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他的火炮材质是钢。
这在当代也得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钢炮。
其次就是膛削,如此基本等于让他的火炮处于当代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顶尖火炮水平。
而这个传教士能混到极北之地,定然在这个罗斯国不属于高等学者之类,基本不会掌握国内最先进的造炮法。
或许他懂得造火炮的原理,但能否达到燕州火炮的水平值得商榷。
第三百六十六章 杀人术
“威力和射程?”
正午的眼光洒在常威银色的盔甲上,映出点点亮斑。
燕王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顿时让他心中振奋。
北狄拥有火炮这件事没有让他害怕。
但在看来,经过严格训练的王府士兵即便只穿盔甲,拿钢刀也能与北狄一战。
但如此,王府士兵会有更大的伤亡。
他和燕王的思想是一样的。
打胜仗,但要尽量减少伤亡。
同时不绝对依靠火器,依靠艰苦的训练,即便肉搏也能打赢一场战事。
所以,如果他们的火炮能够得到改良,胜过北狄人的火炮无疑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毕竟王府亲军每个士兵的生命都很宝贵。
能利用优势击败敌人,就没必要被敌人拉到同一水平线战斗。
“过几天,你就能见到改良过的火炮了,这段时间你配合一下王应,将军中的火炮陆续运到兵仗司改良。”赵煦吩咐了一句。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
赵煦又思索了一下北狄当下的异动,道:“本王马上给墨羽去道命令,让他警惕北狄。”
墨宽去了燕关之后,两兄弟见了面。
隔日,墨宽便领着燕关的七万禁军士兵去了同关。
赵煦随即下令将晋州的王府士兵撤回。
又派出八万王府士兵前往燕关戍守。
因为墨羽对燕关熟悉,又深的父亲传授,善于守城,赵煦便让他继续戍守。
“至于从燕山侵入,想要进攻坞堡的北狄兵,一律格杀勿论,即便北狄人要战,本王便陪他们战。”赵煦对常威道。
常威点点头,他这次来就是要燕王的一个态度。
毕竟北狄的事对于大颂来说都不是小事。
他不敢轻举妄动,既然燕王说了杀无赦。
将领们便能利用一切手段下狠手了。
“谨遵殿下命令。”常威应道,接着笑起来,“殿下真是未雨绸缪,如果没有这五座堵住山道的棱堡,只怕北四郡又要被北狄骑兵祸害了,但现在,他们休想跨过棱堡一步。”
北狄的异动让他还是有些不安的。
毕竟,北狄就如同噩梦如影随形。
但现在燕关有了棱堡,棱堡上摆上火炮,他不担心北狄能像以前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想到燕关的棱堡就要接近尾声,他说道:“不止燕关的棱堡,殿下在燕关下令建的外墙似乎同样不同凡响,北狄要再次来袭,定会让他们吃大苦头。”
赵煦笑了笑,邹容每个月都会向他汇报各项工程的进度。
燕关扩建的外墙他同样了解。
当下估计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备。
只是现在,他渐渐有点厌倦了只是被动挨打。
以前王府亲军很弱小,重点依靠防御是最佳的御敌方案。
但现在王府军队一步步走向强大。
他认为就该走向防御与进攻相结合的阶段。
让进攻也成为防御的一部分。
待以后进一步强大,便完全转向进攻,让北狄人恐惧他们的到来,这才是战争之道。
想到此,他道:“防御工事自然要紧,但在本王看来,适当的进攻也是有必要的,既然这次北狄再次不安分了,我们便与他们碰一碰,看看到底谁厉害,记住,寇可往,吾亦可往!”
“寇可往,吾亦可往!”常威默默念了一句,如受重击。
曾几何时,燕关之外对于大颂将士来说如同禁区。
但那里可是宁锦都司,大颂的国土。
如今北狄可往,而大颂不可往。
现在,燕王这句话瞬间引燃了他内心豪情。
没错,敌人能去的地方,凭什么他的将士不能去。
“末将懂了。”常威重重抱拳。
赵煦点点头,问起军中情况,“现在新兵招募的如何了?”
