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人是最聪明的,他们一直都是用最直接了当的办法解决问题,在后世,国内研发红旗九的时候,技术问题一大堆,明明国内的科技水平已经比俄罗斯高很多了,却是无法完成项目的研发。
后来进口过来了s300,拆开一看,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做就行了!
当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么做是最巧妙的,但是,让自己想的话,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这就是人家的聪明之处吧!
秦风拾起自己扔掉的那个红砖的碎片,在三角形的斜边顶角处,狠狠地划了一个横线:“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咱们在这里挡住它!”
第五十三章 两侧进气阻力小
这条横线这么一指,朱组长首先反应过来:“对,就是这样,咱们可以把进气锥的这一部分进行一下改进,用导电橡胶包裹一下,不行的话就再加一层金属网,不过,这个区域一定要计算好!”
众人心中都很兴奋,很多时候,只要转变一个思路,就很容易解决了。
当年国内刚刚发展轿车,几个厂家就发现,自己造出来的轿车,仪表盘总是会反光到前面的玻璃上,怎么改进也不行,这个时候,终于有人想到和国外对比一下了,这一看就找到诀窍了,既然反光,那就干脆把仪表盘上面加一个遮光罩啊!
现在也是这样,雷达波束向下的倾角太大,但是不能调整雷达转动的万向节,那干脆就在这进气罩上下功夫,将进气罩的下部某一部分改造,挡住射向地面的雷达波束。
这个面积多大,是有很大讲究的,太小了,挡不全,太大了,那又会损失太多的能量,这是要精心计算的。
于是,众人就在现场开始了测量,雷达天线的倾角,高度,进气罩的尺寸,秦风已经接过了粉笔,跟着众人一起在地面上直接计算。
不知道什么时候,顾总过来了,看到秦风的表现,很是满意,这才是真正的专家级试飞员,不仅仅是回馈试飞出来的各种问题,更是要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国内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试飞员!
夜幕笼罩了大地,又是紧张的一天过去了,秦风吃过饭,来到了顾总的办公室里。
“顾总,您找我?”秦风问道。
顾总点点头:“秦风同志,我是来向你宣布一件事的。”
秦风顿时表情严肃起来,他要和自己宣布什么?
“咱们的一个气动小组,前赴咱们的兄弟单位吹风洞,现在,数据已经统计上来了。”顾总说道:“让咱们很是惊讶,两侧进气的空气阻力居然比机头进气还要小!”
当时,秦风向顾总提出了反对意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仅仅凭借想象,就认为机头进气方式空气阻力小。
按照秦风的建议,601所分别做了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的模型,去风洞里面一吹,这下结果出来了,居然是两侧的更小。
对这个结果,秦风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机头进气绝对是该淘汰的货色了,毕竟,看看西方世界,自从f105战斗机之后,彻底抛弃了机头进气,全面转向两侧进气,为何?
肯定是两侧进气更有效啊。
一架战机,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如果机头进气效率高,那负责气动的设计师们肯定会坚持机头进气,和负责雷达的设计师们打嘴炮的。
但是这种情况没见到,西方全面抛弃了机头进气,肯定是这种方式的劣势更多啊。
“不仅仅是阻力大小的问题。”秦风继续说道:“顾总,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琢磨,咱们的飞机在设计的时候,进气道应该是越短越好,现在咱们的机头进气,那进气道是最长的,对发动机肯定是有不利的一方面的。”
这是秦风琢磨出来的新的方面,看看西方的那些f…15,f…16的战斗机的图片,就可以发现对方的战机,进气道很短,几乎是直通发动机的。
机头进气,内部就得留下进气道,结果有大片的空间都利用不起来,如果改成两侧进气,那机头就能空出很大的空间来。
两侧进气的好处是很大的。
顾总点点头,也不接秦风的这个话茬,说道:“秦风同志啊,好好干,经过这次吹风洞,咱们601所终于决定,要将咱们的歼…8战机改为两侧进气,就是模仿那架米格…23的机头,这中间也可以发挥出你的作用来啊。”
顾总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秦风:“怎么样,你愿意加入我们的科研队伍吗?”
