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中他们的儿子三皇子也是视若珍宝。
以前,他也奇怪过为什么窦唯与三皇子如此亲密。
那时,他只是以为是舅舅对外甥的疼爱,所以没有多想。
如今他方恍然大悟。
所以,他要杀二人,窦唯必然不会答应,反而会为了护佑二人,铤而走险,对他不利。
想到这,他顿时感到一阵紧迫。
随即,他望向神色淡然的谢皇后。
他清楚,这件事不仅是对他的羞辱,也会让势族间出现裂痕。
势族间你争我斗,但一直以来,不过是想扶持己方皇子登基。
但窦唯这么干无异于也在羞辱他们。
将来,他们是要把女儿送入宫中为妃的。
若是三皇子一脉占据了皇位,三皇子的儿子就是未来的皇帝。
到时候,他们岂不是在让自己的女儿给窦家延绵子嗣。
一但嫔妃诞下的皇子,俱都是窦家血脉。
他们之间斗来斗去扶持这个皇子,那个皇子,最终赢得不都是窦家吗?
如此恶行,他们不可能不疏远窦家,心怀戒备。
“眼下能帮朕的只有你们谢家,朕清楚你们要什么,只要你们替朕挡住窦唯,朕就立大皇子为储君。”赵恒缓缓道。
他十分清楚,金陵城内,唯一能与窦唯,萧成抗衡的力量只有谢端。
毕竟金陵所在的宁州可是谢家的地盘。
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谢家女为皇后的原因,就是为了平衡窦唯的势力。
窦唯要杀他,也得先过谢家这一关。
“皇上早就该立刚儿为太子了,否则哪有今日的祸乱。”谢皇后一喜。
正在这时,一个宦官匆匆进入延熹殿,高声道:“皇上,皇后娘娘,谢尚书送来消息,萧成正领兵向皇宫而来。”
赵恒和谢皇后闻言,双双色变。
金陵禁军分内城禁军,与外城禁军。
内城禁军负责守备皇宫,外城禁军负责守备金陵城防御。
萧成一直统领的便是外城禁军,内城禁军一直由杨丰执掌。
杨丰被流放之后,接替杨丰的将领被暗害。
之后内城禁军被势族将领把持。
自此,赵恒虽然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看似同以往无异,但实质上等同被软禁了。
不过,当时因势族间的争斗,内城禁军将领没有萧成掌控。
各家都推举了自己人充任内城禁军将领,防止某一家独走。
没想到仅仅数月,其他势族的当初的顾虑便成真了。
“没有皇上的兵符,不得调动禁军,萧成没有皇命而领兵前来,毫无疑问这是想造反。”谢皇后几乎咬碎一嘴银牙。
窦唯这是破罐子破摔了。
他定然清楚,自己的阴谋闹暴露,他将无路可走,唯有将三皇子强行扶上皇位一途。
因为任何其他皇子登基,都会记住他窦家干的这件谋逆之事。
从而对他窦家心怀忌惮,想办法削弱他窦家,最终除之。
历史上,被皇家和其他势族联合绞杀的势族不是没有。
无论怎么说,皇子们都姓赵,他们相互厮杀,但结果大颂江山都会姓赵,大颂皇族不会改姓。
而他窦唯显然越过雷池了。
“请娘娘立刻和皇上从谢安将军戍守的西门走,出宫之后走北门,那里也是我们的人,到时候会有谢家将士接应皇上和娘娘。”宦官继续说道。
接着想起什么,他附耳对谢皇后说了一句。
谢皇后轻轻点头,对面色有些惶急的赵恒道:“国舅说,为了大颂江山,请皇上先立储君。”
“都是混蛋!”赵恒闻言,在心里大骂一声。
接着又一阵苦笑,这些势族何曾在意过自己的死活,为的不过是他们的利益而已。
思来想去,也没有其他法子,他只得让梁成取来笔墨纸砚,书写圣旨,将大皇子立为太子。
圣旨完成,谢皇后眉飞眼笑,将圣旨收入袖笼,对小宦官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快引路。”
同赵恒向殿外走出几步,她又对一个宫女道:“立刻去将糜妃接出来,一起逃出金陵。”
大皇子现在是储君,未来就是皇帝。
对她来说,这次除了要阻止窦唯扶持三皇子登基,她还要想稳住燕王。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想到把糜妃一起救出去。
否则一旦萧成掌控了皇宫,定然是要对糜妃不利的。
糜妃若是死了,燕王便会真正的了无牵挂,到时候谁都无法约束他。
可她还想暂时利用燕王对付窦家,给大皇子稳住江山,待大皇子登基之后,再考虑对付燕王不迟。
谢皇后吩咐宫女的时候,赵恒迅速给梁成递了个眼神。
梁成暗暗点头。
第五百八十四章 混战
“王妃,萧成正领兵向皇宫而去,韩铮,梁成等人俱都离开了京师,谢家也有了动作,他们的人把持了皇宫西门和金陵北门,准备救出皇上。”
醇王府花园凉亭,一个绿衣女子正向柳烟雨回禀当下金陵的乱局。
“醇王在干什么?”柳烟雨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句。
“我们将消息散播出去以后,王爷便去见韦将军了。”女子说道。
柳烟雨眉头微皱,“金陵大乱,他这是要趁机救皇上,这个死鱼脑袋,他为何对赵恒这个昏君如此忠心耿耿?”
