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贤王-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回来?”住在伯爵府内的杨凡,听到蔡夫人的问询后,苦笑一声“伯母啊,您也太高看我了,这次能保住他们,还是朝廷里看在我圣眷深厚的份上,才没有做绝,要是不知道进退,人家就不会在客气了,毕竟当年蔡爷爷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蔡夫人也知道,这有些为难,想了一下丈夫的嘱托后,有些迟疑的问道“那你能不能帮一帮他们,找个活路也好,毕竟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
  杨凡心里顿时就有了火气,这还没怎么着呢,就把蔡家挂在自己身上了,拿自己当什么了,不过看在未来老丈母娘的份上,还是说道“给他们条活路不难,但是他们毕竟享福惯了,是否能吃的了苦,还是未知,毕竟我没有义务去养一大群闲人。”
  蔡夫人急忙的点点头,“应该没问题,毕竟他们现在身无分文,只要你能给他们早点活干,有钱赚就好。”心里悄悄的松了口气,能有钱赚,就能活下去,至于吃不了苦,那就是他们的事了。自己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具体的安排自然会有人去办,送走了蔡夫人后,杨凡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最近劳心劳力的忙活,实在有些撑不住了,看了一眼这空荡的伯爵府,让下人们好生打扫后,自己便带着高义回了杨府,那里才是休息的地方。
  蔡京的死就像一颗石子,落入湖中,荡起了几圈波纹后,便再无动静,街面上的百姓这两天总是能看到游逛在街上的外国人,听说有大理人、高丽人等等。
  由于皇家祭祀,邀请了使节观看,所以礼部正在加紧准备祭天事宜,至于四夷馆则是早早的就住满了外国人,一时间汴梁城熙熙攘攘,“二太子,如果我们大金也像宋人这么富裕,想必整个天下早就是我们的了,何至于现在还要忍受着寒冷与饥饿。”
  走在街上的完颜宗望笑了笑“彦宗,如果我们也像宋人这样生活,或许我们灭亡的更快,奢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未必是好事,昨日听宋人的官员说,他们的皇帝一顿饭,就要九十九道菜,吃不了的直接倒掉,如果这种事放在我们的皇帝身上,想想都可怕。”
  刘彦宗点点头,奢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灾难,当初的大辽何等的威风,可是坐稳了江山后,同样迅速腐化了,最后的结果还不是灭亡,当下拿起一个摊子上的脂粉,说道“此次南巡,我听说朝中有不少的老臣,不同意我们这次行动,说什么打下江山不易,是该享福的时候了,南侵必然又要迈入战火之中,对大金不利。”
  朝中的大部分老臣,其实并不同意完颜宗望南侵,一来他们征战半生,认为是该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了,至于南侵实在是没有必要,毕竟每年宋朝都会送来一大笔银子,足够了。
  完颜宗望付了钱后,便向前边走去,边走边说“他们太老了,已经跟不上大金这辆前进的战车了,多年的高官生涯,已经磨灭了他们的斗志,腐败的奢华已经让他们忘记了手里的战刀,为国征战这种大任,只能交给我们来做了。”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卖脂粉的小贩诡异一笑,让人看着摊后,便奔千牛卫大营的方向而去……
  “你说的可是真的?”千牛卫大帐内,杨凡正一脸诧异的问向跪在地上的探子,拱了拱手后,探子郑重的说道“回禀将军,的确如此,两人一个叫彦宗,一个叫二太子。”
  给其记上一功后,挥了挥手,便让其回去继续探听,自己则坐下来,陷入了沉思,没想到这次完颜宗望居然亲自来了,还有那个大名鼎鼎的刘彦宗,胆色倒是不小,最后琢磨了一番后,还是觉得,金人现在既然没露出手脚,自然就没有动他们的机会,不然朝堂上没法交代。
  神色不定的想了想后,还是觉得去听听老师的意见,毕竟现在朝堂上下,最值得信任的只有李纲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无所事事
