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八十七章 新的情况
    古宫城。
    北条父子在燕城觐见赵煦的时候。
    一个武士匆匆来到藩主府,对小野镇说了几句话。
    小野镇闻言,面色沉了下来。
    此刻,他正在同小野家族成员讨论陆中藩的未来。
    “诸位,北条父子已经携带重礼前往燕州了,不能再继续犹豫下去了,我亲眼见识了燕州的蒸汽工业,如果北条家得到了燕王的支持,只需半年时间,他便能有一只无敌东瀛的军队,何况燕王还会处处给他们提供便利。”小野镇肃声道。
    大厅中,十二个小野家族的核心成员跪坐在小野镇对面,你望我,我望你。
    小野镇的弟弟小野黑木道:“北条家与我们小野家一向不合,若让他加强大起来,还有我们小野家的好日子过吗?不能再耽搁了,我们也要立刻前往燕州,拜会燕王,获取同样的支持。”
    “没错,这段时间北方藩主对渡边案多有不满,燕王劫掠北方,他渡边案至今只顾着自己的南方诸藩,对我北方不问不顾,这等没有良心的人,还追随他做什么?”又一人道。
    这话引起其他人的共鸣,纷纷点头。
    一人又道:“据说燕王在五峰岛留下了一只舰队,巡视东瀛海岸,今后东瀛就是燕王关在笼子里的鸟,渡边案再闹又能闹多久。”
    “说得对,而且燕王的军队还在南方不停袭扰,渡边案应接不暇,即便我们自立,他们也无心顾及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基本上赞同了前往燕州觐见的想法。
    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北条家族。
    其次是对渡边案的不满。
    隔日,小野镇便乘坐一艘商船,携带重礼向燕州而去。
    织田家族和毛利家族的人自燕州回来同时一直心潮南平,在觐见燕王和继续追随渡边案之见犹豫不定。
    但北条和小野家族前往燕州的消息先后传来,他们顿时坐不住了。
    这两个北部大藩若是崛起了,必会吞噬小藩。
    他们与二者之间的小藩被吞噬殆尽,就轮到他们了。
    见了燕王的实力,他们心知渡边案是护不了他们的,于是也纷纷前往燕州,求取支持。
    ……
    燕州。
    北条父子在燕州呆了两天便返回东瀛。
    赵煦给了二人一道命令,让他交给周毅,令周毅从五峰岛抽调两千陆战队士兵前往安东城驻扎。
    今后驻扎的军队两年一轮换,免得士兵们思乡过甚,同时再给驻扎海外的士兵一些军饷补贴,这部分补贴自然还是北条家出。
    拿到命令,北条父子千恩万谢回去了。
    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燕州商行的商贾。
    自从拿下高丽,商行的商贾食髓知味,对海外利益越发重视起来。
    对东瀛一用兵,他们就盯上了,一个个跑到杨贺家,让杨贺多去王府走动,提提对东瀛的商贸条款。
    现在,羽前藩应承了,他们便迫不及待去了,毕竟第一个吃肉,第二个喝汤,第三个就只能舔碗了。
    且这加入商行的商贾获利是需要与王府分成的,算是官商。
    所以,赵煦也就由他们去了。
    等他们将市场开拓出来了,民间商贾再去也不迟,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冒的风险也大。
    北条父子离去之后数日,小野镇抵达了燕州,接着是织田山泽,毛利有胜。
    四大藩主先后抵达,赵煦心中满意。
    原本他以为只挑动了四藩中的一个,但结果是四个全部到位。
    面对三个藩主,他只是把给北条家族的条件也给了他们。
    同不同意,他们自选。
    得知北条父子全盘接受,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又获悉北条父子请求燕王驻军,他们也同样提出了这个要求。
    他们不是傻瓜,藩土内有燕王驻军,这等于保证了藩土的安全。
    将来,他们原本的藩土就是本钱,谁也不能动对方的原藩土。
    至于自己能吞并多少小藩就看各自的本领了,彼此大大出手也只能在其他藩的土地上。
    对此,他们也是十分满意的。
    这如同一个村子里四个人,谁也不能动对方的老房子。
    至于争夺村子里其他房子,被打的再惨,也至多丢掉夺取其他房子,能够退回老房子养伤,不会伤及根本。
    又折腾了一个月,小野,织田,毛利三家各自回了东瀛。
    赵煦同样令周毅向其派遣一千驻军。
    随即,他又令兵仗司生产滑膛枪。
