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令们的脸色被赵煦看在眼里。
    刘福一直和他说,燕州人对北狄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回他信了。
    不过,他没有怪这些官员们,因为这不能怪他们。
    “不怕殿下笑话,下官的确怕。”武安县县令魏鞅说道。
    他是寒门子弟,被刘福安排在了武安县。
    叹了口气,他说道:“不只是下官,绝大部分的燕州人都怕,每年北狄入寇,燕州人人自危,官员和豪族住在坞堡里,照样歌舞升平,袁家的骑兵总是在北狄人劫掠后才姗姗来迟,甚至还会杀良冒功,殿下,没人能保护燕州的百姓。”
    其他官员听了,俱都沉默不语。
    他们经历过这些,和魏鞅感同身受。
    “所以,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北狄人,而是一次次被抛弃。”魏鞅说完,最后目光灼灼,望向赵煦。
    是的,自燕王来后,燕郡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让他们感到欢喜,也是他们追随燕王的理由。
    只是他们心中还有最后一丝疑虑。
    燕王终究是皇子,只是朝廷派遣来此的藩王。
    若是这次形势急转直下,燕王会和他们坚持到最后吗?
    还是和袁家一样,抛弃百姓,待北狄人走后再次假惺惺管辖这里。
    “哈哈哈……”
    赵煦忽然笑起来,他很高兴,至少魏鞅说了实话。
    在战争爆发前,暴露了燕郡上下对他的信任问题,这是好的。
    笑声停了,他正色道:“本王何尝不是被抛弃,扔到了这燕郡,可以说,除了燕郡,本王一无所有,抛弃你们,这和抛弃自己有何区别,既然你们不放心,本王便与你们一同立下军令状,谁临阵脱逃,便用此剑斩之。”
    说完,赵煦取下悬挂在墙上的佩剑。
    这是燕王的专属佩剑。
    “刘福,这剑就交给你了。”赵煦把剑放在一直沉默的刘福手中。
    “殿下,这……”刘福的手轻微颤抖起来。
    眼圈微红,他忽然跪在赵煦面前,“殿下,下官有罪,不该怀疑殿下。”
    “起来吧,本王不怪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年燕州的百姓的确太苦了,朝廷在燕州的无力,袁家在燕州的跋扈都让人心一点点凉了,在此生死关头,你们心生疑虑实属正常。”赵煦道。
    刘福平日在他面前就像个马屁精。
    但赵煦很清楚这小子是心怀生民立命的大志向的。
    这次他的沉默就是和其他官员一样,带着不安和怀疑。
    现在他将佩剑给了刘福,给他生杀大权。
    他绝对能斩脱逃的官员,如果他真的跑了,以这小子的胆子也真的敢斩他。
    因为他追随他的初心便是他描绘出的美好蓝图。
    他要是真的逃了,信仰崩塌之下,他必然会发疯。
    “殿下大义,下官等必将誓死追随殿下。”
    赵煦的举动让一众县令心下震撼。
    自古到今,他还没有听过,见过一个藩王给臣下斩自己权利的。
    燕王尚且如此,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个目光中的忧惧散尽,慢慢露出坚毅的决心。
    刘福站了起来,脸上还带着愧疚,“殿下,秋狩之后,下官任由殿下处置。”
    赵煦皱了皱眉头,“别废话了,你以为本王真的是因为你会拍马屁才让你做的王傅吗?还是这燕郡就你最会拍马屁?现在还是说说如何抵御北狄人的事吧,啰里啰嗦的像个娘们。”
    刘福脑门上的汗瞬间冒出来了。
    他连连点头,“是,殿下。”


第九十七章 无毒不丈夫
    “王府亲军加上郡兵,当前我们燕郡的兵力一共三万三千人,本王将其中八千人部署在武安县,易水县和竹县各两千五百人。”
    “南面三县相对安全,所以给一共给你们五千人,两个县一个两千人,最后一个县一千人,燕城留下一万人。”
    赵煦拿着一根细竹竿在燕郡地图上轻点。
    “燕城留下一万五千人,殿下,这太危险了。”刘福吃了一惊,“燕城兵力这么少,若是让北狄得知,他们一定会全力来攻。”
    “本王要的就是把他们吸引到燕城。”赵煦冷哼一声。
    他既得知张家和北狄的计划,自然要配合他们。
    以往,北狄每次秋狩便如同犁地一般,从北劫掠到南。
    燕郡每个县城都要攻打一番。
