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赵煦面露笑容,“如此,本王倒是要给你记一功,给了大大的赏。”
杨素素喜道,“殿下要赏臣妾什么?”
赵煦一阵坏笑,轻抚杨素素的后背,“赏个今晚无眠。”
杨素素怔了下,还未回过味来,就见赵煦扑了上来,顿时会意,不禁又喜又嗔。
此时正是,一轮明月映碧树,小窗传来吟哦声。
第八百七十一章 日新月异
日头升上柳梢。
赵煦睡到自然醒,方起来洗漱穿衣。
杨素素比他起得早,此刻正在同凤儿和鸾儿说闲话。
见到赵煦,凤儿和鸾儿捂嘴轻笑,杨素素对他则一阵白眼。
南下许久,他是久旱逢甘霖,昨夜扮演了一夜九次郎。
吃了早膳,赵煦和三人说了会儿闲话。
王府门官便通报刘福和杨丰来了,赵煦起身往前院走去。
“殿下,我们去燕城女子学堂了。”杨素素三人这时也起身往前院走去。
赵煦点点头,露出笑容。
杨素素在女子学堂又是学员,又是教书先生。
自从参与了这件事,她和凤儿,鸾儿三人倒是很上心。
对此,赵煦自然乐意见到。
一来,有点事情做,总比几个女人整个窝在王府,说些家长里短的事好得多。
二来,女童入学这件事虽然有所改善,但还任重而道远。
提升女子入学率这件事关乎大颂未来的综合国力,不能不认真。
否则,等于大颂少了近半的优质劳动力。
到了前院,三人径自离去,他则在议事堂见到了刘福和杨丰。
“恭喜殿下江南取得大捷,此番,势族盘踞之所,仅剩巴州,益州和云州,乃是强弩之末了,殿下之文治武功真是冠绝当世,自古至今,也无人能校之一二……”
赵煦一到,刘福立刻满脸堆笑,接着就是一顿马屁猛拍。
杨丰摇了摇头,自愧不如。
当年在赵恒面前,他不会拍马屁,如今侍奉燕王,他依然不会拍马屁。
且他一向对善于溜须拍马者极为厌恶。
但对刘福,他却厌恶不起来。
因为他清楚,刘福的马匹近乎和燕王玩笑,不是真的马匹。
而且,刘福也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宰相。
赵煦南下期间,江北的大小事务他处理的十分妥当。
“差不多就行了。”赵煦轻轻笑了笑,“既然来了,还是说正事,回禀下这段时间江北的事务吧。”
刘福负责政务,杨丰负责军队后勤。
二人一起来,自然是为了做个小汇报,同时把疑难的问题挑出来,同他商议。
闻言,刘福方收住,将一份文书拖在手上,说道:“殿下南下期间,大小事务都在按照殿下的规划在进行,燕范运河的挖掘完成了二百里,还有八十里便可打通范阳运河,臣令他们必须十一月前竣工。”
“燕锦铁路铺设到了宁城,正在向锦州铺设,臣令他们明年三月前竣工,燕晋铁路过了飞狐关,距离晋城还有五百里,十二月前能够通车,向南的铁路延伸到了平原城,因晋河的原因不得不中断,又从对岸的齐州向南铺设,等待蒸汽机车渡轮。”
“江北各郡的工坊区建设也在正常进行,比如鲁城,晋城,洛城,襄城等工坊区,燕城工坊区有的工坊,他们也基本上有了,眼下,这些各州州牧正在规划郡府和各县的工坊,这段时间,江北的商品产量大增,满足了江北的百姓的需求不说,向高丽和东瀛北输入的货物也在不断增高。”
顿了下,他道,“不过以现在趋势,过不了两年,高丽和东瀛市场只怕也饱和了,需要寻找下一个市场。”
赵煦一开始还频频点头,对这短时间的成就很满意。
听到这个,轻锁了下眉头。
刘福的意思很明白,蒸汽工业的拓展,让商品的产能大大提升了。
由于市场的问题,产能过剩将会成为未来的需要重点解决的事。
这也是这个时代,所有工业国都会面临的问题。
因此,他们才会为了殖民地,打的你死我活。
“本王刚刚打下一个大市场,等解决了势族,本王再给商品寻找更多的出路。”赵煦道。
他说的大市场自然是江南。
这块市场可比高丽和东瀛北合在一起还大。
足够江北的工坊吃一段时间。
不过,等工坊也在江南遍地开花,尤其是电力普及之后,工业产能的爆炸,这块市场很快也会饱和。
到时候,大颂的商贸必须要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接着,刘福又说了其他政务。
总体上来说,经过战乱之后的江北,伤口正在愈合,且由于蒸汽工业的发展,比以前还要繁荣。
毕竟,对于农业来说,只要百姓安心耕种,一两年便可恢复。
在加上工业,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不过,赵煦最关心的还是从外部摄取的财富。
内部的商业终究是赚大颂人的银子,又花在大颂人身上。
这是一个闭环。
只有能从大颂之外获得财富,才能让大颂摆脱内卷,走向真正的繁荣。
于是他道,“这段时间与高丽和东瀛的商贸利润几何?”
