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康问道:“韩兄,你真准备拿了袁立?袁立若是死了,他麾下的袁家兵马可就不容易驾驭了。”
“王兄多虑了,如此愚蠢的事,我会做吗?到时候只拖袁立点火自焚,交出一具焦尸即可。”韩琦冷笑。
“高,实在是高。”王康竖起大拇指,“如此,袁立感激韩兄,今后必对韩兄言听计从,且袁立深恨燕王,定会充当对抗燕王的马前卒。”
韩琦越发得意,忽的又神色一凌,“出门的时候,二皇子殿下对我说了些话,这次皇上对燕王似乎有点偏爱过甚了,不但给了南三郡,据说还给了海贸权,甚至在皇位的事上松了口。”
王康的眉头拧了起来,“虽说这次燕王救驾,逆转北伐颓败之势,居功至伟,但这次的赏赐未免过于深厚,完全不同于前两次对燕王的弹压。”
“这还不简单,此番西北战局受挫,禁军损失惨重,将燕王以前打出的皇家威势全丢了,在势族面前落了下风,甚至今后将一蹶不振,所以皇上松开燕王身上的枷锁,把他捧的高高的,逼我们势族动手将燕王压下去,他便能从中渔利了。”王康身边一个面如皎月的俊美公子说道。
韩琦望向青年,有瞬间的恍神。
若不是他对青年的底细一清二楚,他绝对认为青年为女扮男装。
但王康的确就生了这么一个俊美的儿子。
而且在王家同辈的子弟中,这个王榭可谓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比王家家主王子安的长子有能耐的多。
“世侄一言,令我茅塞顿开呀。”韩琦歪头笑道。
顿了一下,他道:“不过世侄可有应对之策?”
“这要看北狄接下来会做什么,战与和有不同的法子,但俱都会让皇家难以翻身。”王榭昂着头,神色傲然。
韩琦微微点头,他道:“皇上也在等北狄接下来的动作,既然如此,稍晚些日子,愿听世侄指点迷津。”
“哈哈哈……”王康大笑,“韩兄客气了,榭儿不过有些小聪明而已。”
三人又说了几句,各自离去。
燕城。
王康和韩琦离去之后,赵恒突然紧张起当下的战事。
毕竟按照赵煦对自己“围魏救赵”的计划很自信。
所以,他很关心咸城之围是不是就此解了?
此番,他虽从咸城逃出,但杨丰等人还在咸城,且粮草无法坚持太久。
对势族兵马的死活,他不关心。
但他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禁军,他可舍不得就这么没了。
“对了,乌兰巴不是关押在燕城大牢吗?派人告诉穆勒洪真,让咸城兵马退入秦关,就放了他的儿子。”赵恒道。
想到乌兰巴是赵煦俘虏的担心赵煦不满,他解释道:“乌兰巴换近乎二十万兵马,值得了。”
“父皇安心,儿臣同父皇想的一样。”赵煦道。
杨丰和墨翟一样,俱都是大颂仅存的将星了。
再者,咸城的大颂兵马虽然属于不同阵营。
但都是大颂子民。
内斗归内斗,没必要在他能救的情况下,让他们死在咸城。
同时,他觉得这也是收拢人心的机会。
尽管救下他们,他们不会投入到他的麾下。
至少,自己对他们有了救命之恩。
将来若是兵戈相见,说不定能有些益处。
不过,他觉得还是不宜操之过急,显得他们急于求和。
于是道:“不过,父皇还需耐心等待,谁先动,谁就先输了一步。”
赵恒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强行耐住性子。
只是,仅仅六日过去,他便再也无法淡定。
如同火烧眉毛。
第四百六十章 不败而败
“北狄猛烈攻打武关,窦家兵马要支撑不住了?”
这一日。
赵恒正在行院同萧诗诗散步。
不再面临生死之忧,两人再次变得如胶似漆。
咸城时的不快,烟消云散。
但从武关送来的紧急战报让赵恒顿时如坠冰窟。
如果武关被破,北狄大军将长驱直入,攻克荆州。
这荆州是何地?
