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部普通的升起的望远镜一般。
    这是避免修改设计的最好方案,直接在后面拓展座舱就够了,因为没有增加正对面积,所以不会增加空气阻力,所以,苏联人很快就拿过来应用了。
    不过,米高扬设计局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们设计的更巧妙,这种潜望镜绝对不是要贴着目镜才能看到,而是直接两块大镜片,看起来,就和一个9英寸的冶金显示屏差不多。
    外面一个镜片,里面一个镜片,都是折叠起来的,平时飞行,就折叠好,而在起降阶段,就放下来,为了更简洁,他们还和起落架设计成联动式,起落架放下,潜望镜随之升起;起落架收起时,潜望镜也随之收起,这样就省得人来操作了。
    因为是个大镜片,所以看起来倒是也清楚,就像是幻影2000的那个显示器一般了。
    苏联人是最喜欢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他们不会去搞复杂的电视系统,仅仅用这么两个镜片,就解决了。
    随着镜片的展开,秦风就看到了前面的跑道,可以说,视野还是不错的。
    同时,这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秦风从这里,可以看到外部,同时,如果是站在他们机头的前方的时候,那就可以看到座舱顶部升起来的那个镜片内,倒映出来的秦风的头像,他戴着头盔,氧气面罩也遮住了大半个脸,只能看到眼睛里面的轻松。
    后面的秦风,没有进行任何的干涉,他只要坐在这里,就已经是对唐刚的一种鼓励了,唐刚静下心来,按照操作规程,打开各个电门,启动发动机,当尾部的涡喷…7传来熟悉的轰鸣声的时候,唐刚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现在,开始要滑跑了!
    在秦风的眼里,可以看到镜片上的跑道,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接着,跑道就逐渐下沉了,秦风知道,这是战机已经飞起来了。
    战机起飞之后,唐刚就开始收起落架,前面的镜片也在缓缓地折叠,最后全部都扣到了座舱盖的顶部,那里就被挡住了一部分,不过,对于后座来说,这点视线的遮挡,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秦风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突然想到,这似乎还是自己第一次这么悠闲吧?自己是乘客,前面的是出租车司机?
    耳机里面传来了嘈杂声,唐刚继续和下面呼叫,开始向着试飞的空域飞去。
    按说,专业的试飞,应该是去试飞院进行,那里的设备最完善,不过现在,为了加快进度,能够在这里试飞的,就在这里直接试飞了。
    “高度八千,速度六百,现在,请求打开加力。”唐刚在通话器里面喊道。
    “可以,注意各种仪表。”耳机里传来了回音。
    “明白。”唐刚打开了加力,就在这一瞬间,涡喷…7暴躁起来,巨大的推背感从后面传来,和飞歼七几乎是一样的!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征兆
    第二次试飞的时候,就进入超音速了,如果是正常的科目,这就得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当初歼八用了多少年,才进入了超音速的试飞之中。
    现在,仅仅是第二次,这根本就没什么危险性,因为它几乎和歼七是一模一样的。
    机头的前面,逐渐积累起来了一股水汽,这股水汽渐渐地增多,围绕在机头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尖锥状的云团,看起来是相当的漂亮的,突然间,机头刺破了前面的尖锥!
    就在刺破的瞬间,身后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就消失了,身边一切都变得清净起来,唐刚知道,这是已经进入了超音速,他们把声音甩在了后面,发动机的轰鸣声,飞不到他们的耳朵里了,因为他们飞得比声音还要快!
