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宽哈哈笑了两声,想起此行时间紧迫,于是拿出圣旨。
    赵煦会意,立刻接旨。
    谢宽展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北狄秋狩,围困燕城被燕王所败,又擒库图及狼录两人,朕心甚慰,然京师臣工俱言此乃谣传,朕特令禁军都尉谢宽前往燕郡,押库图等三人入京,以证尔清白,后方可厚赐恩赏。”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煦唱道,起身接过圣旨。
    谢宽这时说道,“殿下,现在朝中为此事吵翻了天,因活捉库图这事悬而未决,皇上也无法下旨封赏殿下,所以特令末将把库图押往京师,望殿下现在就让库图随末将前来京师。”
    赵煦沉默了一会儿。
    祭奠了死去的士兵,他正盘算择日处斩库图等人。
    没想到现在来了圣旨要拿三人。
    刘福见赵煦犹豫,这时近身悄声说道:“殿下,圣旨不可违啊,当下袁家和北狄虎视眈眈,切莫再得罪了皇上。”
    和赵煦相处一段时间,他了解赵煦有时候会意气用事。
    就怕赵煦不许,当即去杀了库图等人。
    毕竟库图到了京师,是死是活,就不是燕王能控制的了。
    见赵煦不说话,他继续道:“再者,正如皇上所说,一旦库图死了,朝中的臣子必然污蔑殿下虚报功绩,攻讦殿下,此番秋狩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下官知道殿下心疼死去的士兵,但他们追随殿下,是希望殿下实现自己的承诺,给燕郡带来富裕和繁荣,所以,殿下要为长远计议。”
    赵煦闻言,看向常威。
    常威明白赵煦的意思,他眼神有些挣扎,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赵煦轻叹一声,他道:“那么就请谢都尉随常将军去一趟北大营的牢狱。”
    “是,殿下。”谢宽拱手。
    常威一声不言语,领着谢宽离去。
    待两人走后,刘福张嘴又要说什么,赵煦立刻道“不要说了,本王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福点了点头,提醒道:“殿下,现在写个折子送往京师,库图既然交了,殿下自当讨些封赏,毕竟殿下立的可是大功啊,还有,趁机弹劾袁家也正当时。”
    “折子你来拟吧。”赵煦说道。
    王傅的职责本来就包括拟定奏折。
    刘福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比他更会玩文字游戏。
    到了书房。
    刘福拿起笔便在折子上写起来:儿臣,燕王煦奏:九月中,北狄九王库图领兵三万越燕山而寇掠燕州,其兵于武安县兵三分,库图领其两万兵马直下燕城,攻城数日。
    儿臣自藩镇燕郡,有感父皇教诲,勤政爱民,勤练兵马,以藩屏皇家为己任,戍守皇土为本责,领本部兵马浴血死战,折损无数,终败库图于城下,擒库图于武安,取得大胜。。
    然,烽火燃于燕郡,敌寇劫掠四方,敌虽败,儿臣封土亦成焦土,上下困顿。
    更有本郡大族张家张康外连北狄,内勾袁家欲至儿臣于死地,若非儿臣警觉,破其图谋,儿臣死矣。
    现,儿臣已将张康证供与奏折同呈父皇,愿父皇明查。
    儿臣自当于燕郡静待父皇天恩,以彰我皇家威仪。
    刘福写完,呈给了赵煦。
    拿起奏折扫了眼,赵微微点头。
    这份奏折里该说的都说了。
    一个彰显了他的功劳,一个是哭穷,说自己损失惨重。
    另外还有张康袁家的龌龊事以及向赵恒请赏。
    那最后一句更是提醒赵恒,不要太吝啬,否则于皇家威仪有损。
    “不错,但还要加一笔,就说本王很想念父皇,和娘亲。”
    刘福点了点头,把赵煦的话润色了一下,加入其中。
    “差人送往京师吧。”赵煦说道。
    虽然谢宽马上要走,但是他并不信任他,毕竟古代因利益关系,涂改奏折,或直接压着不揍的事很多。
    所以还是自己的送,他放心一点。
    奏折写完没多久,常威和谢宽就来了。
    同时来的还有三辆囚车,谢宽将会押送他们去京师。
    “殿下,押送库图不能不小心,末将让陈虎带了一千骑兵过来,与谢督尉一起如京,不知殿下意下如何?”常威道。
    谢宽有点不满,“常威,难道我等宫中禁军还不如你的这些杂兵吗?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常威冷笑,“你口中的杂兵可击败了北狄人,你们能吗?”