  来到宋朝,杨凡最要感谢的就是李纲这位来师,也许没有传授过多的学问,但是却在杨凡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老师家一如既往的安静,没人来串门,也没人来走关系。
  衣服朴素的师娘,站在院子里正满脸慈祥的喂着小鸡,毛茸茸的样子格外可爱,见杨凡来了,放下手里的食盆,笑眯眯的说道“小凡来了,快进来,你师傅正在上火呢。”
  尊重世道是每一个学生应有的风度,杨凡也不列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把手中的两只老母鸡交给师娘,说道“学生特意给您带来两只老母鸡,补补身体,您先忙着,我去看看老师。”
  师娘骨子里只是一个安家乐业的妇人,如果弄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反而会遭来埋怨,送上两只农家老母鸡,才透着一股亲近劲。
  似乎已经听到有人来了,衣着布衫的李纲,换换的打开门,然后转身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身为老师能给学生开门,已经说明对于这个学生的重视了。
  正了衣襟,然后朝着李钢拜了三拜,“学生朝阳,见过老师。”抬起头后满脸笑意的看着老师。
  李钢板着脸指了指座位,“我还以为你这位大忙人,忘了老师家门朝哪开了呢!”虽是责备,却透着一股亲呼近,换了别人只能看到李钢那张面无表情的脸。
  知道老师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作为不满意,当及恭敬的给老师倒上茶水,“学生身为朝廷大员,自然有些身不由己,但是学生发誓,从来没有做过一件有违初心的事情,至于去为太师守夜,也是念他只是一位老人,临了了该有个顺心的去法。”
  关于老师几次受挫,都是蔡京的传闻,杨凡已经知道了,身在相位的蔡京,自然是个十足的奸臣,但是临死摊在床上的那一刻,他只是个希望儿女留在身边的老人罢了,人可以没有同情心,但是不能没有人情味。
  “哼,就你靠着情义活着,也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知不知道朝堂上,已经有很多人因你庇护蔡家余孽而不满了,要不是皇上押着,你现在早就到了崖州了。”
  对于学生的作为,李纲心里很复杂,一方面蔡京毕竟是奸臣,而且害的自己几度受挫,另一方面自己的学生能为了情义,不顾及官场的情绪,放眼大宋已属难得,一个好官员,不光要有为民请命的决心,还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最稀少的莫过于情义了,而这三点杨凡都已经占上了,身为老师,即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又为学生的前途坎坷而担忧。
  “老师错怪学生了,一来我已经答应了那位故去的老人,要照顾好他的孙女,至于其他人我只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至于他们能不能把握,就是他们的事了,而且皇上的心绪也很复杂,一方面菜太师毕竟跟了他十几年,忠心耿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另一方面,蔡家的势力毕竟太大了,门生故吏到处都是,已经惹起了皇上的戒心。
  现在好了,太师一去,下边的门生故吏,还不是蔡家那帮庸才子孙能使得动的,所以结局必然就是树倒猢狲散,独独留下蔡攸一脉,又恢复到了原有的平衡,既然危机解除,皇上必然会念着一丝情分,也不想把蔡家子孙赶尽杀绝,所以学生所做正合皇上的心意。”
  轮到人品正直,一百个杨凡也赶不上一个李钢,但是若论道把握帝王心思,李钢则要差的很多,吹了吹茶叶,品了一口后,才问道杨凡“今日来此,为了何事?”
  见老师已经翻过这事,杨凡也是松了口气,急忙把金国使者来宋的事情说了出来,尤其是一些不为人知的情报,听了后,李钢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事还有何人知道?”
  “回老师,此事只有学生知道,其他人还没有告诉,一来我们并没有证据,二来云州、平州的兵马调动已经减缓,很有可能是他们正等待时机,以图再谋。”
  “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是什么呢?”思索了片刻的二人突然异口同声的说道“等待使节的情报!”
