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吨而已,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这款飞机已经能够取代轰六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很多飞机在试飞的时候,是没有涂油漆的,仅仅涂一层底漆,看到的就是黄色的涂装,不过,眼前这架飞机已经被喷涂一新了。
它没有全部喷涂海军的蓝色,只有机腹部位是蓝色的,机身上部是白色,中间夹杂着红色的两个条纹,后面涂着八一的军徽,机头的前面,墨绿色的雷达罩的后面,进气道的两侧,都喷涂着081的编号。
歼轰七的首架原型机,081号。
秦风从飞机的机腹下面,一直钻到了尾部,看着那两台发动机的尾喷管,这款飞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国产战机第一次装配了涡扇发动机,耗油率很低,航程就很大,作战半径就能超过一千五百公里,转场航程超过了三千公里,这种性能,更是现在的所有机型都不具备的了,可以说,它是国内唯一一款能够直接飞到南海的战机,也是海军最急需的了。
可以看到,在这里还有不少海军的人员,大家都在等待这款飞机能够尽早地完成试飞,然后服役啊!
可惜,自己只能飞一款,飞了眼前的歼轰七,肯定就要错过bw…1的首飞了,虽然这个选择很艰难,但是婷婷已经给了自己最坚定的支持,所以,秦风也是责无旁贷,这款飞机在这里经过前期试飞之后,就会转场到试飞院了,到时候,就能再次和婷婷在一起了。
“秦风同志。”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我是您的武器操作官,我叫杨林。”
以前的试飞,秦风一个人就可以了,不过现在不同了,这架飞机是双座的,所以在试飞的时候,也是两个人一起飞的。
其实,前期的试飞中,武器装备还没有塞进去呢,比如机头里面,那本来应该放雷达的地方,现在就是直接上的配重,这样的话,后舱的人员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过,经过考虑,还是决定在试飞中一直保持这种两人的编制,既然设计时候就是两人,那在试飞的时候,两个人也要配合默契,比如说,当出现险情的话,两个人分工操作,要比一个人更加有效,当然,这个前提是配合。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的双座飞机,他们的飞行员几乎是从航校开始,就有固定的武器操作官,一直就在一起生活,一起训练,经过数年的磨合,彼此之间简直就是心领神会,在作战的时候就是如鱼得水了。
而在国内,这还是第一次,以前的战机几乎没有双座的,有的是教练机,这种需要前后配合的,还是第一次。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对陆军来说,战友是可以在战场上放心地把后背交给的人,而在空军中,战友就是可以在空中无条件信任的人了。
“合作愉快。”秦风说道。
“我们先上去熟悉座舱吗?这几天,我们就要开始地面滑行实验了。”杨林向秦风说道。
舷梯就在旁边,当秦风走上去的时候,看到了里面的座舱布局。
从外面来看,这款飞机是充满了现代感的,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小三点的起落架,但是,当上来之后,就可以看到座舱的仪表密密麻麻,也没有平显,看起来,和以前的歼七的座舱差不多,甚至上面还有专门的射瞄…8瞄准装置。
这几乎是照搬了歼七的座舱设计啊!
