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前面到站了,咱们准备下车吧。”同行的屠老说道。
    当初去基地,参观那艘墨尔本号的时候,海军相当着急,直接派海军的直升机把大家给接过去的,但是返回的时候,海军就没有那么大方了,虽然给大家买了卧铺票,那也显示一定的诚意了,但是呢,在上车前,屠老还是调侃了一下对方。
    当然,屠老和宋老都是开玩笑的,坐飞机虽然快,但是那头顶的轰鸣声,还有那气流的颠簸,都是相当难受的,还不如乘坐卧铺舒服呢,而现在,说要下车,秦风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说道:“这也太快了吧?这么短时间就到了我们成都了?”
    难道自己看书是废寝忘食,时间过的快了?没有啊?
    “当然没到成都呢,我们要在中途的西安,停留一两天。”
    此时,列车已经进站了,秦风清晰地看着上面的站牌,西安两个字是那么的清楚,顿时就高兴起来了。
    一转眼,又和老婆孩子分别好几个月了,这次又到了西安,可以去找老婆孩子了啊,不过呢,这也太奢侈了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秦风的脸都要红了:“要大家陪我一起来啊。”
    “秦风,你想哪里去了?”宋老说道:“咱们这是顺路而已,你回试飞院去看看,咱们啊,都去172厂看看。”
    去172厂?秦风这才反应过来,大家当然不是为了照顾他一个人,就临时绕道啊,大家来这里,那也是有任务的。
    去172厂?去那里干嘛?
    国内的每一个工厂,都是有分工的,比如在航空工业里面,112厂是共和国的长子,生产空军急需的战机,132厂就需要自谋出路了,通过把歼七卖出去赚钱,而011基地,也是靠歼教七才算是活过来,差点就要解体了。
    至于这172厂呢,主要是生产轰炸机的。
    当年,国内还仅仅有一些轻型的轰炸机,无法满足国家的需要,为了空军更新现代化的轰炸机集群,空军从苏联引进了图…16轰炸机,同时在国内自主生产。
    经过艰苦的努力,到了1968年,国产化的轰…6轰炸机实现了首飞,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由于秦风是飞战斗机的,所以和生产轰六的172厂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哪怕是在试飞院期间,试飞院和172厂都是在西安,也没有怎么接触过。
    但是现在呢,既然大家都要去172厂,那就说明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自然就是歼轰七项目了!
    对这个项目,秦风也是有一些了解的,毕竟这是和强六竞争的项目,结果强六下马了,歼轰七却发展起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款飞机有成熟的合格的发动机,当年从英国购买的斯贝发动机,终于在这款飞机上发展起来了!
    强六呢?强六计划中是使用涡扇六的,现在涡扇六早就下马了,涡扇十还遥遥无期呢,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强六身上,肯定是要落空的。
    如果强六要是换装斯贝的话,那还差不多。
    “喂,你还下去吗?”这个时候,宋老喊了一句,秦风才发现自己走神了,再不走,列车就要开了!
    拎着自己的行李,秦风跟着下了车,出了站,就要跟宋老他们挤一辆车。
    “你自己一个人去试飞院吧。”宋老说道:“旁边那辆车就是。”
    “不,我不去。”秦风说道:“反正也不是很急,我先和你们一起去172厂,等到参观完了,再回试飞院也不迟。”
    秦风这么一说,倒是让宋老惊讶了:“你这小子,看来我得向老顾告状了,你这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啊!”
    宋老一说,大家是哈哈大笑,其实大家都清楚,在秦风的心里,老婆孩子很重要,但是飞机更重要,只要有飞机,他就是什么都不顾了。
    秦风的脸有些红了,还是上了车,跟着大家一起向着172厂而去,这辆车,本来就是172厂来接他们的。
    歼轰七这个项目,也是历经艰辛,甚至是几次下马,还好,到现在,终于走上了快车道,这次大家在回来的过程中绕道西安,来172厂参观,就是因为他们的歼轰七战机,已经开始上线生产了,首架用来进行静力测验的原型机,几乎已经处于完成的状态了。
    大家乘坐的车子,直接就开到了总装车间的门口,从车上下来之后,进了车间,一架大型的飞机,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秦风看到这架飞机的第一眼,就忍不住想要感叹:“咱们终于也能造大飞机了!”
