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幸存者-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七军这次务必配合,不惜代价准备反攻扬州……

    全椒守军曹小民那群老弟兄们在得到白崇禧的那份绝密电报后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北上了,现在他们正在备战:上一次他们在歼灭十三师团辎重联队的时候缴获了很多卡车,现在他们就在忙着把卡车装上木材土包,把它们变成土装甲车!汽油通过这一段时间鬼子空军元气大伤空中完全被***占领的短暂时机已经悄悄陆续运到了不少,数量足以支撑他们打上一仗然后用汽车到达苏北防区;滁县鬼子做梦都没想到他们竟要面对一支机械化部队!……白崇禧对于这支奇兵还有很多用处,给李添豪的作战指示之多竟然冠于南线各部,全椒守军就是白崇禧暗中伏下给畑俊六准备的封喉暗器!

    扬州城内的鹰森孝根本没意识到周围危机四伏,只是被马头岗游击队搞得焦头烂额:这支小游击队竟然在浦口闹出了那样大的列车惨案,接着又在扬州城里制造了血案,现在还通过挖路等袭扰手段把他派去围剿他们的一个中队困在了离老城才六七公里的地方!

    “……游击队数量之多,远超估计,但其装备低劣,正面交战皇军可以一当百……唯公路被破坏净尽、马头岗一带水网山坡不少,游击队发动偷袭在先,我军伤兵太多;如要撤回则必须舍弃……”去讨伐游击队的部队发回的电报很显然是在要增援!

    遭到了路上的偷袭,也许是被炸了车造成不少伤亡,因为道路被破坏如果没了汽车不能带回伤员……鹰森孝一边和参谋们推算着马头岗的情况一边做着增援计划,他的心里却是气得不行:很显然这一个中队的力量是足以摧毁马头岗游击队的,但是他们却不小心中了埋伏被伤了很多人,现在没了汽车回不来!这个中队长该被枪毙!

    没别的办法,只能派兵增援了!鹰森孝手上的部队捉襟见肘:扬州城里现在只有两个中队的人了!只能再派一个中队前去。至于扬州的安危问题不大,他还是不相信中国的游击队能够对扬州城产生威胁,至于泰州方向的***,他们有两个中队在监视着。但他不知道被派往马头岗的部队现在其实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

    好,扬州的鬼子增兵了!曹小民已经得到情报三百多鬼子出城了!

    出击马头岗的鬼子在曹小民他们第一轮袭击和对峙的半小时里已经被歼灭了大约六十人,后来过河追击的二十多人全部在他们眼皮底下被一群用锄头大刀的游击队碎尸万段,继续增援过河的部队被突如其来的伏兵火力打死了超过三十人,受伤的也在此数。就这样,接近三百鬼子已经阵亡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部队也受伤了差不多一半人,而且他们为了支援过河的部队,现在这两百人不到的部队竟被一条小河分隔在两块,都只能原地构筑阵地不敢再进攻了。

    你不进攻我也不打!曹小民只是不断指挥部队加强破坏他们的归路,同时准备对鬼子援军进行伏击。这一次参战的部队可是精锐尽出,水警部队等被李明扬调派过来的一千多人全部用上了!

    我们在苏州可是损失惨重啊!对苏州惨败被满城追杀记忆犹新的谢忠已经潜入到了扬州城里。按照计划攻打扬州的部队不会采用强攻和鬼子打巷战,相反他们会让“小神仙”等对扬州非常熟悉的游击队在城里装成趁乱洗劫***商人的袭扰部队,带着扬州城里的鬼子到处游花园。而其他潜入城内的部队都不会马上现身,他们会在不同的路段设伏,在无遮无挡的街道上用上曹小民当时在上海搞出来的定向雷战术,一口口吃掉在城里被带着团团转的鬼子。

    “轰隆!”“轰隆!”连续不断的爆炸,不是地雷而是战防炮和迫击炮!扬州地区最后一支鬼子机动部队被袭击了!

    鬼子在一段烂路前停下了车,他们以为这只是游击队挖断了公路迟滞他们前往支援友军,却根本没想到就在离城仅仅五公里,在城里可以用望远镜看到交火而又刚好超出了城内迫击炮支援的地方就遇到了袭击。而且一开打***游击队就是一副要一口吃掉他们的架势:仅有的一门战防炮竟是一炮炮逐一打掉他们的汽车,迫击炮和掷弹筒不惜弹药地开始对他们密集的队形进行急速射,超过十挺机枪——游击队的所有机枪都集中一起疯狂扫射!