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它的油门杆,因为有两台发动机,所以油门杆就设置成为联动的了,也可以随时分开,单独操作一台发动机,这是以前没有的。
秦风坐了进去,从这里,可以看到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就像是坐在了二层楼上啊。
后舱的杨林也坐上去了,当坐进座舱去的一瞬间,他们就有一种神圣感了。
为了这款战机的试飞,是准备了好几组的飞行人员的,同时,也不止这一架原型机,还有好几架的原型机正在生产线上陆续生产的,按照计划,第二架是静力试验,第三架,就会装配一些航电之类的仪器,进行其他项目的测定了,几架一起飞,能加快试飞的进度。
不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首飞就是他们机组了,秦风飞过多种飞机,是一名飞行老手了,有秦风来飞,成功率就要高很多了。
“嗯,不错,我喜欢这种感觉。”秦风仔细地看着各种仪表,然后又抬起头来看着两边,第一次的,他为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沾沾自喜了,这就是飞大飞机的感觉,其实,如果坐进了苏…27这样的战机里,感觉是差不多的,不过,他现在能坐进去的,只有国产的这种现代化的飞机。
他已经抑制不住自己放飞它的心情了。
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
“006,汇报数据。”耳机里面传来了声音。
既然已经出厂了,那试飞也就要拉开帷幕了,想要把一款飞机飞起来,并不容易,在没有飞之前,就要在地面上进行多次的试飞了,这就是滑跑实验。
如果细分的话,这种地面上的滑跑,可以分成低速滑跑,中速滑跑和高速滑跑,速度一次比一次快,等到最后高速滑跑的时候,还要试着把驾驶杆给拉起来,看看机头能不能撬起来,虽然在设计的时候,这些数据都不知道计算过很多次了,但是不管怎么设计,那都是理论,从理论到实际,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就需要试飞员来飞了。
首先进行的,就是低速滑跑。
听到了耳机里传来的声音,秦风的两脚踩在踏板上,感受着身后两台发动机的呼啸,和以前的涡喷发动机相比,这种涡扇发动机的声音更加的柔和,没有那么的尖锐,却更加充满了力量感,这是不同的工作原理造成的,尾部的两台发动机都已经点火,现在是蓄势待发了!
“006收到,发动机油压16,转速2000,各个仪表显示正常,请求进行滑行实验。”
“可以,开始滑行。”当听到了声音的时候,秦风松开了刹车,在尾部的发动机的推动下,歼轰七战机第一次靠着自己的动力,向前滑跑了!
秦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仪表,滑行的速度有多快,可以通过看外面的事物来对比,他最需要的,是看看前面是否是对准跑道中线的。
低速滑跑,主要是看飞机有没有跑偏的情况,在设计的时候,飞机肯定是对称的,但是在制造的时候,如果两边的力矩不同,比如发动机的推力有差异,两边轮胎的刹车性能不同等等,都可能会导致飞机跑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就要花费心思找原因,然后解决掉它,否则的话,起飞跑偏还好说,降落跑偏真的是没救了。
他看着自己对准跑道中线,不断地向前进,两边的景物在不断地后退,接着,身后的同伴传来了声音:“速度已经达到!”
秦风关闭了发动机,靠着惯性,战机继续向前滑跑,在跑道的末端,秦风甚至操作战机,直接来了个转向。
没有问题!
这款飞机别看是重型机,但是两侧都是双轮,支撑得很稳当,现在这样滑跑,没有任何跑偏的问题出现,一次就通过了!
地面上的人,都发出了欢呼。
秦风第一次的试飞,仅仅持续了五分钟而已,滑回来了之后,就开始测算各种数据,就是工程师们忙活的了。
“秦风,感觉怎么样啊?”陈老就在舷梯下面,看着秦风下来,笑呵呵地说道。
“不错,这架飞机,就像是骑在了高头大马上,以前的飞机,嗯,是小毛驴。”秦风用了一个比喻,这架飞机很高大啊。
陈老笑了笑:“是啊,想要驯服这匹烈马,还需要你们这些优秀的试飞员啊,今天很顺利,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有很多的试飞工作要做呢。”
在这架飞机之前,国内走完全过程的一个项目就是歼八,这架飞机秦风也是参与过试飞的,知道其中的很多小问题,就可能困扰大家很久很久,现在,真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啊。
“不管有多少问题,我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克服的。”秦风说道。
第一次的试飞,激励着大家,这几天,每天都进行几次滑行实验,很快,低速滑行,中速滑行,都结束了,最后就剩下高速滑行了。
高速滑行,就是把飞机加速到200节左右的速度,然后拉操作杆,要让战机的机头抬起来,继续向前飞一段,然后再关闭发动机下来,如果继续加油门的话,飞机就起来了。
这也是首飞之前的最后一关了。
“还好,我们的跑道够长啊,要是132厂,恐怕根本就没法实验。”秦风望着这里长长的跑道,感叹地说道。
132厂,一直都是生产战斗机的,它的跑道,只要让歼七能够飞起来就行,所以跑道只有一千多米,而这边呢?这里主要是制造轰六轰炸机的,这种轰炸机要足够长的跑道才能飞起来的,所以,这里的工厂跑道,长度差不多有三千米!
