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总装厂,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生产能力很高,一旦需要,月产量就能有几十架,完全可以适应大规模军事战争的需要。”走进工厂,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厂房,沿着走廊的两边是两排的战机的装配工位,不由得让人感叹,太大了。
对这里的一切,西蒙诺夫是自豪的,当走进来的时候,通行的中国客人们,发现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这景象,如此壮观啊。
苏27是高大的,一个工位,几乎就相当于己方的歼七战机的两个工位的大小,在搭起来的架子上,工人们正在给飞机进行总装,可能是逆着生产线走的,所以这边总装的已经很完整了。
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厂参观
在国内,制造飞机的时候,站着一个凳子就能够得着总装了,爬上爬下都可以,但是在这里,总装苏27的话,绝对是不行的。
这架飞机有多大?几乎算是战斗轰炸机的水平了!一个个的脚手架,围绕着飞机,一个工位上,前面的机头有一个一层楼高度的脚手架,这样才能够站在那里,对机头的部位进行装配,两边侧面,脚手架足足有两层楼高,这样站在上面,才能够得着座舱!
这样看起来,就够壮观的了。机体的蒙皮也已经装配好了,是黄色的,看起来很奇怪。
上次来,已经看过米格29的工厂了,和苏27的工厂相比,米格29的明显要小一圈的,当大家绕到后面的时候,对着尾部的发动机,也开始研究起来。
“我们这款战斗机,使用的是礼炮厂的al31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最大推力12吨,是世界上最可靠的发动机。”西蒙诺夫说道。
留里卡集团的礼炮厂,主要是生产航天发动机的,同时也生产航空用的发动机,为了这台发动机,他们也是折腾了很多年,从1973年开始,一直到了1985年才算是合格,开始大批量地生产装配,如果没有这种先进的发动机,也满足不了这款杰出的战斗机啊。
推力12吨,用在己方的歼十上,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次出访,宋老依旧没有过来,对宋老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金属样机,歼十工程就是他的全部。
对于歼十用什么发动机,他现在也是服从上级的安排,如果真的要用al31发动机的话,那他也会认真地区考虑配套,哪怕这样会导致战机有大的改动。
这款发动机,出现在秦风的眼里,秦风对它是相当痴迷的,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有多高,看看它有多少产品就知道了,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大推力的发动机!欧洲所有的发动机,都是推力七八吨的中推,研发大推,只有最强大的国家才能够做到。
“我们如果进口了这种飞机,那一定得进口一定的配套发动机才行,这种发动机的寿命如何?”林将军问道。
空军是主要的用户,对装备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次来,就是来了解装备的,按照一贯的印象,苏联战机发动机的寿命都是很短的,这样的话,在一次全寿命的期间,要几次更换发动机,这也是个不小的成本。
相比最初的采购成本,西方更加重视全寿命成本,他们的很多发动机的寿命都超过了一千小时,甚至是三千小时,和机体的寿命相同,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后期的维护成本。
对发动机的寿命,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战争时期,几十个小时可能飞机就被击落了,寿命太高也没用,但是在和平时期,频繁地更换发动机,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在这款发动机的寿命是三百小时,不过礼炮厂很快就会将它提高到500小时。”西蒙诺夫说道。
对苏联来说,500小时的寿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并不是说500小时之后就不能飞了,500小时之后,发动机就要进入大修厂,彻底拆开维修,更换那些磨损的部件,检查每一个叶片是否完好,这就是发动机的翻修,翻修之后,就可以再飞500小时,这样,总寿命就能有一千小时了。
“太短了。”林将军说道:“如果我们要采购这种飞机的话,那我们一定要采购配套的大修厂。”
如果没有大修厂,那就会受制于人,等到发动机飞到了寿命,就得送到苏联来大修,如果以后国际形式变化,和苏联的关系闹僵,那苏联不给大修,飞机就都报废了。
林将军也是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冲动,没有说出引进发动机制造厂的事情来,毕竟,现在的苏27也仅仅是纯进口的,没有谈到引进生产线呢,既然没有引进生产线,当然就不会引进发动机的生产线了。
在以前的时候,每次引进都是配套的,机体和发动机一起引进,现在的话,那就是以后的项目了,不过现在,必须要先谈妥一点,就是发动机的大修厂!