    “噗噗噗……”不断响起的子弹打进人体的声音让鬼子胆战心惊:难道是***的正规军主力?“轰隆!”“轰隆!”接连的手榴弹爆炸,竟是游击队把手榴弹绑在他们平时用来发射火把烧船的大弩箭上射过去像迫击炮一样打到鬼子丛中……游击队拿出了他们能够发挥的最凶猛的火力在第一轮袭击中就把这支援军打得死伤遍地!

    (作者:今天是大年夜啊,大家新年好!祝合家安康新年财运滚滚好事无边!)

………………………………

第二二零章 明白

    

    第二二零章 明白

    (……第一次冲锋,眼看着远处鬼子在架起机枪,但却没办法消灭他们;只能全力跑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却会在将要跑到敌人面前时看到他们架好的机枪黑洞洞的枪口,那一刻的人是绝望的……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冲啊!……”没有冲锋号,长官的呐喊就是冲锋号,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这样的突袭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抢上去,在敌人的重机枪架起来之前扑上去肉搏!不用任何动员和命令,越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越是那些连排班长们越是不要命地猛冲……

    机枪架子已经架起来了,看得见混乱中弹药手把一个个保弹板从箱子里拿出来、看得见鬼子正在把重机枪装上架子……身边“噗噗”的子弹入肉声越来越密集,身边发出的呐喊声越来越稀疏,但是冲锋的勇士就是离弦的箭绝不可能回头!

    越来越多的人在鬼子的排枪射击下倒下,越来越多惨叫声冲淡着原来雄壮的冲锋呐喊……“都听明白了吗?集群冲锋绝不能后退半步!只要你们已经冲出去一百米,就再也没机会跑回来,回头的怕死鬼不光同样会死在机枪下,而且是在背后中弹!在背后中弹,是不会被列为烈士的,医务站的人都知道,背后中弹的士兵是孬种,抢救也不会抢救他们……大家冲上去,冲到离敌人五十米就拉手榴弹弦,然后向着敌人的重机枪扔过去……”冲锋的部队中有打过几次常规战役的老兵,但即便是这些老兵也不能算是经验有多丰富的战士;他们在发起进攻之前同样需要像曹小民这样的兵王们一次次提点他们作战要领和强调细节。(这一段话里头关于医务兵不抢救背后中枪的士兵,到底会不会当真不知道,但这个内容是***中央军发起集群冲锋前每一个连长对士兵传达细节交代的必备内容!)

    “轰隆!”“轰隆!”手榴弹终于爆炸起来了,橘红色的火焰在黑烟和扬尘中间绽放,可以看到被手榴弹炸得东倒西歪的鬼子倒在地上挣扎。有的机枪被掀翻了,但有的机枪却是完好无损地架在那里,很快会有跌跌撞撞的鬼子扑上去继续准备战斗……“策策策!策策策!……”重机枪的打击声不断响起来,冲锋的人群割麦子般倒下,可以看见中弹的人身前身后同时绽起血花……

    有的战士冲到了敌人面前,却看见刚刚准备好的枪口已经黑洞洞地对着他,但是手榴弹已经扔了,手上拿的也不是有子弹的枪而是冷冰冰的大刀长矛!无奈,绝望,但却不得不继续向着不可能接触得到的鬼子机枪阵扑过去……“啜啜啜……”那是子弹打穿自己身躯的声音,很多第一次参加集群冲锋的士兵,第一次得到的战场经验就是这样不会被用得上的经验:原来子弹打中别人和打中自己的声音是不同的……他们就这样倒在了军人生涯的第一次冲锋路上。

    有的鬼子重机枪被手榴弹炸坏了,有的却是被漫布的扬尘导致卡弹了……日军的阻击火力并不强,至少没曹小民他们担心的那么强,一些***士兵已经冲进了鬼子丛里……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敢死队,敢于冲进的人群里就拉响手榴弹的士兵绝对不会是菜鸟;很多冲进鬼子丛里的新兵很快就死在鬼子的刺刀和步枪之下。在后边扔手榴弹的士兵也不是身经百战的士兵,他们还是情不自禁就把手榴弹的弹着点控制在远离冲进敌人群里的弟兄的地方——那些地方鬼子也很少。和当敢死队一样,要把手榴弹直接往人最多的地方扔,也不是菜鸟们每个人都能马上做到的,尽管在冲锋前长官们已经告诉过他们该怎样做……

    “轰隆!轰隆!……”手榴弹炸起的硝烟扬尘已经弥漫到了鬼子阵地的每一个角落,冲锋的人们直直撞进去,你死我活混乱不堪的肉搏战开始了……

    就在眼皮底下,在望远镜可以看得清的距离,至少两千装备简陋的支那暴民在前赴后继不顾伤亡的冲到自己那支被袭击的部队临时凭借被击毁的汽车用战死的士兵尸体筑起的阵地上,惨烈的肉搏战正在上演……扬州城西门的鬼子守军都急得团团转,等待着总部的出击命令……但是这时,城内却忽然多处冒出了火头,响起了枪声!

