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期行军,士兵的小腿肚子便会酸疼,这会让士兵更容易疲惫,减缓行军的速度。
但绑上绑腿,便能缓解这种酸痛,更利于长途跋涉。
在当代,建国之前的士兵小腿肚上常常绑着这个东西。
这也是当时每一个士兵必须掌握的技能。
现在,他把绑腿这门手艺交给王府亲军士兵,便是为了打造一支来去如风的轻步兵。
想到这儿,他对常威解释了一番。
常威闻言,嘴张的大大的,“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待会儿回去,末将试一试。”
同常威说了军服的事,赵煦又道:“还有一件事,从今以后,取消单膝跪立的行军礼,改用这个军礼。”
说罢,赵煦抬起手来,将指尖对准自己太阳穴位置。
无论是军服还是行军,这都属于王府亲军改革的一部分,使王府亲军向近代军队转变。
毕竟,近代军队对封建军队的碾压,除了武器方面,也有制度方面的优势。
常威怔了怔,学着赵煦比划了一下,他正要开口说这个军礼显得不够郑重。
赵煦立刻打断他:“本王知道你想什么,你口口声声说把士兵当做手足,有让手足整天单膝跪地,向你行礼的吗?提高士兵的地位要以身作则。”
常威顿时哑口无言,神色尴尬。
嘿嘿笑了两声,他道:“殿下教训的是,这样也不错。”
说罢,他有模有样向赵煦行了一礼,赵煦笑了笑,也还了一礼。
这些属于军队改革中的小事儿。
这次他让常威过来,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这件事甚至关乎将来大颂的总体军事实力。
沉吟了一下,他道:“从明年开始,全面实行预备役制,年满十八岁到四十岁的青壮有义务服兵役三年,三年退役之后,转入预备役,一旦国家有战争需要,必须响应召回。”
说罢,他将预备役制同常威说了一番。
这预备役制是伴随近代战争而出现的产物。
为的便是保证国家的常备军数量,以及战争时期扩军时有充足的预备役士兵填充军队。
这属于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问题。
如果没有预备役制度,待士兵消耗过多,再临时招募军队,便已经来不及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争号角
“殿下真是高瞻远瞩,这预备役制等于藏兵于民,真是厉害。”
理解了预备抑制,常威不禁一阵惊叹,望向赵煦的目光中充满敬佩。
这便是燕王在所有将领心中,地位无可动摇的原因之一。
没有人能够像燕王一样,把王府亲军不断推向更高的台阶。
对常威的反应,赵煦早有预料。
他的表情古今无波,继续道:“除了预备役,军中还要成立军士事务司,专门负责预备役事务。”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百姓参兵的积极性,还要出台几项政策。”
“第一,士兵服役期间,免除本户赋税,第二,各州各县武侯的选拔以退役士兵优先,服兵役超过十二年者,退役后,当地府衙有义务为退役士兵安排职位。”
“第三,对士兵发放军士证,让士兵享受各类优先政策。”
常威一一记下,神色动容,“殿下,您对我们将士真是太好了。”
毫无疑问,这几项政策对军中将士极为有利。
最重要的是,今后士兵的地位会因此大大提高。
“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赵煦站了起来。
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时代,战争会如夏天的雷雨一般频繁。
对直面战争的士兵而言,他们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难。
对他们给予优待,是应该的。
否则,便等于没有良心。
把手按在常威的肩膀上,他道:“回去后,你便筹备此事吧。”
“是,殿下。”常威高喝道,想到什么,他重重向赵煦行了一个军礼。
这是正是赵煦刚刚教给他的军礼。
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煦同样微笑行礼。
待常威离去,赵煦把糜温叫了过来。
刘福和常威要去执行具体的事项。
但教育和预备役这两件事除了执行,还需要大力宣传,此事便只能交给糜温了。
