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皇叔-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荷苦笑道:“刘仇的事情还是让圣人去操心吧,反正我们东宫是清者自清,只可惜我们好不容易才让魏相公建言将杜侍郎从交州都督迁到广州都督,结果没想到竟然出了那档子事情,让杜侍郎又给贬到交州去了,唉,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杜侍郎重新召回来。自从魏相公辞去门下侍中后,我们在朝中的力量也小了很多,而且现在侯相公也率兵出征吐蕃去了!”说罢看了赵节一眼。

    赵节无奈地说道:“杜兄何必看节。家父是怎样的性格杜兄难道不知道吗?要想让他像侯相公那样支持太子殿下,难如登天啊!”

    李承乾这时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令声道:“朝中某并不在意,虽然某不占什么优势,但因为当年杜卿之计,李泰比某更加弱势。某唯一担心的是李泰身兼左武候大将军一职。这几年来某一直在笼络阿史那思摩,不过那老家伙虽然平常和某也亲近得很,但是却绝不插手某和李泰之间的争斗。前些日子那个得罪了李泰的苏烈被转到右武候府,某还想试着拉拢他,却没想到这老家伙比阿史那思摩更不识抬举!早知道李游会被父皇处死,前几天某就去父皇那里为那个阿史那结社率请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人事变动

    啦荷闻言怔,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号殿下当日没有心 阿吏那结社率请旨,否则殿下危矣!”

    “呃?杜卿此话怎讲?”李承乾有些错愕地问道。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杜荷苦笑道:“殿下和李佑毕竟是同胞兄弟,殿下若为阿史那结社率而向圣人请旨,殿下以为圣人会如何看待殿下呢?”

    李承乾颌道:“这倒也是!”

    杜荷继续说道:“而且阿史那结社率这个人的名声杜荷也曾经听说过。此人成天与鸡鸣狗盗之辈为伍。并不堪大用,殿下若将其引为心腹。恐怕会坏了殿下的大事!”

    赵节也道:“杜兄说的没错。阿史那结社率确实不是个东西,前几玉被李站打了估计也是咎由自取!”

    李承乾有些无奈地说道:“阿史那结社率为人如何,某岂会不知,当年就曾诬告其兄突利可汗谋反。所以某明知这种人只要施其小恩小惠。就能把他收为己用,却一直没有拉拢于他。本以为苏烈因为得罪了李泰被转入右武候府,某帮苏烈在阿史那思摩面前说上几句话,让阿史那思摩在右武候府不会针对苏烈,不想苏烈竟如此不识时务!看来在右武候府能够收为己用的恐怕也就只有阿史那结社率了!”

    杜荷迟疑道:“殿下应该知道苏烈是卫国公李靖的弟子,当年侯相公曾经上疏圣人称卫国公谋反,使的卫国公从此闭门谢客,而侯相公又是殿下之股脑,所以殿下要想收伏苏烈,只怕是不可能了!”

    “殿下,有圣旨到了!”贺兰楚石突然从殿外走进来说道。

    “圣旨?”李承乾连忙站起来。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杜荷和赵节,不过他们俩也都是一脸迷惑。

    不过李承乾的迷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就听到从殿外传来一阵沙哑的笑声。张阿难快步走进丽正殿!抱拳道:“张阿难参见太子殿下!”

    “张内侍快快免礼!”对于张阿难这种李世民身边的人,李承乾还是很给面子的。

    张阿难满脸堆笑地说道:“老奴心想现在这时辰赵洗马和杜舍人应该在东宫,果不其然啊!老奴先恭喜赵洗马和杜舍人了!”

    赵节和杜荷互视一眼,均能从对方眼中看到迷茫的眼神,杜荷朝张阿难拱了拱手,狐疑道:“张内侍这是何意?杜荷何喜之有啊?”

    张阿难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诏:“尚乘局直长阴弘智怂恿庶人佑阴结吐蕃,企图谋朝篡位,现以被斩于西市,杜舍人应该也听说了吧!而尚乘奉御坐阴弘智被罢官,故大家敕旨迁授太子舍人杜荷为尚乘奉御,呃,现在老奴应该称杜舍人为杜奉御了!”

    “尚乘奉御?”杜荷眉头一皱,接着问道:“那赵节之喜又是?”

    这时候李承乾也看完了手中的诏:“太子司经局洗马赵节出为洋州刺史,即刻赴任!”

    “洋州刺史?”虽然品秩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不过显然赵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

    张阿难心知李承乾他们接下来肯定要讨论这两个任命背后的含义,他自然不便再留在丽正殿中,说实话他刚才在看到诏书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便告辞而去。

    李承乾也不挽留,见张阿难退出丽正殿后,让贺兰楚石接着在外边守卫,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杜卿。赵卿,你们说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杜卿迁为尚乘奉御是因为阴弘智一案事突然,可是赵卿外放洋州刺史怎么一点预兆都没有。

    赵卿,你在家中的时候,有听到杨相公说起这事吗?”不过看到赵节的表情,李承乾就知道赵节也是刚刚才得到消息。

    杜荷慢慢地踱了几步,抬头迟疑道:“殿下,前几天圣人将柴令武收监,虽然前面听贺兰楚石说他已经被放出来了,不过杜荷以为圣人此举应该是在敲打李泰,让李泰以李佑为戒。而今天这道诏书应该就是轮到殿下了,虽然对于荷和赵节来说,尚乘奉御和洋州刺史都有所升迁,但是赵节外放洋州,而荷出任尚乘奉御后,要想再像以前那样时时来东宫也不可能了!”

