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蒙殿下厚爱,只是这似乎要请示皇上。”糜衍一喜,想到什么,他又是一叹。
他是朝廷官员,拜入王府,这可不合规制。
糜庄捋着胡须,眼睛转了一圈,摇头道:“当今天下大乱,皇上避难燕州,来这里可不是为了与燕王争权夺利,为求富贵安康,他当不问世事,一切朝政交由燕王打理才是。”
赵煦向糜庄点点头,这姜还是老的辣,一下就能猜出赵恒现在的心思。
赵恒是皇帝,他走到什么地方,朝廷就在什么地方。
现在赵恒俨然是不问世事了,他只需向赵恒回禀一声。
赵恒就会答应此事。
毕竟他虽然是皇帝,但也就是个光杆司令了。
除了还挂着个皇帝的名头,什么威严都没有了。
“这倒也是。”糜衍恍然,接着他道:“不过还望殿下在皇上面前讨份圣旨。”
赵煦几乎将迂腐二字骂出口。
不过想了想,还是憋住了。
这不能怪糜衍,势族官员长久以来对皇家就不够尊重,但像糜衍这些寒门官员对皇家却毕恭毕敬。
没有圣旨,他心里便不踏实。
于是他道:“等回了燕城,本王便向皇上讨要。”
说罢,他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同二人说了,又向二人请教了下对当下大颂乱局的看法。
糜庄虽然拒绝在朝中为官,但对天下大势却极为清楚。
他道:“窦家和萧成洗劫了金陵,这是铁了心要反了,以窦唯执拗阴狠的性格,回到襄城不久,他只怕便会扶三皇子称帝立国。”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他这么做岂不是成了靶子。”糜衍道,他有些不赞同父亲的想法。
糜庄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道:“若是常人,自然不会称帝立国,但窦唯此等阴毒之人却会这么做,只有他当了出头鸟,其他势族才敢做第二,第三,如此,他窦家便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势族和皇家一同围剿。”
糜衍微微点头,赵煦想了想,也觉得糜衍的分析有道理。
赵煦又问道:“那么窦家之外,国丈以为谁会第二称帝呢?”
“谢家。”糜庄神色笃定,“殿下说皇上逃出皇宫前,谢端便逼迫皇上立大皇子为太子,这时谢端只怕便有了谋逆之心,若是皇上跟他谢家去了,只怕皇上随时都可能暴毙。”
糜衍无奈地笑了笑,“看来皇上比我们更了解势族,也难怪即便他心知殿下不待见他,也要冒险来燕州了。”
糜庄点点头,继续道:“所以得知皇上来了燕州,谢端因担心皇上会再立圣旨,让殿下为储君,定会恼羞成怒,抢先以圣旨为名,扶持大皇子登基,然后宣称皇上蒙难,污蔑皇上为假皇上。”
赵煦拍手一笑,糜庄说到他心里去了。
其实这倒不是糜庄料事如神,而是多度史书便能大致推断出。
毕竟日光之下没有新鲜事。
过去发生过的事,现在,将领都会发生,顶多会改变些外在形式。
“第三个称帝的应该是梁家,韩家和王家因毗邻燕州,倒是不敢把尾巴翘起来,怕将窦家的仇恨引到自己身上,紧随梁家的应该就是范家了,毕竟范家天高皇帝远,这些年早就有梳理朝廷的姿态。”赵煦一一补充。
说罢,他神色晦暗下来。
当代历史中,唐帝国的覆亡便是从地方节度使建国开始的。
之后中原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
大颂的势族割据倾向比这些节度使更甚,且早就不满赵氏皇族的统治,对大颂更是没有感情。
他们会更积极立国,摆脱大颂的统治。
估计赵恒也预料到了这一点。
势族立国,他这位大颂的老皇帝就必须死。