让战机拉起机头来,如果直接飞起来,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不是要飞起来,而是要减速到停止,如果跑道不够长的话,那就无法安全地停下来了,毕竟,现在的飞机使用的还是最普通的刹车片,秦风如果像飞幻影2000那样直接刹停的话,下面的刹车片肯定得起火啊。
跑道的长度够了,那一切就解决了,此时秦风只是随便说说,他绝对不知道,十年之后,当开始试飞歼十的时候,跑道不够长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久很久。
拎着头盔,秦风上了飞机,熟练地完成了准备工作,然后,就开始向前滑跑了。
这次,他开启了加力。
低速和中速滑跑,都只需要用军用推力就够了,但是想要高速滑跑的话,为了尽可能地缩短滑跑的距离,开启加力显然是最合适的,不管跑道有多长。
斯贝发动机的加力推力达到了9吨,两台发动机,加力一起开动,那就是18吨的推力!而现在的歼轰七,总质量还不到16吨,所以,理论上推重比是超过1的,加速应该相当迅猛才对,别看它是一款轰炸机,如果在需要的时候,还是可以和战斗机缠斗一下子的!当然,必须要在技术高超的飞行员的手里才行。
带着这样的想法,松开脚下的脚蹬,果然,一股久违的推背感,就这样出现了!
如果这两台斯贝,装到歼八的屁股后面,会是什么感觉?
当然不行了,歼八是高空高速战斗机,用了这种发动机,就飞不快了。再说,直径相差不少,塞进去可不容易。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歼轰七已经迅猛地向前冲出去了!
第六百一十章 写遗书
“一百六,一百七。”后面的杨林,在不断地报数,这也是双座飞机的优势了,否则秦风得在滑跑的同时,不断地低头看空速表才行。
当然,如果他的前面有平显的话,一个人是能搞定的,他可以看前面的平显显示就够了,但是现在就不行了,他低头的话,就无法看到外面的情况了。
从他这里,如果向后看的话,还是能够看到两边的机翼的,机翼上面插着翼刀,机翼的前缘还有锯齿。
翼刀是用来阻止气流过早地分离,让翼尖失速的,这是一种落后的二代机的控制手段了,在歼轰七上,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给它增加了翼刀,这让它显得有些落伍了,不过,不管外形如何,只要好用就行,就像是歼七的改进一样,不管是改进到了歼七e,还是改进到了超七,只要能满足空军的需要,这就是一架好飞机!
秦风收回了心思,听着后面继续报数,一百八,一百九,二百!
当报到二百的时候,秦风拉起来了操作杆,然后,关闭了加力,现在,不能继续使用加力了,否则很可能把这架飞机给飞起来!
后面的轰鸣声减弱了,接着,秦风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向后躺倒了,这架飞机,已经抬起来了机头!
此时,前面的起落架已经离开了地面,后面的起落架还在和跑道接触,继续向前滑跑,如果继续增加推力,肯定是能飞起来的,不过秦风没有这么做,他保持着中油门的状态,继续向前滑跑了十几米,然后,松开了油门。
秦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晃动。
怎么回事?
这一瞬间,秦风恍惚了一下,不过,这种感受还是下来再说吧,现在,高速滑跑,已经算是在做完了,接着就该停下来了。
他把油门放到了慢车状态,前面的起落架下来了,和地面接触,就在战机恢复水平的瞬间,他按动了减速伞按钮,垂尾的后方,一面白色的减速伞从里面钻出来,迅速展开,在高速滑行的时候,为了能更快地停下来,使用减速伞是最好的了,这也是检验,在首飞之后,降落下来肯定是放减速伞的。
西方世界,已经开始淘汰减速伞了,比如幻影2000,f16之类的战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