大颂九州通衢之地,只要占据这里,北狄兵马便等于插入了大颂的心脏。
毕竟,即便是金陵所在的宁州和荆州也只相隔一个凤州。
“立刻,立刻兵发武关!”赵恒叫道。
赵煦轻轻皱了皱眉,前来送军情的是窦家的骑兵。
得知这个消息,他便放窦家骑兵过来,自己也跟了过来。
“父皇不必惊慌,这不过是穆勒洪真的诡计而已,其目的在于与大颂讨价还价。”赵煦缓缓道。
穆勒洪真的动向的确出乎他的意料。
他本以为,穆勒洪真会统领兵马回援宁锦都司。
同时派出使节以咸城兵马为人质,与他交换乌兰巴。
此番战事就此五五开,缓一阵,继续下一场较量。
没想到穆勒洪真这次倒是学了他的“围魏救赵”之法,攻打武关。
其一威慑大颂,其二逼他撤回宁锦都司兵马,回援武关。
此事上,能看出这位北狄可汗的确足智多谋。
若不是倒霉遇到了他,穆勒洪真任何一个南下的点子都怕已经要了大颂的命。
“怎能不惊慌,北狄过了武关,就能去金陵城下劫掠。”赵恒急的来回转,再次和在咸城的时候一样,彻底慌了。
赵煦望向赵恒,心里直叹气。
他这位父皇小聪明有,但真没有帝王该有的雄才大略,一受挫就完全没了主意。
还不如他麾下的县城县令。
他正要向赵恒解释,这时又一个骑兵到了,将一份战报呈上,“殿下,又一王帐进入宁锦都司,当下宁锦都司的兵力已有三个王帐。”
赵恒闻言,又叹了口气,“燕王,你的什么围魏救赵之策,完全没有用了,三个王帐,你只有十余万兵马,如何应对?还是撤回来,前往武关吧。”
赵煦不禁有些上火,如果赵恒不是大颂皇帝,他真想把他痛骂一顿。
可他偏偏是皇帝,打不得,骂不得,关键他还老实像个猪队友一样总想来个骚操作,还在他耳边絮叨。
“父皇,他穆勒洪真根本不敢进入荆州,难道他就不怕儿臣趁机出秦关,断了他回草原的路?”赵煦继续道,“此番他这番布置就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功亏于溃,还陷入不利,实则是虚张声势。”
最后他笃定道:“穆勒洪真若是真想拿下荆州,必然会先占据秦州,经营一番,准备就绪,再南下。”
咸城一战,赵恒已经被北狄打的胆寒。
他见识了北狄威力不输给大颂禁军的火炮。
也见识了北狄的无敌铁骑。
他道:“北狄眼下有了火炮,如虎添翼,你的区区十万兵马如何能挡住他们回草原的路,再者,你之言俱都是猜测,穆勒洪真在想什么,你怎么可能知道?”
似乎回想起什么,他道:“穆勒洪真就是个疯子,为了胜利,他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说罢,他再次催督赵煦将兵马调回来,驰援武关。
就在这时,又一个骑兵前来通报。
“皇上,穆勒洪真之子抵达秦关城下,要求见皇上,与大颂议和。”骑兵说道。
“什么!”赵恒闻言怔了一下,随即大喜。
骑兵继续说道,“铁木塔还说,只要议和成功,他们北狄便与大颂化干戈为玉帛,不再兴兵南下侵扰。”
“还愿意将一位北狄公主许配大颂皇子以示诚意,也希望大颂也许配一位公主给他们的乌兰巴大王,从此两家休战。”
“不过他们称具体的事宜要在秦关与皇上详谈。”
一瞬间,赵恒仿佛沉浸在一个美好的梦里。
他的心脏几乎从胸口跳出来。
与北狄休战,这是大颂朝堂上大部分大臣梦寐以求的,包括他。
若不是北狄不愿议和,屡屡进攻大颂。
朝堂上根本就没有杨丰等主和派的一席之地。
而且,这次在咸城直面生死,让他更觉得余生在富贵和安稳中度过比什么都重要。
他想议和,做梦都想议和。
他也真的不想打了,大颂的禁军越打越少,国库越打越空虚。
即便这次议和能维持一年,两年,让他歇息也好。
总比这段时间的连续进攻要好得多。
再者,万一这次北狄是真的呢?
