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子算什么,燕郡郡兵到手了,才是正事,从今往后,燕城就握在王府手里了。”常威洪声道。
赵煦面露微笑。
危机,危机,有时候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
这次遭遇刺杀虽然凶险,但也让王府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他道:“现在还不能大意,而且你们知道真正的威胁在哪儿吗?”
第十九章 结盟
“在哪儿?”
刘福和常威俱都望向赵煦。
“乡间。”赵煦眯着眼睛,“豪族的坞堡可都在乡间。”
乡村包围城池。
尤其在古代这种纯粹的农业时代。
大部分的人口都在乡间居住。
豪族的土地在城外,附庸的百姓也在城外。
加上坚固的坞堡,宛如一个个割据的小世界。
而燕城更多作为商业和军事政务中心存在。
“殿下说得对。”刘福和常威收敛了笑容。
正如燕王所说,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
从库房出来。
赵煦对刘福道:“这六万亩地契,你拿去继续招募百姓,不要局限在燕郡,燕州,甚至大颂的百姓都可以来。”
刘福令人抬起装地契的箱子,道:“下官明白,这批地契发下去,依附王府的百姓就有两万户了,一户最少三人,也有六万人。”
赵煦的目的是彻底掌控整个燕郡三十万户。
这点户数并未让他满足。
不过,总算是进步了。
他道:“你找的寒门士子如何了?”
提到这,刘福兴奋起来。
“能为王府做事,将来还能为官,他们哪有不乐意的,一个个求着下官要效忠殿下呢。”
“这就好,那你立即把署衙建起来,名字就叫政务司,负责这两万户百姓的大小事务,算是锻炼行政能力,待王府掌控了燕郡,再论能力分配官职。”赵煦催促。
他在和以张家为首的豪族竞速。
就看谁跑的快了。
顿了下,他又问:“让你找的牙行行头找到了吗?”
“找到了,昨日因夜袭的事耽搁了,下官这就去叫过来。”刘福打了个恭,转身离去。
这时,赵煦转向常威。
他刚才正要去抚恤士兵,被他叫了回来。
“燕郡郡兵里充斥豪族子弟,接管郡兵后,你便想法办法逐出张黄杜三家的子弟,让董杨吕三家接任。”赵煦道。
常威凝重地点了点头,“末将明白。”
他的话语刚落,一个家丁跑了过来,道:“殿下,董家,杨家,吕家的人到了。”
“让他们进来。”赵煦心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一边向客堂去了。
过了会儿,六个人进了客堂。
除了董安,杨贺,吕昌三人外,他们的父亲,三家家主董元,杨程,吕然也都到了。
“殿下安然无恙,我等就安心了。”
董元上下打量赵煦,见赵煦精神奕奕,似是没受到什么影响,不由松了口气。
当他们得知燕王遇袭后,第一时间便猜测是张家所为。
但猜测只是猜测。
不过,由此他们更加不安。
试想,张家连燕王府都能下死手,他们几家又岂在话下。
“这路贼人委实可恶,竟敢行刺王府,简直大胆包天。”杨贺怒哼一声。
“的确,此举简直形同叛逆。”吕然附和一声。
“……”
六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相痛骂起袭击王府的乱贼来。
对于三家家主,赵煦也只卖制冰术的时候见过一面。
如今加上他们三家的长子,六个人真是高矮胖瘦,个不同了。
他笑道:“多谢诸位关心,贼人俱都伏诛,本王无碍。”
六人点了点头,董安道:“殿下此事极为蹊跷,以在下之见,定是里应外合,否则这贼人如何进的燕郡。”
赵煦听了,大概明白这三家的心思了。
探望他是其一,怕是主要的目的是提醒他这件事是张家干的。
王府遭遇刺杀,他们必然也怕,急着想和王府一起对付张家。
免得王府完了,他们会遭受张家报复。
