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素嗔了赵煦一眼,“殿下的胃口可真大,还想一口吃下三个?”
    “有何不可,本王正值青春年少,可谓龙精虎猛。”赵煦仰起头,一副傲然。
    鸾儿闻言,捂着嘴轻笑。
    凤儿则大胆给了赵煦一个火辣辣的眼神。
    杨素素道,“殿下的龙精虎猛还是留给她们两个吧,臣妾就不奉陪了。”
    说话时,杨素素抚摸了微微翘起的肚子,横了赵煦一眼。
    “还是王妃要紧,让她们两个洗洗候着。”赵煦冲着鸾儿和凤儿玩笑了一句。
    随即,他来到杨素素身边,轻抚杨素素腹部。
    杨素素这时露出甜蜜的笑容,轻轻撞了下赵煦,向赵煦撒娇。
    鸾儿和凤儿被赵煦弄了个大红脸。
    自知分寸,凤儿拉着鸾儿就要走,对赵煦挤了挤眼睛,她又道,“既然如此,臣妾便和鸾儿去洗洗喽,不打扰殿下和王妃了。”
    说罢,二人离去。
    赵煦嘿嘿笑了两声,则同杨素素进了寝殿。
    当晚二人自是说了诸多夫妻间的体己话,闲聊了不少他南下之后的八卦,说说笑笑的
    第二天,赵煦去无极宫,见了糜皇后和赵恒,说了南下战事。
    得知南域诸国尽数臣服大颂,自此为大颂藩属国,赵恒心情大悦,对赵煦又是一阵赞扬。
    不过可能是长久以来的酒色纵欲,随着年龄的增长显现出来,赵恒的精神头明显不如以前了。
    同赵煦说了一番闲话之后,他正色道,“煦儿,父皇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现在只想着颐养天年,现在大颂这么多藩属国,今后每年朝贡见礼之类的事务势必不少,只怕父皇应付不来,所以,父皇想正式禅位与你,你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际,也能彰显我大颂帝王无上威严。”
    “你父皇说的是真心话,这事他盘算许久了。”糜皇后这时说了一句。
    赵煦怔了下,显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变故。
    他望着赵恒,见赵恒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皱纹深深,说话也有气无力的。
    心里不禁动摇了一下。
    接着,他又想到今后大颂面临的将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这也等于他将直接与各国的国王,女王,皇帝比拼智力和勇气。
    或许他以大颂皇帝这个名分行事,更有分量,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于是,他点了点头。


第1056章 众望所归
    “哈哈哈,太好了,既然如此,朕现在便拟定禅位诏书,诏告群臣。”赵恒忽然起身,满脸笑容,竟然比南域诸国向大颂称臣还高兴。
    其实,正如糜皇后所言,他如今是一心想要退位。
    毕竟大颂如今的权柄俱在赵煦手中,他这个皇帝徒有名分,当与不当也没什么区别了。
    再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赵煦虽然不急着登基为帝,但他麾下的将领和官员却渐渐失去耐心了。
    出于父子人伦,赵煦表面还能与他一团和气。
    但这些官员和将领私下对他就没那么客气了。
    据一些金陵来的老臣说,不少燕州系官员曾提议劝谏燕王逼宫。
    而随着北狄在雍州被击败,北方大患割除,大颂国内又四海升平,欣欣向荣,这些官员的意愿越发强烈。
    赵煦南下期间,甚至有官员不再忌讳,甚至公开谈论。
    他虽自认无能,但也久历权谋场,心知这是燕王麾下的将领和官员故意而为,就是为了给他一个提醒。
    现在,他自己禅位,面子上还能过得去。
    但若是还死死守住皇位,只怕燕王麾下这帮人就真的要谏言逼宫了。
    “谢父皇隆恩。”赵煦这时也不再推三阻四,这一谢便是答应了。
    其实,他也清楚赵恒忙着禅位的原因,只是双方心照不宣而已。
    对大颂的朝堂他是一清二楚的,刘福常威这些人在搞什么,徐克都一五一十和他说了。
    他手底下这帮对赵恒可没有一点好感。
    还能叫赵恒一声皇上,他是他强按着头的原因。
    曾经赵恒对燕州刻薄,他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既然他们不想再忍受赵恒了,他又觉得时间也到了,那就接下这皇位罢了。
    而对赵恒,即便他退位了,也可依旧在燕城安度晚年,这也是对他仁至义尽了。
    又同二人说了些家常话,赵煦回了王府。
    似乎是赵恒的授意,禅位的消息从宫中不胫而走,如同狂风一般,立刻席卷了整个燕城。
    “殿下答应了?”
