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歼七。
    就在目送两名飞行员上天之后,阿贾马尔将军听着众人的讲解,他对歼七改装的航电,这次的询问更加细致。
    几天之后,两名飞行员飞过了几次改装航电的机型之后,对这款飞机的改进赞不绝口,而阿贾马尔将军留下他们继续试飞,其余的人员,都离开了。
    望着他们离开,屠老感觉到肩头的压力又更沉重了。
    歼七的型号复杂,初期交付的,叫做歼七B,现在试飞的,是歼七ⅡA,这两种飞机,都不是真正的歼七M,歼七M,可以说是综合了这两种的优点的,既有歼七ⅡA的先进航电,也有歼七B改装的机翼挂点,增加机内燃油等等。
    现在,可以说,时间紧迫啊。
    “我们现在想要赶时间,必须要走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了。”终于,屠老下定了决心。
    趁着两名巴基斯坦试飞员再次试飞己方的改型飞机,屠老带着众人,展开了一次讨论。
    “是啊,如果按照我们本来的制造规律,肯定是不能正常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付的。”秦风也在一旁说道。
    按照飞机制造的规律,飞机型号的研制,除了指标方案论证报批以外,首先要通过完整的定型试飞,暴露设计中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然后进行设计定型。定型以后又要以几十架飞机分成若干小批生产反复进行工艺鉴定,最后达到生产定型,才能成批生产,以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这就是生产飞机的四阶段。
    但是现在,哪里有时间这样搞,合同的期限越来越近了,现在马可尼的航电,技术问题在不断地排除,现在的这些,还都是研制中的型号,还要有预生产型的航电设备,总之,这一步步地走过来,时间赶不上啊!
    “所以,我决定了,我们先生产一批不装引进设备的歼7M型飞机,在判断飞机结构及系统改型是可行的情况下,我们就投入10架份飞机的零件生产,抢出口飞机的周期。”
    飞机的生产是漫长的,如果等到一切都测试好了,再开始生产,那肯定来不及,所以,现在虽然航电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是,航电已经有了一定的底子,只要在设计上反复论证、精心从事、严格试验、避免差错以外,制造上只能设法通过这十架飞机的制造,做好1300多项新零件的工艺鉴定工作。
    这样,周期就有保证了,等到航电好了之后,直接把航电安装上,这十架飞机就能交付了。“屠老,咱们这样搞的话,风险不小啊。”秦风说道。
    现在的秦风,绝对不单纯是一名试飞员了,更是参与到了一线的生产研发中来,现在,他知道,这样可以抢周期,但是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一旦后续加入的设备有问题,前期的零件,可能就作废了,万一后期的电子设备体积大了呢?万一线路连接方式变化,导致还得钻孔,而钻孔又要加强某个部件的强度呢?
    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零件可能会浪费。
    屠老望着秦风,郑重地说道:“是啊,这样的做法,对我们广大工艺人员来讲既是空前的又是责任重大的。”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
    屠老想过很多遍了,他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他必须要勇敢地向前走,最终才能够走到成功的对岸,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艰难险阻,有很多的困难,他都必须要克服掉。他是注重契约精神的,不管己方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空军方面的不支持,国内的怀疑,还是马可尼公司的扯皮,这些,都不是理由,他必须要想办法,在合同的期限内向客户交付战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来才行。
    现在的这个办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却是一个必须的,他如果想要把这件事做好,那就必须要这么干。
    “出了事,责任我来担。”屠老说道:“我们现在,是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的改革,必须要大胆的性。而且,我也想到了一些办法。”
    屠老是深思熟虑的。
    “接下来,我们的试飞任务要更紧张了。”屠老说道:“我们为了从技术上解决这个工程错综复杂的矛盾,采用了分散矛盾逐个吃掉的方法。”
    屠老这么说,顿时就激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我们现在,只有两架歼7ⅡA飞机,这两架飞机,在试飞院里面,飞引进设备,其他的,我们再用别的飞机来飞。”
    幸亏秦风将那架飞机给飞回来了,否则,改装航电的飞机就剩下一架歼7ⅡA,那就太紧张了。
    现在,己方还有大量的其他项目需要来试飞,这样的话,己方就要多做试飞实验,大量地飞行,用更多的飞机来飞!
