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帐中,铁木塔对穆勒洪真道:“这马瑾投了西凉,定是因西凉距离马家最近,可以相互依靠,他应该更想投靠我们北狄。”
    叹了口气,他道:“现在西凉得了这两州,即便晋州败了,也能弥补回来了,就怕慕容昊因此野心滋长。”
    金帐中只有二人,穆勒洪真皱了皱眉头。
    虽然这两州的土地令他眼馋,但他没有后悔接受西凉臣服。
    在西凉臣服的时候,北狄还是又不少人主张直接灭了西凉的,但在他看来,当时如果杀了慕容昊,北狄至少要用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平定西凉。
    这只会让大颂从中得利。
    而现在,西凉虽得两州,但依旧是西凉的臣子,他还是北狄的一条狗。
    如果西凉违背他的意志,再教训西凉不迟。
    毕竟北狄掌握了火炮的铸造技艺。
    这种火器会让西凉懂得自己该如何选择。
    “你的担心多余了,西凉就像是草原上我们放牧的牛羊,吃的再肥,最终还是会被宰杀,现在让慕容昊搅乱大颂西北是好事,我们只需等待有足够的火炮,不断推进我们的计划便是。”穆勒洪真缓缓道。
    铁木塔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沉默。
    尽管面前的人是自己的父亲,但他同样北狄至高无上的可汗。
    过多的质疑只会惹怒他。
    “是,父汗。”铁木塔应了声是,准备出去。
    忽然想到什么,他回身道:“父汗,燕王在宁锦都司不断收买人刺探我们北狄的情报,之前,我已经大批搜捕这些细作,还让恩科穿过燕山袭击,燕郡,但进攻的时候,他们发现燕王在燕山山道建了五座小坞堡一样的东西。”
    穆勒洪真闻言皱了皱眉头,在他南下的计划里,还有让恩科穿过燕山袭击燕郡的计划,如此,便被耽误了。
    “给恩科命令,让他拔除这些坞堡,南下之后,他的王帐必须深入燕郡,牵制燕王兵力。”穆勒洪真厉声道。
    “是,父汗。”铁木塔兴奋地舔了舔舌头。
    “还有,告诉恩科,不要让我失望。”穆勒洪真丢下一句话。
    每个王帐都有自己的草场。
    燕山对面的草场一直是恩科的黑铁王帐的。
    上次燕关之战,黑铁王帐虽然死伤不少,但表现的很勇猛,库图也战死在城墙上。
    这让黑铁王帐重新赢回了其他王帐的尊重,他相信恩科。
    “恩科现在是最恨燕王的人,即便仅剩一个骑兵,他也会将马刀看向燕王的脑袋。”铁木塔毫不掩饰他对恩科的欣赏。
    对自己父亲的软弱都无法容忍。
    他自然不会容忍王帐下任何人的软弱。
    据他所知,恩科在黑铁王帐制定了残酷的规矩。
    黑铁王帐任何逃跑的士兵都会被无情的杀死。
    穆勒洪真轻轻点头。
    自己的弟弟死在燕关,说他内心没有一点波澜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但这笔账,他却一直记得。
    “燕王,等着吧,我们很快就会在战场上再见。”一个声音在穆勒洪真心中一遍遍回荡,下一次的战争对大颂的进攻将是狂风巨浪。
    ……
    “贤侄,我又来了。”
    燕城,令王应研造水力镗床的隔日。
    赵煦正准备和刘福出城巡视下夏收的情况。
    这时城门守将通报有禁军骑兵到来,通报醇王即将抵达燕城。
    赵煦不得不暂停巡查事宜。
    来到南门迎接。
    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远远看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到了近前,醇王圆滚滚的身体从马车下来,满脸笑容。
    “六皇叔,许久不见了。”赵煦拱手,同样满脸笑容。
    他很高兴,而且不能不高兴。
    现在醇王负责朝廷的军需。
    简直就是个会移动的银矿。
    这次他来燕州是奉了赵恒的旨意前来采办军需。
    等于是送银子来了,他能不高兴吗?