也只有燕州维持着皇族正统,自己有活下来的希望。
“哈哈哈,原来殿下心里早就有了计较。”糜庄大笑起来。
糜衍望望赵煦,又望望糜庄,叹了口气。
感觉自己瞬间没了存在感。
“只是可怜大颂立国二百七十余年,终究闹了个分崩离析。”糜庄的笑声终止,接着悠悠一叹。
赵煦闻言,望向南方,“势族之疾困扰了中原王朝太久,此番大乱倒正是不破不立的绝佳时机,国丈何必哀戚,今后,本王会给你们一个焕然一新的大颂。”
第五百九十章 翼国公
一轮红日从乐亭县的大海边际缓缓升起。
霞光中,赵煦同赵恒一行向燕城而去。
两日有余,抵达燕城。
赵煦将赵恒和糜妃安排在了燕城别院中。
给赵恒建个皇宫是不可能的,太过劳民伤财,他负担不起。
历史上,不少王朝的帝王都是修宫殿把国库修没了的。
所以,他只是挑了个与王府面积差不多大,十分精致隽永的府邸给了赵恒,当在燕州生活的别院。
对此,赵恒倒是心满意足。
比起乐亭县破破烂烂的宅院,这个宅院不输金陵一些官员的府邸了。
除此之外,他还给别院调拨了一些婢女。
这些婢女里有四院的眼线,会监察赵恒的言行。
除了赵恒,他还给醇王和醇王妃安排了一个院子。
对二人,他让徐克派了更多的人严密监察。
一切安排妥当,赵煦想起一事,向赵恒请了份圣旨。
“父皇,儿臣知道父皇被势族逼迫,无奈将杨老将军流放燕州,只为保全其性命,现在也该恢复杨老将军的名声了。”
别院正堂,赵恒正在梁成的侍奉下换衣服。
闻言,他道:“对,对,梁成,取来笔墨纸砚,下一道旨意,给燕王拿去。”
应了声是,梁成出去了一会儿,不多时端着笔墨纸砚回来。
赵恒在绢布上书写了一阵,盖上自己带出皇宫的打印,交给了梁成。
捧着圣旨,梁成到了赵煦身边,对赵煦露出谄媚的笑容,梁成道:“殿下,请接圣旨。”
“多谢梁总管。”赵煦道。
虽然在他眼中,赵恒现在只是个吉祥物。
但是表面上的礼仪,他还是要做的。
和每个古代王朝一样,大颂也是十分重视孝道的。
他既然是燕王,就是燕州表率。
若是他对待赵恒态度恶劣的消息传到民间,会引起十分不好的影响。
也会让人质疑他的品格。
毕竟百姓们可不了解这位大颂帝王当初对自己有多损。
“殿下客气了,今后在燕州,还要仰望殿下多多照顾。”梁成微微躬身。
赵煦点点头,“好说,好说。”
说罢,他拿着圣旨出了门,径直去找杨丰去了。
待赵煦离去,赵恒和梁成俱都松了口气。
赵恒道:“朕这一次真是赌对了,整个大颂,也只有燕州对朕来说是安全的,比起其他皇子,燕王真是一身正气。”
“是呀,不过皇上可要谨记来时说过的话,在燕州就只吃喝玩乐就够了,千万别再想其他了。”梁成道,“燕王虽一身正气,但从他历来做事风格来说,也是个眼里揉不得砂子的人。”
赵恒叹道:“朕还是知道自己斤两的,燕王将燕州经营成这个样子,又拿下了宁锦都司,不要说朕现在光杆一个,即便在金陵,势族对朕毕恭毕敬,怕也惹不得燕王了。”
梁成轻轻点头,笑起来,“这就对喽。”
这边,赵煦出了别院,就向杨丰住的院子去了。
半路上,他被徐克追上了。
喘着粗气,徐克道:“殿下,窦家在襄城立国了,窦唯扶持三皇子登基为帝,还建了国号,叫南梁。”
“南梁?”赵煦皱了皱眉头。
梁朝是大颂之前的一个朝代,当初梁朝的开国皇帝便从襄城起兵,夺取天下的。
窦唯定国号南梁,看来是想学梁朝皇帝逐鹿天下。
“现在的赵幕不叫赵幕,而是叫窦幕了,他也不是大颂的三皇子,而是窦唯的亲子。”赵煦纠正了徐克的叫法,接着道:“其他几家有什么动静吗?”
“萧成领兵撤出金陵之后,谢端带领谢家兵马占领了金陵城,当前正在安抚金陵百姓。”徐克继续道,“韩铮回到鲁城之后,去了青城的东瀛会馆,王子安回到业城,倒是没什么动静。”
最后,他道:“范行伦和梁开一起去了临城,不知有何居心?”
