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经过热气球兵的侦查,在中岭关发现了大量北狄士兵。
根据他们的情报,这是穆勒洪真弟弟,阿舒尔的军队。
这段时间,罗斯国向北狄出售了不少火枪火炮。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减少损失,士兵训练期间,他下令挖掘壕沟。
在中岭关城下构建了壕沟工事。
发现这一点,中岭关的势族军队和北狄军队也开始挖掘壕沟。
双方想到挖掘工事。
于是现在,距离城门三百米的范围内俱都是势族的壕沟。
他们的壕沟被挡在了三百米外。
“阿舒尔,我们这次就较量一下。”常威握了握拳头。
这个阿舒尔名头他是知道的,在北狄除了穆勒洪真便是阿舒尔最能征善战。
而且阿舒尔麾下的士兵更熟悉火器,据说肉搏也十分凶悍。
这从他能短时间内攻下吐蕃便能看出一二。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对自己的麾下将士充满信心。
历次战争,他麾下的将领和士兵是经过血与火的磨砺的。
战场上个人勇武不输北狄甚至略胜一筹。
何况这次他们又装备了恐怖的秦式步枪。
身为统领打仗的将领,他自然对火枪的变化十分敏感。
第一把秦式步枪来到军队之后,他便确信秦式步枪才是火枪的未来。
首先,相比前装线膛枪,秦式步枪十分灵活。
战场上,前装线膛枪打一枪,士兵必须站起来装填子弹。
这会让士兵暴露在危险中。
而且前装线膛枪的子弹虽然是锥形的,容易装填,但依然需要士兵拿通条把子弹捣进去,装填步骤繁琐。
可秦式步枪完全没了这个毛病。
士兵能以任何姿势装填子弹,趴着也能装弹。
再者,装弹也十分便捷,只需把枪栓拉开,填装子弹再合上即可。
正是由于装弹简化了许多,秦式步枪一分钟内能够进行十次射击,几乎是前装线膛枪的两倍。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他们的前装线膛枪是在燧发枪基础上改造的,有效射程只有四百米左右。
尽管燕王说前装线膛枪还有潜力,能达到九百米。
但比之前装备的火枪,秦式步枪的有效射程是提升的,达到了六百米。
优秀的士兵配上如此优秀的步枪,不说是阿舒尔,即便是罗斯国和不列颠的军队亲至,他也能将其打的落花流水。
想到这,他穿过营帐,去了临时校场。
此刻,士兵们正在训练。
这训练的内容主要就是使用秦式步枪的动作技巧。
比如,此刻有士兵正抱着秦式步枪在地上匍匐前进。
也有士兵举着秦式步枪练习立,跪,卧等射击姿势。
还有以旗为单位的小队练习战术拔点作战。
巡视了一遍士兵训练的成果,常威甚为满意。
毫无疑问,从今以后,王府亲军的作战方式彻底改变了。
又是三日,待最后一批列装秦式步枪的士兵适应性训练之后,常威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在将领的命令下,士兵们拎着秦式步枪进入壕沟。
炮兵迅速建立起榴弹炮和线膛炮阵地。
将炮口瞄准了中岭关城墙。
王府亲军的异动顿时引起了中岭关守将的警惕。
这守将不是别人,却是阿舒尔。
在阿舒尔身边的是一位罗斯国军官。
正是上次随铜牛王帐与宁锦军交战的奥尔斯基。
此次,他奉伊万的命令,辅助阿舒尔。
第八百三十一章 火炮怒吼!
