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点点头,接着他道:“为了掩护他们,明天便令大军沿九江南岸,向巴城方向进发。”
    “是,殿下。”常威道。
    这是燕王与他商量的又一步,假装佯攻巴城,以调动势族军队,减轻第三军的压力。
    毕竟,他们只要判断王府亲军要进攻巴城,必然会将军队集中巴城附近。
    如此,他们监守百姓的兵力就更薄弱了。
    而且也无暇顾及被裹挟的百姓们。
    商定了此事,第二天六万王府亲军沿九江向西而去。
    十二艘蒸汽船拖着装满粮草的船只逆流水上,虽王府亲军一起行动,声势浩大。
    似乎是要与葭萌关方向的秦军两面夹攻益州和巴州。
    王府亲军一出动,势族的眼线立刻侦查到。
    他们立刻将消息传递了回去。
    昌城。
    金陵的韩王谢三家军队撤出苏城和松城之后,便驻扎在这里,由王榭和谢安二人统领。
    王府亲军沿江西进的消息传来,二人顿时一惊。
    “王兄,当立刻调遣军队前往湘州西,阻止燕王的军队。”谢安眉头紧皱,“若丢了巴州,一切都完了。”
    王榭闻言,沉默了一会儿,他道:“谢兄稍安勿躁,吴国八十万大军囤积在湘州,足以应对王府亲军,未必需要我们,还是安心等待来自巴州的命令为妙。”
    顿了下,他的眼睛眯了起来,“其实我以为,与其阻击这六万王府亲军,不如兵发金陵,趁机将金陵夺回来,而且,燕王此刻就在金陵城,若是能趁机杀了他,嘿嘿。”
    谢安心中微动,丢失宁州,最心疼的自然是他们谢家人。
    这段时间,谢家子弟做梦也想夺回金陵。
    现在,王府亲军向湘州而去,留在金陵附近的兵力便薄弱了不少。
    若是能调集大军南下,未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不亏是王兄,高,实在是高,拿下了金陵,不但能杀了燕王,还能断了王府亲军的退路,让西进的王府亲军进退失据,将其歼灭也就轻轻松松了。”谢安道。
    “正是这个意思。”王榭道,“我准备送封信去巴州,转告我的谏言,以及侦查到的情况。”
    谢安点点头,“兵贵神速,要快。”
    定下这件事,王榭书信一封,立刻令快马送往湘州西,再乘船抵达巴州。
    于此同时,第三军将士正在向目的地进发。
    只是由于昼伏夜行,他们的行动的速度没有势族眼线快。
    王榭得到王府亲军动向的时候,他们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
    同时,他们也清楚燕王掩护他们,故意调动势族军队的事。
    所以就更不急于行路了。
    因为一旦到了,他们就得混入百姓中,待的越久,越容易暴露。
    势族军队有所调动之后,他们再行动更适宜。
    五天之后,王榭的信到了巴城。
    湘州的吴国军队也将侦查到的情况送了过来。
    “卢瑟将军,布鲁克大使,燕王这是要两面夹攻益州区域,你们要想个法子才行。”梁开的手轻微颤抖。
    中岭关,剑关被燕王攻破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巴州。
    连阿舒尔都输了,他自然更是谈燕王色变。
    整日忧心忡忡,生怕燕王进攻巴州。
    没想到燕王兵马这就来了。
    王子安,韩铮和谢端对视一眼,同样面色阴郁。
    来到巴州之后,他们高兴了一段时间。
    巴城之险峻名不虚传,他们认为在这里,自己的身家性命能保住了。
    可他们还没高兴几日,中岭关和剑关的失陷便狠狠抽了他们一个耳光。
    “燕王军队这次行动简直是在冒险,他们以为区区六万人便能击败江州和湘州的百万军队吗?”卢瑟大皱眉头,“我认为,这应该是个圈套,不像燕王军队的作战风格。”
    “若是以前,或许不能,但现在或许能。”布鲁克痛苦地捏了捏眉头,“燕王军队列装了一款全新的火枪,不要忘了,正是这种火枪击败了中岭关和剑关的军队,以这种火枪的特点,燕王军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灵活。”


第八百四十二章 以身犯险
    “或许吧,这个燕王真是令人猜不透的家伙,谁也不清楚他调动军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假的可能是真的,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卢瑟摊摊手。