“迄今为止,账面上统计,有一千二百万两的纯利润了。”刘福说道。
“嗯,不错。”赵煦满意地点点头。
他彻底控制高丽和半个东瀛也就半年多的时间。
如此,一年能获得盈利两千多万两应该没问题。
而以前,大颂一年的赋税也就六千两万左右。
当然,若是正常贸易,他也无法从高丽和东瀛获得这么大盈利。
主要是,他与高丽和东瀛藩主签订的契约,基本上是控制了他们的经济。
才会有如此丰厚的利润。
刘福回禀了自己事,站到一侧,让出位置让杨丰说。
军中的事务倒不是很多,无非是这段时间火枪火炮的列装,粮草运输等杂物。
其中最关键的主要是前装线膛枪的贩售。
这是他南下之前就交给杨丰的事。
“经过臣与高丽使节的协商,他们采购了八万只前装线膛枪,购买线膛枪的费用,将以银子,粮食,矿石,丝绸等支付。”杨丰道。
清了清嗓子,他又道,“至于东瀛四藩则一共采购了十六万只前装线膛枪,他们支付的大多是现银,也有部分粮食,扩产充抵。”
赵煦闻言,露出满意地笑容。
这个时期的东瀛是盛产银子,银子多也正常。
如此,他们因列装秦式步枪而替换下来的前装线膛枪基本上就卖出去了。
剩下的五六万只前装线膛枪,交给乡兵和维持治安的武侯即可。
第八百七十二章 拒绝
“很好,一切都在欣欣向荣。”赵煦望向二人,不由感叹了一句。
刘福和杨丰对视一眼,俱都露出笑容。
这时,想到江南的战事,杨丰道:“殿下此番回来,还回去吗?”
刘福也向赵煦投去探寻的眼神。
“待本王见了罗斯国外交大臣,便去葭萌关,争取尽早将残余势族一网打尽。”赵煦的脸上的笑容褪去,眼中涌起一丝阴霾。
从战乱的江南回到田园一般的江北,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正是因为两下对比,他越发坚定一个想法。
那就是解决了内乱之后,他绝对不会再让大颂本土遭受战火。
任何想要再次把战火烧到大颂疆土上的敌人,他定会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了荡平这些叛逆,殿下真是辛苦了。”杨丰有些心疼赵煦。
此刻,他不是臣子,而是看孙女婿。
燕王如此年轻,却担负起了振兴大颂的重任。
相比之下,他们这些臣子都显的像废物。
“是呀,不过也快了。”刘福道,“势族不过在苟延残喘而已。”
想到什么,他又一脸忧虑,“只是歼灭势族只怕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杨丰越发心疼赵煦,他清楚刘福要说什么。
北狄未灭,北方又多了个罗斯国。
南方还有不列颠,法兰克等西土人。
东面的海上,东瀛的渡边案还在负隅顽抗,还有一个叫山姆国的国度,虎视眈眈。
他们真的还有很多仗要打。
“哈哈哈…你们不要担心,历史的车轮已经偏向我们一边了,本王只是恶心这些苍蝇而已。”赵煦神态轻松。
接下来,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统领大颂军队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让大颂成为这个时代的顶尖发达国家。
又说了些政务和军务方面的事,二人离去。
赵煦盘算着日子,又在燕城悠闲过了三日,陪了陪糜妃和杨素素。
第三天乘坐蒸汽机车,从燕城向燕关去了。
燕锦铁路虽然没有完工,但部分路段已经通车。
比如燕城到燕关这一路。
只是半日的时间,他便燕城抵达了燕关。
此时,罗斯国外交大臣切夫斯已经在燕关等待。
赵煦抵达之后,在燕关将军府见了切夫斯。
这是一个身材高大健硕的中年男子,细小的眼中光芒闪动,显得十分精明。
“燕王殿下,我们尼古拉皇帝陛下让我代他向你问好。”被士兵引入将军府大殿。
见到端坐台阶之上的赵煦,切夫斯弯腰行礼。
当不列颠外交大臣抵达罗斯国的第二天,尼古拉皇帝便命令他前往大颂。
经过两个月的跋涉,他先一步抵达。
后续的三万罗斯国军队因为辎重问题,会晚
赵煦望向切夫斯,他道:“他问好的方式就是同北狄介入大颂的内乱吗?”
