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躲到九江南的势族,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关在笼子里的无牙老虎。
    等他们的蒸汽船下水,干掉不列颠人的舰队,就是他们覆灭的时候。


第七百二十五章 铸币权
    燕城。
    王府。
    蒸汽机出现在临城,以及势族在不列颠和吴国联合舰队的掩护下,撤往九江以南的消息,先后被送到赵煦手中。
    又过了两日,常威再次送来一份战报,王府亲军接掌了扬城。
    随即,赵煦给常威下了一道命令,让他返回燕城。
    除此之外,他还将周毅叫了回来。
    孙政此番出使,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目的。
    接下来,他会按照和吴国的约定,双方暂时划江而治,不会与加入了东土联盟的吴国继续鏖战。
    毕竟,他一边打,东土联盟的参与国一边向吴国输血。
    这等于游戏中有个奶妈不停奶对方的血量,砍了半天,对方依旧生龙活虎。
    最终,双方会打成消耗战,内耗的终究是大颂的国力。
    这绝对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当然,由不列颠和吴国组成的舰队封锁了九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燕州的海军或许能够凭借数量击败不列颠的舰队,但是显然无法击败不列颠加吴国的联合舰队。
    何况,这其中还有山姆国参与其中。
    海战打响,他们的战舰必然也不会缺席。
    所以,面对当下的局势,他的最优解便是稳固北方。
    如此,自己便掌握了大颂近半疆土还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
    土地意味着资源,人口意味着劳动力。
    资源加上劳动力,就是工业腾飞的基础。
    再者,这四千万本身也是消费市场,一个丝毫不受势族影响的消费市场。
    数日时间内,常威和周毅抵达了燕城。
    这时,赵煦在议事堂召集群臣议事。
    “殿下,当下吕昌进攻顺利,基本拿下了宁州的郡县,正在向亳州和豫州进发。”
    文武大臣分列两侧,常威出列,向赵煦介绍当下的战事。
    赵煦点点头,三家势族的主力撤到九江之南,亳州和豫州不过是一些残留的豪族。
    对付这些豪族,吕昌统领的三万兵马,绰绰有余。
    不过,根据来自当代的经验,这些不甘心的豪族一旦落败,竟然会落草为寇,闹起匪患。
    所以,他对常威道:“攻城略地的时候,要注意清剿躲入深山老林的豪族残兵,免得他们祸害乡里。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
    赵煦接着望向刘福,“打下来的城池,王府亲军只是代管,最终还是要你们这些官员去当地为政,前些日子,本王便让你拟定官员名单,可有了眉目。”
    刘福出列,拱手道:“回禀殿下,臣从司州,晋州,燕州,宁锦都司各郡郡守中,挑选出了七位佼佼者,准备担任秦州,雍州,齐州,宁州,亳州,豫州以及荆州州牧。”
    “又从各县挑出了一些官员充任郡守,县令及以下官员,因外派而缺乏的燕州官员则从政务学堂的学员中选拔补充。”
    赵煦闻言,神色满意。
    老练的官员前往这些地方,能更快地恢复当地民生。
    虽说,刘福提到的荆州还正在打仗。
    不过等王府亲军向荆州进发,这也是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北方的战事除了荆州,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刘福也做好了接掌各州的准备。
    这时,赵煦望向周毅,“琉球的事情如何了?”
