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将军是有这个权力的,作为空军的将领,每年保持一定的飞行时间是有必要的。
    但是,秦风就没这个权力了。
    一只野鹤从天空中轻盈地飞下来,俯冲到水面上,当再飞起来的时候,就叼起来了一条鱼,那条鱼在空中颤动着,这场面,看起来是那么的壮美,在夕阳下,一切就像是在一幅画上一样。
    “天色快要黑了,我们回去吗?”唐刚发出了疑问。

第八百四十五章 枭龙的定位
    以后回想起来,这个晚上,也是秦风最不理智的一个晚上了,他居然带着林将军和其他人,蹚水过去看日落,看小湖,到了天黑的时候,甚至基地里都派车出来寻找秦风了,毕竟他们几个人的失踪,引起了基地很大的担心,生怕他们出什么事,一直到他们回来,才算是放下了一颗心。
    或许,就是因为飞机能够被认可而高兴吧,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随着空军下订单,歼十战机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收获的季节,为了这个项目,多少人夜以继日,奋战了二十多年!
    曾经的年轻人,现在都已经成了中年人,当时的中年人,现在都已经是满头白发,他们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有了收获,也让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秦风的身体依旧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暂时还是不能飞行,解决了空中加油的问题之后,秦风再次离开了试飞基地,这次是和林将军,宋老一起,踏上了前往成都的道路。
    “空军不可能装备两款功能重复的战机。”在飞机上,秦风问起来了林将军对枭龙战机的看法,林将军给出来的答案是很明确的:“未来时代,重型机是重要的,我们以前走的道路,那是无奈,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所以,是不会看上一款轻型战斗机的。”
    枭龙战机采用了一款推力只有八吨的发动机来飞行,注定机体就是无比轻巧的,这样的飞机,在设计的时候,也才仅仅是两中两近,两枚中距导弹,两枚近距导弹的水平,所以,是绝对不能满足空军的需要的。
    国内和老巴的环境是不同的,祖国国土辽阔,需要长航程的战机才能满足需要,想要长航程,那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机体才可以,最好是重型机,但是重型机又比较贵重,全部装备重型机不划算,所以,中型的歼十,也就是必须的了。
    至于轻型的枭龙,就没有必要了,轻型战机的机体空间有限,无法装备大量的航空电子设备,升级也不方便,所以无法满足国内的需要,而对老巴来说,他们的国土狭长,升空就战斗,对这些要求就降低了,而且他们的财力有限,无法装备中型和重型战斗机,对他们来说,轻型飞机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秦风点点头:“是啊,空军要是再装备枭龙的话,战机种类就太多了,对空军的操作也是不利的,现在,两种战机使用的发动机也类似,操作起来方便。”
    都使用三姨夫,虽然机匣什么的不同,但是主要的机体是一样的,这样对后勤保养维护也是有利的。
    空军不能再装备枭龙了,像歼七那样的出口转内销就不会出现了,而且,成都现在有了歼十这个王牌,已经打出来了响亮的口号了,未来的发展前景那也是不可限量的。
    贪图太多,也不好啊。
    “既然枭龙是一款纯粹出口打造的飞机,那么,它就不能在发动机上受制于人。”秦风说道:“我建议,咱们国内相关工厂,测绘仿制枭龙的发动机。反正它的技术比三姨夫要简单的多,应该更容易一些。”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上的桂冠,全球能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寥寥无几,而其中,推力超过12吨的大推,更是只有两个国家能做到,己方现在的涡扇十,还在难产之中,充分说明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难度。
    大推是这样,中推就不一定了,在八十年代,国内曾经就有计划测绘仿制f404,后来不了了之,现在,测绘仿制rd33,应该是有可能的,毕竟这款发动机虽然是装备米格29的,其实技术上并没有特别先进的地方,它的发动机在起飞的时候冒出浓浓的黑烟,就是因为用了老旧的燃烧室的原因。
    现在,己方要出口枭龙,就必须要解决心脏的问题,这次为了让老巴放心,己方是一口气进口了一百台的rd33改款的rd93发动机的,以后呢,总不至于每次出口给一个国家,就去谈一次吧?