    “我们用两架歼7B型机飞挂装格斗导弹及防停车措施,用一架改装飞机飞外挂物投放及武器发射,另一架改装飞机飞燃油系统,用两架M型原型机飞飞机性能、操稳特性,之后再补装上引进设备作歼7M型飞机的全面试飞。”屠老一口气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了。
    战斗机在建造的时候,是需要原型机的,一般来说,原型机都会有很多架,飞不同的科目,飞基本性能的,可以不装航电,尽量先飞起来。
    现在,仅仅是一款改型,动用八架飞机来飞,绝对是破天荒的了。
    秦风点点头:“这样的话,工厂的试飞任务,就很紧张了,看来,屠老,我还得回工厂啊。”
    秦风在这里,对马可尼的改进航电项目很熟悉,所以,屠老其实是希望秦风留在这里,继续试飞,发现问题的,不过,如果厂子里多了那么多的飞机,试飞员也是很紧张的,急需秦风这样的能撑起来的试飞员过去啊。
    不过,屠老知道,顾婷婷也是在试飞院的,秦风在这里,正好两口子在一起,这样挺好的,如果秦风走了,那顾婷婷就一个人了,这多少有些不合适啊。
    “秦风,看你自己的选择吧,你在哪里,都是顶梁柱。”屠老说道。
    “屠老,这样的话,我们怕是要耗费很多啊。”就在这时,秦风又提出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样的八架飞机啊,得多少钱?
    听到了秦风提到了钱的问题,屠老再次严肃起来:“是啊,我们在以前的时候,就是部队下订单,我们来制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这个计划,必须要进行核算,所以,部里还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以前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算钱,而且也算不出来,各种设备,都是由下游的配套单位提供的,自己在生产的时候,各种原材料也都是兄弟单位提供的,之间没有什么核算,根本就不知道多少钱。
    这也是计划经济的特点。
    不过现在,就不行了,现在是市场道路,研发出来,不能赔本啊,如何才能保证这个项目能盈利?
    上级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上级对我们首次实行了技术经济总承包。”屠老说道。
    这是一次改革,这个改革,也贯穿了歼七M的研制过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在后世,会对比国内的两个军机研制巨头,可以发现,成都的研制,都是很重视市场经济的,他们毕竟不是老大哥,没法随时从上级申请足够的科研经费,所以,他们必须要时刻重视市场,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而这个眼光,从现在就开始具备了。
    “为了实现这个改革,我决定,我们首先组织了一个BM工程技术经济联合办公室,由设计、外事、计划、财务等部门抽人组成,我们制定研制费用内部包干的管理条例,应用网络管理,落实各子项目的承包,建立严格的费用核算程序和合理的奖励制度,设立攻关奖和节约奖,推动所有研制人员人人当家理财,事事节约算账,使技术方案尽量优化。”
    屠老望着身边的众人,说道:“凡是能节约的,我们都会给有关人员发了节约奖。”
    用什么理想,情怀的空话,都不如用金钱来的实在,节约了研制经费,工厂获利是最多的,只是将少部分给了科研人员,这样,也是皆大欢喜。
    屠老是个实在的人,他能想到的,都是客观现实的。
    尤其是,像秦风这样的,虽然是飞行员,待遇要好一些,但是,收入也并不高,现在,在社会上,已经有这种说法了,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社会上已经有一批人,首先富裕起来了。
    秦风在以前的试飞中,不知道提出了多少整改的意见,不知道多少次挽救宝贵的祖国财富,如果当时有这个奖项,那秦风肯定能够名正言顺地得到很多的奖励了。
    现在,对秦风来说,依旧是个机会,他作为试飞员,肯定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节约试飞的费用的,飞机上天一个架次,那就是好几千啊。