    “那是,差不多一年了。”醇王上前就抓住赵煦的手,轻轻拍了拍,样子亲昵。
    身为皇族的重要成员,他自然清楚这位侄子如今在大颂的地位,与他亲近点没有坏处。
    何况燕王府的生意他也是有照顾的。
    董安年底的时候又送了他不少银子。
    “哈哈哈,这次来燕州,皇叔可没遇到盗匪吧?”赵煦又打趣了一句。
    醇王怔了一下,哑然失笑,“没有,这袁家真不是个东西,把一个好好的燕州治理成了那副样子,即便现在,南三郡也比起你北四郡差远了。”,
    两人一面说,一面向王府而去。
    在会客堂坐下,赵煦令凤儿伺候茶水。
    又闲聊了一会儿京师趣闻,宫中的闲事,醇王道:“这次来燕州,贤侄估计清楚我所来为何。”
    说罢,醇王神秘兮兮从怀中掏出一张单子。
    “这次西北的乱局,势族的不可靠让皇上大为恼怒,决定重整军备,这便是皇上令我给你的军需单,还特意让我嘱咐你,以禁军军备为要。”醇王给了赵煦一个你懂的眼神。
    赵煦点点头,赵恒的意思是优先给禁军提供武器盔甲。
    接过单子,赵煦只是扫了眼,顿时心脏不争气地跳了起来。
    “火炮六百门,火枪八万只,盔甲二十万套,战刀十万只,长矛六万只……”赵煦一个个念着。
    醇王频频点头,“这次皇上是下了大决心了,所有的东西都从你这买,但就是不知道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必须能应付的过来!
    赵煦几乎脱口而出,不过他强行压下自己激动的心。
    不解道:“父皇也对燕州的火枪感兴趣?”
    “当然,你在晋州打了一仗,现在朝中都知道这神机营的火枪是打仗用的,不是仪仗,虽说皇上也能向梁家买,但不如买你的,至于刀剑长矛的,你的盔甲既然能造的这么结实,刀剑自然也会锋利,所以干脆就全从你这里买了。”醇王道。
    赵煦了然。
    二人正说着,这时凤儿在门外说道:“殿下,窦家和萧家的人一起到了。”
    醇王闻言不禁笑起来,“贤侄,你现在可真是左右逢源啊,这窦萧两家估计也是求火炮来了。”


第三百六十章 真肥了
    “让他们等着。”赵煦对凤儿说了一句。
    这两家到来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虽然他不喜欢窦萧两家,但生意还是要照做。
    而且窦家和萧家都守着一道关隘。
    他不希望这两道关隘被西凉攻破。
    否则大颂乱起来,影响他做生意。
    毕竟他还要从大颂吸取原始资本,在四郡实现工业革命,为此,这火炮买了就买了,反正也是最低档次的白口铁炮,影响不到什么。
    “贤侄不必陪着我,尽管去忙,上次匆匆而来,匆匆而走,这次我就在燕城游玩两日。”醇王眼睛转了转。
    他是个识趣的人,自己想说的也和赵煦说了。
    没必须继续留在这里,耽搁赵煦正事。
    “那好,晚上我再摆宴招待皇叔。”赵煦点点头,送醇王到王府门口。
    “参见醇王殿下。”醇王一出门,两个青年便向他行礼。
    醇王神色诧异,“窦匡,萧迁,这次窦家,萧家让你们两个来,可真是诚意不小,你们忙,本王去转悠转悠。”
    说罢,转身离去。
    窦匡和萧迁尴尬地笑了笑。
    这时二人赶紧又向赵煦行礼,“参见燕王殿下,许久不见,殿下越发丰神俊朗了。”
    “原来是窦家和萧家的公子,请进。”赵煦道。
    他的脑海里,八大势族家的重要子弟基本上都有印象。
    窦匡和萧迁他自然认得,在京师的时候,他们没少打照面,只是他们对自己一向爱理不理。
    同二人到了会客堂,一番寒暄,赵煦便直入主题。
    “二位这次前来也是为了火炮吧?”赵煦道。
    “殿下真是神机妙算,正是如此。”窦匡的笑容近乎谄媚。
    尽管被自己父亲打了一巴掌,但他还是被派遣来燕州负责火炮的采购。
    原本,他早就该来,只是因为马家的事被耽搁了。
    这次窦家和萧家同时面临防御关隘的问题。
    于是便一起来燕州求购火炮。
    虽然有了火炮也不一定能守住关隘。
    但总比没有要好得多。
    萧迁这时也道:“如今剑关和武关随时可能遭受异族攻打,还望殿下体恤。”
    赵煦心中暗笑。
    窦家和萧家现在对他如此低姿态,怕也是心虚,怕他一口回绝。
    不过他不会回绝,只会在价格上坑他们一把。
    于是道:“没什么体恤不体恤的,同为大颂,这点事举手之劳而已,不过你们应该也知道这火炮的价格吧?”