他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切夫斯却能感到一阵森冷寒意。
“燕王殿下,这是伊万个人的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做出对罗斯国最有利的决定,我相信,即便是你的臣子,也会这么做。”切夫斯说道。
“你说得对,所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我们会让你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公平合理。”赵煦淡淡道。
切夫斯沉默了一小会儿。
他在思考。
显然,这位燕王是个极为强硬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吃一点亏。
只怕这次他与燕王的见面会不欢而散,
但他带着尼古拉皇帝的意志而来,必须要将自己的任务进行下去。
于是他道,“殿下,你可能不清楚正发生的事,你歼灭了不列颠舰队这件事惹恼了不列颠女王艾斯丽,她派遣外交大臣去了西土所有国度,现在,只怕重要的西土国家已经达成了一致,不久,西土的联军和舰队便会抵达。”
“是吗?”赵煦眼睛眯了起来。
他一直有这种猜测,毕竟在当代,不列颠伙同其他国家干过同样的事。
在这里,他们自然也能干得出来。
切夫斯的回答,只是肯定了他心中的答案,倒是没有让他感到惊讶。
赵煦没有惊讶,切夫斯倒是惊讶了。
他想象燕王一定会害怕,恐惧。
这样,他们就能趁机抛出自己的条件,摄取最大利益。
燕王这样平静,他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燕王殿下,你了解西土吗?”切夫斯迟疑了一下,问道。
对他而言,能对这件事无动于衷的人,不是对西土一无所知,便是自大狂。
“非常了解。”赵煦道,“那又如何?你以为本王会害怕吗?哼,本王一直在等着收拾他们。”
切夫斯长大了嘴巴,他开始相信这位燕王是个自大狂。
据他了解,这位燕王控制的江北,在蒸汽工业规模上远远输给西土。
他们能取胜的原因不过是火枪上的创新。
但这种创新不足以维持他的优势。
因为他们能仿造出他们当下使用的一切火器。
“看来必须让这位燕王认清现实。”切夫斯暗道。
他不认为现在能与燕王达成任何协议,直到燕王在西土的联军手中吃亏。
到时候,他才能认真考虑罗斯国的建议。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赵煦的话,“开门见山吧,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回过神来,切夫斯道,“我们想要的很简单,只要殿下答应,将高丽以及东瀛的北方交给罗斯国掌管,对北狄秋毫无犯,且承认我们从北狄手中获得疆土,我们便会同不列颠一起,对大颂发起进攻。”
尽管他已经相信无法达成任何协议,但他还是要把条件摆在桌子上。
等有一天燕王认清了现实,或许就会接受这些条件。
“你们的胃口可真是不小。”赵煦突然冷笑起来。
他终于切夫斯来到这里的目的。
尼古拉只想用一个,“我不打你”就换取巨大的地缘利益。
真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不过,这也和他预期一样,这个时代的罗斯国不可能与他达成任何互利的合作。
于是他道,“本王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北狄,本王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