    “回殿下,自琉球的东瀛士兵被陆战队歼灭,尚斌基本控制了琉球三岛,而且因为施行的仁政,得到了三岛琉球百姓的拥护。”周毅道。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除此之外,末将正给琉球训练士兵,末将回来时,尚斌隐晦提及,想让琉球军队装备我们燕州的火器,还望殿下定夺。”
    “想要我们的火器不是不行,不过不能白送,让他们拿银子买就是了,当前王府亲军使用的火器,尽可以卖给他。”赵煦说道。
    建立琉球军队,还是能减少燕州的压力的。
    否则,他们就得留下大量陆战队士兵保护琉球。
    而待琉球军队训练完成,他们就可以撤出多半陆战队士兵,只留下部分监管琉球军队即可。
    “是,殿下。”周毅应了声,接着,他的眉头起来,“殿下,末将听说有十二艘不列颠的蒸汽船,当下在吴国,末将担心,东瀛会唆使不列颠人助他们夺回琉球,如此,以当前燕州海军的战舰,只怕难以护卫琉球。”
    赵煦轻轻哼了一声,“行了,本王还不知道你的花花肠子,年底的时候,咱们的蒸汽船便能下水,但在这之前,若是琉球被东土联盟攻占,你便自己跳到海里喂鲨鱼去。”
    周毅顿时两眼放光,全没了小媳妇儿受委屈的样子。
    他知道舰船司正在建造蒸汽船,但却不知道蒸汽船下水的时间。
    现在燕王说了,他顿时踏实了。
    赵煦懒得理会他,对常威道:“在扬城留下三万兵马,剩下的兵马就前往襄城,与马翰的军队汇合,拿下荆州吧,这江北也该安宁了。”
    “末将遵命。”常威回道。
    议定了要重点处置的要务,赵煦又和大臣们继续讨论其他改革事宜。
    毕竟,马上朝廷就要接管半个大颂。
    在各方面需要更加完善。
    政务方面,赵煦要求刘福扩充教育司,今后由教育司专事官考。
    同时订立律法,对官考中舞弊的官员严惩,最高者死罪。
    参与的学员则终生禁考,永不录用。
    官场方面施行三年一次的考评,按考评结果升降官员。
    同时每五年,官员需要轮转一次,也就是从州郡县调往其他其他州郡县。
    这是为了避免官员在当地经营势力,与朝廷软对抗,成为土皇帝。
    最重要的则是消减州牧,郡守,县令的权利。
    今后州牧只负责政务,各州的州兵,郡兵直接由王府亲军统辖。
    负责治安的武侯则由朝廷直管的武侯司统辖。
    “除此之外,朝廷要建立四大银行,分别是商贸银行,建工银行,农事银行,以及皇家银行,由皇家银行统辖这三家银行。”赵煦缓缓说道。
    布匹,有布行,胭脂有胭脂行,管银子的自然自然就是银行。
    铸币权这个东西,他早就在心里盘算了。
    只是因为燕州体量太小,可有可无。
    而如今,时候到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双线布局
    “银行?这是什么,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是,还有这蒸汽船,这次朝议正是云里雾里的。”
    “……”
    赵煦提及银行,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赵煦笑了笑,蒸汽船这种核心的机密,当然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其他大臣没有听说过,很正常。
    至于银行,他则是第一次提及,包括刘福杨贺在内,对此事同样一无所知。
    于是他道:“换个说法你们就明白了,这银行就相当于钱庄。”
    “原来是钱庄呀。”
    “不过银行这个名字,倒也贴切。
    “……”
    大臣们窃窃私语。
    “只是,为何要建四个不同的银行。”杨贺这时问道。
    赵煦继续解释,“自然是因为其各有职能,今后,皇家银行将负责调控和干预大颂国内的工业和商贸发展,拥有铸造钱币的权利,三大行及今后可能成立的一切银行由皇家银行统辖。”
    “商贸银行则负责向商贾放钱,支持商贾在外开辟贸易,以及建立商行等行为。”
    “建工,顾名思义,是对大颂内各项建设工程和工坊放钱,农事银行自然就是扶持农业。”赵煦尽量以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解释。
    北方安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全面大发展。
    他对大颂的发展模式,坚持的是以王府产业为核心,主导大颂经济,民间工商为辅助,活跃大颂商业坏境,同时又以农为本。
    三大行将会对参与商贸,工业和农业的个人提供贷款,支持他们进行商业活动,建立工坊,办养殖场以及种植经济作物。
    当然,这些钱最终都是需要收利息的。
