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想了想还是觉得罢了。
正如念玉燕说的,在燕王与她们只会是表面上的客套,不会诚心相交。
何必去惹得自己闹心。
出了房间,她取来一封信交给小环,让她去一趟王府。
“把心放肚子里,没毒。”
到了王府,徐烈将信反复检查了数遍,小环见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转身离去。
徐烈挠了挠头,舌头舔了下信封,等待了一会儿,才把信送到书房。
第五百七十七章 密情
“天香楼送来的?”
书房,赵煦正盯着宁锦都司的地图,谋划如何接管这块狭长的疆土。
接过信,他坐下来,抽出里面的信件。
自从上次和念玉燕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后。
他只是把念玉燕当成了被势族迫害,由他庇护的人,就如杨丰差不多。
他不求念玉燕和徐娥给自己提供什么情报,只求她们不要给自己捣乱,安安分分就行。
免得逼自己辣手摧花。
想到这,他展开信纸,略微扫了眼,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本以为天香楼给他的是来自京师的消息。
没想到是来自齐州青城的。
根据信中提供的情报,在燕州瘟疫横行以及宁锦之战期间。
东瀛与韩家的往来越来越密切。
大量东瀛商船悬挂东瀛官方商旗,先绕道夷州,再抵达青城港口,似乎在刻意避开黑鲨海寇经常出没的海域。
除此之外,东瀛商船还有东瀛战船护卫。
而且,而且似乎还把佛郎机人牵扯进来。
让佛郎机人共同参与了对韩家的海贸。
一度有两艘佛郎机的战舰同东瀛战船一起护卫商船队伍抵达青城码头。
韩家向他们出售生丝,瓷器,茶叶,香料等物。
佛郎机人直接拿白银购买,而东瀛人则复杂些,硫磺,布匹,银子等等都有。
在此期间,青城的东瀛商贾多了不少。
当然,这不是这份情报的关键。
据信中说,两个东瀛人在青城青楼中饮酒作乐时,无意中透露了东瀛的险恶计划。
东瀛决定扶持一方势力,搅动大颂内乱,让各方势力打的你死我活,导致大颂变得虚弱。
继像殖民者在其他地方一样,把大颂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这两个东瀛人还提到了他以及黑鲨舰队。
如今东瀛幕府正不遗余力宣传他的威胁,让不列颠人重视。
信中还提到不列颠人一直在抱怨梁家赚取了他们大量的银子。
他们对这种贸易中的逆差感到了厌烦。
如今,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瓜分基本完成,只剩下大颂还不在他们的掌控之内。
所以已经有掠夺大颂财富的计划。
“真是找死!”赵煦狠狠将信件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当代历史证明,岛国只要在科技上领先一点点,便会按捺不住侵略的野心。
在这个世界,这个道理同样适应。
不是他带着偏见,而是这由岛国狭隘偏激的特性决定。
现在,大颂的禁海显然让没有禁海的东瀛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且大颂正处于混乱时期,东瀛岂会放过这个蚕食大颂的机会。
“内忧外患,莫过于此了。”赵煦皱了皱眉头。
东瀛以及西土诸国的野心,只会让大颂的形势更加复杂。
只是虽然愤怒,他却很无奈。
他赶上的就是这样的时代。
不过,他倒也不怕。
如今蒸汽机不断投入燕州各行各业,让燕州从纯粹的农业时代逐步走入工业时代。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有更多的技术被实现。
今后,他面对敌人的本钱会越来越厚。
既然他们敢把手伸到大颂,那他们就要做好手被斩断的代价。
“这个消息很重要,徐烈,代本王去一趟天香楼,谢谢念姑娘。”赵煦对徐烈道。
徐克的四院这段时间也在盯着东瀛人,同样掌握了不少信息。
对信中许多内容,他是提前就清楚了。
不过这两个东瀛对话的内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现在,他对东瀛国的目的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同北狄一样,自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是,殿下。”徐烈应了声,转身离去。
待徐烈离去,他令人给周毅送去命令,让他扩大行动范围,大海之上皆可去。
他东瀛不是想与韩家贸易吗?他就让这些贸易刺激点。
以前他与北狄对峙,不想两面作战,暂时隐忍。
现在,东瀛既然如此狼子野心,他就不能客气了。
韩家就在燕州腹部,他可不想其在东瀛的帮助下壮大起来,对他形成威胁。
又想了一会儿,他抛下了这件事。
如同北狄入侵一样,无论是东瀛,或是这个世界的殖民者,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
担心忧虑改变不了什么,不如按照自己的步骤继续变得强大。
到时候,不管他们玩什么花样,自己都能轻轻松松把他们解决掉。
一念通达,赵煦令人去告知刘福,让他准备好随行官员。
明天,他们就要启程去宁锦都司。
如今,宁锦都司是打下来了,但是之后就得面临治理的问题。
否则一个乱糟糟的地方,只会成为燕州的负担。
第五百七十八章 展望
“哈哈哈,没想到我刘福有生之年,终于踏上了宁锦都司的土地!”