虽然发动机的大修和生产是有很大的台阶的,但是,一步步地来,通过大修发动机,也可以积攒三代机发动机的经验啊,对国内肯定也是有好处的,而且,这也是很正常的要求。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还得需要莫斯科方面答复。”西蒙诺夫说道。
林将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和西蒙诺夫的交流就是很通畅的,不需要翻译,而秦风就不行了,不知道两人在说啥,叽里咕噜的,但是能猜出来,肯定是在说发动机的事情了。
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桂冠,国内现在研发涡扇十,困难是很大的,想要让歼十飞起来,最好还是引进配套的这种发动机啊。
当然,和屠老的问题一样,这种发动机的机匣是在发动机上面的,歼十是单发的飞机,维护都是从下面进行的,所以,必须要修改机匣的设计才行,这些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还是看苏27吧,这架飞机,看起来太高大了。如果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
“我们看到,这两台发动机中间的部位有一个尾椎,这个尾椎是干什么用的?”秦风提出了一个问题。
米格29没有,它的尾部就是两台平行放置的发动机,而苏27战机,两台发动机之间,有一个向后延伸的凸起,这个凸起就像是脊椎动物的尾椎骨一般,如果从远处看,还像是蜜蜂的钩子一般。
这个装置是干嘛用的?不会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合适的空间放减速伞吧?
西蒙诺夫皱了皱眉头,果然,对方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很专业了,甚至说涉及到了机密,不过呢,现在这款飞机已经是成熟的飞机了,这些设计最终会被外界剖析出来的,所以现在说给对方听,那也不算什么的了。
“这个尾椎的作用有两个。”西蒙诺夫解释起来。
第七百三十四章 气动布局的先进
三代机开始讲究了对涡升力的利用,这种飞机的外形,也变得越来越科幻起来,相比以前的简单的机身机翼尾翼搭积木一般的拼接,翼身融合让飞机看起来更漂亮,两边延伸的边条,体现着气动力学的最新的成就。
苏27的外形,就是如此的漂亮,它远远地超过了f…15,其实从本质上看,f…15的气动外形是最常规的,连边条都没有,但是f…15的性能照样很先进,这是因为美国拥有一流的发动机和一流的航电。
在航空系统里,就流传着一个真理,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都能飞上天,美国的发动机技术是最强大的,所以他们不用想各种特殊的手段,就能够让飞机的性能实现一个飞跃了,这点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哪怕是苏联也不行。
就拿三姨夫来说,这款发动机虽然也是12吨推力级别的大推力发动机,推重比也有78,但是苏联的标准下,这个推重比是干质量状态下的,将各种润滑油都加进去之后,推重比就降低到7以下了,除了推重比之外,耗油率,寿命,都无法和逆天的f100相比,至于到了后来,美国人有了先进的f119,那就更是外星科技一般,其他的国家根本就无法追赶,连后来的俄罗斯,都是无法搞出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来的。
当发动机的推力不足的时候,该怎么办?自然就是利用气动设计来弥补了,欧洲流行鸭式布局,苏联搞这种翼身融合,其实都是因为发动机不给力的一种结局。
当然,优良的气动布局,对飞机的性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现在一个小小的尾椎,里面的学问也是很大的。
“我们的这款战机,气动布局先进,广泛地使用了涡流来提高升力,提高大迎角的性能,但是,气流流过其机体形成的涡系气流会在尾部破碎,这样就对飞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设计的这个尾锥的目可以让涡系气流附着在尾锥上,延缓其破裂的速度,进而改善飞行能力。”西蒙诺夫解释起来。
为什么呢?这个尾椎就是因为吹风洞的时候发现的问题,最后的一个补救措施啊。
“同时,我们两台发动机相距较远,发动机之间由于尾喷气流的引射作用,会造成极大的飞行阻力,低空飞行影响尤为严重。”西蒙诺夫继续说道:“这样我们在两台发动机间布置一个锥体,锥尖直到两台发动机喷射气流融合处,填补飞行时机身后的低压区,减小阻力。”
尾部并列双发,采用双垂尾,是首先米格25做出来的气动布局,而尾部并列双发,也有不同的方案,两台发动机是靠近到一起,还是要远离?