  想到此处,杨凡拍了拍脑袋,“我怎么没想到呢,他们很可能不是来观礼的,而是提前来观察地形和军力的,说不定现在城里已经有了很多正在测绘的探子,一个再明,一个再暗,果然不愧是金国的二太子。”
  突然李钢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就算我门知道也没用,朝廷上下一片主和,不要说没有证据,就是金人真的兵临城下了,相信他们也不敢拿金人怎么样,一样是主和,所以此事只能我门自己费心了。”
  对于老师说的,杨凡知道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自己略尽绵力了,交谈了一会后,谢绝了师母的留客,独自一人回了家里。
  尽管外面风风雨雨,家里却依然宁静无比,几个兄弟并没有再杨府入住,有时间了就会来大吃一顿,然后回到军营里去,那里才是将士最好的地方,小丫头的母亲,自从当上了后院的管家后,原本苍老的面孔,逐渐的红润起来,再也不是那个苍颜白发的老妇人,见伯爷回来了,赶忙的给伯爷打水洗脸。
  看着一脸赔笑的女管家,没好气的说道“没事的时候去哄哄你闺女,她现在整天跟着小丫疯,我能看出来她很快乐,不过当母亲的也要时常陪陪他,我可是拿她当亲妹妹的,你不用多想什么,该干嘛就干嘛去,咱们家没那么多说头。”
  女管家眼圈一红,盈盈下拜后,才感激的说道“多谢伯爷,善待小丫头,有您这样一位哥哥,是她的福气,您先洗着,我这就去看看两位调皮的小娘子。”
  见女管家走了,杨凡苦笑一声“哪里是两个调皮的小娘子,分明是三个好吗。”后来的秦莲儿,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拘谨,可是后来发现,大户人家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没看见两个调皮的小丫头,领着一群大鹅,满院子的逛吗,于是原本两人的队伍已经扩大了三人的队伍,有些过意不去的老者,拉着伯爷的手就要下跪,说是占伯爷家便宜了、
  杨凡感叹的摇摇头,多么朴实的老头啊,于是第二天老头就变成了工厂打更的师傅,每个月十贯钱。
  洗洗脸精神了后,才来到正屋,果然母亲守着一大帮人的面问道“儿子回来啦,对了,朝廷封我的那个品级是啥来着……”
  一脸黑线的给母亲解释了一遍后,杨凡便一些不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姨,围住了,纷纷介绍王麻子家的闺女是如何如何的好生养,或者李屠户家的小闺女是多么多么的白净。
  结果杨凡还没怎么着的时候,马氏就不乐意了,怎么着?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没答应呢,去问一个小娃娃干什么,这明显是没把自己看作当家做主的啊,“咳咳,娃他姨,孩子已经相好了门户,就是我家小月,那孩子白净水灵不说吗,还文静孝顺,就连皇后娘娘都说好。”
  大话一出,众位妇人一愣,马氏前面的话自动忽略了,只剩下那一句“皇后娘娘都说好”一时间,马氏再次变成了众人吹捧的对象,于是谦虚不已的马氏又拿出了杨凡小时的事说道,“你们可不知道,我家小凡,小的时候,那就是穿开裆裤……”
  没办法实在听不下去的杨凡,只好走出门去陪陪坐在院子,喝着小酒的父亲,见到儿子过来了,杨父撇了一眼“怎么样,受不了那帮老娘们的唠叨吧,学学你父亲我,独自饮酒坐乐,自有一番情趣。”
  脑地轰轰响的杨凡,没好气的吃了一个花生豆,说道“您敢在娘亲面前说一句老娘们嘛?”
  正要喝酒的杨父,脸上抽了抽,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没好气的说道“咱家是你娘当家,我可不敢当面说,上回就多喝了几杯,结果愣是把我的酒缸子给砸了,唉、不喝酒能干个啥呢,都不认识。”


第二百一十九章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知道父亲这是想家了,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好,这是借着酒劲在跟自己抗议呢,自从杨凡身居朝堂后,杨家的中心就变成了杨凡,事事都变的简单起来,不管什么大事,有下人,有管家去办,最不济的马氏也能在杨凡的婚事上做个主,而杨父自己却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只能借着卖麻辣烫,体现自己的价值。
  “既然父亲想家了,我们在过些时日就回去,等到祭祀结束了,我们一家就回去看看,您要是愿意种地的话,不妨在五里庄外种上个几亩,也好让人家说咱们没忘本,要是不愿意种地,那就去工厂当个管事,可好。”
  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杨父想要说什么,终究还是一仰脖喝尽了杯中的酒,“等你完事了,我们就回去看看,那里还有不少的老乡亲,有点想了。”
  和父亲分开后,杨凡便去暖棚里侍弄侍弄果蔬,红红绿绿的格外讨人喜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杨凡就喜欢上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没有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