燕关,北门。
经过两日的跋涉,赵煦带领官员抵达燕关。
来到北门外,刘福忽然从地上捧起一抔黄土,大笑的时候,眼中泪花闪动。
其他官员神色动容,口中不停感慨大颂疆土失而复得。
赵煦踩了踩脚下的土地,他所望之处,满是黑红色的斑驳痕迹,那是北狄士兵留在燕关的血。
提醒着他和官员们当时战斗的残酷。
“刘王傅,这才到哪儿,等到了宁城和宁锦,我给你挖一袋子土回去种花,纪念宁锦大捷。”常威一手叉腰,和刘福玩笑。
刘福怔了下,将手里的土撒了,拍手道:“嘿,常将军,虽说你脑子一根筋,但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到时候可别忘了,以后年年花开,便是纪念这宁锦大捷。”
众人闻言,纷纷对常威竖起大拇指,也讨要起泥土来,顿时让常威哭笑不得。
赵煦面带微笑,任由他们玩闹。
战事赢了,也该让他们轻松舒适些。
在城门口闹了一阵,一行人继续向北而行。
常威这趟是专门过来迎接他们一行的。
北狄撤往锦城以北,他便登上了宁锦都司的土地,先去了锦城,又去了宁城。
得知他要来,于是提前在燕关等待。
“当下宁锦都司人口有一百万左右,主要集中在宁城和锦城附近。”前往宁城的路上,常威向赵煦介绍。
原本宁锦都司的大颂奴隶有五十万左右。
后来北狄又迁徙了近乎二百万人口过来。
这二百人口中有半数是大颂人。
北狄战败之后,北狄人和西凉人俱都北逃,同时向大颂奴隶举起屠刀。
但幸亏钟离等营救的及时,大部分奴隶存活下来。
今后,他们将生活在宁锦都司这片土地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俘获十二万人,这里面有北狄人,也有西凉人。”常威继续说道。
赵煦点点头,“这些俘虏就留在宁锦都司吧,让他们也常常被奴役的味道,让他们挖矿,挖沟渠,建造道路桥梁,今后还有铁轨。”
“铁轨?”常威闻言,不由怔了下,他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赵煦闻言,意识到自己说漏嘴,“这个东西暂时还无法实现,不过也不会太远了。”
铁轨自然是给蒸汽机车准备的。
当下燕州蒸汽机的技术渐渐成熟,他会让王崇挑战蒸汽机机车的制造。
不过这只是计划,毕竟建造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
在之前,他还必须对钢铁产业进行升级。
而且蒸汽机汽车需要的事高压蒸汽机,不是工坊需要的普通蒸汽机,这也需要科技学堂研造。
“等到这个东西造出来了,咱们就能步步推进,牢牢掌控宁锦都司,甚至能够永远控制草原了。”赵煦目露神往之色。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草原的控制都异常乏力。
原因便在于边疆遥远,运输成本太高。
即便能打下来,也得花大成本防守。
若是敌人再不断袭扰,进攻,成本还会继续上升。
所以,当初打这一仗的时候,他犹豫了很长时间。
仅仅防守燕关,他付出的成本很低廉。
但防守无险可守的宁锦都司,他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了。
这种代价甚至可能会拖垮燕州的财政。
直到北狄投毒彻底激怒了他,他才下定决心。
毕竟治理成本大总比让北狄贴着燕州,大军压境,不断施展阴谋诡计要强。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蒸汽机面世了。
只要研造出蒸汽机车,他便把北狄俘虏赶去修铁轨。
让铁轨从燕州延伸到宁锦都司。
如此一来,他就能实现在燕州与宁锦都司之间快速调兵以及运输粮草。