想到这,他暗道一声妙。
如此,他便又添一助力。
于是道:“诸位说的极是,所以本王已解了黄纲的都尉一职,刚才正和常将军说此事,让他多选用你们三家的人。”
董元六人闻言,顿时喜得满脸堆笑。
燕王先是把王府亲军的军服缝制交给了他们,现在又如此提拔他们三家的子弟。
这是摆明了要依重他们三家了。
在以前,他们对联合王府还有些顾虑。
但现在,他们决定死心塌地。
毕竟,不依附王府,他们可能为张家所灭。
依附王府尚且能存活,甚至能飞黄腾达,权衡之间,也就容易做出选择了。
“多谢殿下信任。”吕然激动的面色潮红。
指着吕昌,他道:”殿下,犬子吕昌自小不爱读书,专好舞枪弄棒,又素有些蛮力,若殿下不弃,可收在身边效力。”
董安,杨贺,吕昌三人中,吕昌身量最为高大雄壮。
他隐隐看得出是个能打的。
第一次来王府的时候,他就盯着徐烈,一副斗鸡的样子。
要不是人情生疏,估计就要切磋几下了。
“殿下,吕昌别的本事没有,为殿下上阵杀敌还是戳戳有余的。”吕昌也不客气,躬身道。
赵煦走上前去,捏了捏吕昌结实的胳膊,笑道:“好,既然如此,你就跟着常将军,先去郡兵营。”
“是,殿下。”吕昌咧嘴笑起来。
董安和杨贺有些羡慕,但奈何两人不是打仗的材料,只能干瞪眼。
赵煦有心拉拢三家。
如此一来,在乡间,他便能利用三家掣肘张黄杜三家。
至于以后,他们若对王府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他会给他们一个出路。
所以,他安慰道:“你们两家不要着急,会有你们的好处。”
董家和杨家闻言,轻轻吐了口气。
赵煦沉吟了会儿,接着道:“其实你们也都清楚,王府和你们共同的敌人就是谁,既然志同道合,不如今日我们就在此黑纸白字约誓,同进同退。”
他不相信什么空口白话。
决定让三家黑纸白字投了王府。
若他们不肯,说明他们不过是在骑墙,他可以利用,但要防备。
若是他们肯,说明他们是真心依附王府的。
那就在防备的同时多给些信任。
总之,百分百相信一个人,在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中是十分幼稚。
赵煦的话说出,三家沉默了一会儿。
相互交换了眼神,他们共同下定了决心,道:“我们愿意。”
“好!”赵煦大喜,如此一来,燕郡的形势便更进一步向他倾斜了。
令人取了笔墨纸砚,赵煦和三家一起签字画了押。
誓约既成。
他令王府下人采办酒菜,中午的时候留了六人在王府宴饮。
喝的醉醺醺的,六人方才离去。
这时,刘福带着燕城牙行的行头过来了。
赵煦本来有点醉意,顿时清醒。
当下,他最缺的便是可用之民。
现在,他便要开始人口有关的布局。
第二十章 牙行
“殿下,这便是燕郡牙行的行头王彦忠。”
客堂,一个身穿黑色绸缎长衫的中年人俯伏在地。
“草民王彦忠参见殿下。”
刘福介绍后,王彦忠向赵煦叩头。
“免礼。”赵煦打量下王彦忠。
面容黝黑,下巴上有一道刀疤。
在古代牙行就是贩卖人口的行当。
上至高官下至百姓,只要家中需要奴婢都可以找他们。
这种贸易在这个时代是合法的。
赵煦找他自然也是买卖。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牙行干这个行当,自然清楚怎么搞来人口。
而他当前最需要的便是人口。
无论是充入王府亲军,还是用来种田,或是下一步用来搞各类技术。
“本王找你,是想要从买些奴婢,不知你手中有多少?”赵煦问道。
他刚从张家手里得到十万两白银,正可以拿来大肆买些奴婢。
王彦忠松了口气。
牙行虽是正当营生,当却是最受鄙薄的。
和青楼一样,常受到官府的刁难。
来时的路上,他心里惴惴,生怕燕王要找他的麻烦。
这么一听,他安心了不少。
开口道:“回殿下,草民手里有三百奴婢,其中青壮一百五十六,女子六十三,还有些是匠人,不知殿下需要什么?”
