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5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次,他们完全没有一丝还手之力。
    而才是令他们最为惊恐的。
    所以,拉蒂的话落下,他们连忙点头,一个个争着发誓效忠。
    拉蒂松了口气,又将土邦国王的意思转述给了秦山。
    “这还差不多。”秦山点点头。
    接着他叫来一个将领,命他前往骠蛮,通过电报将天竺的最新情况反馈到皇宫。
    六日后。
    赵煦了解到了与土邦的战争情况。
    正如他期盼的一样,这场决战可谓是一战定乾坤了。
    今后,天竺土邦再也不会生起挑战大颂之心。
    “整个东土区域尽数归于我大颂治下,大颂,高丽,东瀛,东南五国以及南域诸国,如今在加上天竺,约有三亿人,这便意味着我大颂有了三亿人的市场,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
    此时,杨贺正在御书房向赵煦汇报大颂的外贸情况。
    赵煦读了电报上的内容之后,兴奋说道,又把电报递给了杨贺。
    “天竺臣服了?太好了,这可是和大颂人口相差无几的区域,而且天竺盛产棉花,是不列颠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现在这里归于我们,我们大颂的纺织业将如虎添翼呀。”杨贺一拍大腿,满脸兴奋。
    赵煦点点头。
    大颂纺织业最大的限制就是棉花。
    尤其是大颂各行省的火力发电厂接二连三发电之后,大颂的纺织业产量极速提升。
    而这就造成了原材料短缺,致使大颂国内棉花价格高涨。
    现在,大颂的纺织业一下有了天竺的棉花供应,这个问题便解决了。
    高额的产量,廉价的原材料,大颂质量高又便宜的布匹将冲击所有东土国家,为大颂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不过由于我们大颂廉价布匹的冲击,据说东土其他国家农民的布匹卖不出去,怨声沸腾,有的地方还闹出了乱子,要求禁止我们大颂的进入,真是我们大颂的百姓闹完,他们又闹了。”这时杨贺像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随口说道。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旧事务的灭亡。”赵煦摇了摇头。
    随着大颂工业的发展,岂止是男耕女织这个传统小农经济被破坏了。
    被破坏的行当还有很多。
    比如以前载客渡河的船夫。
    随着大颂各条河流上一座座钢筋混凝土大桥铺设,需要船夫的地方越来越少。
    而自行车的出现,让轿夫失去了很多生意。
    不过,工业的发展在毁灭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更多的岗位。
    传统行业失业者,被吸纳到了新的行当。
    就如纺织厂里多了许许多多的女工一般。
    但是,也正因这个原因,大颂需要维持工业的增长。
    这样才能持续吸纳旧行当的失业人群。
    一旦工业发展停滞,大规模失业来临,国家就会出乱子。
    而保持工业增长的根本就是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与西土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原因。
    别人控制的市场不会拱手相让,除非你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利益。
    否则,就只能通过战争夺取他们的市场。
    拿下天竺之后,大颂有了世界时候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他的目标就是剩下的三分之二。
    只有全球市场才能将大颂工业滋养的更茁壮。


第1133章 完美方案
    “不过,我们大颂有足够旳岗位吸收传统行业的人,其他东土国家却没有这个能力,长久以往,容易闹出乱子,也不利于我们扶持的国王们统治。”赵煦想到什么,又对杨贺说道。
    当前,大颂对东土各国都保持着高额的贸易顺差。
    这些顺差自然让大颂的工厂不断受益,大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
    总体财富的提升又让大颂人受益,越来越富有。