    破城之后,百姓,粮食,金银俱都掠去。
    现在他给这些县放了重兵,北狄若和往年继续啃,那就得掉几颗牙。
    到了燕城也得兵力大损,这一万人到时是够了。
    当然,对他来说最好的情况便是北狄放弃攻打这些县城,直接将所有兵力投向燕城。
    这样燕郡遭受的损失会最小。
    而且张家和北狄本就暗中勾连,得知他的兵力部署后,对他们来说燕城更加充满诱惑。
    这样一来,北狄人便能顺利钻入他的圈套。
    “只是殿下的安危……”刘福艰难咽了口唾沫。
    赵煦笑了笑,“你们理政还行,打仗就外行了,即便燕城被围,到时你们县中的王府亲军也可以来支援,那时北狄腹背受敌,同样难受,而且若是敌情有变会随时调整。”
    县令们闻言心下了然,只是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燕城留下这么少的兵力。
    不过其他人不明白,但刘福很快想通了。
    他知道张家勾连北狄人,所以才担心燕城。
    但看燕王自信的样子,怕是暗中已经有了谋划。
    当即,他说道:“殿下,那么县令们需要做什么?”
    赵煦的目光在七人身上扫过,“你们要配合王府亲军的士兵,组织百姓和士兵们一起守卫县城,运输粮草,照顾伤兵。”
    在他看来,这次对抗北狄人需要整个燕郡的总动员。
    现在乡间的布置已经完善了,县城也行动起来。
    “是,殿下。”县令们会意。
    此次秋狩,燕王一心对抗北狄人,而不是和以前的豪族和官员一样选择逃避。
    他们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当然要和王府同心协力。
    “乡间有乡兵,你们县城的就是县兵,挑选青壮充任,到时候会分发给他们武器,统一听从亲军将领的指挥,他们主要的作用还是虚张声势……”赵煦向县令们解释。
    乡间他采取特殊的战法是没办法。
    因为乡间不像县城那样有城墙保护。
    若说要逃入山里,一则百姓带不走太多的粮食,二来若是被发现,还是免不了被屠戮。
    这样的情况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这才决定采取让乡间也加入到战争中的办法。
    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不错的,毕竟他们属于野战。
    至于县城,本身就有王府亲军的保护。
    他只准备把库房里的旧武器装备给县兵们用。
    战争也是除非王府亲兵打完了,才会让他们上。
    所以,赵煦对他们的要求不高。
    毕竟到了那种程度,燕郡定然完了,他也完了。
    同县令们商议完,赵煦让他们各自回去准备。
    这还只是暂时的部署,下面还要根据北狄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应对。
    当然对赵煦来说这次让县令们最大的好处是让他们坚定了决心。
    这在战争中很重要。
    “殿下,常将军来了。”凤儿这时进书房说道。
    赵煦点了点头,这两天常威比他忙碌的多。
    王府亲军大小事务都需要他处理。
    “殿下,刚刚来的军情,这次北狄出动了三万骑兵,大部分留在了王帐。”常威说道。
    “三万骑兵?”赵煦沉吟了一声,“去年来了多少人?“
    “听说有两万人。”常威道。
    “看来这多出的一万人是冲着本王来的。”赵煦笑了笑。
    不过和仆从军不一样,这次北狄的三万骑兵是实打实的北狄人。
    仆从军只是战俘,北狄征服一个地方强征的青壮组成的,战力和真正的北狄人差不少。
    根据他的了解,北狄骑兵在每次战争中,上马是精锐的骑兵,下马同样是强悍的步兵。
    常威冷笑一声,“这三万骑兵若只是驰骋劫掠,我们倒是没有办法,但若是攻打燕城,他们可就打错了算盘。”
    顿了下,他道:“王府亲军可不是袁家那些废物。”
    “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赵煦提醒常威。
    这家伙自从全军换装后有点膨胀,自信战力已超越禁军。
    当然,赵煦也有这个自信,但轻敌可就不行了。
    “是,殿下。”常威回味着赵煦的话,想想还真有道理,暗暗把这句话记下,拿回去好训斥自己下面的将领。
