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狄会消亡,极北之地会丢失,甚至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都不再安全。
如果这一天发生了。
罗斯国的疆域会减少七成。
这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的。
“让他们继续再深入一段距离,待他们到了绵郡,便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阿舒尔说道。
绵郡是益阳的北方门户,距离益阳只有二百里,距离葭萌关三百里。
在他们的坚壁清野之策下,燕王军队在这里等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法在当地获得任何补给。
即便想退回葭萌关,也得耗费三日的路程。
是骑兵袭击他们的最优距离。
毕竟,他们坚壁清野的范围是益阳之北。
若燕王军队抵达益阳附近,坚壁清野之策便失败了。
议定了此事,众人各自行动。
铁木塔回到军中,整顿骑兵,和将领们制定棉郡之战时,袭击粮道的战术。
阿舒尔则统领麾下步兵和骑兵去棉郡。
燕王军队出葭萌关之后,他们麾下的士兵便有一部分提前去了棉郡,在关键道路,桥梁位置挖掘壕沟工事。
除了棉郡,他们在前往益阳的路上,还挖掘了多处工事。
一处工事被攻破,他们便会退到下一个工事,节节抵抗。
这次他统领剩下的军队与南梁和南平军队一起过去。
就是要凭借这些壕沟工事对燕王军队进行阻击。
他们负责正面阻击的同时,铁木塔负责奇袭。
除此这外,奥尔斯基将统领五千罗斯国军队以及准备了前装线膛枪的两万余精锐士兵,配合铁木塔,也进行奇袭战。
争取在燕王兵马抵达益阳前,将其歼灭殆尽。
……
与此同时,东宝县。
王府亲军和秦军在官道上,断断续续绵延了三十余里。
为了方便作战,赵煦令士兵们以一个军为一个单位行军。
每个军之间行路的时候,间隔一百米。
战车则分布在士兵两侧,附近布置探马侦查。
如果遇到北狄骑兵,便可立刻以战车为依托,射击北狄骑兵。
“殿下,前面就是东宝县城,过了东宝县城,再走二百里就是棉郡。”
赵煦和常威位于队伍的前列。
见前面出现一座城池的轮廓,常威指向前方说道。
“到了县城便让士兵们休息吃饭。”赵煦望了眼天上的太阳,正是中午。
这一路行来,除了被焚毁的茅屋以及荒芜的田地,他们连半个敌方士兵的影子都没见到。
简直就像个无人区。
如果不是对自己麾下的军队信心十足,他真的不敢令军队孤军深入到此。
否则一旦粮草出了问题,又被北狄铁骑截断退路。
五万秦军和十二万王府亲军便要葬身于此了。
不多时,军队进入东宝城,开始从战车里取出粮食,埋锅造饭。
赵煦则简单吃了几口炒面,喝了几口水,便和常威登上城墙观察周围地形。
士兵们望见这一幕,露出灰心的笑容。
自抵达葭萌关,燕王吃的,便和他吃的一样。
有时候为了省事,燕王甚至吃的比他们还差。
比如现在,他们马上要吃热腾腾的米粥,燕王却吃了几口炒面。
“在东宝城留下两千士兵戍守,周围埋上地雷,记得做好标记,免得炸了自己人。”赵煦对常威说道。
从葭萌关出发,这东宝城是他们遇到的第二个县城。
第一个县城他留下一千士兵戍守。
这里他决定留下两千士兵戍守。
继续往前,遇到其他城池,他依然要把这空城控制在自己手中。
原因很简单,双重保障。
尽管他相信只凭战车便能抵消坚壁清野的带来的弊端。
但为了防止粮草遭受意外,他还是要在沿路的城池中囤积部分粮草应急。
所以,大军在前面走,后面的民夫会不断把粮草运输到这些城池中。
直到他们遭遇对方的军队为止。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立刻安排在东宝城驻扎的将领。
吃了午饭。
大军简单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出发。
又是两日的跋涉,他们又控制一座距离棉城百里的县城,之后进入棉郡。
这时,负责侦查的探马频频回禀发现北狄斥候。
