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伏打电池。
    这个圆柱型金属其实不是整体,而是如同糖葫芦一般,中间一个铜棍,然后把圆形,中间带孔的铜片,泡了盐水的纸,锌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构成的。
    这三者分开,什么都不是,但叠在一起便成了电池。
    在中间铜棍的两端绑上铜丝,便可以用于有线电报。
    所以,在十九世纪,电报机的旁边往往是一个大箱子,箱子空档摆的都是伏打电池。
    亲眼见到伏打电池,赵煦微微点头,“不要忘了有线电报,这个不需本王亲自参与了吧?”
    “跟殿下学了这么多东西,我等连这也不会,岂不是成了酒囊饭袋。”王崇神色自信。
    电力的研究中,伏打电池和有线电报是最基础的东西,比蒸汽机还容易,只是越到后面越困难罢了。
    他只需要铜线和铁线以及几块铜板,就能在两三天的时间内做出有线电报。
    “即便如此,本王就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本王要见到实验室有线电报。”赵煦给王崇定了个期限。
    他对王崇是有自信的,在当下的工业基础下,他很容易就能利用车床制造有线电报的零配件。
    不过,有些电报容易,真正难的问题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消息,以及有线电缆的铺设。
    起初的有线电报通过莫斯电码传递消息。
    他也得搞一套这样的电码出来,通过敲击长短频率对照相应的文字,精准传递消息。
    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涉及电缆铺设了。
    不能把信息传递到大颂各处的有线电报毫无用处。
    这种电缆就是一根铜线和铁线的组合。
    需要使用油纸将铜线和铁线分别包裹起来,防止接触短路,再在其外围裹上一层浸泡了亚麻油的棉纱。
    工序虽然不难,但要让江北覆盖有线电缆,至少需要数千公里的电缆,这可是不小的工程。
    所以,他才说实验室的有线电报容易,但普及起来却不容易。
    但就如同铺设铁路一般,对于促进大颂发展的事务,困难也要上。
    他可不想有一天自己的军队在海外征战,对方一个有线电报到了战场上,现场指挥调度。
    而他的将领还得派人乘船回来请示。
    吩咐了王崇此事,赵煦从研造院离开。
    待搞出有线电报,王崇便能进行各项电力试验,直到有一天具备建造火力发电厂,通过变压器输出电力,迈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来到街道上,赵煦没有立刻回王府,而是去了科技学堂。
    王崇这批学员结业之后,科技学堂没有停滞,而是在不断招募新的学员,甚至还扩大了学员的数量。
    走在学堂中,除了几个留在科技学堂任教的老学员外,俱都是新面孔。
    不少人拿着教材在学堂的走廊下苦读。
    对科技学堂当下的情况感到满意,他又去了军事学堂,政务学堂,海军学堂等。
    这些学堂也是一样,俱都井然有序,也建立起了完善的学堂管理制度。
    大颂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成熟。
    无需他的担心,每年便可不断涌现大量的人才。
    今后,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颂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快。
    巡视了学堂,赵煦最终去了兵仗司。
    高丽的战事结束了,但战争的阴云依旧回荡在大颂上空。
    东土联盟灭大颂之心不死,高丽之后,定然不会消停。
    在军事方面,他不能松懈。
    毕竟这是个武器大变革的时代。
    西土的技术也在不断前进,不出几年,后膛枪,后膛炮,铁甲舰都会陆续出现。
    “线膛炮怎么样了?”到了兵仗司,赵煦直接问道。
    他去高丽这么长时间,相信王应定然有了些眉目。
    此番,他要在蒸汽机下水前,更换部分风帆战舰的火炮。
    以便在下次海战中,彻底摧毁不列颠在东土的舰队。


第七百六十三章 利器
    “回殿下,殿下出征高丽这段时间,臣令匠人打磨出了专门切削火炮膛线的拉刀,十天前便已经开始改良军中火炮。”王应示意赵煦向火炮工坊去的同时,介绍起来,“当下已改良了三十六门火炮,以备殿下检验。”
    赵煦点点头,线膛炮就是线膛枪的放大版。
    这个时代,枪炮不分家。
    兵仗司能给线膛枪拉膛线,技术稍微改良一下,自然也能够给线膛炮拉膛线。
    所以,王应顺利将滑膛炮改良为线膛炮,这件事理所应当,不值得惊讶。
    二人一边说,一边到了火炮工坊的库房。
    在这里,三十六门野战炮依次排列。
    赵煦走过去,专门盯着炮膛检查。
    里面俱都刻蚀了规整的膛线。
    对此感到满意,赵煦望向王应,问道:“这线膛炮是没问题了,不过,要让这线膛炮在战场上发挥威力,却还需要解决一件事,你可清楚?”