“真是狂妄,区区七万人竟胆敢进攻有二十五万大军戍守的关隘。”
中岭关城墙,阿舒尔望向不断涌入壕沟的燕王士兵,眼睛眯了起来。
按照不列颠,罗斯国与他们北狄达成的协议。
这次,他亲自统领三十万兵马进入益州,配合势族军队抵御燕王军队。
起初,他们的计划是屯兵中岭关和剑关,牵引燕王的秦军。
再引诱燕王的王府亲军深入江南,再集中兵力歼灭王府亲军。
但这个计划失败了。
随即,他们不得不执行第二套计划。
他和南梁在西,穆勒洪真在北,吴国在南,从三个方向拉扯防线,分散燕王兵力的同时等待不列颠火枪火炮的到来。
到时候,他们装备不列颠的火枪火炮,在防线最薄弱的地方下手,撕开江北的防线口子,攻入江北。
但没想到,不列颠的火枪火炮还未到来,燕王军队便突然要进攻他们。
“我分析了燕王军队这几年的战役,发现这只军队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情况怕是有些不妙。”奥尔斯基则没有阿舒尔那么乐观。
罗斯国这些年与西土国家的战争从未停止过。
数十万人的大型战争也有过。
有时候,一场战争的胜负真不是士兵数量多少决定的,而是更自军队的综合实力。
阿舒尔不由皱了皱眉头。
他自离开北狄,前往西域,这些年来无时无刻不再打仗,也是个战场上的老手。
偌大的家业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由此,他颇有些自傲。
再加上北狄在燕王手中吃了这么大亏,他憋着一股气想和燕王军队过过招。
不过,他绝非愚蠢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在西域的厮杀中活下来。
没有底牌,他自然不会送死。
这次他之所以如此自信,便是因为自己军中装备了一批罗斯国提供的火枪火炮。
还有一点。
燕王军队厉害,出城他打不过,难道守城还打不过吗?
“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是骡是马,总要试试才行,不然,还能丢下中岭关逃走吗?我可丢不起这个人。”阿舒尔说道。
奥尔斯基望向还在涌入壕沟的燕王军队,拧起了眉头。
阿舒尔说得对,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在这里打一场。
“希望不列颠的火枪火炮能早点来。”阿舒尔又补充了一句。
罗斯国距离北狄终究太远,待其仿制了火枪再运来,至少要大半年。
而不列颠两三个月内便可提供第一批火枪。
闻言,奥尔斯基嘴角扬起一抹弧线,“等我们装备了前装线膛枪,燕王军队便没有了优势,消灭燕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他正说着,忽然瞥见远处冒起一阵火光。
“卧倒!”奥尔斯基大惊,立刻将阿舒尔扑到。
就在这时,剧烈的爆炸在他们身前的城墙发生,巨响几乎震碎他们的耳膜。
王府亲军正式发起进攻了。
“轰轰轰……”
接下来,一枚枚炮弹砸在城墙上,火焰和硝烟弥漫。
阿舒尔与奥尔斯基对视一眼,面色凝重。
他们不敢起身,贴着地面爬到楼梯处,狼狈下了城墙。
之前,他心里暗自嘲笑势族军队仅仅数日便丢了金陵城。
现在,他终于亲身体验了燕王军队的厉害。
不仅是火枪,燕王的火炮也着实不同。
“城墙就是个靶子,远远不如壕沟安全,只能依靠壕沟防御了。”奥尔斯基说道。
用不了多久,燕王的炮兵便能将城墙上的火炮炸毁,在上面留兵没有任何意义。
阿舒尔点点头。
他立刻让预备队集结,随时支援城门外壕沟中的士兵。
尽管燕王的军队很厉害,可他不信二十五万大军挡不住这区区七万士兵。
即便挡不住,他也要燕王军队付出惨重伤亡,耗也要把燕王士兵耗没了。
江北,北狄,不列颠和罗斯国,他们加在一起的国力可远胜燕王。
这次,他们铁了心要灭了燕王,谁都不能再怜惜自己的羽翼。
要死战到底!