    转炉钢制造的滑膛枪质量能够承载更多的黑火药,能够让滑膛枪达到巅峰射程。
    这样的滑膛枪装备北条等藩主,足以对付渡边案。
    至于野战炮,他只需给灰口铁炮即可,以当下燕州工业水平,同样能让锻铁炮达到顶峰水平。
    毕竟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大部分火炮依旧是锻铁炮。
    最重要的是,在蒸汽工业的加持下,生产这两项火器成本已经降低很多。
    卖给北条等藩主,兵仗司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如此,兵仗司今后将不再仅仅是个吃钱大户,能够慢慢向赚钱大户转变。
    “等北条,小野,织田,毛利四家拿到火器,再训练军队,东瀛便会迎来势力洗牌,本王倒要见见他渡边案如何躲藏,到时候不费一兵一马,便可让东瀛臣服大颂脚下。”
    东瀛的局势尽在掌握,这天赵煦叫来常威。
    与他简单说了下东瀛的事,他一份情报递给他。
    这次他叫常威来不是为了东瀛,而是为了南下之事。
    徐克送来情报,在他对付东瀛这段时间,不列颠似乎将支持的重点由东瀛改为了吴国。
    想必不列颠也清楚,东瀛无力回天了。
    所以,不列颠总督博尔特见了法兰克总督马克文,而且公开了这个消息。
    似乎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又或者有利益交换。
    之后,来自西土的火器通过交趾进入被吴国控制的金州,就是当代的广西。
    混迹在吴国的雇佣兵也由八千增长到了两万人。
    这个情况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法兰克和不列颠在西土也是老对手了,不列颠定然是割了不少肉给法兰克,才换来对方支持。
    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列颠不会善罢甘休了。
    毕竟堂堂超级大国被他灭了一个舰队,他们不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而江南对赵煦来说,尽快拿下也因为更有必要了,否则,这江南就会一直成为大颂流血的伤口,被西土国家时不时捅一下。


第七百八十八章 屈生的突破
    “此番,本王让你来,为的是南下之事,你令王府亲军筹备下,也该一统大颂了。”望向墙壁上悬挂的大颂山河图,赵煦缓缓说道。
    此番南下无论是时机,还是道义,他俱都占了。
    首先是时机,东土联盟核心是东瀛。
    如同高丽之战一样,整个东土联盟中,只有东瀛能够向吴国派遣军队支援。
    这便是他为什么等到歼灭不列颠舰队,又打残东瀛之后,才决定南下。
    一来,没了不列颠舰队,东瀛又被他困住,不可能再向吴国运输士兵,或提供其他任何支持。
    二来,燕州舰队夺取了海上霸权,便等于掐断吴国与不列颠的贸易航线,斩断了他们的输血管道。
    尽管不列颠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法兰克沆瀣一气,准备从陆地向吴国输出火器。
    但毕竟这个时代道路条件极差,运输极不方便。
    以前他们能提供十分支持,现在能提供三成就不错了。
    至于道义方面,他曾经私兵与吴国有过约定,划江而治,两不相犯。
    尽管,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但却是吴国首先撕毁了这种默契。
    所以,道义他同样占据了制高点。
    何况,他又代表大颂朝廷,乃是皇家正统。
    “末将琢磨着,也该对江南动手了。”常威闻言,抚掌笑起来。
    顿了下,他道:“殿下,说句粗俗的话,这江南眼下就是大颂露在外面的卵蛋,谁都能捏一下,不收回裤裆就得继续受罪。”
    赵煦点点头,常威话粗理不粗,这也是他的想法。
    不同于以前传统的封建王朝内乱,没有域外势力干涉的。
    他偏偏就赶上了这个列强横行的时代。
    所以他深知现在拿不下江南,以后再想拿下,只能越来越麻烦。
    因为这也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迈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战争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大。