“回殿下,三万步兵的招募正在进行,再有一个月估计就能结束。”
赵煦点点头,接着道:“刺刀你们接收多少了?”
“有三万柄了。”常威道,这次的战事中,他同样看出了没有刺刀的火枪兵很脆弱,还需要专门士兵保护。
所以回来后催促过兵仗司给他们提供刺刀。
“本王交代过王应了,后续会不断给你们交付的,你现在带着将领们抓紧把刺刀术掌握了,推广全军。”赵煦给常威提了个醒。
这个刺刀术他给军事学堂的教材上有。
主要的内容是三防一刺,这个三防一刺是当代我国军中的标准刺刀术。
虽然这三防一刺只是四个字,但其中包含的动作却很多。
比如刺,有上刺,下刺,左刺,右刺,骗右刺左,骗左刺右等等动作。
而防则在于拨开敌人的武器。
熟悉了这套动作后,装燧发枪装上刺刀的士兵将来在战场上将能轻松应对近身的敌人。
常威闻言嘿嘿笑了两声,指着自己脖子淤青的地方,“末将正在苦练,这个就是吕昌这憨货拿棍子捅的。”
这些动作在教材上看起来很简单。
但对练之后,他才发现这些动作是真正的杀人术。
去除了一切花里胡哨的东西,仿佛是经过无数场战斗总结出来的,直击要害。
“这小子下手就是狠。”赵煦无奈摇了摇头,“过几日,本王去军中转转,看你们是如何练的。”
“是,殿下。”常威挠了挠头。
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他对赵煦道:“殿下,还有件事,钟离领骑兵与北狄骑兵厮杀的时候发现总是吃北狄人弓箭的亏,于是他想到了军中的弩,这一试效果还真不错,军中库房中的弩都让他拿去给骑兵了。”
赵煦频频点头,“不错,就是要在战斗中思考,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当代古代时期,也是有弩骑兵的。
各朝代的画中都有持弩的骑兵。
不过他们不能被专门称为弩骑兵。
因为他们除了弩,他们还携带弓箭,长矛等等武器。
弩只是上好弩箭,打仗时候打出一发。
毕竟弩在马上很难拉开。
不过现在军中的滑轮弩倒似乎让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钟离估计正是看到了这点,决定将滑轮弩装备手下的骑兵,抵消北狄骑射的优势。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机构
“杨贺,马上王府就会有一件新的商货面世,你提前和在北四郡的商贾打个招呼,剩下的你知道该怎么办。”
简单和常威说了应对北狄人的态势以及军中的事,赵煦找人叫来杨贺。
这些天,因为一直忙于武装商队的事。
对肥皂的事他还不清楚。
“新的商货?”杨贺顿时露出猫闻到腥味的狂热眼神。
对他来说,旧的商货无法再让他心中起任何波澜,即便这些货物还在持续给王府带来丰厚的收入。
只有新的货物就像青楼里新来的姑娘,令人充满探索的渴求。
“在哪儿?是什么?还请殿下让下官一观。”杨贺神色激动。
赵煦道:“不要着急,这两天你就能见到了。”
按照屈生的话来说,肥皂坊完成了九成。
杨贺不停搓着手,“嘿嘿,这次又能从势族商贾手里刮一笔银子,殿下,虽说政务和军中很重要,但这商货下官觉得也不能停,毕竟关系到王府财政,自然越多越好。”
赵煦缓缓点头。
当下燕郡商行具备皇商待遇。
在皇家控制的州郡畅行无阻,无人敢拦。
相当于直销。
势族控制的州郡则卖给他们专卖权。
赚一笔专卖费的同时,势族商贾拿货还得给银子,等于是代理销售。
每次新的货物出来,商行就能卖出新的专卖权,一次性赚取大笔银子。
之后,他们还得照旧从王府拿货。
等于赚了他们两次的银子。
“这个本王心里有数,接下来科技学堂的学员会不断给商行研造出新的货物的。”赵煦笑道。
“科技学堂?”杨贺怔了一下,“殿下的意思是此次的商货是科技学堂的学员造出来的?”
