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舱内本来就很狭窄,所以,即使是有更多的工人,也搭不上手,只有两个人在那里安装,现在,听到了秦风的话,这两人抬起头来,然后,就开始拍脑袋了。
“怪不得最下面的空间有剩余,我们还以为是本来就是空余的呢,这下麻烦了,又要重新来了!”
这款飞机,主要是进行飞行训练的,基本的飞行动作掌握到位之后,就可以上单座的歼七去飞行了,所以,座舱内的设备,也都是最基本的,不需要那种先进的平显之类的。
这个射击瞄准具,几乎已经是最上层的了,但是,最下面的应答机还没有安装呢,虽然旁边就有工序图,但是,这几名工人,显然已经是在不断的工作中太疲惫了,居然把最下面的忘记安装了,这下,还得拆开,重新来一遍!
唐老也是皱眉头,这进度,很紧张啊。现在,又要拆开重新来了,能赶上首飞吗?
“要不,就先别装这个应答机了?反正首飞也不需要。”一名工人说道。
应答机,就是敌我识别器,是在战斗中使用的,用来辨别敌我,自动识别对方过来的电磁波,然后进行回应,而现在,反正只是试飞,不用装也应该没什么大碍。
“不行。”唐老的脸上很郑重:“该装的必须要装进去,虽然我们是首飞,但是,我们必须要保证我们的设备是完整的,否则,就可能会与原来的设计不同。”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这是完全的测绘仿制,对原型机的设计,根本就不清楚,如果要是修改了设计,就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一个简单的应答机,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的,比如,导致飞机的重心改变!
这就需要完完全全的仿制,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改变,先飞起来再说,改进,等到后期再说,现在,就是要保证和那架测绘的飞机一模一样,这才是保证进度的最好方式,否则,说不定会让试飞不断反复,反而最终耽误了时间。
现在抢的是时间啊。
当年在二战末期,一架B…29轰炸机降落到苏联的领空内,苏联人如获至宝,立刻就进行测绘仿制,当时的图波列夫希望改进一下,觉得原版的有问题,但是,斯大林是坚决否定的,一个螺丝钉也不要给我改,完全按照原来的设计!
这样,才保证了苏联版的B…29可以顺利地飞上天空,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因为苏联根本就没有这种类型的轰炸机,一下子就达到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地步。
越是要抓时间,就越是要严谨啊。
秦风点点头:“是啊,拆开重新装吧,不过,看大家都很劳累了,我建议可以歇歇,明天再来,休息好了,效率才能提高啊。”
秦风说的是有道理的,一个劲地抢时间,延长劳动时间,是不一定能带来更高的收益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效率会降低啊,这样最后反而会导致时间更长,这是绝对的死循环,后世的很多老板,都喜欢让员工加班,觉得这样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来。实际上,员工白天无所事事,所有的活儿,都等到加班的时候才去干的,效率没有半点的提升。
“是啊,大家今天就到这里吧,休息够了,明天再接着干!”唐老说道。
自从开始总装,负责总装的工人,几乎是日夜不休,加班加点啊,这样,效率的确会降低的。
工人们走了,秦风顺着梯子,走上战机,可以看到座舱里面,已经安装了很多设备,可惜啊,还得再拆除掉。
不过,有了这次的经验,明天再干,肯定会更快的,这里也是第一次装配,肯定是很生疏的。
后面的机身,也是个大问题,此时后机身还没有装上来呢,这段时间,自己就一起跟着在这里忙碌好了,反正自己是见过地勤怎么干活儿的。
相比原来的歼七,它最大的区别,就是后面多了一个座舱,只可惜,前后是一样的高度,这样,后舱的视野是相当的差啊。
如果和幻影2000那样,在前面加个摄影机,给后面的座舱放个显示器,那样,就能让教官看得更清楚了。
不过,话到嘴边,秦风没有说,在幻影2000上用的很顺手,但是在己方这里,就不一定了,毕竟,现在是要保证进度,一切都等着飞起来再说啊!