    “那还等什么,回去调兵遣将,把江南给本王拿回来!”赵煦高声道。
    “是,殿下。”常威向赵煦行了个军礼,大步离去。
    待常威的身影消失,赵煦命人给周毅送去一道命令。
    王府亲军南下之前,他准备先抽梁开一个耳光,将益州北部拿下。
    至于南部,他会视佛郎机人的态度而定。
    如果佛郎机加入不列颠针对他的阵营,这马尔卡城他自然要攻打下来。
    不加入不列颠阵营,他会与不列颠在东土分出胜负之后,给他们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体面撤出东土殖民地,但会允许他们继续在东土正常贸易。
    当然,赵煦对佛郎机的态度其实是充满悲观的。
    鸦片战争时期,是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支持大清的。
    即便是当代,在遏制东方大国的问题上,西方国家也往往保持一致。
    毕竟西土君主时期各国皇族间经常通婚,多少有些血缘关系。
    自己内部矛盾,他们会狗咬狗,但面对完全不同的文明,他们则往往如豺狼一般结对。
    再者,佛郎机的国土就在西土,距离东土太远,只怕最终无法承受西土其他国家的压力。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
    在他率领大颂崛起的过程中,必然是要与西土国家争夺殖民地的。
    这就是本质的矛盾,无法调和。
    他暂时不愿意与佛郎机兵戎相见,只是想在战略上落个棋子,看这枚棋子能不能起作用。
    他正想着,这时凤儿回禀屈生求见。
    闻言,赵煦怔了怔,自从屈生闷头研造雷汞,他很久没见他了。
    此刻屈生求见,他隐隐猜到了什么,不由一阵欣喜,立刻让屈生进来。
    不多时,一袭青衫的屈生进来。
    虽然比往日清瘦了许多,但屈生面容兴奋,眼中似乎有光芒。
    见到赵煦,他道:“不负殿下所望,臣将雷汞研造出来了,下面可以从实验室转向工坊生产了。”
    “辛苦你了,你这次立了大功了。”赵煦起身,拍了拍了屈生的肩膀。
    这雷汞是最早的起爆药,于1814年诞生。
    在这点上,燕州却是落后西土的,费文和他提过当下不列颠军队少量装备了火帽击发枪,取代了燧石击发。
    因为燧石击发是由哑火率的,而火帽击发更稳定。
    这火帽的主要成分便是雷汞。
    有了雷汞,燕州不但能制造火帽,甚至能更近一步,在火枪方面实现飞跃,比如制造后装击发步枪。
    当代历史上,依托火帽,第一款后装针击步枪于1836年诞生。
    所以,当下以燕州的工业水平生产这种步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在他给王应的图纸中,便有这么一款后装针击步枪设计图。
    只是由于没有火帽,王应即便造出来,也没有意义。
    但现在条件成熟了,兵仗司可以展开后装针击步枪的研造了。
    另外,他之所以如此高兴,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与势族和东瀛交战的时候,锥形子弹的秘密是无法隐藏的。
    无论是不列颠人还是山姆国人定然拿到了锥形子弹。
    在工业水平相当的当下,其实双方的武器的差距有时候只是偶然一个奇思妙想。
    正因如此,在当代的十九世纪,一战,甚至二战,对方一旦出现某种武器,对方会立刻仿造出来。
    所以,他可以肯定,一旦他们验证了锥形子弹益处,用不了多少时间,西土国家便会掀起火器变革。
    军队大量装备同王府军队相似的线膛枪。
    到时候他们在火枪方面的优势便削弱了。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击发枪的研造势在必行。
    “臣只觉得丢脸,这么长时间才掌握雷汞的合成。”屈生叹了口气。
    他一直与王崇较劲,但现在感觉自己越来越比不上他了。
    赵煦看出了屈生的心思,他道:“不要这么想,你和王崇同样重要,只是王崇搞的东西比较扎眼,所以显得名声在外,而你们搞出来的东西往往隐身背后,显得不起眼而已,其实这各行各业,一样也离不开你们。”
    屈生闻言,缓缓点头,心里顿时一暖。
    也只有燕王如此理解他们了。
    赵煦又拍了拍屈生的肩膀,“这次赏你们化学实验室一万两银子,再接再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