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风的手,握得紧紧的,他很紧张,他被电影带动了节奏,而他的手里,还握着顾婷婷的柔嫩的小手。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为了祖国的强大
    如果自己是在飞机上,自己也会做同样的选择,不过,架机返航,危险性同样不小,如果在降落的时候,一旦颠簸起来,下面的氢弹爆炸的话,可以说,整个基地都会被炸毁的。
    整个影片,这里算是一个高潮了,至少在秦风的眼里看来,这里就是他的高潮部分。
    主角的脸上,线条刚毅,带着沉稳,返航,一定要架机返航!
    “一级紧急战备!”就在主角决定返航的同时,在后方的基地里,也响起了焦急的声音。
    这个基地,专门是为了核试验准备的,本来也处于荒漠之中,毕竟,他们要在这里挂载核弹,一切都是有危险性的,如果在普通的基地里,附近就有平民,很容易伤害到平民。
    基地的四周,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戈壁,方圆百公里之内,看不到其他的人影,可以说,这里就是与世隔绝的了。这里叫做马兰基地,但是事实上,不仅仅没有马兰花,就连野草都相当少。
    基地里面的,警笛在不断地响动,大量的车辆,设备,都开始向地下转移,一旦氢弹在他们头顶上爆炸,他们希望下面的地下工事可以顶住。
    毕竟,这里本来就是按照抗核弹爆炸的要求设计的。
    “报告,我请求留下。”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人性的光辉在闪耀,不畏死亡的,不仅仅只有主角一个,还有基地里面的指挥者。
    “返航需要有人指挥,我请求留在这里指挥!”影片中,这个人是主角的好朋友,也是他的上级,现在,他也留下来了,作为值班军官,他负责给主角导航,一旦主角的战机在降落的时候出现意外,他也会在瞬间美丽的蘑菇云中灰飞烟灭,但是,他不在乎。
    值班军官不断地按动通话器,保持和飞行员的通话联系,镜头转换,终于,那架带弹的战机,出现在了镜头之中。
    虽然知道是拍摄电影,肯定是假的,但是现在的秦风已经被彻底地带进去了,他的心中很是焦急,他在为主角担忧,这个降落,一定要完美,完美!
    好在电影的幕布很大,他不用站起来,就能看到这架飞机的姿态了,此时,战机的姿态很完美,这个降落,可以给打一百分了!
    战机的轰鸣声中,机轮轻轻地接触到了地面,机轮的液压减震向下缓冲,这一刻,是最危险的时候。
    如果颠簸一下,炸弹掉了,那就会出现比太阳还亮的光芒!
    好在没有,终于,前面的起落架也放下来了,秦风看着战机平稳地滑跑,终于停在了跑道的末端,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手里,似乎多了什么东西,是一个滑腻的小手,瞬间,他的心就怦怦直跳起来,他感觉到自己的脸在发烧。
    而此时,不仅仅是顾婷婷的小手,就连她的头,也在慢慢地靠过来,靠到了秦风那坚实的肩膀上。
    很危险,不是吗?为了祖国的强大,自己身边,就是这样的无名英雄啊!