    布鲁克的话没错,列装了新火枪的燕王军队打势族军队,毫无疑问等于他们拿火枪火炮欺负只会刀剑的土著。
    有时候,数量决定不了胜负。
    接着他道:“无论如何,必须加强巴城周围的防御,在关键道路建立壕沟防线,抵御燕王军队的进逼。”
    “我认为王榭的计策未尝不是个办法,何必一直被动防守,或许可以尝试夺回金陵,活捉燕王,再断了这只王府亲军的退路,如此,便一劳永逸了。”谢端突然说道,目光有些疯狂。
    “谢兄,朕知道你自丢失金陵之后痛心不已,不过我们守城尚且敌不过燕王,又何况去攻城,还是按部就班为妙。”梁开道。
    “可金陵顶多有三万王府亲军,剩下的三万分布在苏城和松城,三十万大军拿不下,难道六十万大军也拿不下吗?”谢端道,“再者,若是进攻金陵,西进的王府亲军必然回撤,巴城也就安全了。”
    “这……”梁开闻言,摸了摸下巴,目光望向卢瑟和布鲁克。
    谢端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卢瑟和布鲁克对视一眼,卢瑟道:“这正是我下面要说的,当初我们决定诱敌深入,再夺取金陵,斩断其粮道,再将王府亲军歼灭,现在这只王府亲军不正是送上门了吗?”
    顿了下,他继续道:“不过燕王狡诈,进攻金陵的时候,一旦情况不对,便应立刻撤退,绝对不能恋战。”
    谢端闻言一喜,“我们愿令麾下将士为前锋。”
    梁开的目光在卢瑟和谢端身上游弋了下。
    沉吟一会儿,他道:“我以为,当注意燕王的动向,如果他离开金陵,这便绝对是个阴谋,这仗就不要打了,如果燕王一直在金陵城逗留,这次他们便是真的要打巴州。”
    对他而言,燕王或许狡猾,但绝不会以身犯险。
    众人闻言,俱都点了点头。
    布鲁克道,“既然如此,便令吴国军队在湘州西建立壕沟防线,令王韩谢三家兵马顺流而下,抵达浙州,再北上进攻金陵。”
    吴国的水师当下有半数在昌城。
    他们沿着来时的水路向浙州而去即可。
    “若能再借二十万兵,或许成功几率更大。”谢端道。
    当下昌城驻扎的是从金陵附近撤回的兵马,一共四十万。
    而在湘州和巴州驻扎着吴国的八十万大军。
    深沟高垒防备区区六万燕王兵马,根本无需这么多兵力。
    何况南梁和南平国随时能派出军队支援巴州。
    “那就再调拨二十万。”卢瑟说道。
    这也是他们绝望中的一次反击了。
    他们已经被燕王逼的退无可退。
    既然燕王打上门来,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击败他。
    定下了这件事,布鲁克为了缓解沉重的气氛,说道,“现在,你们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战争,我们的火枪火炮不久就会到,若是能熬到本土不列颠陆军的到来,便是反攻的时候了。”
    “请布鲁克大使安心,我们一定能熬过去。”梁开斩钉截铁。
    他之所以同意王榭的建议,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攻打金陵是一场冒险,但也可能是胜利的开端。
    当然,也正如他说的,如果形势不对,便立刻撤退,最终也不会损失多少。
    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
    下午的时候,各道命令从巴城传出。
    湘州的军队以及昌城的军队先后开始调动。
    当然,这一切自然瞒不过四院的眼睛。
    情报不断抵达金陵。
    “殿下,这招果然好使,势族军队动了。”常威笑道。
    势族们只怕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这次根本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让迁徙的百姓归乡。
    不管他们如何应对,只要他们的军队动了,便中计了。
    “接下来就得看四院和第三军了。”赵煦正在喝茶,不由笑了笑。
    大颂的沿海州百姓大多被裹挟西去。
    其中主要是三个州的百姓,一个是浙州,也就是浙江,一个是海州,也就是福建,还有一个金州,也就是广州。