    其实,这算什么大飞机?那种波音707才算是大飞机,但是呢,现在秦风是在和以前的飞机相比。
    以前的歼六,歼七,都是小飞机,哪怕是歼八,也并不大,和西方的战机比起来差远了。
    而现在呢,看看眼前的这架战机,就能体会到它的庞大了。
    长度和歼八差不多,但是翼展要大得多,而它的两侧的进气口,显得更加的现代化一些,上单翼,在国内绝对是第一次。
    这架战机的设计师陈老,也正在监督首架飞机的制造,在这里,迎着众人的目光,他还是充满自豪的。
    国产的战机,终于摆脱了仿制,进入了自研的领域,歼轰七,就是自研的第一次尝试!

第五百五十六章 歼轰七样机
    这个可没有吹牛,现在国内现有的战机,都脱胎于米格系列战机。
    看起来很现代化的强五,用的也是米格…19的歼六改装的,现在歼七要大改,也没有完全摆脱原来的底子,歼八看起来是自研的,也仅仅是歼七的双发放大版,而眼前的歼轰七,没有进行任何的参考,完全就是自主设计的。
    歼轰七的外形看起来是很高大的,它的机头很大,可以容纳大口径的雷达,后面是串列双座,由于战机很高,有充足的空间,所以前后两人还可以呈上下布局,不像以前那样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虽然错开的高度不大,也足够给后舱的飞行员提供一定的视野了。
    只可惜,和苏联系列的飞机一样,这种飞机的设计,让它几乎没有任何的后向视野,如果是战斗机的话,这肯定是不合适的,不过这款飞机的定位是战斗轰炸机,那就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了。
    战斗轰炸机,想要进行空战格斗,那是不可能的,它仅仅是相比普通的笨重的轰炸机,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已,可以挂载个近距格斗导弹,这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需要伴随的战斗机的护航,要说专门去空战,是绝对不行的。
    只要不是空战,对视野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了。
    它照样采用了三片式的固定风挡,前面很遮挡视野,这也是让所有飞行员都诟病的地方,不过呢,这也是技术决定的。
    如果仅仅是交给制造玻璃的部门,让他们造出前面的一片式风挡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呢,这种弧形的风挡,是有一定的光线畸变的,对后面的瞄准来说很不利,必须要进行修正,而前面是一个平板玻璃,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哪怕是美国人的F…14,因为诞生的年代很早,前面也是三片式的风挡结构。
    现在,秦风的眼光从前向后,依次的观看,再向后,就是它那独特的上单翼了。
    国内的战斗机,都是中单翼的,也就是从竖着的方向来看,两边的翅膀是插在机身的中部的,而现在的这款战机,机翼是在机身的上方的。
    这样有什么好处?
    当然是方便挂载的了。
    这种形式下,机翼下面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挂载很多的炸弹,对一款轰炸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上单翼的前面,就是进气口,这种矩形的进气口并不是如同歼八那样一个窄长的缝隙一般的进气口,只有上半部分有,向后不断地向下延升,扩展到飞机的尾部的时候,就全部都是了。
    采用何种的进气口,是根据需要决定的,这种轰炸机的进气道不用调节,进气口可以大大地简化,在上面布置,可以减少吸入杂物。
    “发动机,决定一款飞机的成败啊。”宋老突然感叹了一句。
    国内不管设计什么飞机,都是卡在了发动机的脖子上,而现在呢,这种飞机用的是成熟的斯贝发动机,不论仿制如何,当初进口的时候,直接就进口了几十台的发动机,在仓库里封存着呢,随时都能够使用,足够支撑这种飞机生产下去了。
    “是啊,对我们来说,斯贝发动机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款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瞄准这种发动机的。”陈老说道,大家都望着战机的尾部,定定地出神。
    这种飞机的进展如此之快,一旦国家下令研制,很快就搞出来了,就是因为发动机是现成的啊!
