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你在,就算是天大的事,也是小打小闹了。”约翰逊又吹捧了一句。
    这个韦斯利不但是陆军上将,还是位公爵,打仗经验丰富。
    当下,不列颠有四位上将在竞争下一任陆军元帅,他也是其中之一。
    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讨好这位公爵。
    如果他将来做了陆军元帅,有他的支持。
    自己或许有竞争下一任首相的机会。
    再不济也能离开布尔,前往天竺。
    约翰逊的高帽让韦斯利面上不由多了一份自得。
    这次他担任联军统帅,打赢了这场战争,陆军元帅就必然是他的了。


第八百九十九章 骑兵枪
    “为了不列颠!”
    蓝色的海面吹来阵阵咸湿的海风,韦斯利再次举起酒杯。
    “为了不列颠!”约翰逊也高叫起来,“狠狠教训那些黄皮猴子。”
    “我们他们一个个绞死,其实是那个叫燕王的猴子。”韦斯利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
    在布尔港口停留了三日,舰队再次浩浩荡荡向天竺而去。
    ……
    燕州。
    刘福统领文官进行轰轰烈烈的机构改制之际。
    赵煦和杨丰正在兵仗司校场检查准备交付军队的后膛炮。
    正如他在朝堂上说的一样。
    当下大颂的重心是发展,同时要预备即将来临的战争。
    所以清闲下来之后,他便将注意力投入到军备上。
    再者,上次在金陵的时候,王应便来信告诉他制造出了后膛炮样品。
    他的回复是让他打造生产线,批量制造。
    现在,兵仗司已经囤积了大批后膛炮,只是因为王府亲军和秦军还在打仗,没有交付。
    “殿下,无论是线膛炮还是榴弹炮,当下俱都采取了后膛填装,按照殿下的设计图纸,其中榴弹炮的炮管缩小了口径,增加了炮管长度,这批榴弹炮的射程能达到八里。”王应指着身前的榴弹炮说道。
    赵煦点点头,他眼前的榴弹炮样式已经无限接近当代一战时期的榴弹炮样式了。
    历次战事中,充分暴露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打仗的时候,由于榴弹炮的射程近,只能在线膛炮清理了对方火炮之后,才能用榴弹炮轰击对方的壕沟。
    这导致战争的效率降低不少。
    所以,解决了后膛填装问题之后,就需要一种射程远,口径小的榴弹炮取代口径大,射程短的榴弹炮。
    于是,这款后装榴弹炮便诞生了。
    当下,这款榴弹炮重两吨,炮管长两米四,俯仰角度为零到四十一度,口径一百五十五毫米,通过加长炮管,让其最大射程达到了四千米。
    每分钟的射速是和秦式步枪一样,能达到十发,几乎是旧式榴弹炮的三倍。
    在炮管两侧是巨大的轮子,在炮管和后膛机构之间的位置还有一块铁板。
    这是为了保护炮兵,防止其遭受枪击。
    总得来说,以前的大口径,便携式榴弹炮时代结束了,迎来了重型榴弹炮时代。
    毕竟,今后大颂军队面对的是西土军队,必须要保证榴弹炮能在对方火炮的射程之外。
    目光掠过榴弹炮,赵煦又望向线膛炮。
    和榴弹炮一样,在线膛炮上又有一个类似铁板的结构。
    而比起榴弹炮,线膛炮的仰角很小,炮管很长。
    显然也通过炮管,增加了射程。
    “这款后装线膛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十六里。”王应继续说道。
    “八千米。”赵煦露出满意地神色。
    一战时期,仅仅是榴弹炮的射程就能达到十六公里,线膛炮更是能轻轻松松达到三十公里以上。
    之所以现在兵仗司的火炮和一战的火炮还有差距。
    这是因为一战时期电力早已普及。
    一来能够制造氧气,用于转炉炼钢时候的吹氧,同时又有了特种炮钢,炮膛可承受更多的发射药。
    而则是机械加工的精度上来了,解决了后膛填装的漏气问题,才让射程大增。
    待今后电力在大颂的工坊普及,他们渐渐也能够把武器水平拉到一战水平。
    但即便如此,他也已经很满意了。
    他相信无论是野战榴弹炮的射程还是野战线膛炮的射程,因为超前的设计,当下都超越了西土。
    “了不得呀。”王应的介绍让杨丰一阵感慨,“不过榴弹炮的射程都如此远了,是不是没必要在列装线膛炮了。”