    而且,枭龙战机的出口,还可能会干扰米格29的出口,这些年,米高扬设计局也混的不咋地,如果对方不满意,在后面下绊子,就有麻烦了。
    “是啊。”林将军说道:“国内的航空部门,是该未雨绸缪,做这个准备了,而且这种发动机出来,对咱们的装备也是有用的,可能以后咱们也需要。一款发动机,不一定仅仅配备在一款飞机上,咱们各种发动机的品种都齐全了,以后研发飞机也更容易。”
    林将军认同了。
    枭龙战机啊,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秦风的眼前闪过无数的影子,最初的时候,就是把歼八的机头拿过来的,两侧进气,到了格鲁曼公司,把进气道给下移了,带来了更好的大迎角的性能,还变了机翼,加了边条翼,除了进气道之外,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和f…16类似的。
    现在呢,国内研发成什么样子的了?
    歼十的成功,也大大地促进了枭龙的研发,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移植的,比如说最让人担心的电传飞控,当初歼十试飞的时候,顾虑很多,现在已经证实了它的成熟可靠了。
    所以,枭龙战机,也引入了这种电传飞控,只不过,为了控制成本,仅仅是在俯仰方向上的电传,这也算是己方的首创了。
    秦风在这种期待和想象中,来到了成都,在132厂的总装厂里,终于看到了最后组装阶段的枭龙战机,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没错,这架飞机,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就是这样的漂亮!
    这是国内第一款自研的边条翼战机,从进气道的位置,一直向后延伸,穿过了机翼,到达了尾翼的部位,看起来是那么的流畅,甚至比f…16的还要漂亮!
    就连林将军都是咽了一口吐沫:“如果这架飞机能够早二十年的话,我们空军,一定会大批量地采购的!”
    二十年啊,国内的航空工业,落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二十年的差距!

第八百四十六章 枭龙01号
    当年歼十的总装,为了保密,是在密不透风的车间里的,枭龙就不同了,这架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出口用的,现在总装,也是大大方方,甚至还有老巴的人在一旁跟着参与。
    看到秦风等人进来,他们也都围了上来,其中一个人说道:“秦,见到你很高兴,你还记得我吗?”
    “萨阿德?”秦风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当时驾驶歼七在老巴那里对抗的时候,萨阿德就是他的伙伴。
    现在的萨阿德,年龄也不小了,脸上的胡子更是留了起来,看着别有一番风味,他听到秦风认出他来了,也很是高兴:“没错,就是我,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变。”
    秦风摇摇头:“哪里,老了啊。”
    不知觉中,真的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上次飞那个动作的时候,才知道不服老是不行的啊。
    秦风在心中带着感叹,然后,又看着这架飞机:“现在飞机还在总装中,真希望快点看到它能飞起来啊。”
    “你要想看,咱们可以去机库看啊。”萨阿德说道:“昨天的时候,还滑过的。”
    什么,去机库?秦风看着上面的飞机,说道:“难道这架不是原型机吗?”
    “这是第二架,生产出来之后,做静力测试,第一架原型机,已经下线了,正在做滑跑试飞呢。”萨阿德说道:“前几天的时候,我还滑过一次来着,感觉太好了。”
    “走,去机库。”秦风顿时就放弃在生产线上参观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宋老带着林将军来生产线,那是来协调怎么干净生产歼十的问题了,而自己要看的原型机,其实已经出来了。
    想想也是,如果打算在今年首飞的话,那这架飞机现在肯定正在做低速滑跑呢啊,好在己方已经有了一架飞机的经验了,所以这第二架,也是很顺利的,这就是走上了一种良性发展的道路了。
    秦风和萨阿德来到了机库区,果然就看到了这架同样黄皮的飞机,此时,飞机的状态是完好的,属于随时能够飞起来的那种。
    “秦风同志!”秦风在成都生活和工作过很多年,这里的不少人都认识他,见到他回来了,所有人都是兴奋的,秦风回来了!