    “你……”谢宽气的脸色发紫。
    他现在是管不了常威了,若是以前,定让常威好看。
    赵煦这时道:“燕州混乱,还有北狄细作混迹其中,保险起见,还是让本王的兵马护送吧。”赵煦一句话定死了这件事。
    谢宽听到有北狄细作,顿时心底一阵发虚。
    他道:“既然殿下说了,末将遵守便是,来时,皇上令我等提了人便回去,殿下,我们就不在此逗留了。”
    “好吧,若下次有机会,本王当请督尉一顿酒。”赵煦道。
    和谢宽一样,他们不过假客气而已。
    拱了拱手,谢宽出了王府,一声号令,队伍缓缓而行,陈虎带着骑兵们跟在身后,向南而去。
    十日后,队伍渡江而过,抵达金陵城下。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京师舆论
    金陵城。
    近段时间,燕王击败北狄人,活捉库图的消息在朝廷中传的沸沸扬扬。
    对朝中的大臣们来说,燕王打败北狄人这件事尚可以说得过去。
    但说燕王活捉了库图,他们不敢相信。
    争吵了几日,他们决定让燕王将库图送往京师。
    十余年前,大颂和北狄的关系还没有像如今这么恶劣到的时候。
    库图曾经作为北狄使者前来京师朝贡。
    所以朝中的大臣们依稀记得库图的容貌。
    如果燕王捉住的真是库图,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当然。
    许多朝臣其实从各个渠道确认了燕王捉住库图的事实。
    只是,一个小小燕王,不受宠的皇子让他们,或是他们背后的人心里不自在。
    在燕王立下大功,获得封赏之际,他们总要给燕王找点麻烦。
    同时,对这件事他们感到振奋的同时,又感到格外的恐惧。
    库图不是寻常的北狄人,也不是一般的狼录。
    当年,北狄可汗因几个狼录的死亡就下令屠城。
    他们不敢去想大颂捉了库图,北狄可汗会做出何等反应。
    基于两种考虑,他们谏言赵恒立刻将库图和两位北狄狼录押往金陵。
    南书房。
    窦唯站在阶下,赵恒正在阅读一份奏折。
    “皇上,墨翟违反皇命,擅自出兵燕郡,简直就是在漠视皇命,臣以为,当革除其燕关守将一职,重新选择将领顶替。”窦唯说道。
    上次墨翟私往燕郡,惹得满朝非议。
    袁家的折子递上来后,他便立刻弹劾墨翟,但被赵恒压下。
    现在墨翟犯下大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
    不过,他这么做倒不是为了袁家。
    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外甥,三皇子增添一份助力。
    若是能让自己的人把守燕关,三皇子在朝中的影响力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太子之位距离他也就不远了。
    赵恒皱了皱眉头,将手中的折子扔下。
    这是袁立上的折子,说的就是墨翟这次擅自派兵的事。
    “此事朕已知晓。”赵恒拿起另一份折子。
    自燕王取得大胜的消息传到京师后,朝中便喧嚣起来。
    有说燕王虚报功绩,有说燕王捉住库图不过造假的,还有说燕王故意挑衅北狄人,惹怒北狄南侵的。
    而燕王之外,受到苛责最多的便是墨翟了。
    弹劾他的折子像雪花一样飞向他的书房。
    对于这些上折子的大臣,他自然清楚他们的目的。
    无非是要将燕关守将换成自己的人。
    只是他虽懒于朝中,但还不愚蠢。
    将这天下一等一的大关交在不受自己的控制的人手中,他还睡得着觉吗?
    所以,他暗中叫一个心腹大臣上了份折子,将此事全部推给了墨翟之子,墨羽。
    “这份折子上说的领兵前往燕郡之事,俱都是墨羽一时冲动所为,朕已派人前往燕关,如果属实,便立刻将墨羽革职,若是墨翟所为,倒时再做考虑。”赵恒说道。
    窦唯闻言,略微有些失望。
    墨翟这个老狐狸太狡猾了。
    估计让墨羽前往燕郡的时候,他便已经想到今日会被朝中群起而攻之。
    “皇上,谢宽回来了。”就在这时,梁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赵恒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声音中有些轻微的颤抖,“库图和两个北狄狼录押来了?”