现在,秦风还是一个试飞员,帮助试飞歼…8的,而在现在的歼…8基础上改为机头进气,打造出它的升级版本,也就是歼…82战机来,这中间肯定是要经历波折的,如果有秦风这样既懂飞行,又懂技术的人参与,进展肯定会更快的。
秦风摇摇头:“顾总,对不起,我会帮助完成咱们歼…8的试飞,然后就回原单位了。”
虽然秦风的情商不是很高,他也是知道某些话是不能直接说的,在秦风的脑海里,那架歼…9的模型依旧占据着。
歼…8怎么改进,那也是一款二代机,它的机体设计限制了它的性能的提升,或者说,它的理念就是不同的。
它是按照高空高速指标打造的,再看看现在发展的战机,追求机动性,追求大迎角性能,放宽静稳定,这些都不是歼…8可以具有的。
所以,自己更希望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歼…9上去,这也许就是自己的一点私心吧。
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看着秦风的表情,顾总在心中也是嘀咕,这样的好小伙子,自己一定要留下的,他肯定是看不上己方的歼…8项目,但是己方的歼…13,绝对会让他大开眼界的。
现在,先继续歼…8的试飞吧。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改进过的进气锥终于加工好了,秦风再次熟练地驾驶歼…8战机起飞,这一次,打开雷达之后,屏幕上再也没有那么多的亮点了。
看来,这个解决方案果然有效!
“006报告,雷达干扰消失。”秦风看着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屏幕,在无线电里面报告道。
说完,调转机头,正前方就出现了一架正在返航的战机,他盯着自己的屏幕,希望能够看到亮点。
肉眼都能看到的目标,距离不过十公里,雷达应该很清楚地发现才对吧?
但是,一直到那架战机从秦风的前面飞过,这架歼…8的屏幕上什么都没有,那条亮线继续在转动,看不到任何的亮点。
“006报告,雷达无法发现目标。”
上次全部都是杂波,导致屏幕雪花,现在倒好,屏幕上什么都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
第五十四章 超音速振动
国内以前从未研制过机载拦截雷达,这是第一次,虽然是地面上检测过了,但是装机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的技术难题在前面当拦路虎。
雷达无法截获目标,比地面杂波要难对付多了,秦风这次就帮不上忙了,只能看着朱组长等人忙来忙去,拆解各种设备检查,这次耽搁的时间就更多了。
歼…8的试飞任务很紧张,不能总等着雷达,于是,就在雷达一部分电路被拆下来检测的空档,秦风再次驾驶歼…8起飞了。
拉杆,收起落架,美男子腾空而起,开始了爬升。
“006报告,高度一万五,速度六百,仪表正常,准备超音速测试。”
“001收到,注意,打开加力,加速到1。3马赫。”
“006收到。”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眼自己左侧的一排开关,熟练地拨动起来。
突然间,后背上一股强劲的力道传来,尾部的两台涡喷…7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内,更多的航空燃油被喷了进来,熊熊燃烧,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向后喷出,动力瞬间增加,推背感比在地面上要强劲的多。
这毕竟是双发战斗机。
加力是战斗机特有的一种手段,普通的发动机,前面压气机压缩空气,后面燃烧室点火,形成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涡轮叶片,然后就喷出去了,这就是正常运转。
而加力,则是在发动机的后面增加了一个燃烧室,气流过来之后,里面还是有一部分氧气的,可以助燃,所以继续喷油,燃烧,这样就可以提高动力了。
当然,这个时候发动机的耗油率会增加好几倍,几乎就相当于是给发动机嗑药了,不能长时间使用。
随着这强大的推背感传来,一万五千米的高空中的歼…8战机,也开始加速了,空速表不断地向右转,战机逐步地向着音速接近。
曾经,音速就是挡在飞行器面前的一堵墙,任何接近音速的飞机都会撞上这堵墙,然后被拍得粉碎。
秦风很敬佩的试飞英雄耶格尔,是第一个飞过音速的试飞员。
现在,随着超音速飞行的规律被不断地掌握,战机早就能进入超音速飞行了,挡在飞机速度前面的不再是音障,而是热障。
机头的前面,突然出现了一股白色的雾气,秦风眼前一亮,这场景几乎都是在万米以下出现的,这次居然能够在一万五千米上看到音爆云,真是太壮观了。
只见机头前面的白雾迅速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圆锥的模样,就像是一把横着的伞,接着,机头突然穿过了伞顶,穿过了这层白雾,刺破了音爆云!