    赵煦把地图推到他面前,“刚刚县令们来了,如今北狄这般兵力,看来不需要调整了,燕城留下一万五千人足以。”
    常威心道燕王刚才还说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就托大只留一万五千人。
    闻言,他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
    赵煦看出常威的心思,和刘福一样,他们都是关心自己的安危。
    他道:“你来的正好,带你去见一样新式武器。”
    “新式武器?”常威怔了下。
    赵煦将图纸合上,也不管常威的疑惑,带着他直接去了兵仗司。
    见了王应,赵煦给了他一个眼神。
    王应会意,带着两人去了院子里。
    三人在一堆面粉一样的东西前停下来。
    “这就是新式武器?”常威傻眼了。
    王应见常威的样子,微笑不语。
    赵煦道:“这个东西叫生石灰,入眼有灼烧感,只能用油洗,若是用水洗,眼睛都会烧瞎掉。”
    说完,赵煦瓢了一碗水洒在生石灰上,生石灰立刻冒烟。
    “试试。”赵煦对常威说道。
    常威蹲下身,用手摸了下,立刻缩回手,这玩意很烫。
    “殿下准备用这个对付北狄人?”常威已经想象出如何用这玩意。
    心道这招虽毒,但很实用啊。
    不过说毒,北狄人更毒吧,他们的箭矢可都是泡过粪水的。


第九十八章 历史洪流
    “兵者诡道也,北狄人勾结张康,用粪水浸泡弓箭,这都是鬼谋,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煦抓起一把生石灰洒下,“这次我们就用它给北狄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
    常威重重点头,他很赞成赵煦的话。
    曾经,他与西凉人打过仗,亲眼目睹过战争的惨烈。
    为了取胜,西凉会用一切手段,而北狄只会比西凉更加野蛮。
    在他看来,战争中没有君子之义。
    “殿下,这东西的确厉害,只是该怎么用?”望着白花花的粉尘,常威觉得总不能直接让士兵洒向北狄人吧。
    赵煦笑了笑,给了王应一个眼神。
    王应点头,叫匠人拿过一个竹管。
    “爆竹?”常威恍然,接着笑起来,“这下北狄人要哭爹喊娘了。”
    赵煦和王应笑起来。
    火药这个东西在大颂不是什么稀罕物。
    在大颂之前的王朝中,火药已用于战争,比如把火药装在瓷罐里,点燃引线,抛向敌人。
    或是在箭矢上绑上竹管,引燃竹管,让箭矢飞向敌军。
    后来逐步进化,又出现的火铳。
    这是火炮和火枪的前身,就是一个带孔的金属管,里面填满火药和石弹,在百米内有杀伤力。
    大颂立国后,继承了这些火药运用技术。
    不过这些东西还是恫吓的作用大于杀伤,毕竟威力不大,且发射速度慢。
    但,对兵仗司来说,造出来还是没问题了。
    而爆竹就更没问题了。
    “让你看看威力,心里也有个数,免得伤了自己人。”赵煦道。
    闻言,王应让匠人拿来火折子。
    点燃爆竹的引线,王应拿起抛向远处。
    随着“砰”的一声,爆竹炸裂,空中出现一团直径五六米的白雾。
    在制造这种爆竹的时候,王应将生石灰用纸裹起来放在爆竹底部,上面塞满火药。
    如此一来,爆竹炸裂,生石灰就会弥漫开来。
    常威笑得十分灿烂,对爆竹的威力很满意。
    这些爆竹若是扔向北狄人,被粉尘笼罩的北狄士兵基本上就失去了战斗力。
    本来,他还有点担心燕郡一万五千人的兵力能否成功抵御北狄的进攻。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了,燕王早已为北狄人设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圈套。
    北狄人这次秋狩不死也得脱层皮。
    “殿下,这样的爆竹有多少?”常威热情顿时高涨。
    王应指向库房,“足足有六千个,够你们用的。”
    常威这下放心了,他对赵煦说道,“殿下,末将这就差人来将东西领回去,分发给士兵。”
    赵煦点了点头。
    常威离去,王应有些遗憾没有发挥自己的才华:“若是给下官足够的时间,下官还能够做出威力更大的爆竹。”
    “爆竹这种小玩意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