    浙州和海州的百姓主要被迁往了江州,因为江州与这两州接壤。
    金州主要被迁往了湘州和交州,也就是广西,也是因与这两州接壤。
    四院和第三军去的地方也就是这三个州。
    “不过江州的势族军队似乎准备交工金陵城,殿下……”
    “本王就呆在这,哪也不去。”不等常威说完,赵煦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本王这次就来个以身犯险,让他们大胆来金陵。”
    “殿下,这可不是玩笑。”常威急了。
    在势族看来,金陵附近或许有六万王府亲军。
    但实际上金陵附近只有三万王府亲军。
    金陵城只有两万人。
    剩下的一万人分布在苏城和松城。
    若被大军围城,还是十分危险的。
    “不必再说,秦式步枪交给你们可不是拿来当烧火棍的,大不了战时,也将苏城和松城的士兵也调往金陵。”赵煦继续道。
    他很清楚,自己一走,金陵城的价值便少了许多。
    他就要当块肉引狼。
    因为这次的计划关系重大。
    一旦百姓回来,势族是再也休想把他们裹走了。
    如此,势族们便失去了兵源,也失去了许多劳力,实力大损。
    他也避免了江南遭受更大的破坏。


第八百四十三章 混入
    “末将定保殿下安全无虞。”常威望着赵煦,目光变得坚毅。
    为了大颂江山,燕王以身犯险,他这个臣子唯有霍去性命,护燕王周全。
    “本王相信你。”赵煦飒然一笑,“现在就准备,若是他们围困金陵,便让他们血本无归。”
    “是,殿下。”常威向赵煦行了个军礼。
    待常威转身离去,赵煦望向江州方向。
    势族军队已动,他希望王府亲军和四院能配合得当,顺利实施他们的计划。
    ……
    昌城。
    四座城门外臭气熏天,到处是屎尿。
    百姓神情萎顿,如同被晒了一天的草木,乌泱泱挤在一起,数不清多少。
    势族士兵在官道上来回巡视,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
    “施粥了!”
    正是傍晚,粥棚里士兵忽然高叫一声。
    百姓们似乎活过来一般,纷纷端碗向粥棚挤过去,生怕自己落在后面,直到被势族鞭子抽打,他们才勉强排成了队列。
    “这是什么粥,分明是清水,还让不让人活了。”轮到一个汉子,见一碗水里不过三五粒的米,汉子不禁大怒。
    “有米就是粥,叫什么叫,不吃就滚过去,别耽误老爷我施粥。”粥棚里的将领指向汉子,面色凶狠,“现在粮食不宽裕,有的吃就不错了,别挑三拣四的。”
    汉子不依不饶,“西迁的时候,你们怎么说的,一万答应会让我们吃饱饭,这话是放屁吗?不给我们饭吃也行,放我们回去,现在稻谷长得金灿灿的,马上就能收了,我不稀罕你们的粥。”
    “就是,你们骗人。”
    “早知道就不和你们西迁了,好好日子不过,来这受罪。”
    “对,让我们回去收稻子。”
    “……”
    汉子的话激起了百姓们心中对自家稻谷的挂念,不少血气方刚的青壮大声怒斥。
    见百姓们群情激奋,粥棚里的将领脸色阴沉下来,喝道:“来人,将他抓起来,绑在木桩上示众。”
    两个如狼似虎的势族士兵立刻扑了过去。
    “老子和你们拼了。”汉子也彻底怒了,同势族士兵扭打起来。
    但多日腹中饥饿,根本没力气,顿时被势族士兵按在地上一阵拳打脚踢。
    随即汉子被绑在官道便立起的木桩上。
    其他青壮见了,停止了喧闹,将身子缩了回去。
    这木桩是势族专门来整治闹事百姓的。
    绑在木桩上不给吃,不给喝,晒个两天,性命便没了。
    不过尽管被唬住,但一股怒火却在心中燃烧。
    势族将领得意地笑了笑,骂道:“一群下贱的泥腿子,还想和耍狠。”
    说罢,他令士兵继续施粥,自己大摇大摆向昌城走去。
    不同于昌城外的景象,此刻的昌城竟然比以往还要繁荣。
    大街上车水马龙,满是身穿绸缎衣服的势族和豪族子弟以及商贾。
    他们不是有权势便是有银子,西迁的时候大车小车拉满了自家的财物,不像百姓只能背着个包裹。
    到了昌城,他们或是使权,或是使钱,总能在昌城内寻个住所,日过虽然比以前差一些,但也没太大影响。
    终日依旧丫鬟美妾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