    秦风和大家打招呼,然后就兴致勃勃地说道:“我能上去看看吗?”
    作为一名飞行员,见到飞机,就想要上座舱里面看看,现在也是如此,而且,看一架战机的先进程度,主要就是看它的座舱,这是个真理。
    因为没有谈妥航电的事情,所以首架飞机,是不会搭载航电的,第二架飞机,又是造出来做静力测试的,所以第二架飞机也不会用到航电,真正的全状态的航电,那是从第三架开始的,那么,第一架的座舱,会是什么样子的,大部分的仪表吗?
    当然不可能,这里的航电,主要说的是雷达,火控系统这些装备,要保证飞行安全的航电,是必须要配备的,而且,国产的航电也早就成熟了,完全可以移植一套过来,毕竟,已经用了1553b数据总线,就不可能再用那些落伍的航电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秦风蹬上了战机,当低头看到座舱的瞬间,就立刻感叹起来了:“怎么会这样,简直比我们的歼十还先进!”
    歼十至少还保留了几个机械仪表呢,万一出现座舱显示设备的故障,至少能够通过这些简单的仪表进行返航飞行。
    现在呢?现在的座舱里面,三个显示器照样呈现品字形的布局,但是面积更大,而且,看上面的质感,就知道已经不是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了,而是液晶屏幕!
    这种屏幕当然更加先进,重量小,反应快,耗电量小,现在的美国已经开始在战机上使用了,没想到,己方在这里居然同步使用了这种屏幕!
    这比民用的要先进多了,比如,在强光下也得能清晰地显示出来才行,否则阳光照进座舱里来,啥都看不清了,那样是绝对不行的。
    三个大屏幕,就征服了秦风,一个仪表都没有,说明己方对航电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这其中也渗透着宋老的心血,秦风是听说过的,在行业内,某些部门骂宋老骂的厉害,因为宋老不采购他们的产品,就拿这个液晶屏来说,并不是行业内的配套工厂的,而是从外界订购过来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对宋老的这种行为,行业内的抱怨声是很大的,但是,宋老顶住了压力,他要求的是一流的装备,而不是走人情,不管你有没有饭吃,你的设备不行,那宋老就坚决不要。
    如果不是这样的坚持,到了以后,巴基斯坦也不会坚定地选择国产的电子设备,把最优秀的拿出来才可以,继续走以前的那种官僚作风,是绝对不行的。
    那些技术达不到的下级配套厂,该倒闭倒闭,该破产破产,想要靠着走后门来获得订单,没门!
    挨骂又如何,被上级领导质疑又如何,为了航空工业的强大,宋老一往无前。
    现在,这种坚持有了结果,如果靠那些配套厂,根本就做不出来这么先进的东西,体制内的弊端,秦风是很清楚的。
    这也是和沈阳的区别了。
    座椅很舒服,老巴点名要求的是洛克马丁的弹射座椅,这也是世界名牌,秦风坐在这里面,看着前面的三块大屏幕,再看着外面的优良的视野,心中的那种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
    这种飞机研发的年代更晚,所以就能上更好的设备,至于歼十战机,后续肯定会有新的批次改型的,也可以用新的技术,两种飞机,可以交替更新,在一款飞机上验证的新技术,正好在另一款飞机上轻松移植,迅速地进步。
    “大家都对这个座舱赞不绝口。”萨阿德说道:“我们信任中国产的航电,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我们留在这里的小组,都倾向于继续装备中国的航电到我们的雷电战机上!”
    国内叫做枭龙,而老巴给这款飞机起了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就是雷电!

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层
    枭龙的航电水平,要远远地超过了歼十,其实,现在主要就差雷达等设备了,老巴对国产的设备不放心,想要选择欧洲的产品,而己方呢,只要将歼十的雷达移植过来就行了,两者的机头大小不一,只要将雷达天线的尺寸缩小就可以了。
    不仅仅是给歼十,哪怕是给歼十一,也完全可以,只要再将雷达天线变大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