秦风抬头,望着厂房的另一边,那里也有战机在装配,应该是二号机和三号机吧。
等等?
秦风看着那边树立着的机翼,顿时就奇怪起来:“唐老,这机翼,有点多吧?”
三架飞机,六个机翼就够了,更何况,这架飞机的机翼已经装配起来了,但是呢,现在那边,有七八个机翼呢,那多出来的机翼,是干嘛的?
“那边的,是给歼…7III准备的。”唐老说道:“我们还是真感谢我们的兄弟单位啊,关键的时候,拉我们一把。”
唐老很感慨。
011基地现在面临的形势很不好,大家都能看出来的,所以,132厂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这款歼教七,本来是打算交给132厂仿制的,现在落到了这里,如果是132厂,轻车熟路,肯定能更快地搞出来,但是,他们却让给了己方,让唐老很感动。
另一个,就是歼…7III了,这款飞机,就是测绘仿制米格21MF,测绘仿制经过争论,最终给了611所,由他们完成飞机的详细设计,发出了全部生产图纸,近水楼台先得月,按说这种飞机的制造,应该直接由132厂来干了。
不过,132厂却将其中的一部分,分给了011基地,011基地则承担机翼和主起落架的制造工作,这样,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赚取一定的收入,维持他们的生产线。
只可惜,到现在为止,这款飞机的总装还是遥遥无期,因为配套的涡喷…13,迟迟地无法定型啊。
:。:
第四百零七章 460厂转转
唐老对132厂的帮助,是相当感动的,如果没有132厂的话,现在的011基地,恐怕就已经要被废弃了,上万名的职工,恐怕都会不得不下岗,再次寻找新的出路的,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新的项目,正在这个项目上,就行奋斗,争取早日完成手头的重点项目!
望着这种歼7iii的机翼,秦风也是心潮澎湃的,当初,秦风一起参与了米格21f的引进,在埃及,还和穆斯塔法成了好朋友,现在,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这款代号为歼7iii的飞机,还是没有下文啊。
现在,部队还会再看上歼7iii吗?
估计够呛啊,国内的航空工业,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的,己方开发出来的歼七,就已经被空军相中了,空军也订购了一批,而现在,新的歼七cp的项目,也已经获得了空军和海军部门的注意,这款飞机,即使是制造出来,恐怕也会面临落伍的情况啊。
“咱们现在的歼7iii,为何会还没有开始试飞啊?”秦风不由得问了一句。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唐老的脸上也是带着无奈“主要的原因,还是咱们的发动机啊,测绘仿制的涡喷13,进展一直不顺利,无法达到交付状态,所以,既然没有合格的发动机,那飞机的总装也就无望了,其实,空军已经下了一批订单了,咱们按照订单,已经把这些部件给生产出来了,但是,就没有下文了,都在等发动机饿。”
“咱们的涡喷7,不是早就成熟了吗?”秦风最近没有关注这款飞机,现在听到唐老说起发动机来,不由得有些奇怪。
准确来说,涡喷13和涡喷7没有直接关系,涡喷13是完全测绘仿制的米格21f的发动机,不过,这款发动机还是从以前的型号上改进过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压气机。
压气机,提高了进气流量,增加了总增压比,这样,后面鼓进去的空气多了,就可以多烧油,自然动力就更大了。
高压的压气机,增加了2级,压比增加到了9,同时,为了减轻重量,大量地采用钛合金来制造压气机的叶片,在后面的燃烧室等等的地方,都有了不少的改进。
因为国内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只能完全的照猫画虎,进行测绘仿制,而在发动机的仿制中,遇到了很多工艺方面的难题。
唐老很清楚,因为这款发动机,就是在贵州的黎阳厂测绘仿制的。
“如果你想要了解,抽空可以带你去黎阳厂看看。”唐老说道。
在011基地,也是有专门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这就是黎阳厂,内部编号460厂,和沈阳的410厂一样,都是生产涡喷发动机的主要工厂。
这款发动机的测绘,主要就交给了460厂,现在,进展情况,也只有内部才知道了。
秦风以前去过410厂,当时的410厂,正在研制涡扇六,可惜,这个项目宣布完了定型试车之后,就下马了。
“对了,涡喷15的仿制,是不是也在咱们460厂?”秦风问道。
有关新歼的,都是秦风最关心的东西了,新歼的发动机,是打算用涡喷15来解决的,在西方世界已经开始大踏步地走向涡扇的时代,己方还在用落后的涡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不过,现在看来,情况不妙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涡喷13,已经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了,还是没有搞出来,那完全不同的涡喷15呢?这款涡喷发动机,能不能仿制出来?