    顾婷婷现在,已经喜欢上了这部影片,看到这部影片,终于彻底理解了秦风的这个职业。
    这不是最后的高潮,最后肯定是成功投弹的那个壮丽的景象,但是,这其中的曲折,充分说明了试飞员的艰险,而且,此时两人都不知道,哪怕就是秦风也没有接触到这些绝密资料,不知道这并不是艺术的表达,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当年,因为一个小小的原因,导致了氢弹没有能成功投掷出去,负责投掷的飞行员,按照预案,有三个选择,他可以跳伞弃机,使飞机坠毁在罗布泊实验场周边的沙漠里。也可以将飞机迫降在戈壁,这样就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最后就是可以努力将飞机开回基地。
    最终,飞行员选择了第三个方案,大家在氢弹计划上花费的时间和努力,以及为之花费的巨大物质财富。都促使他冒这个风险。
    当然,基地也会有风险,当时的基地里面有一万人,知道这个任务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不知情的,而这次事件之后,试飞员的名字,所有人都知晓,甚至还会开玩笑,当时返航的时候正是吃午饭的时候,所有人都没吃成饭。
    不仅仅没吃上饭,甚至因为撤退得太快,厨房里的灶火还给烧出来了,差点就在基地里真的有大火了。
    降落的时候,氢弹和地面仅仅间距十几厘米,飞行员靠着大无畏的勇气和娴熟的技术,终于转危为安。
    后来,也终于找到了原因。
    慢慢地,秦风的眼眶湿润了,看到最后,当看到第二次投弹的时候,那爆炸升起来的蘑菇云,秦风也忍不住跟着喝彩起来。
    那当然不是真的核弹,是用油气弹模拟的,但是效果很逼真,这种效果,这种精益求精的场景,是后世的电影不具备的,他们舍不得投资,宁可多花几个钱请小鲜肉,也不肯在这方面多花一分钱。
    主角的实验终于成功了,同时,主角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高尚情操,激励和鼓舞着年轻的一代。女主角终于在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中明白过来:音乐是为了歌唱美好的理想,而飞行是为了保卫美好的理想,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电影播放完毕,已经是两个多小时了,灯光亮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些不适应,顾婷婷用自己那充满阳光的目光望着秦风,发现秦风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我们走吧。”顾婷婷说道。
    “沙子迷了眼睛。”秦风知道自己的眼睛里面有状况,又不好意思承认。毕竟,男儿有泪不轻弹,流血流汗不流泪,看一场电影,就能把自己看哭了,自己也太弱了啊。
    秦风不能说自己是感动了,他不敢去看顾婷婷的眼睛,但是,他却没有预料到,顾婷婷已经挽住了他的胳膊,这个时代在大庭广众之下,最亲密的一种表现了。
    顾婷婷的声音,在秦风的耳朵里回响:“我们结婚吧。”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运十预警机方案汇报
    用强五扔氢弹,也是有上级的目的的,强五毕竟属于前线强击机,这种飞机扔氢弹,主要是阻挡苏联人的滚滚的装甲洪流的。
    它不是用来炸固定目标,而是用来炸装甲部队的,毕竟,苏联人的装甲洪流,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无敌的存在,不仅仅是国内无法阻挡,就连西方世界都无法阻挡。
    去年的时候,苏联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西方…81军事演习,目标就是在西欧推进,看完了苏联人的演习,西方就惊讶地得到了一个结论,一个星期之内,苏联人的装甲洪流,就能推平整个欧洲!
    那个时候,就和二战一样,除了可以英伦三岛留下来之后,整个欧洲都将插上镰刀锤子的旗帜。
    祖国的北方,在外蒙古,苏联人就部署了大量的坦克部队,一旦真的开战的话,对方更是可以几天就推进过来,几乎无法阻挡,在战略部署中,甚至整个北方,都是要被舍弃掉的,就和曾经的抗日战争一样,先保存实力,最后再反攻。
    当年刚刚建国的时候,重工业基地都在北方,之后,就开始支援三线建设了,包括611所,都是在这种想法下,从601所分离出去的,来到了天府之国。
    就是为了一旦北方沦陷,在南方照样拥有对抗的能力。
    这是最重要的。
    当秦风回到了招待所的时候,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晚上,他第一次失眠了,结婚,这件事,好像离他很远,却又很近,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个人了,他将拥有一个爱人,陪同他走过风风雨雨的一生,这让他的心中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爱情?就像是电影中的那样?
    秦风不知道,他挑选了一部最适合的电影。让两个人的心,终于拉近了。近到可以成为一家人了。
    第二天,会议照常进行,当看到马老的时候,秦风没有感觉到意外,昨天的时候,主持人就说今天会议会有新的人来做报告,那肯定就是马老了。
    果然,会议开始后,第一项,就是马老的报告了。
    马老站起来,从他的身边,拿出来了一个模型,当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瞬间,秦风的目光呆住了。
    自从上次宋老拿出来了模型,成功地给大家介绍了之后,在报告中手拿模型,就是一个惯例了。
    现在,马老手里的模型,是特殊的,当看到上面的大盘子的时候,秦风几乎就要叫出来了。
    e…3,这不是e…3预警机吗?