    一个班的鬼子沿着城里一条小河猛追,在他们前边是闪闪缩缩忽隐忽现的两个破坏分子,正是他们刚刚才在一处***商社门前投掷了火油瓶。

    “砰砰砰!……”一连串的枪声响起来,就在小河的对面,早就埋伏好的手枪队开火了,毛瑟手枪在这样的距离这样的环境,在那些来自江湖的汉子手里完全就像机关枪一样,仅仅一轮齐射,一个班的鬼子就倒下了一大半。然后这些不断还击的鬼子马上发现他们处在一处完全找不到掩体的地方,而他们的敌人却都藏身在对岸的掩体后!

    “轰隆!”一声巨响,一枚手榴弹爆炸了,见机得早的两个鬼子扑进了小河里,当他们从水里冒出头的时候已经看见那些毛瑟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他们……在岸上的鬼子没死的也被炸得晕晕乎乎,两个原先被他们追着的诱饵已经杀了回来,他们捡起地上的枪支很快就结果了没死透的鬼子。

    老扬州城里河网纵横,古代扬州“车马少于船”,扬州人叫“一步两个桥”。因地制宜,谢忠和“老臭虫”带领的夺城部队早就在老城里无数条小河边上设置好了袭击带。那些到处放火制造混乱的“破坏分子”其实主要任务就是充当诱饵,他们就是要把一个个班甚至仅仅是三三两两的鬼子战斗小组引诱到设伏段进行歼灭;每消灭一个班的鬼子城里部队就会变得强上几分。

    亲历过在苏州城里被鬼子满城追杀的谢忠不急于把部队集结,相反他一直在这样缓慢地给鬼子放血,而且绝对不把动作搞得太大,让鬼子觉得城里来了很多游击队。经验教训太残酷了,如果太快集结部队对鬼子的指挥部或者城里的主要据点进行破袭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要这样一个个班的歼灭鬼子,三百多人也不过就是三十多次袭击……

    城里打起来了,城里绝对不会有援兵再过来;救援部队的三百多鬼子已经非死即伤,剩下的仅仅是三十余名背靠背端着刺刀的伤员在苟延残喘。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游击队竟然集结了这么强大的兵力,做梦都想不到就在他们眼皮底下会有这么多抵抗力量——他们忘了这是在中国,他们忘了那些驯服的脸孔后都有一颗颗不屈的心!

    一场经典的围点打援让那些刚拿起枪的老百姓们又向着战士的素质大大靠拢了一步。大家已经忘了在作战前长官们说过的那些鬼子多容易对付的话,他们已经知道了要把侵略者赶跑要付出的代价有多重……但是他们没有人埋怨长官骗他们,大家都好像明白了什么,如果有其他的情绪他们也会发泄到被围困着弹尽粮绝的那些鬼子伤兵身上!

    “杀!”“杀!”“杀!”……一声声陡然响起的喊杀,是在和鬼子刺刀阵殊死搏斗的游击队员们伴随着刺杀动作的呐喊。

    “豁!”的一声一把刺刀捅进了一个游击队员的身体,他一下子用双手抓住了敌人的刺刀,然后看着鬼子被其他弟兄的大刀劈倒……没用啊!让他疼得整个人要痉挛的感觉告诉抓着刺刀的游击队员他的发明没用——他在衣服里用藤编了一身盔甲,还包上了薄铁皮,但是鬼子的刺刀却依然把他捅穿了……这些勇敢的人们,在说书先生那里知道有个藤甲军,穿着藤甲刀枪不入;所以他们也制作了一批藤甲。因为知道鬼子拼刺刀厉害,他们想出了这样的招数:一个穿藤甲的弟兄故意引诱敌人刺他然后用盔甲抵挡刺刀用手抓着鬼子的枪杆再由其他人一拥而上……

    有的人确实在藤甲保护下仅仅受了轻伤,但更多的人却是在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