赵煦露出失望的神色,这点人太少。
不过燕郡只是个小地方,也不能期望过高。
他道:“女子,青壮价值几何?匠人价值几何?”
“无技艺的女子和青壮五两,匠人十两,歌姬十五两……”
赵煦点了点头,“本王都要了。”
如今建立了王府亲军,又掌握了燕郡郡兵。
除了日常训练外,他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武器盔甲。
如此才能打造出一只强军。
否则一群和豪族私兵差不多水平的士兵如何能保得住燕郡。
那纵横燕州,侵略如火的北狄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想要以少胜多,怎么也得有自己的尖牙利爪。
所以,他才揽下了武器和盔甲的锻造事宜,他要利用脑中先机的技术给他军队最好的东西。
毕竟,有优势不用,傻吗?
而这就是急需青壮和匠人的原因,他要撇开府衙的兵仗局,另起炉灶。
“草民明早就给殿下送来。”王彦忠心中大乐。
没想到遇上了这样一个大买卖。
赵煦没打算这么就让王彦忠回去了。
他道:“你想不想和王府做个大生意?”
“大生意?这不就是大生意吗?”王彦忠露出疑惑的表情。
赵煦摇了摇头,“一千多两银子的生意能叫大生意吗?本王要和你做的是百万两,千万两的生意,如果你做的好,将来,本王还会考虑在王府里给你个一官半职。”
“百万两,千万两,一官半职?”王彦忠惊讶的合不拢嘴。
他不过一卑贱之人,何曾有过如此奢望。
迟疑了半晌,他猜不透赵煦的想法,于是道:“还望殿下明示?”
“本王想买下你的牙行,从此你来王府做事,在大颂,去草原,去海上为王府搜罗人口,如何?”赵煦淡淡道,“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
王彦忠怔住了。
不明白燕王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他一个燕王,燕郡之主,整个燕郡都是他的,何愁没人?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又似乎是一个机会。
他这牙行不过小本买卖,又受人冷眼。
王府买下,他就成了王府麾下的人了。
如燕王说,将来若能谋个一官半职的,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当下,他又叩头,道:“殿下垂青,草民怎敢不从,日后望殿下提携。”
“如此甚好。”赵煦笑道。
他买下牙行也是未雨绸缪。
燕郡的人口在燕州最少。
这就和人天生身子单薄一样,经不起折腾。
或许和北狄人打一仗,损失大些,燕郡的青壮就耗完了。
何况,燕郡大部分人还都在豪族手中。
而通过牙行搜罗整个大颂的流民前往燕郡,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
毕竟,与其让大颂众多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流民白白死于非命,不如收拢在自己旗下,建设他的封土。
而他,会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生活。
不过,他和王彦忠第一次接触。
其为人他并不清楚,于是他对门口站着的家丁道,“周毅,自今日起,你便和王彦忠负责牙行事宜。”
这个周毅是当初和刘福一起反水的家丁之一。
派他去就是为了监督王彦忠。
“是,殿下。”周毅道。
刘福转眼成了王府王傅,
他们也是羡慕。
赵煦此时给了他差事,他心里一阵激动。
干牙行久了,王彦忠也是个人精,自然明白赵煦的用意。
他不点破,道:“周兄弟,今日起,我们二人便同为王府做事了,若有得罪,还请担待。”
“放心,只要为殿下尽心做事即可。”周毅恭手。
赵煦目光在两人身上游弋了一下,道:“明日起,你们便竭力搜罗流民,去各处赎买奴婢,匠人,需要银两,尽管自王府取。”
“是,殿下。”王彦忠和周毅同声应是。
定下了此事,赵煦让王彦忠去库房取银子。
一码归一码,购买奴婢和牙行的银子是要给他的。
待二人离去,刘福道:“殿下,这人口可极为耗银子啊,这么下去,王府的银子撑不了多少时间。”
赵煦负手出了客堂,回忆着中午酒宴上喝的酒,笑道,“不要担心,本王眼下就有一个生财之道。”
刘福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