应承了此事,糜温返回报社,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头版上刊登了七年免费教育的政策。
第三天的头版头条则是预备役以及优待军士的政策。
这两大政策先后刊登,立刻在燕城引发巨大的涟漪。
因为这意味官考之后,燕王给寒门子弟打通了更多上升的通道。
一些士子读了报纸,因激动,甚至当场痛哭流涕。
更有人跑到王府面前,长跪不起。
接着,这涟漪又不断扩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宣传司的推动下,几乎传到了燕州每个角落。
“这件事真的假的?”范阳郡西北,一个叫青木的村落。
晚上刚刚吃过饭,村民们三五个聚集在一起闲聊。
袁家被赶走之后,不少百姓从平郡和辽郡迁回。
之后,他们享受到了同燕郡百姓一样的税赋。
经过两次丰收,以及参与大基建等工程,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
有闲钱沽酒,也有闲钱给家人添置新衣。
衣食不愁,他们中不少人自然有了更高远的想法。
只是虽然相比以前的日子好不少。
但想要供家里的孩子去私塾读书,银子还是不够的。
所以,现在朝廷免费公署的消息传来,他们自然十分热切。
唯一感觉便是有些不敢相信,如同在梦幻中一般。
免费的公孰,这可千古未有。
“这还有假?这可是刊登在报纸上的东西,报纸知道吗?据说这报纸上说的,就是燕王想说的。”一个村民亮了亮手中的报纸。
这是一个商贾经过村子,向他讨水的时候,送给他的。
在他家院子里喝水的时候,商贾同他讲了报纸上的事情。
接着,这个消息便迅速在村子里传开。
其他村民望向报纸,露出羡慕的神色。
这是个新鲜东西。
不过可惜他们都不认识字儿,也没有闲钱去买这个报纸。
“切,嘚瑟什么,谁没见过报纸,每次宣传司来人,不都拿着报纸。”
“就是,捡了份报纸,尾巴翘起来。”
“……”
村民相互打趣,他们羡慕,却很淡定。
因为会晚一些,但宣传司的人一定会来到村子里,把最新的政策告诉他们。
果然,没到三天,宣传司的人便抵达了村子。
带来免费公孰预备役定制以及军事优先的各类政策。
以往每次宣传司的人员抵达,村民们总会将他团团围住。
听完之后,才会意犹未尽的散开。
但这次,他们震惊的忘了移动脚步。
过了半晌,突然如同沸水一般喧闹起来。
“燕王殿下真是心向我们百姓。”
“没错,他简直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
村民们议论纷纷,在他们看来,这些政策对他们绝对有利。
千百年来,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世世代代无法逃脱。
家中子弟根本不可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即便有,那也是因为家中女儿做了豪族的小妾,攀上了高枝。
但现在燕王给了他们所有人公平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上免费公孰。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官考进入官场。
而且,这还只是一条路,当下又有了第二条路,第三条路。
无法进入官场,他们还可以选择让家中子弟进入工坊,拿每个月极高的月俸。
还可以选择去当兵,以前家中子弟当兵,能如常拿到饷银便要烧高香。
但现在当兵,竟然能享受这么多福利,简直令人眼馋。
想到激动之处,村民们不禁高呼“燕王千岁”,“燕王千岁”
阵阵高呼甚至惊起了树林中的鸟儿。
落下满地鸟屎。
在各项改革政策不断传开的同时,常威和刘福也在紧锣密鼓地落实这些政策。
建设公孰的担子落在了工部的头上。
邹容立刻调遣工部官员前往各郡县督促公孰建设。
常威一边建立军士事务司,一边盯着军服的生产。
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批六万套新式军服抵达军中。
这个时候,黄色火药和木柄手榴弹也储备了足够的数量。
命令第一批军服交给了平原城的一线军队。
他将来到王府,正式向燕王请战。
“殿下,黄色火药和木柄手榴弹当下准备充足,可以实施南下计划,请殿下发布号令。”
“本王命你,立刻南下,主动歼敌!”赵煦说道。
就如同他的计划,他这次不会等对方首先发难。
既然,他们没有自己准备的快,那就先承受他的怒火!