    “成功进入超音速,一切正常。”唐刚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秦风什么都没做,他就在后面继续作壁上观,嗯,这体现了他现在的状态,只要坐着就行了。
    前后的操作,仪表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连操作杆都是联动的,当唐刚拉动操作杆的时候,秦风这里的操作杆也会跟着运动。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秦风这里的操作杆,是可以单独操作的,和前面的断开,万一前面的飞行员晕了,一下子趴在操作杆上,压着操作杆不动弹,那飞机就直接俯冲下去了。
    除了这些之外,他的后面,还有一套飞行故障模拟系统。
    也就是说,后面的教官是可以出考题的,飞机出现什么故障,飞行员该如何应对,他的这套系统,就可以方便的模拟出各种飞行中可能遇到的故障情况。
    这也是教练机和其他的飞机的不同之处了。
    战机在继续加速,加速,由于毕竟做出了一些改变,所以,这款飞机的最大速度肯定不如原型的歼七战机。
    秦风看着自己的前面的空速表,一直转到了马赫数1。8左右,终于不动弹了。
    “最大速度,1。8马赫。”唐刚喊道:“现在关闭加力。”
    说着,唐刚关闭了加力,瞬间,飞机就慢了下来。
    就在这时,秦风立刻皱起来了眉头,不对劲!战机怎么向下低头了?
    这就是试飞员和普通飞行员的区别了,他的感官更加的敏锐,他几乎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飞机在俯冲,普通的飞行员是感觉不到的。
    还好,唐刚也感觉到了,他立刻就将操作杆向后拉,飞机立刻就改出了俯冲的状态,而是向上扬了!
    拉多了!
    唐刚又开始向前推,但是这一推,似乎又多了,他又开始向后拉。
    连续几下,歼教七战机在空中,就已经剧烈地震荡起来!
    如果从远处看,就可以发现歼教七在不断地低头,抬头,每一次的变化,幅度就会增加一些,就这样,上下震动越来越剧烈!
    这可是在超音速的情况下,这种时候,震动甚至会导致飞机在空中解体!
    “松开手!”秦风大声地喊道,他立刻就提醒了唐刚,唐刚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将手松开了!
    现在,战机是在爬升状态,他松开了手,战机终于没有继续向下震动,而是开始向上爬升,再爬升,速度也越来越慢,当爬升了五百米之后,身后再次传来轰鸣,他们已经进入了亚音速!
    “缓慢改平。”秦风说道。
    哪怕是在刚刚的情况下,秦风也只是出言提醒,没有动手,他相信唐刚,一定可以把握好这款战机的!
    现在,唐刚的手更加地柔和了,缓缓地将操作杆向前推,战机终于恢复了平飞,他感觉到自己的后背上出汗了。
    刚刚的景象,还在眼前浮现,晃动厉害的时候,甚至连前面的仪表板都看不清了,这也太可怕了!
    “返航。”秦风说道。
    唐刚的第一次试飞,就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事故征兆!
    机轮轻轻地触地,唐刚的降落很完美,而当他们落下来之后,唐老就迎了上来:“刚刚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唐老也关注到了刚刚出现的震荡,太危险了,差点让整个机体从空中解体啊!
    怎么回事?
    就在飞机的一旁,秦风和唐刚两人拎着头盔,秦风扭头看着唐刚:“小唐,你给大家分析一下,刚刚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架歼击教练机,除了有飞行故障模拟系统之外,还有一套飞行状态记录仪,这个用于记录飞机实际的飞行状态,可供返航后研究总结,看看飞的效果如何。
    而现在,技术人员开始利用设备读取数据,准备接着分析,而秦风也在考教着唐刚,让他自己分析一下,刚刚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的操作有些过猛,调节过多了。”唐刚说道:“关闭加力的瞬间,我发现飞机在低头,我就拉操作杆,结果操作杆拉多了,又爬升了,我就又推杆,结果,越调整,幅度却是越大,如果不是前辈提醒我放开操作杆,说不定我真的会酿成大错!”
    想想当时的情况,唐刚都觉得有些后怕,他越调整,反而越厉害,如果不是秦风提醒他放弃调整,让飞机自己飞,那他再调整几次,飞机就得解体了!
    作为一名试飞员,必须要说出自己的分析来才行,唐刚分析了这么多,刚刚的事故征兆就算是水落石出了。
    “这里有个专门的名字。”秦风最后补充道:“这叫做飞行员诱发震荡。”
    飞行员诱发震荡?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唐刚在脑子里快速地思考着,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前辈,这不是在电传操作中才会有的一种故障吗?”
