣欣向好,但也不过是刚起步,军事方面除了足够镇守本地县城的兵马之外,并无过多招募。
  若是遇到重要情况,淮南的军事守备,可能还需要依靠江夏的魏延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指望淮南方面出兵相助。
  说的直接一点,他们甚至可能连守卫的力量都不足。
  沉默了一会之后,方听刘琦缓缓言道:“孔明的意思,朕明白了,你是让朕迁军东向,前往寿春守备,预先埋伏,等待北方的军队南下,在江淮与对方决一雌雄,然后再携大胜之威北上?”
  诸葛亮道:“这正是臣的意思。”
  话音落时,却见关羽站了出来。
  “云长有何话讲?”
  关羽郑重地对刘琦道:“陛下,所谓兵贵神速,我们如今已经在南阳郡集结了兵将,大有一鼓作气北上之势,如今反倒是舍近求远,率兵前往淮南,如此一旦北方兵马赶到豫州,排兵布阵已毕,我等岂非坐失良机?眼下,我军若是能够向北出兵,先打下西平,上蔡诸地,占据中原,直逼黄河北岸,与雒阳主力军两相呼应,则大事定矣!”
  关羽的话,惹的李典,许褚,典韦,张飞等人纷纷点头。
  不是他们与关羽的关系好,而是在他们看来,关羽的战略确实更加的符合兵家常理。
  “你们,都同意谁的意见?”
  刘琦的话问完了,半晌并无人应答。
  “问你们话呢?”
  终于,却见典韦先站了出来。
  “末将同意云长的意见,确实符合兵家之策。”
  典韦在这些人里面功绩颇高,别看他只是禁军统领,但说起话来,怕是比左将军刘备都有分量。
  而身份最高的李典见典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随即轻咳了一下,道:“陛下,诸侯令君所言,不无道理,不过眼下局势紧张,剑走偏锋确实不太合适……还是关将军的意见颇为稳妥。”
  许褚道:“我等愿意北上中原,为陛下建功。”
  关羽与在场的一众人,并不熟悉,这些战将所言皆是发自肺腑,并无徇私。
  刘琦又看向了司马懿,周瑜,庞统三个人。
  “你们呢?不站出来替你们的上官说一句话吗?”
  庞统轻咳了一声,想要站出来说话,但却有一只手拽住了他。
  司马懿抢先他一步出来。
  “陛下,我等年轻,又不曾领过兵,不知军旅作战玄机,旁听就可,旁听就可。”
  庞统挑了挑眉,似乎是觉得司马懿这样做很是不妥,但他话已经说了,他此刻若是再多言,似有些妄自出风头的意味,于是便不再多言。
  刘琦站起了身,道:“好,你们的想法,朕知道了……今日权且散帐,容朕三思。”
  第一千零七十章 谦让
  当天晚上,刘琦没有过早的入睡,他坐在郡守府院子正中的凉亭中,命人端上了酒菜,自斟自饮。
  直接夜幕降临,天色已经漆黑,天上星河一片,刘琦依旧也没有想要回房安睡的意思。
  他只是一边喝酒,一边仰头观看星河,心中有一种说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