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着秦风的方向,周金海看到了自己那本书,也是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这些人啊,当年上学的时候,学的都是模拟电路,这数字电路啊,还得从头学起,咱们如果搞变稳机的话,不会走先模拟后数字的老路,咱们上来就要搞数字式的。”
没错,老一代的技术人员,就没有接触过数字电路,现在己方的歼…8战机上装备的204雷达,技术迟迟不能突破,就是因为还是模拟式的,不是大家不想搞数字式的,而是根本就不清楚数字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原理,根本就无从下手。
这差距是巨大的。
周金海知道自己的差距,学起来很认真,旁边的一张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0和1,看来是在进行各种门电路的换算。
“我这位小兄弟,秦风,是咱们试飞院里年轻的最优秀的试飞员,你们的变稳机,我估计是等不到,他肯定没问题。”王扬说道:“今天咱们在说数字电传的事,我就带他过来看看。”
听到秦风的名字,周金海也是眼前一亮:“听说你的理论知识很扎实啊,来,给我解释解释。”
说着,他拿过了书来:“你给我解释一下,这个电路里面的电流是怎么流动的,我不理解啊。”
“金海,你倒是会抓住机会,不耻下问啊。”王扬说道。
“我哪里是下问,我是上问好不好,谁的知识比我丰富,我就拜谁为师。”金海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向着秦风说道。
秦风没有看那具体的电路图,而是一句话指明其中的关键:“在模拟电路中,我们要看电流的流向,在数字电路中,我们就不要在意电流是怎么流动的,我们在意的是它的信号传递,前面是0,后面是1,八位数字,如何左移,右移,如果看电流,那是外行啊。”
“不看电流?”
“那是当然。”秦风说道:“在它的里面,不要叫电流,找的是高电平和低电平,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仅此而已,比如这个电路,应该是一个加法器吧?找输入,找输出,然后看看数字怎么累加,这才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要接受这个观点很难,十几分钟之后,金海才终于点点头:“我好像明白些了,我只看我需要什么功能,需要这些信号怎么变化,找对应的电路就可以了,不需要在乎电流!”
秦风竖起了大拇指,不错,领悟的很正确。
再次问了一个多小时,秦风依次讲解,眼看都快要走了,一旁的王扬终于说道:“金海,咱们是来看看变稳机的进度的,如果不是保密项目的话,你给秦风说说,这小子脑子灵活,说不定会给咱们出好主意的。”
己方在歼…8的试飞中,秦风已经给解决了好几个问题,今天更是把学术权威老王给驳倒了,大家对秦风都是相当佩服的。
“你们如果感兴趣,我就给讲讲,国家还没有立项呢,不是啥保密项目,咱们这个计划,其实从1976年就开始了,这几年来,一直都由我来负责,等到形成完善的思路之后,才会上报,申请立项。”
看着这位老兄才开始学数字电路,秦风也是心中捉急啊。
第六十四章 假电传(加更)
“咱们知道,二代机是液压操作,就和汽车的刹车一般,用的是液压油来操作动作筒,控制各个舵面的,这样计算机无法干涉,到了三代机,就是电传操作,手里的操作杆控制的是电信号,后面也是用电信号来控制舵面的,这样的话,计算机就可以加入进来,飞机的操作就更加的先进。”
这个原理大家都知道,具体说啊,秦风在心里想到,却也不便打断对方的话。
“目前来说,咱们还在原理方框图的阶段,想要实现这种电传操作,咱们需要操作杆,舵机,这些都进行改进,换成电信号的输入输出装置,同时,咱们还需要给操作杆一个力回馈。”周金海一边说,一边在画出各个方框图。
如果是搞设计的,就能知道,这画方框图是设计的第一步,想要实现什么功能,需要有什么结构,都是从方框图上来体现的。
“就这些?”秦风问道。
周金海看着秦风,说道:“目前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我们飞行员操作飞机,那是需要先判断飞机所处的状态,然后才能操作的,咱们这套电传操作系统,那也必须要随时监测飞机的状态才行吧?”秦风说道:“我们需要有大气数据传感器,需要有战机姿态传感器,都输入到控制计算机中去,比如,在万米高空,和在五千米的空域,我们拉相同的操作杆,舵面的偏转应该是不同的,高空偏转大,低空偏转小,如果仅仅是把我们的液压油换成了电信号,其余的还和以前的一样,那又有什么用?”