    窦匡来之前就向韩家,谢家打听了,这火炮八千两一门。
    点了点头,他道:“据说是八千两一门。”
    “没错是这个价,而且要自己运回去。”赵煦道。
    尽管知道这个价虚高太多,但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其他几家已经给了定金了。
    窦匡和萧迁同时道:“殿下,我们每家各要三百门。”
    赵煦点了点头,除了梁家,其他几家要的火炮数量都差不多。
    毕竟梁家是要把一部分火炮搬上船的。
    “既然如此,也是老规矩,先交定金。”谈到这里,生意算是谈成了。
    赵煦又陪两人尬聊了一会儿。
    最后注意到窦匡脸上有淤青,于是道:“窦公子,你的脸?”
    “哦。”窦匡一惊,忙捂起来,“不小心撞的。”
    不过说话的时候,他眼中却闪过一阵恨意。
    定下了火炮的事,赵煦也不留他们,只客套一下让他们在燕城游玩两日。
    不过两人推辞了,说是回去复命。
    两人离去,赵煦去了书房。
    想了想,他合计了一下势族和朝廷向他购买火炮的数量,大概三千余门。
    这么多火炮价值两千多万两,而成本只有一百五十万两左右,他是大赚特赚。
    而这还不包括朝廷购买的其他东西。
    总体上,这一波军火贸易会给他带来二千四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而这还只是当前的数目,王家和范家还没来,但总归会来。
    如果他制造的火枪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到时候还能再赚一笔。
    “这些银子足够四郡的大基建了。”赵煦沉吟着说道。
    基建就是工农业发展的配套设施。
    等于是他洒银子给百姓,让百姓参与各种设施的建造。
    如此百姓得益于基建,腰包鼓了。
    他得益于道路,桥梁,水利,矿山设施的完备,为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这个大基建其实他一直在想,但苦恼于没有银子。
    现在有了军火贸易巨大的利润,他完全能撑起自己的野心了。
    夏收过后,就是播种,之后百姓们就会闲下来,到时候就是大基建的开端。
    想到这,他在脑中筹划了下需要建设的设施。
    这时凤儿报刘福过来了。
    拍了拍脑袋,他想起今日是要和刘福巡视夏收的。
    这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如同行军打仗和士兵共甘苦一样,在农耕上他觉得有必要亲自巡视。
    一来是显示他对农耕的重视,二来主要是做给官员们看的。
    让他们不要端着官老爷的姿态,而是要亲民,省的不识五谷。
    出了王府,刘福已经在外面等着。
    上了马,他同刘福向城外而去,随行的是负责农业的官员以及学堂的学员。
    这次他们来的是浮石村。
    因为距离燕城最近,这里俨然成了当代类似模范村的地方。
    抵达后,赵煦发现百姓正在地里割麦子。
    燕州这个地方东种麦子,夏种稻子,一年两熟。
    此刻,田间的麦子金黄一片,十分喜人。
    唯一让赵煦不满意的是麦子有点稀疏,颗粒也不是很饱满。
    而这就是为什么一亩地只能收个二百来斤的原因。
    不过他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代是没有高产种子的。
    唯有依靠肥料和一些合理种田法子来提高产量。
    “殿下您看,百姓们的干劲可足了,没一个偷懒的,这景象,下官可从来没见过。”刘福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田是自己的,粮食是自己的,能不积极吗?”赵煦道。
    刘福微笑点头,“收了这一季,百姓家就有余粮了,多的还能拿出来卖,下一季的稻子还能卖一季,这年就容易过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图景
    滚滚热浪从田间席卷而来。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衣服被汗水浸湿,但依然阻挡不了他们对收获的热情。
    对于刘福的话,赵煦点头赞同。
    虽然百姓要交一成的赋税,但相对于收获来说,这点真是九牛一毛了。
    即便除去吃喝,年底也是有剩余的。
    再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