米格29是靠近到一起的,所以不会有这个阻力的问题,这是因为它的机体本来就不大,而且,而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被导弹攻击,一台发动机被摧毁,很容易就将火灾引到第二台发动机上去,两台发动机都起火了之后,飞机就肯定要坠毁了。
如果两台发动机间隔比较远,设置隔离的防火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其中f…14雄猫战机做得比较极端,两台发动机间隔一米,距离是够大了,肯定不会相互影响,但是呢,一旦一台发动机丧失推力,那么,偏航的力矩就会很大。
苏27的两台发动机之间也是有间隔的,这个间隔,正好通过这样一个椎体来填补空白,这也是设计师们的原创的杰作了。
而且,由于这个尾锥空间较大,还可以放置一些装备,除了减速伞之外,他们还计划过后视雷达,尾锥两侧可以装红外干扰弹。
为何要选择一款重型战斗机?重型机的好处就是机体的空间很大,所以改装的潜力也就是很大的,以后有了新的装备,随时都可以找个地方塞进去,要是轻型飞机的话就不行了,寸土寸金,改装的潜力是很有限的。
“苏27的气动布局,是最先进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气动布局,我们才能够飞出一系列的超机动动作来,在巴黎航展上,我们的眼镜蛇机动,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这次贵方到来,我们也准备了精彩的演出,其中就包含这个眼镜蛇机动。”西蒙诺夫继续说道。
在工厂的参观,是考察的一部分,参观完毕之后,就是飞行表演,飞行表演结束之后,就是对各种飞机数据的介绍,毕竟,这款飞机既然已经决定出售给中国,那飞机就对中国是敞开的了,各种数据都是要介绍给他们的。
大家在这里,也就是走马观花,是不会看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的,比如,飞机上最重要的发动机,很多的零部件的焊接,都是在专门的设备中进行的,那些设备充满了惰性气体,工人穿着类似于航天服一样的防护服进去焊接,这些工艺,都是极度保密的。
没有先进的工艺,就无法打造出先进的战机来,哪怕是中国人最会仿制,他们进口了这种战机,也会因为缺乏先进的工艺而止步不前,他们是不可能仿制出来这种飞机的。
西蒙诺夫对此很肯定。
试飞?听到了西蒙诺夫的话,秦风顿时问道:“那么,是普加乔夫同志吗?”
其实,苏霍伊设计局是苏维埃鼎鼎大名的设计局,聚集的是整个苏联航空界的精英,大名鼎鼎的试飞员是很多的,比如说首席试飞员弗拉基米尔…伊柳申,比如说t…10…17试飞时候损坏了一部分的机翼和尾翼,照样飞回来的尼古拉…萨多夫尼科夫等等,这里的每一个试飞员,都是国宝级别的,都是让秦风很羡慕和尊重的老前辈。
不过呢,要说最出名的,肯定还是普加乔夫,毕竟,苏…27的眼镜蛇机动,是普加乔夫飞出来的啊。
上次来的时候,普加乔夫还在飞海军的舰载机的,现在的话,他在共青城吗?
“没错,就是普加乔夫。”西蒙诺夫点头说道:“他和我们的中国朋友很有缘,所以这次是特意过来给我们的朋友进行飞行表演的。”
第七百三十五章 跨进座舱
和普加乔夫的缘分是很大的,包括到了以后,国内空军开始掌握苏27的操控的时候,普加乔夫还曾经亲自担任过教官来指导,至于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