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殿下,马翰交回了兵符,没有出什么乱子,现在马家军队正式归属将军府统辖。”常威道。
得到赵煦的命令,他便给马翰去了一道军令。
马翰的表现让他彻底安心了。
赵煦满意地点点头,马翰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接着他道:“对了,你这几日调遣五万兵马前往锦城,制造北伐之态。”
这是他和伊万的交易,为的是防止东土联盟进一步扩张。
“是,殿下。”常威向赵煦行礼个军礼。
其实他倒是想真的北伐。
不过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小小统领,只凭一腔热血。
身为大将军,他必须同燕王一样思考全局。
正如同燕王向他分析的一样。
暂时不能陷入与北狄或是吴国的战争中去。
因为以东瀛,不列颠为核心的东土联盟正在虎视眈眈。
卷入任何一场战事,他们都会向对方输血。
最重要的是通过一场海战确立燕州的海上霸权。
二人正说着,这时凤儿忽然到了门外,“殿下,董安求见。”
“让他进…董安!”赵煦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回过神来,顿时吃了一惊。
凤儿笑起来,“没错,是董安,他说要给殿下一个惊喜,所以抵达静海的时候,没让人事前通报殿下。”
“这个混账!”赵煦骂了句,但难以掩饰脸上的笑容。
他这次派遣董安出海,无异于当代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塞。
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他的眼睛了解当下世界的样子。
“让他滚进来。”赵煦叫了句。
凤儿点点头,转身离去。
不多时,董安到了书房门口,作势就要往地上滚。
因为凤儿将赵煦的话,一字不漏转述给了他。
他也有意和燕王开个玩笑。
赵煦见状,向前走了两步,在他没滚之前,一脚踢到他的屁股上,“少跟来这套,说说你这段时间到底干了什么?”
“嘿嘿……”董安这时直起身子,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此番南下,臣真是开了眼界,而且还给殿下带来了不少好东西。”
赵煦这时才看清董安的脸。
海上风吹日晒,让白净了他几乎变成了包公。
而且以前挺着的大肚子也没有了,瘦了许多。
他指着两个凳子,让常威和董安分别坐下,听董安这段时间的遭遇。
“按照殿下的吩咐,臣先去了雅加城,向斯特丹人解释商船遇袭之事,可是斯特丹人半信半疑,然后臣就吓唬他们,说殿下燕王有上百艘战舰,唬的他们倒是没敢派出战舰前往东瀛。”
“直到一个月后,佛郎机使节到来,他们才相信了我们,那个斯特丹总督还把东瀛人臭骂了一顿。”
“在雅加的一个月,臣和斯特丹人熟悉了不少,通过他们,了解了不少西土的事情。”
“之后,下官便一直向东航行,到了殿下说的澳洲,又从澳洲返回向西航行,去了交趾国,暹罗国,骠蛮国,最终抵达天竺国。”
“不过为了刺探情报,抵达天竺之后,臣便让两艘战舰藏匿起来,臣只是以普通商贾的身份到了天竺,还见到了不列颠的蒸汽船。”
“直到不列颠的蒸汽船北上,臣了解了东土联盟,这才匆忙返回,想把情报送回燕城,可惜我们燕州的战舰跟不上他们,前两日,下官才抵达。”董安最终说道。
“你虽然说的很简单,但这段时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赵煦望向董安手上的伤疤,那时被铅弹击中才会留下的痕迹。
董安挠了挠头,“这海上到处是海盗和私掠船,若不是殿下派了两艘战舰保护臣,臣只怕真的要死在海上了。”
“不过,臣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想抢我们,我们也去抢他们,也变成了海盗,谁怕谁呀。”董安一拍大腿。
似乎想到什么,他忙来到门外,提了一个竹筐进来。
从里面抓起一把红色的东西,他对赵煦道:“臣走的时候,殿下让臣收集大颂没有的农作物,这里便是臣找到的。”
赵煦望去,董安手中的却是一把红辣椒。
在当代,这个东西也是外来物,同样,大颂是没有的。
心中一喜,赵煦来到董安面前,向他的竹筐里打量起来。
除了辣椒,竹筐里还有一堆黄色的颗粒,却是玉米。
玉米上还有一个干瘪的西红柿,甚至还有烟草。