    尾部现在还没有装发动机,也不会装发动机,因为这第一台是静力测试用的,验证的是机体的强度,后面再造的飞机,真正要飞的,才会装发动机的,否则就是浪费。
    “装了两台发动机,这种飞机的速度一定很快吧?”秦风突然问了一句。
    他这么问,就让飞机设计师们笑了,飞机装的发动机多,速度就快吗?
    这绝对是个谬论,看看米格21,发动机的动力不强劲,但是机体设计的小巧,照样飞到了2马赫,再看看F…16,发动机的推力很强劲,推重比都达到1了,但是呢,才照样刚刚能勉强飞到2马赫,这就是气动的设计问题了。
    “宋老,这种斯贝发动机,有没有可能给我们的战斗机换装?”秦风不死心,继续问道。
    如果斯贝能装到歼十战机上,那说不定,一两年也就能试飞了。而且这好歹是涡扇啊,相当省油的,总比米格23的发动机好吧?
    宋老摇摇头:“不行,第一,推力不足,第二,高空能力不强。”
    他们的歼十战机,设计的是中型机,发动机至少要有12吨的推力才行,而斯贝的推力仅仅有9吨,绝对是不够的。
    除了推力不足之外,另一问题是这款发动机的高空性能不强,一旦上了高空,动力就急速的下降。
    英国人的鬼怪战机,就采用的是斯贝发动机,结果高空疲软的毛病就出来了。
    对歼轰七来说,高空高速性能差些无所谓,毕竟它是轰炸机,但是,己方的歼十是空军急需的战斗机,尤其是高空高速拦截的战斗机啊,如果没有优秀的高空性能,怎么能满足需要呢?
    涡喷…15成为既定的发动机,就是因为涡喷发动机天生就适合高空高速啊。
    其实,秦风的心中也知道这款发动机并不适合,只不过现在既然看到了,总是想要提一提,而现在,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沉重,如果有一款合格的发动机,那该有多好!
    “这款飞机,用的是外八字起落架啊!”秦风突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向着宋老喊道。
    宋老在研发歼十的时候,用的就是外八字的起落架,这个难度还很高,甚至还打算请国外来搞,结果一查价格,顿时就决定自己搞了,耗费不起啊。
    而现在呢,国内的歼轰七,用的也是外八字的起落架呢,说不定可以从这里吸取经验呢。
    “是啊,我们想要来看看,你们这里的起落架,是如何加工的啊。”宋老说道。
    为了生产歼轰七,国家专门拨款,给172厂更新了不少的生产设备的,宋老这次来,当然也是带着目的来的。
    可以借鉴,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歼轰七的起落架不用设计的非常小巧,它毕竟有充足的空间和载重量,但是,歼十既要小巧,也要结实啊。

第五百五十七章 落后
    “我们引进了专门的数控机床。”172厂的一名跟着的专家说道:“这个起落架的加工,的确是个难题,如果精度不够高,就容易漏油,对我们的这款歼轰七来说,由于重量大,如果起落架的强度不够,也容易在降落的时候出问题。”
    一般来说,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都是比最大降落重量要大的,因为飞机起飞就决定于升力,升力够了就能飞起来,但是飞机降落的时候,主要就得看起落架的承受能力了,如果起落架不够强的话,那根本就承受不住降落的冲击力,在降落的时候,设计的重量就要小一些,当然,挂着炸弹也没事,只要油料消耗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如果没够的话,那就在天上多飞几圈,甚至有空中放油开关啊。
    起落架的加工是很专业的问题的,秦风是听不懂他们说具体的细节的,什么车刀用多大,加工的时候夹具如何放置等等,秦风继续打量着这架高大威猛的战机,这个时候又发现了一个细节。
    这架飞机的机翼上,居然还有翼刀!
    翼刀是米格机常见的结构,在机翼的上端,纵置放置,就像是一把刀一般。它的作用,就是阻碍气流的分离。
    随着战斗机速度的不断增加,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翼尖处出现气流分离,这个时候,飞机的可操控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