    “是的,皇上,而且燕王还特意派出了一千骑兵护送。”梁成道。
    窦唯见赵恒如此激动,躬身道:“恭喜皇上,这次燕王擒住北狄九王,真是扬我国威。”
    赵恒哈哈大笑,自丢失了宁锦都司,这些年很少有能让他高兴的事了。
    “爱卿,随朕去看看,是否是当年的那个库图。”赵恒大步走出书房。
    想到什么,他对梁成道:“你现在派人去通知勋贵和大臣们。”
    “是,皇上。”梁成喜滋滋的去了。
    此时。
    谢宽和陈虎正等在午门外。
    银色盔甲的燕郡骑兵和红色军衣,黑色甲胄的禁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少京师百姓指着燕郡骑兵指指点点。
    “陈校尉,京师相比燕城如何?”谢宽看向陈虎,颇有些向乡下人炫耀的味道。
    一路行来,这个陈虎沉默寡言,很少和他说话。
    这让习惯了恭维的他微微不爽。
    “自是比燕郡繁华。”陈虎说道。
    这一点他不得不承认,京师的街道南北大道宽百米,是燕郡的几倍。
    即便如此宽的街道上,却也是人流如川,车水马龙。
    而且满街行人不见麻衣者,最次也是棉布,和燕郡不少裤子都没有的人家比,的确富庶太多。
    “哈哈哈……”谢宽得意地笑了笑,“皇城虽富,但在江南之地,这样富庶的城池星罗棋布。”
    接着他目光闪烁,“那穷苦的燕郡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如果陈校尉愿意,我可保举陈校尉,自此留在京师为官为将,如何?”
    陈虎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陈虎愚钝,但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燕郡人人贪财货而忘守土之责,岂有今日大捷。”
    谢宽被陈虎说的哑口无言,讪笑一声,不再说话。
    这时,只见一副銮驾从城门出来。
    谢宽立刻下马,单膝跪在地上,这是皇上到了。
    陈虎长于燕郡,没见这等排场,但见谢宽如此,心知怕是皇上来了。
    也下马,领着士兵单膝跪地。
    銮驾在两人面前停下,赵恒在梁成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谢宽高喊一身。
    “平身。”赵恒摆了摆手,将目光投向陈虎。
    这些骑兵一个个穿着精良的银色甲胄,士兵个个健壮,这等气势竟不输他的禁军。
    他暗道,若燕王士兵俱都如此,也难怪能打赢北狄人了。
    窦唯侍奉在銮驾边,他比赵恒更加吃惊。
    他曾去过边关督战,熟悉军中事务。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赵恒看的盔甲精良,而他看到的则是盔甲的工艺。
    在当前大颂的兵仗司中,没有一个能把鳞甲的甲片做如此厚薄均匀。
    而燕王在那等苦寒之地,竟能造出这上等盔甲,实在令人诧异。


第一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
    “你叫什么名字?”
    赵恒从陈虎望向后面,将燕郡一千骑兵收在眼底。
    “回皇上,末将陈虎。”
    赵恒点点头,“燕王在燕郡尚好?”
    “末将出发前,殿下曾遭遇刺杀,几乎殒命,但仰赖皇恩,终无大碍。”陈虎道。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奏折,双手奉上。
    本来燕王是准备单独派人将折子送往京师的。
    但决议让他护送库图前往京师后,燕王便让他把折子捎过了。
    “什么,有人刺杀燕王!”赵恒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自殿下病愈后,共遭遇两次刺杀,一次为燕郡大族张家所为,第二次刺杀尚无实证,但殿下身亡的谣言传出后,袁州牧立刻领兵到了燕城……”赵恒阅览奏折的时候,陈虎按照赵煦叮嘱的一一说了。
    赵恒扫过奏折上的内容,大怒,“岂有此理,一个燕郡小小豪族竟如此大胆,竟敢行刺皇子。”
    “皇上息怒,燕州,边荒之地,本地豪族一向野蛮,不服政令。”窦唯劝了句。
    “岂止是不服政令?”赵恒亮了亮张康的罪状,“勾结北狄侵吞燕州,这是卖国,还有袁立,这个混账竟然连自己的女婿是何人都不知,更可恶的是,他竟纵容张家谋害燕王,简直狼子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