    他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反问王应。
    这倒不是为了卖弄自己。
    而是为了检验一下王应在火器方面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这次从高丽回来,他认为有必要如同打造研造院一样,在兵仗司内打造一个火器研造院。
    再从科技学堂抽些学员交给王应,令他按照自己给的任务,独立研造火器。
    毕竟今后火器结构只会越来越复杂,只凭王应一人是不行的。
    否则这会拖累大颂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
    “殿下,这可难不倒臣。”王应闻言,轻轻一笑。
    抬着走向野战炮左侧的箱子,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锥形炮弹。
    来到赵煦面前,王应道:“和线膛枪一样,圆形的子弹不便于填装,受线膛枪的启发,臣也对炮弹改良了一番,于是有了这个锥形炮弹。”
    赵煦露出满意的神色,又问道,“但是圆形的炮弹能在地上滚动,弹跳杀敌,而锥形炮弹似乎不能如此吧?”
    “嘿嘿……”王应得意地笑起来,他清楚燕王这是在考他。
    于是,他道:“所以,这锥形炮弹是开花弹,可以炸的,殿下请看。”
    一边说,王应一边去扭炮弹前段如同瓶盖一样的结构,不多时扭下来一根长螺丝。
    王应又把螺丝和炮弹上端的口展示给赵煦。
    “臣把圆形开花弹的木塞替换成了螺栓,螺栓中间有个小孔,可塞入导线,炮弹口是螺纹,可以通过旋转螺丝,控制炮弹爆炸的时间。”王应解释。
    “嗯,十分不错,你摸对了线膛炮的发展路线。”赵煦拍了拍王应的肩膀。
    其实王应搞出来这种锥形炮弹,其实就是将以前圆形的开花弹换了种形状,将木塞变成了金属螺栓,以保证黄色火药将弹体炸开,而不是如同烟花一样从炮弹顶口喷出去,变成哑弹。
    但这种改良却是十分了不起的,就如线膛枪子弹的形状的改变,足以引起一场军事变革。
    就如当下的西土,他们具备制造线膛枪的能力,但几百年来的习惯,让他们想不到子弹还可以是锥形的。
    但他们一旦了解,就会迅速应用。
    在当代,线膛枪子弹的变化,也是经过了这个历程。
    一方在战场上首先使用了锥形子弹的线膛枪,随即对方立刻跟进。
    所以,赵煦一直担心,南下和高丽这两场战事,只怕暴露了锥形子弹的秘密。
    对方一定会研究燕州线膛枪的秘密。
    不过对此,他倒也不担心。
    从研究到全面跟进,对方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足够王府亲军装备下一代线膛枪了。
    也正是这种考虑,让他决定对兵仗司进行改制,让其正规化,打造近代军工研造体系。
    “殿下谬赞了,说起来不过是受到锥形子弹启发而已。”王应客套了一句。
    赵煦接过锥形炮弹,又打量了眼,越发满意。
    有了锥形炮弹,线膛野战炮将会具备线膛枪一样的精度,指哪打哪,会在战场上发挥可怕的威力。
    不但能通过直线撞击杀敌,还能通过爆炸杀敌。
    但线膛炮结合锥形炮弹改变最大的其实还不是陆军,而是海军。
    首先海军上线膛炮,舰炮的射程和精度会再次大幅提升。
    其次,锥形炮弹比圆形炮弹更容易刺穿船体。
    试想一枚锥形炮弹在木质的战舰内部爆炸会是一种怎么可怕的场景。
    近代史上,正是因为锥形开花弹的出现,木质风帆战舰才会迅速衰落,覆盖厚厚铁甲的铁甲舰才出现。
    同时,战舰上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炮位。
    因为只需命中几发炮弹,对方基本上就完了。
    想到这,他对王应道:“你派遣一队人前往静海县,把蒸汽机和火炮拉刀都运过去,对海军的舰炮进行改良,再制造一批舰炮需要的锥形炮弹。”
    “是,殿下。”王应回答的很干脆。
    接着,赵煦又同王应说了火器研造院的事情。