现在,大家对电传操作的认识,也有待提高啊,秦风这几年钻研国内外的航空技术,对电传操作十分向往,但是,在国内的这些技术人员手里,怕是要简简单单代替油路就算完事了,这样怎么行?
在后世,当国内的重卡跨向自动挡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驾驶员踩油门,系统就知道要加速,就要升档,但是,如果是上坡呢?
驾驶员知道要上坡了,提前踩油门,结果,升档了!一爬坡,高档带不动,就只能掉档位,到了低档位,发动机刚刚松口气,结果,又升档了!就这样来回反复,结果爬坡硬是没上去。
这种时候怎么办?多加传感器啊,如果电脑知道卡车要爬坡,就调出爬坡的程序来,这样就行了啊。
周金海的脸上露出了难色:“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实验的危险性也会增加,我们的设想是一点点地改变。”
“可是我们的空军等不了那么久的。”秦风说道:“如果我们先搞了那么一个假的电传操作,那有什么用?前前后后,要折腾多久?”
遇到技术上的问题,秦风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在乎对方是什么权威,连老王都被秦风怼过,眼前的负责人说要这么搞,无论如何秦风是不赞成的。
周金海的脸上带着难色:“咱们的技术底子薄啊,这样的贸然大跃进,怕是最后还得失败。”
这些年来,因为眼高手低,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工业基础,提出一个个高高在上的指标,最后导致项目失败的还少吗?
当苏联有了米格…25之后,三机部给下达的指标是双三,后来又是双二八,双二六,这些指标都没有顾及到工业基础,全部败下阵来。
这些年搞成了什么?一个在歼…7基础上的双发放大版,都搞的这么艰难,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周金海的顾虑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搞到一起,万一出了状况,试飞的时候摔了飞机怎么办?
飞机一摔,项目可能就真的完了,谁还敢涉猎?谁能背得起责任?
“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一个主意。”秦风继续说道:“咱们采用一架双座型的教练机来改装,保留所有的机械备份,这样试飞的安全性不就大大增加了吗?对,咱们的歼教…6,就完全可以啊,两台发动机,安全性更高。”
直接改装成电传操作的变稳机,危险性很大,但是搞个上面的方案,秦风认为是大大不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就可以用教练机。
1957年10月,中苏两国签定协议,由苏联向中国出售米格…19飞机的制造技术,提供全套技术资料、样机和部分散装件、成品附件等,由沈阳飞机制造厂进行研制和组装。
这款飞机的到来,让人民空军进入了超音速飞行的时代,迅速地成为了主力,这种国内批量制造米格…19型战斗机被正式改名为歼…6战斗机。
截止到60年代末,国内军队己装备了近400架歼…6战斗机,部分一线航空兵部队完成了由歼…5向歼…6战斗机的换装,歼…6开始逐渐成为了空军的主战装备。
歼…6在气动布局和飞行性能上与歼…5己经有了很大不同,为更好、更快地使原歼…5飞行员过渡到歼…6,空、海军非常需要一种可以快速培训歼…6战斗机飞行员的超音速教练机,但苏联的米格…19战斗机并没有发展双座教练型,
因此,沈飞于60年代中期开始在单座歼…6的基础上研制适合训练歼…6飞行员以及其它超音速战斗机飞行员的歼教…6教练机。
这款飞机很成功,前前后后造了四百多架。现在,随着空军已经开始向歼…7过渡,这种教练机也就会逐渐落伍了,从空军要一架来改装,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想了想,秦风继续说道:“这样,咱们的飞机的前舱改装为评审试飞员舱,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后舱为安全驾驶员舱,保留了原来的机械式操纵系统。两舱驾驶杆之间的小拉杆经电磁离合器,协调电传操纵以及机械操纵前后杆的脱开和啮合。实施电传操纵时,后驾驶杆与机械杆系联动,一且电传操纵出现故障,经应急切断开关,后架驶杆可立即接替飞机的操纵。”
这个想法在秦风的脑子里一闪而过,迅速地就转成了实际的操作,这样一来,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周金海听了之后,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就在秦风期待的目光中,定定地说道:“不行,这样的话,风险还是很大,我们必须要控制风险。”
还以为周金海能答应呢,谁知道他居然这么说!听到了这话,就连王扬都感觉到一口老血要喷出来了,自己的这个同学,就是一根筋,太固执啊,怎么说服他?