    赵煦和王应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王应道,“虽是如此,但线膛炮数量可以减少,但不能取消,简单来说,比起榴弹炮,线膛炮清理对方的炮台效率更高。”
    赵煦点头表示王应说的是对的。
    一战时期,榴弹炮是轰击战壕用的,线膛炮是炸对方碉堡用的。
    到了二战时期,便用来打坦克了。
    所以虽然榴弹炮的射程提升了,但依然需要线膛炮解决攻坚问题。
    绕着两门火炮转了一圈,赵煦对王应道,“既然如此,就尽量将两款火炮交付军队吧。”
    “是,殿下。”王应道。
    之后,二人随王应到了公署。
    这次赵煦来除了检查两款后膛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
    便是让研造院和兵仗司协作,在兵仗司内进行建造一个小型的发电厂,保证兵仗司内各工坊的用电,对工坊内的机械进行适用性改造。
    如此,下一步兵仗司便能尝试金属壳弹药以及骑兵的克星——机枪的研造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也是当下就能进行的任务,便是制造骑兵专属的火枪,骑兵枪。
    在火枪出现之后,骑兵便尝试过列装火枪。
    但由于火枪需要前装,所以骑兵打仗前往往填装好子弹,临阵打出一发,效率太低。
    于是,火枪没有在骑兵中流行起来。
    直到当代十九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左轮手枪出现,骑兵规模列装火器的时代才来临。
    之后随着后膛步枪的出现,又出现了专为骑兵设计的火枪,骑兵枪。
    这种后装线膛枪比起士兵使用的步枪要短许多,以便于骑兵射击。
    由于枪短,有效射程便短了。
    赵煦估计,以兵仗司当前技术水平制造出来的骑兵枪,有效射程最高也就二百五十米左右。
    这个射程对步兵来说十分拉跨,但对骑兵们来说却很富余了。
    拿骑兵枪打北狄轻骑兵完全足够。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在骑射上便不如草原人。
    差距就在于马上的箭术,但只要列装了骑兵枪,对方的优势便会消失无形。
    今后大颂骑兵将再也不会畏惧北狄骑兵。
    当下,北狄与西土人搅在一起,威胁大颂的安全。
    在机枪这款骑兵毁灭者出现之前,骑兵枪显然是个不错的过渡。
    否则,他如何在茫茫草原面对北狄骑兵和罗斯国步兵这个组合。
    历史上就从来没单纯依靠步兵两条腿征服过草原的。


第九百章 技术部署
    “骑兵枪?”
    赵煦吐露出自己的想法,王应怔了下。
    想了想,他道:“殿下的图纸上倒是有骑兵枪的机构图,当下可以立刻生产。”
    这段时间,兵仗司的工坊一直在全力生产秦式步枪以满足王府亲军,秦军,宁锦军以及陆战队的需求。
    现在秦式步枪交付的差不多了,空出来的产能正可以制造骑兵枪。
    “八万只就够了。”赵煦报了个数字。
    为了对付北狄,他将唯一一只独立骑兵调往了宁锦都司。
    这便是由陈虎统领的骑兵,共计三万人。
    除了陈虎的骑兵,其他三军的骑兵合计有五万人左右。
    这个数量就够了。
    不过即便列装了骑兵枪,骑兵刀也不会被淘汰的。
    远距离使用骑兵枪,近距离还是骑兵刀砍人利索。
    简单说了骑兵枪的事,赵煦正式谈起了小型火电厂的事。
    王应早就从王崇口中了解到电力的神奇,兴趣浓厚。
    他道:“臣到时候定全力配合。”
    赵煦点点头,按他的计算,满足兵仗司的用电至少需要两台发电机组。
    不过这自然不是重点。
    他道:“电力的事交给研造院即可,你有更重要的事,这便是金属子弹。”
    他没有说机枪的事,毕竟只有金属子弹成熟了,才能谈机枪。
    否则根本无法试射。
    “终于到这一步了。”王应闻言,露出惊喜的神色。
    其实,火器的发展步骤都在燕王给他的设计图上。
    只是有些东西尽管令他眼馋,但确实不具备制造的条件。
    比如金属子弹。
    虽说依靠手工,也可以打造这种子弹。
    但是金属子弹的量太大,手工打造难以保证精度,效率又太低。
    到时候一打仗,因子弹的问题出现卡壳,问题就大了。