    对此,王应自然欣喜异常。
    自己儿子管着一个研造院,他这个当老子的反倒不如儿子了。
    现在在家吃饭,他都没底气教训王崇。
    受此重任,他顿时觉得腰板直了。
    又在兵仗司呆了一会儿,赵煦回了王府。
    这几天该安排也都安排下去了。
    接下来,他只需等待瓜熟蒂落。
    除了这些,当初陈寿答应他蒸汽船十一月份下水。
    当下已经是九月中旬,只需一个多月,应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了。
    想到舰船司,赵煦认为应该再继续建造一批造船坊,下饺子。
    毕竟将来,东土的不列颠舰队只是不列颠国舰队的冰山一角。
    当下的不列颠有五百余艘战舰遍布全球。
    这还不包括其他西土国家的战舰。
    而且,如今西土国家具备建造蒸汽船的能力。
    和平时期体现不出来,一旦爆发大型战争,他们便会爆产能。
    到时候会有更多的蒸汽船入役。
    所以,造舰能力这方面绝对不能落后。
    当然,还有一点。
    蒸汽船不仅仅可以用于军事,也能够民用。
    他希望一部分蒸汽船参与水路运输。
    如此,凭借大颂发达的水网,便能将晋州的煤,豫州的纯碱,齐州的石墨,燕州的铁矿石在江北周转起来,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与此同时,临城。
    一艘蒸汽船在码头缓缓停靠。
    不列颠使节在太子梁峰的引领下,进入皇宫。


第七百六十四章 外交攻势
    “不列颠和山姆国会全力支持我吴国!”
    御书房。
    简单的寒暄过后,不列颠使节转述了沃尔夫的话,梁开顿时吃了一惊。
    随即便是狂喜。
    按沃尔夫说的,这种全面支持包括当下不列颠最优秀的燧发枪和火炮。
    如果沃尔夫的提议在不列颠议会得到通过,不列颠甚至会从本土派遣人员,运输蒸汽机前往吴国。
    通过蒸汽战舰,他亲眼见识了蒸汽机,从沃尔夫口中也了解到蒸汽机的功用。
    如果在吴国也能建立不列颠一样的工厂,他何愁不能击败燕王,一统大颂。
    “请转告沃尔夫中尉,我十分感激他。”梁开激动的浑身颤抖。
    接着他对侍奉的宦官道:“准备十万两百姓赠与沃尔夫中尉,再拿五千两银子给这位皮特阁下。”
    不列颠使节的名字正叫皮特,他喜道:“您可真是个慷慨的皇帝。”
    他们早就了解到这个大颂王朝十分富有,但同时十分虚弱,如同一个病弱的富商。
    对这样的土著王朝,任何西土国家都会垂涎三尺。
    何况,吴国还与他们不列颠常年保持贸易顺差。
    于是,议会才制定了入侵吴国,逼迫吴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索要赔款的策略。
    但没想到这个计划被北方的燕王打破了。
    现在,他们不得不改变计划,选择支持吴国。
    当然,这种支持不会是无偿的,他们不愿意吃亏,给吴国提供的一切支持都需要他们掏银子买。
    何况,吴国同意了烟土贸易,这才是他们扭转贸易的根本。
    不过,还有一点,也是他这次来的目的。
    吴国必须拿出诚意,这种支持才能开始。
    否则吴国即便拿银子出来,也换不来他们的支持。
    于是他道:“不过我还有句话没说完,沃尔夫中尉要求吴国在九江沿线挑起战事,转移燕王的注意力,防止燕王对我们不列颠的舰队发起进攻,以及对东瀛不利。”
    “什么!”梁开闻言,脸色顿时拉了下来。
    高丽一战,他派出的二百余艘战船折损了六成,十万势族军队尽数覆灭。
    为此,他心疼的几天没睡好,越发感到燕王军队难以招惹。
    现在,不列颠人竟然让他向燕王挑衅,这简直是老太婆吃砒霜,嫌死的晚。
    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他道:“东土联军在高丽尚且无法胜了燕王,让我吴国独立应对燕王岂不是为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