那时,北狄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对他来说将荡然无存。
铁路延伸之处将俱都是他的疆土。
宁锦都司的防守和治理成本也会降低到一般水平。
“殿下既然说了,末将便翘首以盼了。”常威一脸喜色。
宁锦大捷固然令人振奋,但北狄未灭,这始终让他如鲠在喉。
大颂最强盛之时,疆域也就止步宁锦都司,对更北的黑山黑土之地,以及向西的土地想都不敢想。
若燕王说的是真的,燕州的未来将无法想象。
一路闲谈,隔日中午赵煦抵达了宁城。
这时,提前得知消息的秦山和关通已经在城门外等候。
除了他们之外,赵煦还看见一群与宁锦都司士兵格格不入的人。
这些人枯瘦如柴,穿着北狄人的盔甲。
见到他到来,努力挺直自己的身板,似乎在向他证明自己乃是可用之才。
“末将参见殿下。”
一到城门口,秦山,关通俱都向他行礼。
赵煦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赵煦道:“此番打仗,宁城的战事最为凶险,有劳你们了。”
“身为王府亲军一员,这是我等应尽的职责。”秦山和关通同声道。
赵煦点点头。
军事学堂建立以来,他除了教将领打仗,也在思想层面对他们进行了影响。
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而战,而不仅仅为了高官厚禄以及饷银。
否则,他们只会和势族军队的将领一个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逢迎巴结,拉帮结派上。
简单来说,他其实就是在塑造属于王府亲军的军魂。
让这只军队清楚自己的使命。
当下,他已经把驱逐北狄设为王府亲军的目标之一。
今后,他还会把消灭势族,赶走殖民者等等作为目标。
接着他望向枯瘦的士兵,笑道:“本王听说宁城之战时,有很多不甘遭受北狄奴役的大颂人举兵反抗,应该就是你们吧?”
站在秦山和关通后面的正是阎妄,他结结巴巴道:“回…燕王殿下,正是。”
他似乎终于绷不住了,突然在赵煦面前跪下来,“燕王殿下,你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若是没有燕王殿下,我们早晚都会死在北狄人手中。”
阎妄这一哭,像是起了连锁反应。
从城门一直向里延伸,呜呜咽咽了一片。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心
“起来,都起来。”赵煦扶起阎妄。
他早就注意到城门后面聚集了不少百姓。
这些百姓自然是刚刚从北狄手中解放出来的奴隶。
秦山见状,苦笑道:“殿下,末将同他们说殿下一向勤政爱民,对百姓极为和善,所以得知殿下要来,他们就都过来了,宁锦都司初定,人心惶惶,他们心里还不踏实。”
“殿下,宁锦都司是不是要交给朝廷管辖。”
赵煦刚要说话,阎妄突然问道,眼神里的担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怎么?朝廷接管宁锦都司不好吗?”赵煦故意问道。
这几天阎妄已经从秦山口中得知了燕王自抵达燕州之后的事迹。
也清楚当下大颂朝廷是个什么样子?
对比之前,他自然清楚若是让朝廷掌管宁锦都司,他们等于是从火坑跳入了粪坑。
所以,只要燕王说一个是,他就带人进入燕州生活,绝不在宁锦都司过活。
于是他道:“十三年了,是殿下打下来的宁锦都司,这十三年,朝廷在什么地方,我们自是不愿意。”
顿了下,他道:“若是宁锦都司收归朝廷,我等要么去燕州,要么就干脆投河自杀算了。”
“就是,死了算了。”
“燕王殿下,您可要为我们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