    但是相反,东土其他国家每年创造的财富则等于尽数拿来交换工业品了,整个国家的财富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短期来看,这的确是有利于大颂的,但是长期以往对大颂则是不利的。
    正如商人们说,你无法从乞丐身上赚一个铜子。
    涸泽而渔的结果就是自己最后也没得吃。
    这也是他登基时候,为什么答应东土国王们,向他们提供蒸汽工业技术的原因。
    商业上有句话,叫一起把蛋糕做大。
    转移蒸汽工业技术,就是把蛋糕做大的手段之一。
    一个国家总体财富的提升,一个办法是通过贸易合理赚取其他国家的财富。
    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技术提供社会财富总量。
    比如,没有化肥之前,一亩地的产量是二百斤,但有了化肥之后产量是六百斤,这就等于总体财富提升了。
    历史上,下一个朝代的经济总量总是比上一个朝代要高,就是这个道理。
    这次,他把杨贺叫来就是为了让他制定一个计划。
    他们不能只卖轻工业品了,今后也要卖重工业品了,比如蒸汽机。
    甚至,他们还能承包东土国家的铁路建设。
    这样,他们不但能通过卖重工业品摄取更多的财富。
    还能让东土国家实现国内总体财富的提升。
    他们有钱了,大颂才更有的赚。
    否则一堆人穷哈哈的,连裤子都穿不起,工业品卖给谁?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小弟跟着大哥混,总不能三天饿九顿。
    让人家忠诚,也得给人家饭吃才行。
    跟着大颂混,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这些东土国家才能从上到下对大颂俯首帖耳。
    这是淘汰的技术转移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弥补贸易差额,且对大颂也有利的办法就是劳务输出。
    当代的菲律宾就是通过输出菲佣赚取外汇的。
    在这里,外汇就是颂元。
    想到这,他对杨贺道,“这段时间除了向东土国家打包蒸汽技术外,还要做好东土各国对大颂的海外劳务输出事宜。”
    尽管大颂的人口在当下的世界已经算很多了。
    但对赵煦而言,随着电力不断普及,工业门类越来越齐全,工业人口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已经准备彻底摧毁大颂的小农经济了。
    这就是不断推进家庭农场计划,减少农民数量,以增加工业人口,再让让少数农场主承担起粮食的生产任务。
    只是这个计划在推行的时候有个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必须要让农场主拥有各类农耕机械,替代人工,否则这个计划根本玩不转。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前这个计划推行缓慢。
    当前,他已经在布局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一面攻克内燃机问题,一面攻克化石能源问题。
    世界上第一台活塞内燃机诞生于1860年,这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大颂各方面已经有了生产内燃机的条件,只等研造院解决剩下的技术问题,将生产线建设起来。
    而在内燃机机械没有向农场主普及之前,就只能通过人力以及蒸汽机械来解决农场劳力不足的问题了。
    此前,西土人通过黑奴贸易,解决自己农场人力不足的问题。
    他可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这么做,将来大颂必然会被反噬。
    于他而言,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海外劳务。
    大颂的农场主雇佣东土其他国家的农民充当劳力经营农场,支付这些农民的费用。
    合同到期,这些农民便可以返回自己的国家。
    大颂的农场主因此实现了农场的正常运营,这些雇佣的劳工赚取了颂元。
    当然,海外劳务不只是局限在农场方面,可以涉及方方面面。
    包括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建设。
    甚至一些工坊缺人,也可以雇佣劳工。
    这些劳工在大颂工作,赚取颂元,也等于帮助建设大颂。
    大颂人则享受了他们提供的劳力服务。
    之后,他们拿着这些颂元回到各自国家,又来购买大颂的工业品,财富再次回流到大颂,实现了东土区域经济的循环。