    不过他会要求皇家银行将这个利益定的非常低,以支持大颂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会向民间开放一些商货的生产。
    比如允许建立民间纺纱坊,织布坊,玻璃坊,水泥坊等轻工业类型的工坊。
    不过,为了防止工艺的泄露,开放工坊的时候,他会把专利权编入大颂律法。
    只有掏银子购买专利的商贾方允许利用对应的工艺建立工坊,违反者会遭遇刑罚。
    “可如此一来,王府产业的收益岂不是少了。”赵煦解释了一遍。
    这时,杨丰露出困惑的神色。
    杨贺闻言,笑道:“翼国公这就想错了,商人要建立工坊,就得掏银子买专利,还得掏银子买地,建工坊,甚至要买蒸汽机,等他们生产了,朝廷还能向他们收税,看似王府吃亏了,其实是王府赚了。”
    顿了下,他继续道:“而且他们这一折腾,等于盘活了不少工坊,建工坊需要水泥,水泥需要开采石灰石,甚至还要买蒸汽机,这样的工坊一座两座倒罢了,如果大颂各州各郡各县都有,蒸汽机工坊的订单就忙不过来了,还得需要更多的蒸汽机工坊,更多的水泥坊,大颂工业也会受到刺激,大大发展……”
    杨贺唾沫横飞。
    他在政务司专攻商贸,自然十分理解赵煦将要推行的政策。
    杨丰摇了摇头,还是一知半解,他道:“自从来到燕州,老臣真是觉得自己变成老古董了。”
    他身后从金陵过来的大臣们心有同感。
    原本他们对燕州这帮官员,对燕王还有些不服气。
    但在燕州一日日过下来,他们终于明白,这个燕州没有燕王和他麾下的官员,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于是他们渐渐成了应声虫,燕王和他麾下的官员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开口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即便是皇帝赵恒这段日子下来,也对自己这位第九子没了脾气。
    与他们闲聊时曾说当今天下,也只有燕王能够铲除势族,一统天下。
    “翼国公不必妄自菲薄,这些东西,你们去政务学堂便能了解一二。”赵煦笑道。
    接着,他转头望向刘福和杨贺,让徐烈将一本册子交给二人,“这上面记载着四大行的具体职责和职位构成,还有就是对大颂接下来工商发展的规划,你们按照上面严格执行即可。”
    这是他晚上闲暇时间,编制的经济发展蓝图。
    如果执行下去,各类工坊将在江北遍地开花。
    打仗依靠百姓,发展经济,同样也需要百姓积极参与。
    否则只有王府产业,工业便会如同一潭死水。
    一旦民间工商活跃起来,江北的工业产值将极速提升。
    而工业产值的提升则会带来物质的丰富。
    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同时工坊也会提供大量的就业,让百姓多一分收入。
    如此才能实现民富国强。
    不过,有一条,这样搞也容易产能过剩。
    一旦商品在大颂国内饱和,就得向其他市场输出,
    商品的输出,从海外市场换为巨额的利润。
    这些利润会让大颂越来越富有。
    所以,在启动工商发展规划的同时,他必须为今后大颂商品寻找出路。
    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市场被西土人控制。
    他想杀入这些市场,必然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一战前的德国,就是因为迅速成为工业强国,而却没有匹配的市场,甚至被处处打压,最终挑起了战争。
    毕竟一旦工坊没有利润,工坊就会大量倒闭,工业的发展也会停滞,百姓的生活再次变得困苦。
    而他想要拿下海外市场,就必须有强大军力的保证。
    于是,他对常威和杨丰道:“趁着这段时间,要给王府亲军所有士兵,换上新式军服。”
    顿了下,他道:“还有,长久以来,王府亲军校尉统领五百人,都尉统领一万人,这中间的相差太多,本王以为当重新设置军中官阶。”
    “今后,十人为队,设队长一人,三十人为旗,设旗长一人,百人设总旗一人,五百人为一都,设都长一名,一千人为营,设营长一名,三千人设校尉一名,五千人为一卫,设卫指挥一人,都尉下辖一到三个卫,都尉之上设振武将军,管辖两到五个都尉,全军由大将军统领。”赵煦沉吟着说道。
    此番设置,他是对照当代军制设定的。
    队就班,旗就是排,总旗就是连,都就是营,营就是团,校尉就是旅长,卫指挥就是师长,都尉就是军长,振武将军就是集团军司令。
    大将军是兵马大元帅了。
    如此精细划分下来,今后王府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