    “飞行员诱发震荡”这个术语,好像是说飞行员的,实际上,主要不是飞行员的责任,而是飞机操控系统本身有问题,当飞机在飞行中出现震荡现象的时候,飞行员会本能地使用驾驶杆来消除这种震荡,在飞行中,震荡是常有的。这就像是用一个力去制止摆动的秋千。但是,飞机操纵系统有缺陷,飞行员施加的力非但没有使这个震荡减轻,反而加剧了这种震荡。就像是阻止秋千,应该是反着推,结果成了正着推,飞机的震荡就越发严重起来。
    。

第四百一十八章 接着飞
    一般来说,这是飞机的电传控制系统的飞行控制率设计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但是呢,己方的这种飞机,那可是液压操作的啊!
    在这个时代,知道飞行员耦合震荡的试飞员都不多,因为大家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而唐刚这段时间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试飞中的问题,也才算是了解了这种故障。
    但是,怎么会在自己的身上出现,这就不明白了。
    “这种故障,不一定全部都是电传操控。”秦风在一旁说道“就算是液压操作系统的飞机,如果操作有滞后的话,就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说的很高大上,实际上本质就是操作滞后,本来应该是推杆,结果呢,系统反应慢了,操作舵面的时候,都该到拉杆了,这当然就推波助澜了。
    操作滞后,这在歼七上没有出现,但是在歼教七上却出现了,这当然就是因为两者的不同了,歼教七,前后都有操作杆,是不是因为增加了油缸和油路,最后导致出现的这种问题?
    秦风这么一解释,唐老也就明白了“有可能,不过,我们还得考察清楚,看看这问题,究竟是一次偶然,还是其中有必然。”
    这个原因,是很复杂的,唐老当然知道,调节一下很容易,但是,调节之后呢,会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毕竟,这是在超音速,而且是最大速度的时候出现的,如果仅仅因为这一个,就立刻调节的话,那到了亚音速的区间的时候,操作杆会不会过于灵敏?如果特别灵敏了,恐怕也不方便啊。
    这就是一种矛盾了,高空低空,高速低速,杆量都是不同的,操作杆的响应快慢也不同,如果仅仅是一次偶然,为此就调节,那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完全是测绘仿制出来的啊,人家原型机为何没有调节?
    这就是测绘仿制的一个弊端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就不知道人家怎么设计的,就不敢直接改动,否则,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就像是编写程序,那种祖传代码,只要稍稍修改,就会出现可怕的让人崩溃的无数个bug。
    现在,唐老这么考虑是有道理的,秦风沉思了一下,说道“看来,咱们需要再上去飞一次,看看是否出现类似的状况。”
    必须要让故障重现,多试几次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知道很危险,但是必须要不断地重复这个危险,才能最终找到正确的办法,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我去!”唐刚说道。
    “算了,还是我上去吧。”秦风说道“我一个人感受一下,或许更真实,你们在这里,先分析数据。”
    秦风没有让唐刚上去,当然不是因为更真实,而是为了保护唐刚,毕竟唐刚才刚刚开始试飞,他很生疏,不如秦风这么反应敏捷啊。
    而且,这个飞行员耦合震荡,绝对不是说每次必然都发生的。
    于是,唐刚只能是在地面上,看着秦风又上了飞机,起飞,开始了下一次的试飞。
    想要重现故障,最好保持相同的高度,速度,各种情况都一样,秦风按照刚刚的方式,继续在同样的高度上,加速到了最大速度,然后,关闭加力。
    在关闭加力的瞬间,果然,他有了同样的感觉,战机的机头向下偏了!于是,秦风拉起来了操作杆。
    但是呢,没感觉啊?他这么一拉,飞机居然直接就拉平了,没有出现那种耦合震荡啊?除非秦风自己再接着操作?
    反向操作,一般人很难做出来,秦风在降低到亚音速之后,继续打开加力,飞到最大速度,和刚刚的情况一样,关闭加力,飞机低头,然后拉杆改平,再也没有出现震荡的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
    接连试了三遍,秦风都没有发现故障重现,于是,架机返航了。
    “没有发现刚刚的故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