和土豆一样,烟草这种植物同样来自南美洲。
“殿下,这些只是拿给殿下看的,还有上次周毅从东瀛战船中找到的土豆和红薯,臣这次也带回不少,都在静海的战舰和商船中。”董安补充了一句。
赵煦闻言,更是精神一震。
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口。
但人口投入工业,就会减少农业产出,这是个十分矛盾的问题。
所以找到土豆和红薯之后,他一直在让官庄培育苗子。
现在,董安又带来不少农作物。
其中辣椒可以配菜,西红柿可是当做菜肴,烟草能够生产卷烟。
但里面最重要的是玉米。
玉米十分耐旱,而在古代,不靠近河边的田都不属于良田,亩产甚少。
有了玉米,有水地方便可以种植水稻,小麦。
而少水的地方便可以种植玉米,如此能极大提高江北的粮食产量。
第七百三十二章 农业的希望
“董安,你真是立了个大功啊。”赵煦拍着董安的肩膀,嘴笑的合不拢。
可小小的种子不大,但对大颂的发展影响却很大。
董安意识不到这些,他只是按照赵煦的命令行事,无法考虑到这些农作物对大颂的深远影响。
不过见燕王这么高兴,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高兴了一会儿,赵煦再次坐下来。
这次他重点询问了西土在东土南域的殖民情况。
尤其是不列颠在天竺的殖民。
“吕宋当前归属弗朗机,交趾国归属法兰克,斯特丹人占据了雅加,不列颠除了占领天竺外,还控制了骠蛮国,不过,不列颠人在天竺国的经营最深。”
“在天竺国沿海的几座城市,有大量不列颠商人建立的工厂,这些工厂主要以纺纱厂为主,因为天竺盛产棉花。”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武装天竺的土著军队,不列颠还在天竺国建造了火器工厂,据说这些火器的威力和不列颠本土的火器相差无几。”董安将收集到的信息一一说出。
顿了一下,他的面色凝重下来,“除此之外,臣还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不列颠在不断在向天竺国派遣战舰和蒸汽船,目标就是大颂,当然,殿下可以已经知道了……”
接着,他又同赵煦说了不少游历时候的见闻。
赵煦边听边点头。
董安说的,基本上和费文说的相差无几。
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更详细的东西,比如天竺的社会情况。
一直聊到中午,董安要回去。
他刚刚抵达,便来了王府,还没有来得及回家。
董安离去,常威忧心忡忡,“这北狄尚未剿灭,没想到西土这群狼又围了上来,他们一个个的比北狄还要危险,我大颂真是多灾多难。”
赵煦暗道,本王没来之前,大颂是多灾多难。
不过既然本王来了,大颂便是福星高照。
于是他对常威道:“不要担心,他们终究不过是一群纸老虎。”
常威点了点头,燕王的安慰,让他的心情舒畅不少。
只要有燕王在,他有什么可怕的。
只要跟着殿下走,他们就能像数次击败北狄一样,击败西土人。
告了退,他回了将军府。
三日后,他统领五万兵马向锦城而去,执行燕王的下一步战略。
与此同时。
董安这次带回来的农作物也抵达了燕城。
赵煦立刻命人将船上的种子送往燕城外的官庄。
他自己往那边去了。
除了他之外,还有刘福等大臣随同。
尤其是农务司的官员。
这几天,燕城最大的新闻便是董安归来的消息了。
甚至燕州报纸上都刊登了董安闯荡的事迹。
除了他之外,最激动的便是农务司,毕竟发展农事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殿下,船上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到了官庄,一个农务司的官员指着库房里密密麻麻的袋子。
按农务司官员的话,这些袋子装满了两艘战舰和三艘补给船。
赵煦走过去,一一检查麻袋。
这里面最多的依旧是土豆和红薯,各有二百袋,其次是玉米,有三十袋,然后辣椒种子装了三个麻袋,西红柿种子和烟草种子各两袋。
望着这些种子,赵煦嘴角上扬,笑意浓浓。
他仿佛看见大颂的农业要腾飞了。
第七百三十三章 脱毒
“殿下,这莫非是玉米,这个是辣椒,这是西红柿……”
农务司主事岑溪跟在赵煦身后,每路过一个袋子,他把从中抓起一把种子,在手中察看分辨。
赵煦露出满意的笑容,对岑溪,“说对了,你知道这些种子在什么月份种下,又如何种植吗?”