第六十五章 单轴变稳和教练机双结合
危险性在哪里?
如果全面采用电传系统,那试飞院就要针对歼…6,编写大量的操作程序,一旦任何一条出现错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哪怕是双座,有两名试飞员,一旦飞机陷入特殊情况,比如那可怕的失速尾旋,两人都晕了,那也改不出来啊。
相比他们简单地用电路代替油路这种办法,危险性增加还是很多的。
不如一步步稳稳地来。
“那我还有一个办法。”就在这时,秦风又开口了,“如果觉得这样的方案依旧有很大的危险性的话,我们不如把三轴改成单轴,如何?”
以机身中部为基准点,上下,左右,前后,这是三轴,三个方向上的操控,对战机来说就是在三维空间中飞行。
这样的改动当然是很大的,尤其是现在,让一个才开始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师来设计,风险也的确很大。
如果三轴改成单轴,那就不同了,仅仅在一个方向上是电传操作,其他方向上依旧是机械操作,就可以大大地降低风险性了啊。
秦风说到这里,看到周金海的眼睛和刚刚不同了,已经完全变亮了,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继续说下去!”
单轴,那就是一个方向,究竟是选择哪个轴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俯仰方向上了!
俯仰方向,就是纵向,在飞机的三个方向上,如果要改用电传的话,纵向是最需要的。
看看后世的枭龙就知道了,作为一种低成本的飞机,如果全部采用电传操作,成本太高,所以干脆就搞了一个俯仰上的单方向的电传操作。
这个方向有什么用?
它能控制飞机是爬升还是俯冲,在战斗机中,这个动作很有用,比如说,为了偷袭敌人,要低空大表速突防,如果前面有了障碍物,要迅速地拉起来,这个时候,电传操作的敏捷性就显示出来了。
如果有了导航吊舱,那就可以和这个纵向的操作系统综合起来,自动控制飞机的爬升躲避。
而在投弹中,俯冲也是至关重要的,轰炸吊舱和它综合起来,可以大大地提升俯冲投弹的准确性。
三轴改成单轴,这样的话,电传操作程序的编写也就大大地减少了,风险性自然而然地降低,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秦风也只能呵呵呵了。
毕竟,国内的战机还急等着电传操作系统的研发呢啊,别的不说,仅仅是秦风知道的那个歼…9项目,就想要采用数字电传的,据说洪都正在开发的强…6,也要上数字电传,大家等着试飞院不行的话,那肯定是自己亲自动手也要搞的。
为了降低风险,采用双座,有完整的机械备份,同时,还仅仅搞一个方向的电传操作,这样还不行吗?
“我认为,这个方案可以考虑。”周金海说道,说完,他沉思了一下,继续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我完善了计划,就向上级打报告!”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周金海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也有种技术人员的那种特有的直线条,不会拐弯抹角。
“好啊,咱们再详细讨论一下。”秦风说着,拿过桌子上的笔和纸来,继续完善那个方框图。
“数字式气动变稳系统、模拟式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