    无极宫外城,宰相办公的都堂内。
    刘福因为激动,手里的铅笔过于用力,笔头折断。
    但他顾不得这些,而是死死抓住小宦官的衣领。
    “千真万确,这是梁大总管亲口说的。”小宦官嬉笑着。
    梁成把这个消息放出来,宫内先是炸了锅。
    一旦旧皇退位,新皇登基,这无极宫便要易主。
    赵恒和糜皇后都要搬出去,燕王和王妃自然要搬入。
    到时候,他们这些宦官,宫女也等于换了主人。
    一些精明的,比如像他这样的自然忍不住,提前跑出来透露风声,以期能在新皇登基之后得个好彩头。
    “殿下终于同意了,哈哈哈,太好了,早就该如此了,天下万民等这一天,等的眼都直了。”刘福大笑起来。
    接着,他收起笑容,风一般出了都堂,向王府而去。
    这时,小宦官道:“大人我叫小桂子,不要忘了为我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
    刘福一边点头,一边往外走。
    刚出都堂,就见常威,杨丰,杨贺等大臣。
    他们俱都喜气洋洋,一个赶着一个向外走,深怕自己落下。
    见状,他立刻加入了众人的队伍。
    到了王府门前,他们又争先抢后往王府里挤,就差没动手了。
    而这时,赵煦已经在议事堂等待。
    他很清楚,从现在到禅位大典结束,他是别想清闲了。
    “恭喜殿下,殿下继承大统乃是众望所归,也只有殿下执掌江山,才能令民心安定。”常威体力最好,第一个进入议事堂。
    见到赵煦,他忙大声道贺。
    刘福第二进来,他虽然是文官,体力不如常威,但他年轻力壮,也还能跟得上。
    喘了几口粗气,他躬身道,“恭贺殿下,草木逢春而发,鱼虾得水而活,禽兽有林则旺,殿下登基便如春至,水来,林茂,大颂将欣欣向荣啊……”
    说道最后,刘福高喊出声。
    “行了,行了,少说点。”赵煦被刘福吹捧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见刘福还有继续的架势,他忙叫停。
    这常威是个粗人,没什么文采,恭贺之词简单朴实。
    刘福鼓捣出这酸词,他实在受不了。
    他的话音落下,杨丰,董安,杨贺,邹容等大臣相继而来。
    一时间,议事堂内道贺声接连不断。
    赵煦来者不拒,一一接下。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了。
    待重要的大臣俱都到了,赵煦道:“禅位大典不宜铺张浪费,一切从简,这件事就交给礼部来办。”
    “是,殿下。”朱沱应了声是。
    礼部尚书一职当前正是由他担任。
    作为燕郡首任郡守,在大颂一统之后,他自然也青云直上。
    赵煦又望向邹容,“你们工部负责把王府改造一下,今后这里便是太后和太上皇的行宫了。”
    登基之后,按礼制他就不能再住在王府了。
    赵恒和糜皇后也得迁走。
    在燕城,除了无极宫就属他的王府最为豪华,相互更换一下即可,无需再兴土木。
    这也是糜皇后和赵恒的意思。
    “最后就是黄道吉日,你们选一下,本王只能等你们筹备妥当,便请皇上行禅让大典。”赵煦最后说道。
    “是,殿下。”众人一同躬身行礼。
    抬起头来,个个面露喜色。
    燕王这么说了,那么这禅让大典便等于定下来了。
    他们多年心中期盼之事也终于得偿所愿。
    又商量了一会儿,定下封杨素素为皇后,鸾儿为淑妃,凤儿为德妃以及龙袍等事,被大臣闹腾的不行的赵煦将众人赶走。
    随着大臣们从王府出来,赵煦即将登基的消息又立刻传遍了民间。
    当夜,燕城家家户户,都在茶余饭后兴奋议论。
    金鳞池西岸的金鳞火锅店。
    四个刚刚从钢铁坊下工的工人,在火锅店坐下点了菜,便忍不住八卦起来。
    一人道,“要我说,皇上早该禅位给燕王了,咱们燕王才代表民心。”
    “可不是,燕王殿下要登基的消息一到,我就像吃了个定心丸,今后这日定然会越过越红火了。”又一人说道。
    “这还用说,以前咱们连裤子都穿不起,哪像现在还能隔三差五来这里吃个火锅。”二人对面的汉子说道。