“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声不断,壕沟工事中的榴弹炮将一枚枚炮弹丢入壕沟中。
每一次爆炸都掀起漫天尘土。
势族和北狄安置在壕沟中的野战炮也没闲着。
他们瞄准壕沟工事中的炮台,试图摧毁榴弹炮。
不过,在他们摧毁榴弹炮之前,却被王府亲军的线膛炮一门门摧毁。
只是一个时辰的时间,中岭关壕沟工事中的火炮便完全哑火。
壕沟中无论是势族士兵还是北狄士兵只能单方面承受王府亲军的轰炸。
“三天时间,炸死你们。”最后一道壕沟中,吕昌拿着望远镜盯着对面。
在这道壕沟中有个扁平营帐,与壕沟地面齐平。
营帐里有桌子,有椅子,这是战场上的指挥室。
观察了一阵,吕昌钻进了营帐。
除了吕昌的营帐,在壕沟中秦山和关通也有自己营帐指挥室。
此刻,他们也在观察战场。
见壕沟中的势族和北狄军队在火炮的轰击下抬不起头来,他们中心冷笑连连。
金陵战场验证了火炮在杀伤敌人士兵,摧毁对方士兵士气的有巨大作用。
所以,他们准备对中岭关前的壕沟进行持续三日的炮击。
每场炮击之间可能隔一个时辰,也可能隔两个时辰,没有规律。
因为每次炮击之后,对方士兵便会稍微放松。
突然炮击,能对敌方士兵造成更大的伤亡。
除了白天,他们晚上也会进行炮击。
这是为了不让对方睡安稳觉,令他们的士兵感到疲惫。
于是,下面的三天时间,除了火炮的轰鸣声,战场异常诡异。
双方士兵没有交战,都躲在壕沟中不露头。
南梁和北狄士兵自然是躲避炮弹的轰炸,而王府亲军则养精蓄锐。
等待三日后的总攻。
除此之外,最为难受的便是阿舒尔了。
每天王府亲军的火炮都得把壕沟犁地一样犁一遍,造成六七千人的伤亡。
他只能不断让预备队进入壕沟顶替死伤的士兵。
毕竟谁也不清楚王府亲军什么时候会发起冲锋。
兵力少了,根本无力守住壕沟。
而在付出两万余伤亡,壕沟中士兵们在炮击下身心疲惫的第三天下午。
一通战鼓怒号,阿舒尔望见王府士兵如同潮水一般从壕沟中爬上来,冲向他们的一方的壕沟。
第八百三十二章 缺口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在战场上响起,王府亲军士兵从壕沟中爬出来,以散兵线冲锋。
不过,他们不是一窝蜂就向对面冲去。
秦式步枪赋予了他们不少以前无法在战场上做出的战术动作。
由于长达三天的炮击,双方壕沟之间有不少被炮弹炸出来的弹坑。
王府士兵以三人一组,配合着前进。
在一人向前冲锋的时候,其他二人便一个单膝跪地,一个趴在地上,向对面的壕沟射击,掩护第一个士兵冲锋。
而第一个士兵冲出二三十米的时候,便立刻卧倒,以卧姿射击对方士兵,掩护身后两个士兵。
这时,两个士兵便会爬起来冲锋,如此反复交叉掩护冲锋。
遇到弹坑的时候,王府士兵更是会直接跳入弹坑内,依托弹坑,不断射击从壕沟中露头的南梁士兵和北狄士兵,掩护其他士兵前进。
由于他们无需站起来装填子弹,他们便一直趴在弹坑里持续射击。
一分钟能打出十发子弹,又有相当精度的秦式步枪优势便体现出来了。
弹坑内一个士兵往往能压制对方四五个士兵。
因为南梁和北狄士兵还在使用传统的燧发枪,一分钟能打出两三发子弹就不错了,显得十分笨拙。
而这只是一个弹坑。
在宽度长达三百米的壕沟空白地带,这样的弹坑多达数百个。
在加上交叉冲锋掩护射击的士兵,在整个壕沟线上,王府亲军的火力十分凶悍。
战场上的枪声如同爆豆子一般。
“砰!”
一枪射杀对面壕沟中露头的敌方士兵,王恩拉开枪栓,从弹带中取出又一发纸壳弹塞入枪膛。
合上枪栓,他再次瞄准壕沟,只要有士兵露头,他便扣动扳机。
他隶属王府亲军第一军,是名管辖十人的队正。
现在弹坑里趴着的,全是他的士兵。
又一次射击,他发现对面壕沟中十米范围内再也没有露头的士兵。
十米外还有对方士兵不时冒头,向冲锋的士兵射击。
很显然,这里被他们打出了一个缺口。
“准备好手榴弹,跟我冲!”王恩高喝一声,从弹坑里爬出来,他麾下的士兵同样跟着他们,呈不规则的曲线往壕沟逼近。
他们刚出壕沟,便有其他王府士兵跳入壕沟。
这些士兵自觉将枪口瞄准王恩冲锋的方向,为他们提供掩护。
就在王恩距离壕沟只有二十米距离的时候。
对方显然发现了他们这一行人的威胁。
立刻有预备队士兵从甬道冲过来,准备堵上缺口。
王恩见状,从腰间取下手榴弹,拽开拉火绳便扔了过去。
跟着他的士兵也纷纷将手榴弹丢向冲向缺口的士兵。
“轰轰轰……”
壕沟中顿时火焰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