三个学堂中,科技学堂最为神秘。
他和官员们一直不清楚这个学堂是做什么的。
甚至有些轻视。
现在得知新的商货竟然出自科技学堂的学员之手,他相当震撼。
“没错,正是他们。”赵煦随口说了一句,继续向政务学堂而去。
确认了这个消息,杨贺砸了咂嘴,“殿下,现在科技学堂还需要人吗?下官家中倒是有几个子弟想聆听殿下教诲。”
此番对话让他陡然意识到科技学堂似乎才是燕王最重视的地方。
“不需要。”赵煦丢下一句,渐渐远去,留下杨贺一脸苦笑。
这个机会他和不少人一样,看来是错过了。
这边。
赵煦到了政务学堂立刻召集了寻矿司的学员。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赵煦从二十四个学员中选出了寻矿司的主事陈策。
对矿物方面的知识,他掌握的最为纯熟。
眼下,他已经将最常见和短时间内会需要的矿物知识教授给了他们。
现在需要他们去实践,将这些矿产都找出来了。
比如硫磺矿和硝石,这两样矿产在北四郡都有分布。
进入火器时代,北四郡对这两种矿物的需求急剧提升。
而当下北四郡大部分硝石却是从益州购买的。
如果有一天被卡脖子,北四郡会相当难受。
毕竟即便有再先进的火炮和火枪,没有火药也是不行的。
其他的还有钨矿,锰矿等。
这些是制造高强度合金的必备矿产。
伴随北四郡钢铁质量的提升,需要的刀具自然质量上也得提升。
否则将来切削金属将会是极大的问题。
而且合金的出现也会进一步提升火炮炮管和火枪枪管的质量。
如此,炮管和枪管就能承受更多的火药。
威力和射程将会更一步提升。
“这段时间,你们先把这个矿,这个矿……找出来。”
将矿物图铺展在桌子上,赵煦对陈策一一指出来。
其他学员围在周围,仔细观看。
寻矿司的学员中,陈策的年龄算是比较大的,有二十五岁左右,人也比较黝黑。
不过和王应差不多,是个做实事的人。
赵煦正是看上这点,再结合陈策掌握的好,所以选了他,优秀的学生谁都喜欢。
“下官记住了,定不负殿下所望。”陈策拱手,打满补丁的袖子扬起,面色激动。
政务学堂里,他基本上属于最贫寒的一批人。
除此之外,他家中还有妻儿老母等待他养活。
一开始,他是不愿意来政务学堂的。
毕竟在学堂他只是学员,没有银子可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过官考当上官员。
但他的老母和夫人不愿意让他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此荒废了。
于是已死要挟他来政务学堂一试。
两人则做些针线,浆洗的活计营生。
不敢辜负老母和夫人,陈策在政务学堂十分刻苦。
一整本教材,他背的是滚瓜烂熟。
这一点被刘福看在眼中,于是趁这次寻矿司的事,将他推荐过来。
而他也不负所望,被燕王看重,选为主事,可谓青云直上,羡煞了不少学员。
现在,他是府衙官员,还有俸禄可拿。
对此,他可谓十分珍惜。
现在燕王派遣寻矿的重任给他,他心中顿时有一股气。
这是一股定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气。
“那本王就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记住,你们做的事很重要,不属于任何其他官员。”赵煦说道。
来自当代,他十分清楚一个工业国家对矿场的重要性。
可以说,矿就是工业的命脉。
“是,殿下。”众人高声道。
燕王这么说,他们顿时一阵振奋。
毕竟寻矿这个活计以大颂官场的看法实在有点不务正业。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赵煦一一上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寻矿是个十分艰苦的任务。
尽管图纸上标注了矿产附近地理情况。
但这些地方和当代定然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的自然环境是相当原始的。
说不定有些矿上就是一片森林或者沼泽。
遇到豺狼虎豹也不是不可能。
“今日起,寻矿司正式成立,署衙也给你们备好了,需要银子物资只需上报给府衙即可。”重新来到众人面前,赵煦正色道。
陈策脸上难掩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