    不过想要建立一套金属子弹生产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先和研造院一起,把生产线制造出来。”
    在制造出后膛炮之后,他便忍不住思索金属子弹的制造之法。
    在家的时候,也和王崇随口聊过。
    王崇对机械十分熟悉,便点了他一句,需要冲床。
    这是一种把扁平金属工件在模具中冲撞为固定形状的车床。
    就如同把手指戳入面团一样,面团便有了手指的形状。
    由于铜很软,冲床便能将铜冲撞成圆柱形的形状,之后再安装底火,弹头。
    金属子弹便诞生了。
    只是虽然说起来简单,把所有工序建立起来也很繁琐。
    底火需要加工,弹头也需要加工。
    最难的部分在于弹头的尺寸要和弹壳一致。
    这便是为什么王崇的研造院已造出了冲床,而不能制造金属子弹的原因。
    这需要稳定的电动机提供稳定的动力,制造更高精度的契合配件。
    “嗯,你们父子两应该会很默契,本王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有什么困难,随时回禀本王,本王给你们解决。”赵煦说道。
    他心知肚明,自己无需解释太多。
    无论是王应还是王崇的可以独当一面了。
    他们不缺乏技术,缺乏的只是实现技术的条件。
    这也是他为什么急于普及电力的原因。
    因为整个燕州的技术水平都被电力问题约束了。
    一旦突破电力,各方面都会全面突破。
    又聊了一会儿金属子弹的制造细节,赵煦从兵仗司离开。
    因马上要接收后膛炮,杨丰喜滋滋地去了。
    赵煦则在徐烈的陪同下,在燕州闲逛起来。
    这段时间,他只顾打仗,许久没有关注燕城的变化了。
    不知何时,燕州大街小巷的泥土路俱都变成了宽敞干净的水泥路。
    道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其繁华景象竟让他有种错觉,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金陵城。
    甚至比金陵还要繁华。
    因为金陵穿着绫罗绸缎的仅仅是势族,豪族和富商而已,街道上还是能看到不少衣着褴褛的百姓的。
    但在燕城,来往的百姓脸上俱都挂着笑容,三三两两走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传来笑声。
    他们身上不再是打满补丁的旧衣服,而是崭新,由织布坊制造的机器布匹裁缝的衣服,纹路精细。
    除了布的质量上佳,由于染布技术的提升,布匹的染色也十分匀称精美。
    当然,这染布技术的提升自然少不了屈生他们的贡献。
    物理实验室实现各项技术突破。
    化学实验室自然也不是在吃干饭。
    三酸两碱工程正式量产这些基础化学原料之后。
    他们开始不断合成其他复杂结构的化学品。
    这染料也在其内。


第九百零一章 查访
    “徐烈,燕城的变化越来越大了。”
    勒住坐下战马,赵煦歪头对徐烈说道。
    这位贴身侍卫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如同隐形人一样低调,却时时在保护他。
    如果当年常威没有派遣他到自己身边,他估计如同秦山和关通一样,也是一方大将了。
    不过他不会亏待徐烈的,将领定会给他补偿。
    “这都是殿下的恩典,如今燕州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刚来的时候,街道上的百姓大多面露愁容,哪像现在笑的那么畅快。”徐烈内心升起一股自豪之情。
    毕竟,他在燕王身边亲自见证了燕州的变化。
    赵煦点点头,心中喜悦。
    就如同种庄稼一样,经过辛苦播种和耕耘,如今终于见到田间长出了幼苗。
    这个过程是令人感到满足的。
    但对他而言,这还只是开始。
    幼苗会继续茁壮成长,最终长成金灿灿的果实。
    “很久没有查访了,你准备一下,本王这几天去探访一下,了解下实情。”赵煦道。
    这是他每年的例行公事。
    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微服私访一些人家,了解真正的民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