如此,他回金陵之后,便能真正过上无忧无虑的帝王生活了。
“父皇,无论议和的结果是什么,儿臣不希望被当做筹码。”
赵恒几乎狂热的眼神被赵煦看在眼中,他知道,无论他说什么都无法再阻止这位大颂皇帝了。
他也终于懂了穆勒洪真的用意。
打武关,不是打给他燕王看的,而是打给赵恒和大颂的势族看的。
大颂的权柄终究还是在这些人手中。
想到这,他忽然感到一阵恶心。
终于懂了清末的清法之战,明明打赢了法国,却最后还要割地赔款。
其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清廷的权贵其实与底层百姓的利益不一致。
百姓要的是守土卫国,驱逐鞑虏。
而权贵则要的是太平,继续自己的奢靡生活。
即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在所不辞。
大颂当下显然也有这种情况。
赵恒和势族畏惧北狄,但勇于内斗。
只要北方的敌人不闹腾,奴颜婢膝又如何?
对内,他们依旧高高在上。
总比被北狄打破了江山,他们沦为阶下囚好。
只是,认清了这个问题,他虽然极度失望。
但也决定即便得罪赵恒,也要挑明自己的底线。
他不管赵恒去秦关与北狄谈什么。
但绝对不能出卖他的利益,出卖燕州的利益。
他们想要跪着生,可他,他和燕王百姓的膝盖却是直的。
他懂,自己这么莽撞直言,定会让赵恒心中不悦。
但他已经不在乎。
他还给赵恒留面子,只是因为这位帝王的存在,让大颂还能暂时维持稳定。
而且,赵恒现在需要他,即便有点不快,他也得忍着。
果然,赵恒闻言,微微色变。
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燕王想多了,朕自有分寸。”
第四百六十一章 前奏
一夜寒风狂啸。
隔日清晨,燕城已经被雪染的一片白。
赵煦洗漱,吃饭毕,便按规矩给赵恒道安。
“殿下,皇上说身体不舒适,吩咐今日谁也不见。”守卫行院的士兵说道。
赵煦点点头,士兵们来自王府亲军,自然不会向他撒谎。
略微想想,他摇了摇头。
这位帝王在用这样的方式对他表达不满。
毕竟昨天他的警告过于直白,相当于直言犯上。
对此,赵煦心里也已有承受赵恒怒火的准备。
不过,他不后悔,有些事必须得挑明。
免得赵恒在议和的时候毫无底线,慌乱之下,什么都答应,损害他的利益。
又过了两日。
从京师来的禁军抵达燕城。
赵恒的身体终于“舒服”了。
“燕王不必再送,待北境安稳了,天下太平无事,朕到时便发道旨意,让你回去京师省亲。”赵恒面露笑容。
禁军抵达,让赵恒吃了个定心丸。
当日,他便决定起銮驾,前往司州秦关,与北狄议和。
毕竟这件事刻不容缓,不容拖延。
“是,父皇。”赵煦携官员和将领将赵恒送到西门。
赵恒没有让他去秦关的意思,显然不想让他参与这次议和。
因为在赵恒看来,他和杨丰,墨宽等人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
让主战派参与议和,只怕到时候会闹个鸡飞蛋打。
“嗯,朕离去之后,你要继镇守燕关,守卫我大颂门户,切不可有非分之想。”赵恒望向赵煦,这句话的语气略微严厉。
接着他神色缓和下来,“你母妃很记挂你,不要让她失望。”
赵恒闻言,身子僵了一下,抬眼与赵恒的目光一碰,他道:“父皇安心,儿臣会时时记得自己是大颂皇子,也绝不会做出对大颂不利,对皇家不利之事。”
赵恒轻轻点头。
在燕州的日子虽然短暂,但足以他了解自己这位第九子。
不同于京师时,赵煦总是一副懦弱和谦卑的样子。
现在的赵煦给他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一只衰老的狮王,面对自己族群里马上要成年的强壮雄狮。
尤其赵煦表现的如此强势。
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和敲打韩琦一样,敲打赵煦。
他一手抓住势族,一手抓住燕王,就是为了将二者玩弄是股掌之间。
岂能让任何一方跳脱出他的掌心。
若赵煦真有非分之想,他便只能彻底倒向势族。
他不会允许任何人挑战自己的帝位。
不过,他还有一种猜测。
就如赵煦说的一样,他的脑疾还尚未彻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