    从外形上看,这是一架机翼下悬吊四台发动机的大型客机,而就在机身的后背上,还顶着一个大盘子,当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秦风一眼就能认出来,是这个时代技术性能最强的e…3预警机!
    美国海军是最先操作预警机的,他们的e…2预警机,别看外形一直变化不大,但是内部的雷达系统在一直不断地更新换代的,海军的威胁可能来自任何方向,他们对自己的海空检测,那是刻不容缓的。
    而空军,就没有这么紧迫的需求了,这也导致了空军是不会凑合的,他们要用的预警机,必然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最初的ec…121,几乎就不能算是正常的预警机,从1962年起,美国空军开始考虑发展新的警戒系统,并研究了这种飞机在战术空战中作为空中监控与指挥站的可能性。
    对美国空军来说,必须要有下视技术,海军的e…2是在海面上工作的,海面的回波可能不严重,但是空军就不行了,如果不能有从地面回波中搜索目标的能力,那就是鸡肋的。
    所以,这样一直到了1967年决定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经两轮对比试飞的筛选,于1973年选取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雷达。
    雷达是预警机的关键,早期的雷达没有脉冲多普勒能力,那是不行的,根本就无法使用,而在七十年代,美国的雷达技术就已经成熟了,他们的雄猫战机的awg…9雷达,就已经具备了从复杂的地面回波中检测敌机的完美能力。
    e…3的雷达系统选用的是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
    就和眼前看到的大盘子一样,雷达就在盘子里面,虽然都是盘子,e…2的雷达,里面是个八木天线,而e…3的雷达,里面却是一个尺寸为73米x152米的平板隙缝阵天线!
    没错,就是平板缝隙雷达天线,这种技术究竟有多重要?在主动相控阵技术出现以前,这种技术,那就是雷达上的王者的存在。
    这种雷达可选用脉冲或脉冲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或低脉冲重复频率、垂直扫描或不垂直扫描、主动或被动等多种工作方式。
    雷达有主波瓣窄、旁瓣低、有跳频、多脉冲重复频率、动目标显示等技术特点,能有效地抗御电子干扰。可以说,就是这个雷达技术,是e…3预警机的关键所在,哪怕就是美国的技术已经具备,前前后后,也研制了好几年。
    他们以波音707为基础研制了3架e…3a的原型机,到了1975年e…3a的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用这些飞机对生产型电子设备进行了飞行试验。
    1977年3月,第一架生产型e…3交付使用。到1978年5月,由首批8架飞机形成了初步作战能力。
    可以说,这是相当漫长的了。
    那还是美国人的先进技术。
    空军也动过心,改装过空警一号,结果呢?复杂的地面回波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最后项目就下马了。
    当时不仅仅是雷达解决不了,载机也没有合适的,而现在,当看到马老拿出这个模型的时候,秦风既感觉到震惊,也有很多的担忧。
    现在,运十项目正处于停滞阶段,如果这款飞机作为预警机的载机,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上面那个大盘子怎么办?
    国内现在,连一个歼…8使用的单脉冲的雷达都搞不定,现在还没有完成和计划中的霹雳…4导弹的整合能力,更不用说搞定这种技术难度上千倍的预警机的雷达了。
    可能吗?
    “在接到了空军方面的指示,我们可能从外界获取雷达系统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大量的风洞实验。”马老开始介绍了,这句话,更是让秦风吃了一惊。

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E…3的渊源
    从外界获取雷达?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秦风排除了从苏联获取技术,这是不可能的,现在苏联人已经有了第一代的图…126预警机,同时也在研制第二代的预警机,但是他们是不可能把技术给己方的。
    肯定是西方世界,而在西方世界中,英国是雷达的发源地,在二战中就开始应用了,战后,英国人的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现在,英国人也在搞空中预警机技术,他们采用自己的猎迷反潜机的机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