顿了下,他道:“不过赵恒还没有蠢到家,早年就让韦正假意投靠萧成,如今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金陵城里的戏,倒是越来越好看了。”
燕王宁锦都司大胜的消息传来,她便决定将窦家的秘密公之于众。
前段时间,燕王受制于北狄,又传瘟疫横行燕州。
正式挑起皇家与势族的战争,只怕皇家会输个彻彻底底。
但现在,她认为时机到了。
一来,北狄遭受重创,短时间内不会再对燕王形成威胁。
二来,也让她看到了燕王的实力。
她要借助燕王的力量,将当年参与谋害晋王的势族全部铲除。
所以,趁着窦唯召集势族前往山庄之际,她立刻令人散播消息。
又把证据送给谢皇后,以让谢家明白,这不是谣言,而是事实。
如此,秘密无法遮掩,窦唯只能铤而走险。
而谢家一向求稳,不希望大颂变乱,以让大皇子顺利继承皇位。
面对窦唯引发的祸乱,谢家必然会反击。
到时,窦唯若是失败,其必然会逃回荆州自立。
谢家若是败了,则窦唯得位不正,其他势族也会趁机自立。
总而言之,无论怎样,她的目的都达到了。
只有天下大乱,燕王便无法偏居一隅,只能被她引入这场大颂的乱局。
她正想着,这时候一个仆役匆匆而来,对柳烟雨道:“王妃,王爷让你立刻前往金陵码头,那里已经备好了船,会带王妃前往燕州。”
“燕州?”柳烟雨怔了一下,接着突然一阵恍然,暗道:“原来如此,这就是他们的谋划,哼,也好,就让赵恒这个昏君多活一段时间,这样大颂会更乱,燕王到时候不打也得打了。”
……
与此同时。
皇宫西门。
这里杀声一片。
赵恒和谢皇后刚刚抵达西门,一只宫内禁军便赶来,挡住去路。
统领这只禁军的将领正是萧家将领萧迁。
谢皇后见状,当即令谢安领兵杀过去。
趁着混乱,她令士兵保护赵恒和糜妃登上马车,在骑兵的保护下向北门狂奔而去。
马车刚刚离开宫门不久,萧成便领着大队人马赶到。
望着正在厮杀的宫内禁军,他面色如霜,对身边的将领道:“追!抓获皇帝及糜妃者者,赏银十万两,封万户侯!”