“范行伦去了临城?”赵煦的眉头拧了起来。
这个范家在朝中一向十分低调。
此刻大颂出了乱子,他却去了临城,定然是有所图谋。
不过江南距离燕州太远,他当下有些鞭长莫及。
对此,他只能让徐克继续盯着。
听了徐克的回禀,他再次往杨丰的院子去了。
当前谢家,梁成等还没有动静,这不是他和糜庄的预料错误,而是任何事都需要一段时间发酵。
谢家兵马现已入驻金陵。
他不相信谢端面对皇宫中的龙椅,他能忍得住。
当下,正如他和刘福,常威商议的一样,还得暂时观察形势。
一路想着,他到了杨丰的宅院。
这时,杨丰正在院子的井边打水。
赵煦见状,不由叫了句,“翼国公。”
这一声吓了杨丰一跳,杨丰手中的水桶不由落入井底,发出啪的一声。
“殿下,你怎么来了。”杨丰擦了擦手,有些不知所措。
宁锦之战后,他对燕王已经是推崇之至。
心里对赵煦敬佩的是五体投地。
对杨家而言,宁锦都司的意义与他人不同。
因为宁锦都司是丢在杨家人手中的。
现在,燕王亲手将宁锦都司拿回,他心里是存有一份感激的。
“哈哈,本王前来,是来恭贺翼国公的。”赵煦笑着,将圣旨拿了出来,“杨丰听旨。”
杨丰唬了一跳,但瞥见圣旨上印章,他立刻跪了下来。
赵煦微微一笑,将圣旨读了一遍。
圣旨上,赵恒坦言自己受势族逼迫,现在身临燕州,当自悔过,恢复杨丰翼国公爵位。
“杨丰领着,吾皇万岁。”杨丰接过圣旨,眼眶微红。
意识到什么,他道:“皇上来了燕州?”
赵煦点点头,于是把金陵变乱的事说了。
杨丰听完,久久无语,长叹一声道:“这一天终究是来了。”
望向赵煦,他道:“不过这次倒是也谢谢殿下,还一直替老朽着想。”
赵煦耸了耸肩,“其实本王也是受人所托,不想让他分心,专心应对北狄。”
“谁?”杨丰不解,他想不出还有谁能让燕王卖这个面子。
“杨震。”赵煦也不卖关子了。
杨丰越发迷惑,“老朽倒是知道殿下军中有个人叫杨震,只是他与老朽无亲无故,只是同姓,又何必如此?”
赵煦嘴角上扬,“难道这位杨震就不能是老将军失踪了十余年的儿子吗?”
“啪!”突然一声脆响传来。
赵煦扭头望向院门外,只见杨素素俏生生站在那里。
地上的陶罐碎成了数片。
第五百九十一章 红利
“素素。”
杨丰见杨素素回来,立刻走了过去。
拉着杨素素到赵煦身边,他问道:“你也听见殿下刚才说什么了?”
杨素素低着头,微微颔首。
想到什么,她向赵煦福了一礼,道:“民女杨素素参见殿下。”
“免礼。”赵煦打量了眼杨素素。
自来燕州之后,杨素素便将自己的锦衣华服典当了。
平日只穿粗布衣服和杨丰每日以卖豆腐营生。
不过虽然不施粉黛,也没有美丽的衣装,但杨素素依旧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从她和杨丰在燕城走街串巷卖豆腐。
豆腐天仙的美名便在燕城传开了。
富商公子,风流书生无不慕名而来。
往往二人没出门多久,车上的豆腐便卖光了。
一些登徒子甚至打起来歪主意,这些人当然让赵煦派遣保护二人的侍卫给收拾了。
“谢殿下。”杨素素微微抬起头来。
一对秋水般的眸子盯住赵煦,神色微微激动,“殿下刚才说的可是真的,我爹还活着?”
赵煦点点头,于是将白尚如何在菊花岛遇到杨震,杨震又如何参与了北伐时期对宁锦都司的袭扰。
以及组建宁锦都司,杨震又宁锦之战中夺取锦城的事迹同杨震说了。
杨丰和杨素素闻言,俱都相做了一场梦一般。
燕王说了这么多,总归不会是编故事骗他们。
再者,他们又没有一点价值,燕王又何必骗他们。
想到这,杨丰和杨素素同时流下泪来。
当年杨震战死的消息传来,他只觉杨家的天塌了。
他一生六个儿子,五个儿子战死沙场。
杨震是他最后一个儿子,也是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
所有人都认为他会继承自己的衣钵,将杨家发扬壮大。
他死了,毫无疑问是对杨家的致命打击。
自此,杨家绝后了。
那一夜,他几乎苍老了十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