    这才是完美方案。


第1134章 手摇电话
    “还有,不要忘了去一趟天竺,让他们签订东土贸易契约,补上这一块,整个东土贸易圈便圆满了。”
    秋日旳太阳依旧十分炽热,赵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又丢了一句给杨贺。
    “是,皇上,臣回去准备一下,便前往天竺。”杨贺闻言,应了声是,脸上的兴奋毫无掩饰。
    对他而言,早就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躬身行了一礼,杨贺转身离去。
    在他出门后,一个小宦官满脸兴奋地到了门口,向小桂子说了些什么。
    小桂子随即脸上也挂满了笑容,进了御书房向赵煦道,“皇上,科技司的技术大臣,王崇来了,还带来了电话机,说是要给皇上装上。”
    “哦?”赵煦闻言,目露期待,“那就让他快点进来,朕就要等的没耐心了。”
    小桂子会意; 立刻让小宦官引王崇入宫。
    不多时; 王崇领着三个技术人员过来了。
    向赵煦行了礼,他便将怀中抱着的手摇式电话机呈给了赵煦,“皇上,研造院第七实验室不负众望; 把手摇电话机搞出来了; 现在燕城马上就可以实现全城同话。”
    赵煦点点头,对他说道; “场面话少说; 赶紧干活,让朕体验体验。”
    大颂南面和西面都在打仗的时候; 其他各个职能机构可没有一个闲着的。
    内阁不断在推进改制; 科技司就改制的一个成果。
    今后大颂的科技发展都由科技司统筹。
    而以王崇为首的科技司也突破了不少技术,为电力工业添砖加瓦。
    这手摇电话便是其中一个小成果。
    毕竟,手摇电话最大难题在于电力,电话机本身的技术不难。
    简单来说; 手摇电话机结构有两个重要结构。
    一个是可以旋转的转盘; 一个受话器。
    这个旋转拨号的结构其实是一个小型发电机。
    每次拨号就相当于发一次电; 这个电流就像有线电报的电流一样; 会让总机里的磁片闭合。
    因为按照号码; 每次摇动发出的电流强度不同; 便可区分拨出的号码。
    总机再将对应的电话线与拨号的电话线连接; 之后就可以通话了。
    “都听见了; 皇上说了; 赶紧干活。”见赵煦有些迫不及待,王崇嘿嘿笑着; 立刻让技术人员安装手摇电话机。
    在手摇电话机研造的时候,燕城的电话线铺设就已经展开了。
    只要各个机构安装上电话机; 赵煦便可在御书房直接和内阁,防务司等机构联络。
    得到命令; 三个技术员忙碌起来。
    一盏茶的工夫,手摇电话机便安装完成。
    这时王崇说道; “皇上; 当前只有两台手摇电话机,一台在研造院,一台就是给皇上送来的,所以现在只能和研造院打电话。”
    “那就拨你们研造院的电话。”赵煦笑道。
    对他来说; 这已经是个很好的开端了。
    电报固然已经让大颂全国的信息传递发生了质变。
    但电话出现后,信息传递的效率将更高。
    接下来只要手摇电话机量产; 就可以让燕城全程通电话; 之后就是各城池之间,甚至各行省之间,直到整个大颂。
    “号码是两个零,一个二。”王崇报出了研造院的号码。
    “那么朕的御书房应该是两个零,一个一喽?”赵煦望向转盘上的十个数字。
    “皇上英明,正是。”王崇嘿嘿笑了两声。
    “太少了,回去就改成八位数。”
    这电话号码只有三位数; 意味着总共有一千个电话号码可使用。
    改为八位数便有一亿个号码可供选择。
    虽然他很清楚大颂当前可能将电话一下普及到民间。
    但是这个期望是要有的。
    说了这句话; 赵煦便拨了两下零,一个二。
    这时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
    “现在要转接研造院吗?”女子问道; 声音明显有些颤抖。
    显然她知道对面的一头可能是赵煦。
    “是的,转接研造院。”赵煦回了一句。
    “好的。”回了一句,女子的声音便消失了。
    接着就传来电话的“嘟嘟”声。
    还没响到两下; 对面便有声音传来,“这里是研造院第七实验室,皇上万岁。”
    赵煦闻言,哭笑不得,这次试验,所有参与人员都断定第一个电话必然是他打的了。
    本想逗对方一下,赵煦又怕把他们吓坏了,于是道:“恭喜你们攻克了手摇电话的技术,这次通话试验很完美,朕很满意,辛苦了。”
    “不…不辛苦。”电话另外一头的人结结巴巴的,同样很紧张。
    又问了手摇电话机接下来量产的事宜,赵煦这才挂了电话; 神色满意。
    转向王崇; 他道:“接下来抓紧推进电话的量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