将领们闻言,一阵心热,大批骑兵纵马而去,萧成也跟了过去,只留下一队人马助萧迁与谢安的禁军厮杀。
金陵繁华,街道上人流如织。
谢皇后的马车无法全力疾驰,不时因躲避行人而减缓速度。
相比马车,骑兵在街道更加灵活。
不多时,追击的骑兵便发现了马车,骑兵们急甩马鞭,催促战马向前。
马车里,谢皇后坐在左边,赵恒坐在右边。
望着就要赶上来的骑兵,谢皇后越发召集,不断催促马夫快一点。
赵恒则望着街道,似乎在期待什么。
原本,他一直小心维系着皇家与势族的平衡。
因为他清楚,只要平衡不破,势族和燕王就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他万万没想到,数月前,燕州瘟疫的消息突然传到了金陵。
通过探查,势族们断定燕王挺不过这次瘟疫,便果断下手杀了他提拔的禁军将领,控制了皇宫。
他这个大颂帝王一夜间被架空,成了势族的傀儡。
大颂的朝政不再直接经过他的手,而是直接由势族组成的内阁批阅。
自那开始,他便对势族彻底失望,筹谋逃离京师,前往燕州。
或许燕王对他不待见,但他们毕竟是父子。
他不求燕王对他毕恭毕敬,只求能在燕州安稳度过余生。
为此,他多次召见醇王,名义上是找他解闷,实际上是通过他计划逃出金陵。
这些年,醇王一直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只懂吃喝玩乐,几乎骗过了所有人。
只有他清楚,醇王不蠢,他赐醇王二字,也不是故意羞辱他。
而是故意制造他轻慢醇王的假象。
最重要的是,由于醇王有一个重要的把柄在他手中。
即便天下都背叛他,醇王也不会背叛他。
否则即便他死了,也会有人将他的把柄宣扬出去。
所以,他嘱咐醇王,令他暗中去找他安插在萧成身边的韦浩,策划出逃。
没想到这个计划还未实施,金陵便因窦唯的事大乱。
他相信,以醇王的聪慧,他现在已经去找韦浩了。
毕竟这对他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而在宫中的时候,他又提醒了梁成。
刚才西门混战的时候,梁成趁机让一个小宦官去寻醇王去了。
糜妃则夹在赵恒和谢皇后中间,惊慌又迷惑。
她知道,金陵出大事了,接下来她可能会在祸乱中死去。
一念及此,她忽然想起赵煦,泪如雨下。
现在,她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再见赵煦一面。
在马车的颠簸中胡思乱想着,忽然马车骤然猛停,整个马车翻倒在地。
接着她听见响亮的金属交击声,惨叫声以及怒吼声。
从马车中爬出,他只见两方人马正在厮杀,附近的百姓尖叫逃散,乱糟糟的一片。
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一阵大力传来,自己被拖入杂乱的人群中。
她正要尖叫,忽然一个声音道:“娘娘不要害怕,我们是燕王的人。”
说罢,拉着糜妃就走,消失在人群中。
赵恒和谢皇后俱都摔的有些狼狈。
紧张关头,他们都没有想起糜妃。
二人正不知所措之际,一个将领冲出,将赵恒拽上马背便走。
护卫马车的谢皇后也被谢家骑兵托上马,向北门而去。
第五百八十五章 逃亡计划
金陵北门。
城门守将不断望向街道尽头,神色焦急。
他原本是谢家安插在禁军中的人。
后来却得到了萧成的器重,于是谢家便让顺势投入萧成麾下。
“将军,来了!”
突然一个士兵指向街道尽头,只见一队骑兵正狂奔而来。
骑兵中隐约能看见身穿龙袍的赵恒以及凤衣的谢皇后。
见状,他立刻让士兵让开道路。
骑兵到了近前,并不停下,而是直接闯出城门向北而去。
这时他赫然发现与皇上骑同一匹马的人不是别人,却是禁军都尉韦浩。
想到自己也是谢家安插在禁军中的人,他便没有深想。
当骑兵全部冲出城门之后,他同样领兵而去。
如果让萧成知道他是谢家的人,他的小命就完了。
“不对,走这里!”
骑兵行出五里,谢皇后望见赵恒所在的骑兵队向金陵码头而去,忽然叫道。
赵恒这时回过头来,对谢皇后说道,“皇后,朕此番要去燕州避难,你是否要随朕而去。”
谢皇后怔了一下,接着笑道:“皇上说什么胡话,我们现在要去阳城,去什么燕州?”
随即,她突然面色一变,望向韦浩,“你不是国舅派来的?”
韦浩没有说话。
赵恒点点头,当下,韦浩带的骑兵要比谢皇后的多,他根本不怕,于是道:“既然如此,这里朕便于皇后分道扬镳吧,虽说皇后与朕感情笃定,但是朕却是再也无法信任势族了。”
危机关头,谢端能逼他立大皇子为储君,接下来就能害死他,让大皇子登基。
放眼天下,唯有去了燕州,他方能苟活。
这也是他被软禁之后,思索良久才决定的。
说罢,他不再解释,催促韦浩快走。
萧成兵马众多,他们赶上来,自己就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