战争的氛围瞬间浓郁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侦查的骑兵返回,送来一封信件。
这信件上有火焰的标志,显然是四院送来的情报。
拆开信件,赵煦扫了眼上面的内容,抿了抿嘴唇,接着又不屑笑了两声。
信上,四院提到铁木塔,范行伦以及罗斯国五千士兵的抵达。
切夫斯的“等着瞧。”就在这里了。
“这样也好,省得本王一个个收拾,这次便一起收拾了。”赵煦将信提给常威。
常威看过,也冷笑两声。
五千罗斯国军队在他眼中真是连口菜都算不上。
至于南平国和铁木塔,他们不过是多浪费一些子弹而已,不会对战局产生根本的改变。
“准备战争!”赵煦眯了眯眼睛。
既然对方有备而来,那么他就用血与火给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
第八百七十六章 针锋相对
棉城。
阿舒尔,奥尔斯基,铁木塔,窦唯,范行伦五人正围着一副图纸。
一个北狄骑兵将领在图纸上指指点点,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燕王军队情况。
比起赵煦绘制的精细地图,他们的地图显得十分粗糙,不过是寥寥几条墨线绘成的河流,山川以及城池的轮廓。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他们能拿出的,最精细的地图了。
“燕王深入益州,携带的粮草又不多,不可能与我们长期对峙,定会求速胜,如此,他们只能进攻我们的壕沟阵地。”奥尔斯基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下的战局。
沉思了一会儿,他继续道,“所以,只要我们能坚持月余,他们定会粮草断绝,到时候再辅以骑兵阻断他们的退路,便可大败燕王军队。”
阿舒尔等人纷纷点头。
奥尔斯基的表情倏忽一暗,又道:“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我们能想到,燕王只怕也想到了,可他们依然决定深入益州,必然有所依仗,这依仗便是他坚信能击败我们。”
“战车。”铁木塔这时开口,“一定是战车给了燕王信心,当年正是依靠战车,燕王的军队在燕山外第一次正面击败我们北狄骑兵,这次不过是旧把戏。”
奥尔斯基从骑兵搜集的情报中了解到此番军队携带了大量战车。
这些战车的确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所以我刚才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事实上这场战事只怕无法取巧,就看谁能坚持月余之后,还能有余力。”奥尔斯基神色严肃。
望向铁木塔,他道:“现在,你的骑兵便可以从燕王兵马侧翼,绕道他们的后方,彻底切断他们与葭萌关的联系。”
转向阿舒尔,他道:“你的步兵同南梁和南平军队在正面战场阻击燕王军队,你的骑兵在战场侧面游弋,寻找突袭的机会,我们罗斯军队会配合你们的突袭。”
“……”
指向地图,奥尔斯基下达一道道命令。
阿舒尔,窦唯等人对奥尔斯基的决定没有异议,便各自回去准备。
势族的生死之战,终究要打响了。
是死是活,就在此战!
不多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
铁木塔统领麾下三个王帐,十五万骑兵,十五万步兵向北进发。
马蹄扬起,卷起漫天尘埃,声势浩大。
他们避开燕王所在的官道,从侧面迂回,将斩断燕王的粮道。
北狄,南梁和南平的步兵则进入棉城前的壕沟工事。
又在工事上摆上野战炮,瞄准前方。
为了抵御燕王,奥尔斯基设置纵深十五里的壕沟阵地。
站在棉城上望去,壕沟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燕王军队即便能战,但想要打穿纵深如此大的壕沟工事集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仅仅是棉城战场的工事,从棉城到益阳一路,还有其他不少工事。
为的便是拖住燕王军队,待其弹尽粮绝。
此刻,王府亲军探马已经在棉城周围游荡。