还真是打了个问号啊,如果这款发动机搞不出来,那就意味着己方的新歼会面临严重的心脏病问题啊。
作为新歼的设计阶段就加入进来的试飞员,秦风对这款飞机是相当关心的,所以,秦风点点头“好啊,反正现在的飞机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装配呢,抽时间,我可以先去一趟460厂,看看咱们的发动机,究竟如何了。”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的桂冠,能够生产航空发动机,是大国的标志,尤其是涡扇发动机,技术复杂,想要搞出来,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业实力才行。
哪怕是所有的设计图纸放在面前,没有加工技术,没有工艺,也绝对生产不出来。
秦风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哪怕是美国人,在搞f100的时候,也是摔跟头的,这种发动机装备部队好几年,还因为技术问题而大面积停飞呢。
心脏的问题啊,不知道国内要多久才能解决!秦风在心中暗自想到。
在整个厂区内转了一圈,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吃过了晚饭,睡了一觉,第二天,秦风就要求去460厂看看了。
本来还打算和同志们一起装配呢,不过,看发动机厂的热情,还是让秦风马不停蹄。
那辆212终于修好了,今天的秦风,乘坐着厂子里专门给他准备的这辆车,前往460厂。
虽然都在贵州,但是贵州的面积还是很大的,尤其还是山区,道路很难走,一直到下午,秦风才终于进入了460厂的大门。
当秦风走进大门的时候,意外地,看到另一队人也过来了,当他看到那熟悉的面孔的时候,顿时就忍不住地叫出来“宋老!”
“咦,你怎么在这里?”宋老也很是奇怪,一路过来,旅途劳顿,他的眼睛里有些血丝,透出惊讶的表情来。
“我来飞歼教七,听说这里测绘仿制的涡喷13,还没有完成,所以就过来看看,您怎么来了?”
秦风也很奇怪,宋老来这里干嘛?
“和你一样啊,除了涡喷13,还有涡喷15的事呢。”宋老说道“正好,咱们一起进去吧。”
宋老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秦风一边走,一边向宋老说道“我去看过了,这里给咱们的歼七造的机翼,都已经出来了,但是,因为没有涡喷13发动机,所以歼7iii就这么停顿下来了啊。”
宋老点头,在他的手头上,歼7iii是第一个走完全部流程的型号,却最终卡在了发动机上,否则的话,去年,甚至前年就能首飞了!
随着形势的变化,这款飞机的前景逐渐暗淡起来,好在,他们已经获得了十号工程的研发授权,611所的同志们,现在是鼓足干劲,想要把这个新的项目搞下来啊。
只不过,涡喷13的仿制,都是困难重重,这涡喷15,恐怕更难啊。
第四百零八章 工艺的反复探究
“老温啊,我这是又过来了。”随着两人和其他的同志一起向里面走,就遇到了一名老同志,和宋老几乎是一样的年龄,看起来也是白发苍苍,现在,他和宋老握手,脸上也是带着焦虑:“老宋啊,你说你,打电话就行了,还非得过来看,那就来吧,你来了,好像就能让咱们的发动机立刻装上飞机一样,走吧,带你看看去,这旁边的同志,怎么这么年轻啊,以前没见过啊。”
“温老您好,我叫秦风,我是不请自来的。”秦风伸出了手去,当听到秦风自报家门之后,温老赶紧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上,这才看清楚:“嗯,老唐和我打过招呼了,说你想过来看看,咱们就是没有想过,你会和老宋一起过来啊。”
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