他在考岑溪。
虽然大颂没有这些植物,但是在政务学堂的农业教材中,他却把大颂有的,以及大颂没有的近现代农作物俱都编入了进去。
而且,对应的农作物他还特意绘制了图画,包括农作物的种子,以及农作物植株的样子。
当然,农作物的种植月份,方法,习性也少不了。
农务司专门负责大颂农业发展,关于教材中的农业部分自然是他们学习的重点。
若是农务司官员连农作物都不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培育,他就不配作为农务司官员。
他可不想要不识五谷杂粮的人混入当下的官员队伍。
“回殿下,玉米可分两季种植,分别是春季和夏季,春季四月份,夏季七月份……”岑溪面对赵煦的提问,丝毫不慌。
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听得刘福等官员频频点头。
“嗯,不愧是在农务司官考中拔得头筹的人。”赵煦给了岑溪一个赞扬的眼神,“既然如此,本王便安心了,当下是七月份,夏玉米,夏辣椒,都可以播种了,土豆和红薯本王就不说了。”
周毅首次从东瀛战船中获得土豆和红薯之后,农务司官员便按照他的要求开始培植育苗了。
想到这,他让岑溪领路,去巡查下土豆和红薯的育苗情况。
毕竟还有三个月就要开始下一轮的土豆种植了。
虽说,短时间内还无法将土豆一下普及到整个江北。
但他希望能让土豆尽快满足军队的需求。
如此,至少也能减轻一部分粮食的压力。
“殿下,请进。”跟随岑溪,众人到了个长条形的建筑前。
这就是官庄建造的育苗室。
样式类似当代的蔬菜大棚,不过主体却由红砖砌筑,屋顶是红瓦,屋顶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玻璃窗。
土豆是无性繁殖,因感染土壤里的病毒,直接将土豆种下去的话,下一代土豆必然要减产。
所以要维持土豆的高产量,一个是在高寒地区种植。
还有一个便是培育土豆苗的时候脱毒。
而脱毒的流程便是将土豆埋在沙土里,在光线暗弱的空间中让其发芽。
由于长出的嫩芽,尤其是芽尖病毒最少。
只需将芽株从土豆上挖下来,剥竹笋一样只留下芽尖,再用漂白粉洗一下,种下去,便能完成脱毒。
如此,一个土豆上有数个芽株,芽株长成苗子,再切断扦插种植,一个土豆便能繁育出上百株土豆苗。
正因此,官庄才有了这些长条形的建筑。
玻璃窗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育苗室保持微弱的亮光,又不太亮。
至于漂白粉,在屈生建立了三酸两碱工业之后,制备起来不再是问题。
在当代的古代,便有地糠法制备漂白粉的法子。
就是将盐酸,石灰乳沤肥一样闷。
当下,这两种化学物品在燕州俱都可以工业化生产。
所以大量制备漂白粉已经没有问题。
原本,他将土豆的主要产区放在宁锦都司。
如今,由于脱毒技术条件的具备,在整个江北种植土豆将都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产量。
“这样一个育苗室大概有多少株土豆苗?”进入育苗室,赵煦望向地面。
只见土豆苗手指长短,从东到西,铺满了整个育苗室,绿意盎然。
岑溪道:“回殿下,这间育苗室有八万株苗子,大一些的育苗室能够十万株苗子。”
赵煦点点头,一般一亩地只需四千株土豆苗,一个育苗室的苗子便可够二十亩地的。
现在,培植土豆苗的土豆,俱都是上次周毅带回来,经过一季种植收获了不少。
这些收获的土豆没有拿去吃,俱都拿来培育新苗。
类似的育苗室分布在燕城周围八个官庄,一共有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