声音已经被秦风甩在了身后,他已经比声音的速度还要快了!
头盔上面的玻璃已经被放了下来,在这种高度上,必须要吸氧才行,这全盔罩在头上,很是累赘,秦风用眼角的余光不断地扫着空速表,嘴里喊道:“1。1马赫。”
“1。2马赫。”
马赫表的指针还在转动,突然间,秦风感觉到脚上的方向舵传来了颤动,这颤动传递到了自己的两条腿上,跟着,整个机身都晃动起来。
“006报告,机身振动,原因不明。”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机身的震动是最为可怕的,因为这代表着飞机的气动布局是有问题的,再飞下去,飞机随时都会在空中解体的。
尤其是这弹射装置极其不可靠,如果飞机解体,那自己可能就会牺牲了。
怕吗?
怕就不当试飞员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就一往无前!
只不过,就在这颤动的刹那间,秦风的眼前就再次出现了自己的母亲,如果自己牺牲了,母亲肯定会痛心的。
“006,减速,再重新加速进入。”耳机里传来了地面塔台的命令。
“006收到。”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关闭了加力。
此时,战机已经飚到了1。26马赫,秦风这次看的很仔细,当指针回落到1。24马赫的时候,振动再次消失了。
看来,这个振动是在1。24马赫的时候才出现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秦风感受着战机的速度继续降低,当降到了1。1马赫的时候,他重新打开加力。
尾部的两台发动机再次喷出了火苗,炽热的尾焰推动着战机,加速,加速!
秦风认真地注视着仪表,当指针超过1。2马赫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了,当指针指在1。24马赫的时候,果然,刚刚的振动再次传来了!
这振动不是很强烈,但是完全能够感受到的,秦风在无线电里面报告:“速度1。24马赫,振动再次出现!”
“006,试飞结束,返航。”
已经体验到了两次,接下来如何分析,就是地面技术人员的事了,毕竟这架是试飞机,各种数据都记录下来了。
但是,秦风还是不甘心,自己的试飞算是完成了,再次发现了故障,但是这故障是怎么出现的?回去之后,地面上的人员不一定能找出来啊。
他想起了第一次和王扬等人接触,相互交流的时候,大家就提到了歼…8在亚音速下的一次特殊的震动,前前后后搞了好几年,最后顾总乘坐教练机上天,近距离观察贴绒毛的歼…8,这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现在超音速又出现了震动,如果找不到震动的原因,说不定还会严重拖延进度的。
想起在震动出现的时候,方向舵首先有感觉的,秦风不由得再次接通了无线电:“006报告,故障可能出现在方向舵上,请求再次进行试飞判定。”
这次地面上等了几分钟,显然是在商议,当秦风已经调转机头,返回机场的时候,终于传来了命令:“可以,再进行一次试飞。”
“006收到。”秦风得到了这个命令,头脑已经清醒了下来,他轻轻地打开头顶的隔框,从那里翻折下来了一个五大三粗的装置,正好放在眼前。
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
战斗机,当然是有后视镜的了。
战斗机的后视镜,当然和汽车的不同,在外面伸出两个耳朵来,这样的风阻是巨大的。
战斗机的后视镜,是在座舱内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前面的风挡内侧。
由于早期战机座舱后带很大背部舱室,影响后视的视线,都用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