    随即,四人一起笑了起来,有心酸,更多的是对当前的生活的满足。


第1057章 筹备
    燕州大学。
    每日的课程结束之后,学员们三三两两前往食堂吃饭。
    科技学堂,政务学堂,医学堂合并之后,燕州大学成为大颂第一所综合大学。
    大学内设立了不同的学院,在大学不同的区域学习。
    学员的人数也因此猛增,达到了两万六千人。
    此刻,食堂内坐满了正在吃饭的学员。
    就在这时,一个学员忽然冲了进来,踩到椅子上,学着报童的口吻,喊道:“号外,号外,特大新闻,皇上欲禅位于燕王,不日举行禅位大殿,燕王殿下要成为大颂皇帝了。”
    学员的话音落下,原本嘈杂的食堂忽然安静下来,接着又爆发出激烈的议论。
    很多学员当即来到散播消息的学员门前,有人道:“萧彦,你胆子也太大了,这事可不能胡说八道。”
    “我要胡说八道,马上就吃饭噎死,我舅舅路过王府的时候,朝堂诸公刚才王府出来,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这是他们说的。”
    “这么说,这是真的了!”一个学员吃惊地捂住了嘴。
    其他学员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随着食堂内的学员们回去,热烈的欢呼声在燕州大学各处升腾。
    在这些学员心中,燕王就是他们的英雄。
    是燕王荡平了大颂内乱,铲除了大颂势族,又先后击败了东瀛,北狄,收回了一片片失去的疆域,甚至还将疆域拓展到了更远地方。
    最重要的是,是燕王广建公孰,建立了诸多大学,让他们这些寒家子弟有机会读书。
    还是燕王,打造了官考制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朝廷。
    即便与朝廷失之交臂,他们也能凭借自己的学识进入研造院,工坊,商行拿到高额的月俸。
    可以说,是燕王把他们从黑暗中解救出来,给了他们光明的未来。
    所以,燕王即将登基,他们甚至比燕王自己还要高兴。
    而今夜,注定无眠。
    燕州的大学里的教习先生见学员们如此癫狂,不但没有制止,反而会心一笑。
    如果不是为了形象,他们可能会比学员们还癫狂。
    毕竟,燕王可曾经亲自教导过他们,是他们的尊师。
    现在,他们又把从燕王那里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员。
    与此同时,民舍,酒楼,商会,店铺,府衙,军营,报社每个地方都陷入了狂欢。
    每个人都在期盼,他的新皇——赵煦。
    而第二天,《燕州日报》正式刊登了禅位大典的消息,消息占据了第一个版的整个版面,这让原本对此事还有些迟疑的人再无怀疑。
    由于昨夜糜温便定下了版面,同时通过电报发送到了各州郡的报社。
    在燕城发行的报纸的同时,其他州郡的报纸也刊登了相同的内容。
    禅位大典的消息在短时间内便在整个大颂散播。
    狂欢自然也从燕城蔓延到了其他地方。
    各州州牧以及郡守纷纷发电报到燕城,请求参加禅位大典。
    马翰,杨震等将领给兵部去了消息。
    因当前大颂没有紧要的战事,这些请求都被批准了。
    待定下禅位大典的日期,再给他们定下行程。
    除了大颂的官员和将领,高丽以及东瀛四国在燕城的领事馆得到消息,也纷纷派人回去。
    燕王登基为帝,如此大事,他们定然是要前来隆重恭贺的。
    “殿下,黄道吉日选出来了,就在四月二十二日。”就在禅位大殿在大颂引起巨大波澜的同时,禅位大典的各项筹备事宜已经在进行中。
    朱沱一下成了王府的常客,每日都来与赵煦商议各项细节。
    “四月二十二日,岂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赵煦问道。
    朱沱点点头,“刘宰相说秦山,关通等将领远在海外,要给他们回来的时间,于是臣便从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