第六百五十三章 掷弹队
平原城。
战争拉开帷幕,常威便抵达了这里。
因与齐国隔河相望,这里自然成为战争前线。
王府亲军九成的兵力部署在晋河北岸。
“嘿嘿,终于要打了,我等的牙都上火了。”
平原城临时指挥室,吕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秦山和关通二人笑得合不拢嘴。
常威出发前,便给三人去了命令,让他们在平原城会合,商议南下的战争。
“什么狗屁伐燕联盟,这次末将倒要看看他们有几分本事。”秦山冷哼一声。
在他们眼里,势族本就是乱臣贼子。
现在他们竟敢勾结北狄和东瀛,图谋攻打燕州,这简直就是叛国,罪加一等。
当下,这些叛国者就在晋河的南岸,他们恨不得立刻南下,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
“他们一定想不到,我们会主动南下进攻,等我们的大军越过晋河,他们一定会吓得尿裤子。”
“哈哈哈……”关通说完,三人笑了起来。
常威忍住笑意,在三人面前,他需要保持威严的形象。
清了清嗓子,他瞪了眼三个人,道:“虽说这次换装了黄色火药,还有木柄手榴弹,但你们一个个的不要把尾巴翘起来,若是打出的伤亡比例,不成体统,我就把你们丢到晋河里面去喂鱼。”
“是,将军。”三人同时立正挺胸,向常威行了一个军礼。
这自然是王府亲军的新式军礼。
常威点了点头,“趁着还未渡河,再让士兵熟悉一下木柄手榴弹。”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进行了手榴弹的投掷练习,不过扔的都是假的手榴弹。
如今木柄手榴弹被送到军中,该让他们体会一下榴弹爆炸的威力。
吕昌三人也来了兴趣。
这个木柄手榴弹一直在对外保密。
他们也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但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手榴弹。
常威这么说,他们再也忍不住,一溜烟的跑了出去,让自己麾下的将领去仓库搬运手榴弹。
又选了几个投掷手榴弹的高手,去了城外的校场。
把手榴弹分发给士兵,吕昌三人摒住呼吸。
常威背着手神态轻松,他在兵仗司的校场中见识过了手榴弹爆炸的场面,倒没有什么稀奇的。
来到校场,他主要想看看军中的佼佼者,能把手榴弹扔多远。
“开始吧。”一切准备就绪,常威下令。
这时,一个士兵拿起一枚木柄手榴弹,将木柄后面的盖子扭开,拉火绳露了出来。
按照训练时的步骤,士兵拉动火绳,随即一股青烟冒出。
卯足了劲儿,士兵抡圆了胳膊,将手榴弹扔了出去。
“轰!”手榴弹落在五十米远的位置,突然爆炸,腾起一团火焰和烟雾,泥土四溅。
“轰轰轰……”接下来又有几个士兵投掷着榴弹,大多落在五六十米的位置。
吕昌三人目见手榴弹爆炸,从一开始的惊讶变成了兴奋,又变成狂喜。
秦山道:“将军,这个手榴弹太厉害了,这等于人人都成了炮兵。”
“不止于此,炮兵可没有这么灵活,这手榴弹拿在手里,想扔什么地方,就能扔到什么地方,方便的多。”
吕昌则道“有了这个东西,真的是再也不需要重步兵了,直接把手榴弹扔城墙上去,就把敌兵全炸死了,穿那么笨重的盔甲,还不如多带几个手榴弹。”
虽然对重步兵一直留有执念,但这次,他真是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保留重步兵了。
燕州冷兵器时代过去了,辉煌将属于火器。
秦山和关通没有注意到吕昌的情绪,他们脑子里现在全是把手榴弹扔到对方城墙上的画面。
有了手榴弹,今后他们攻克城池将会事半功倍。
三人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常威则来到士兵面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根据燕王的要求,军中士兵投掷手榴弹的最低标准是三十米。
这些士兵能够将手榴弹扔到五六十米外,的确难得。
如此想着,他脑中忽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