铁木塔的动向立刻被侦查到。
腰间挂着望远镜侦查的探马立刻调转马头,将情报送回。
“殿下,这只北狄大军是要绕到我们身后。”
官道上,燕王军队依然在行军。
分析了情报,常威皱了皱眉头。
战场上被断了退路非常危险。
若是实力相等的军队,只怕统军将领已经吓得六神无主。
“令后军戒备,防止被骑兵突袭即可,继续前进。”赵煦根本不理会这只北狄军队。
按骑兵的提供的情报,半数骑兵,半数步兵的配置,这基本就是铁木塔带来的兵马了。
在益州平原,骑兵的机动性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如果调转军队追着他们打,只会被放风筝。
所以,绝不能因为铁木塔的动作而受到影响,要坚定进攻益州的固定目标,消灭其有生力量。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
王府亲军每军只配备了三千骑兵。
此番四个军参与益州之战,骑兵不过一万二。
即便算上秦军的,也不到两万骑兵。
这两万骑兵是应该追剿溃兵的。
若是与北狄骑兵对决,会处于绝对劣势。
所以,即便北狄骑兵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也没办法。
燕王的决定是对的。
大军继续前进,又是一日的时间,他们抵达了棉城外围。
这时,赵煦令大军在棉城五里外,依托战车安营扎寨。
每个军驻扎一处,营寨之间留下二百米的间距。
得到他的命令,各军的振武将军令战车围拢为一个圆圈。
又从战车里取出帐篷安营扎寨。
傍晚前。
战车在大地上围拢城六个大圆。
大圆中,白色的帐篷林立。
士兵将线膛炮和榴弹炮摆在连接战车的铁索间,将炮口对准前方。
安营扎寨的同时,赵煦和常威则观察起了敌方的壕沟工事。
“除了纵深又宽又长,没什么新意,让士兵休息一晚上,明早发起进攻。”赵煦观察了一阵说道。
对他来说,不仅势族的战术是落伍的,即便这个时代的西土军队,战术也是落伍的。
毕竟,正常的轨迹下,他们不过处在排队枪毙的时代。
虽然懂得利用壕沟工事,但对壕沟工事的理解却不深。
若是他们能在壕沟前百米内拉数道铁丝网,定会给他们的进攻造成很大的麻烦。
但他们显然没有铁丝网。
常威点点头,望向营寨两侧。
那里有不少北狄骑兵在游荡。
他道:“只怕他们想在我们士兵冲锋的时候,利用骑兵从侧翼突袭骑兵,这还是很危险的。”
赵煦轻轻笑了笑,“地雷难道是摆设吗?这几天晚上,让士兵趁夜在战场两侧埋设地雷,只要坚持到我们的士兵杀入对方的壕沟,他们就没办法了。”
明天的进攻,最主要的部分是炮战。
榴弹炮清理壕沟中势族士兵的同时,线膛炮摧毁对方壕沟阵地上的野战炮,免得给冲锋的士兵造成重大伤亡。
常威嘿嘿笑了两声,“末将说的正是这个,只要他们的骑兵敢过来,就炸他们一个粉身碎骨。”
第八百七十七章 对决
“轰轰轰……”
第二天清晨,营寨的炊烟刚刚熄灭,火炮的怒吼声便响彻了整个战场。
线膛炮被集中起来,分布在宽度足够三里的战场上。
炮兵们拿着望远镜观察对方火炮的位置,调整炮口,针对敌方的野战炮。
将一枚枚炮弹倾泻到对方的壕沟阵地上。
顿时,整个战场上冒起一个个巨大的火团,浓烈的硝烟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在炮兵阵地周围,是排列成紧密阵型的士兵们。
东侧的士兵面向东,西面的士兵面向西,每个人秦式步枪都刺刀上膛。
他们是为了保护火炮,防止遭受对方骑兵的突袭。
尽管秦式步枪的射程和精度足够。
但在对付骑兵的时候,紧密的阵型依然有效。
同样的空间能够容纳足够多的士兵。
再以秦式步枪每分钟十发的装弹速度。
在赵煦看来,每个密集站立的百人小队就相当于一挺机枪了。
每分钟能打出上千发子弹。
这样密集阵型的小队在战场侧翼有六十个,相当于布置了六十挺机枪。
骑兵想要冲破他们的防线可不容易。
当然,敌人的炮兵最爱这样的密集小队。
一发炮弹基本上便可摧毁一只小队。
但他眼下利用的便是己方火枪火炮对敌人的全面优势。
无论是射程,精度还是威力。
势族和北狄,甚至罗斯人的火炮都不可能在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