    现在的屠老不知道,这个计划是相当成功的,在这个计划的刺激下,所有人员都发挥出干劲来,等到最后一算账,整个引进及出口工程承包总费用中,大约节约出了2千万元成为纯利,这是相当巨大的贡献,为工厂的发展和集体福利在资金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号弹
    “婷婷,我现在就是这样的两个选择。”现在的秦风,几乎是居无定所的,在试飞院,照顾到他的特殊情况,给他分配的飞行员宿舍是个单间,顾婷婷就和他住到了一起来。
    现在,回到了宿舍,秦风向着顾婷婷,说起来了屠老的计划,为了尽快完成试飞任务,需要制造更多的飞机,要更多的试飞任务,秦风可以留在这里继续飞雷达项目,也可以回去飞更多的其他飞机。
    如果要飞其他飞机的话,那秦风就不能继续和顾婷婷在一起了。
    现在,顾婷婷已经度过了刚刚怀孕前期的那种剧烈的反应,她是一个干练的女孩子,现在做事也依旧是风风火火。
    “这当然是你自己拿主意了。”顾婷婷说道:“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至于我,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对秦风,顾婷婷一直都是支持的,他该去哪里,就去哪里。
    听到了顾婷婷的话,秦风露出感激的表情,秦风是想要回成都的,并不是为了屠老嘴里的那些奖金,而是为了尽快完成试飞任务。
    个人的利益,秦风并不看重,他看重的是这个项目,不知觉中,这个项目已经渗透到了秦风的生命之中。
    “我想要回成都。”秦风说道:“婷婷,你,要不和我一起去成都?”
    顾婷婷摇摇头:“我现在,已经是变稳机项目中的骨干了,我可不能有什么分心的地方,万一这个项目出现了漏洞,会给试飞员带来危险的。”
    现在的顾婷婷,更加理解秦风了,她毕业之后,进入了试飞院,在这里,她参与到了bw…1变稳机的项目中来了,这个项目,本来就是秦风提出来的,现在顾婷婷就像是在接着秦风的脚步向前走一样。
    同时,顾婷婷也知道,必须要细致,不能出任何的错误,这可是走以前从未走过的道路啊。
    秦风点点头,顾婷婷也已经投入到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中去了。
    “对了,周总和我说过,等到这个项目有了成果,造好了原型机,我来飞,婷婷,那个时候,我就是飞你设计的飞机了。”
    顾婷婷的心中,满是欣喜。
    秦风带着对妻子的恋恋不舍,离开了,到了成都之后,一头就扎进去了紧张的试飞之中,他当然不知道,还有更多的事,都在等着他。
    “林将军,您来了?”秦风这一天,刚刚从歼七上下来,就看到了林将军,这名老将军,脸上满是兴奋。
    “是啊。”林将军说道:“一个好消息啊。”
    “我们买幻影2000了?”秦风向林将军问道。
    林将军摇头:“这倒没有,和法国人的谈判,进行得很艰难,他们死死地咬着价格不松口,咱们感觉到不划算,你再猜猜?”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是怪蛇导弹吗?”秦风问道。
    林将军点头:“没错,就是怪蛇导弹,八号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了!”
    去年的时候,大家去贝卡谷地观战,林将军对怪蛇3导弹就看上眼了,之后,就开始讨论引进技术生产。
    这个项目进行的很快,当年,就与以色列签订合同,购买怪蛇…3导弹,并引进该导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以洛阳空空导弹射击研究所为基础,建设发展中心,预计在1990年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工程代号8号工程,对应的导弹被称为八号弹。
    1983年9月15日,八号工程正式启动,开始执行引进合同。
    而现在,林将军来这里,自然是为了八号弹的事了。
    引进整个导弹的生产技术,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这可不仅仅是生产线,拉过来就能生产的事,导弹发射药,如何生产,导引头的材料,如何制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