    见李承乾气怒难平的样子,杜荷接着微笑道:“其实殿下也不必动怒。虽然赵节被外放出京,但品秩却升为正四品上,他日回到京师,位列中枢也不是不可能的。而荷虽然去了尚乘局,但毕竟还在京师,殿下召见荷也非难事,就是没有以前方便罢了!”

    ※※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李元婴就从萧钥口中得知了赵节和杜荷,一斤小外放洋州刺史,一个迁为尚乘奉御,除此以外,萧钥还报告说与此同时。李世民又很突然地选定了李治的晋王府属官,其中晋王府长史由现在还在河南道没有回京的御史大夫马周兼任,而随他一起回京的监察御史李义府除晋王府文学,上官仪则迁任晋王友。

    听完萧钥的报告,李元婴心里一琢磨,也明白过来了李世民这几项任命背后的含义。将赵节和杜荷这两个李承乾的绝对心腹调离东宫,恐怕是李世民担心李佑的事情再次生;而突然选定晋王府属官,并且晋王府长史还是由御史大夫马周兼任。应该是李世民借此提醒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安分守己一些,他们的弟弟晋王李治也已经长大了。

    紧接着昨天一直不见踪影的李义府也到了滕王府拜访,毕竟他现在已经是晋王府文学了,等鲁宁一案完结后,李义府自然不可能再跟李元婴和阎立本下江南,当然要前来告辞。李元婴这才知道之所以昨天一直不见李义府,那是因为这几天他担心粱猛彪等那几个刺客会被人灭口,而一直守在大理寺的大牢里。

    接下来几天,随着阎立本和阿史那忠从齐州回来,有刘仁轨的证词,再加上鲁宁也没有打算狡辩什么,三司会审很快结束,本来刘德威、阎立本和刘泊等人是要判其斩刑的,不过李世民念其昔日有功,改判鲁宁绞刑。而刘仁轨因为在陈仓为官公正严明,迁为监察御史,补了李义府的缺,并监临黜涉江南道。

    ※※

    瓶颈了,一晚上都写不下东西,,

    明夭试试能不能补一万一吧,以今天这状态只怕是完不成!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议长孙

    小皇叔。您就帮维奴去父皇那说道说道吧!”功夫不盾口一人。李治不出意外地通过了弘文馆的岁末考核,马上就到滕王府来请李元婴出山去帮他说服李世民,让李世民同意他随李元婴一起下江南。

    “这斤, ”李元婴有些无奈地说道:“南边山獠叛乱频繁,前几天小皇叔刚刚听卢承庆说,壁州的山獠又反了,所以依小皇叔看,你父皇是不会答应的!”

    叔,您就帮维奴去试试吧,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不成呢?”李治嘟着嘴郁闷道。

    李孝逸也在一旁帮忙说道:“雉奴说的也是,二十二郎,你就帮雅奴去说道说道吧,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

    “好吧!但是能不能成事,那小皇叔就不敢保证了!”回京这几斤小月里,李元婴也甚少进宫,毕竟刚刚让李世民杀了李佑,还是不要去他那边碍眼了。不过元日之期已过,李元婴马上也要动身再次离京了,那还是得进宫跟李世民告别一声,而且还要从他那里请一道释放当初被俘虏的巫州蛮的圣旨来,毕竟当初在辰州的时候已经答应了那行。蛮酋田焕璋。如累能够用那几千人换来辰州、巫州的五溪蛮几个年的安定,这买卖还是挺划算的。那就顺便帮李治提上一提吧。

    李治顿时喜笑颜开,拍手道:“维奴就知道小小皇叔对雉奴最好了!”

    李元婴笑而不答,转而对李孝逸促狭道:“孝逸从兄,你也应该从弘文馆业成了吧,维奴是打算随元婴下江南,不知孝逸从兄又是如何打算呀?吐蕃蛛螃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如今侯相公已经得胜回朝了,要不要元婴为孝逸从兄去侯相公那里提一提啊?”

    接着又一边思量一边说道:“孝逸从兄的爵位是开国郡公,也就是正六品下的门资出身,呃,扬州江都县应该是上县吧,县令从六品上。要不孝逸从兄就以承议郎,行江都县令好了,也不算屈就!”

    “二十二郎就不要取笑某了,家兄日前来信,让某补千牛备身!”李孝逸也不和李元婴再扯这些事情,马上就转移了话题,对李治问道:“雉奴,前些日子你不是跟长孙司空提了停罢世封刺史的事情吗?现在怎么样了?”看来确实是把李孝逸给逼急了,逼得他都开始主动开口询问起平日里最厌恶的长孙无忌的事情来了。

    上一次旬假的时候,李孝逸和李治联袂到滕王府作客,恰好听到李元婴和褚遂良在讨论如何让李世民停罢世封刺史的事情。于是李治自告奋勇说去请他的舅舅兼老丈人长孙无忌帮忙,毕竟长孙无忌在那世封刺史的十四位功臣中排名第一。褚遂良记得当初正式下诏封诸王及功臣世封刺史时,长孙无忌就是带头反对的,也就没有阻止李治,虽然长孙无忌当时抗封的奏疏被驳了回来,但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李治苦笑道:“那天椎奴回去后就马上去找了舅舅,不过舅舅却说虽然当初父皇驳了舅舅的抗封奏疏,但是舅舅却还是一直让长乐姐姐去请求父皇收回成命,停罢世封刺史,只可惜却收效甚微!”李治口中的长乐姐姐即是长孙无忌的长儿媳长乐公主李丽质。

    听到李治这话李元婴也不由一愣,原以为当初长孙无忌带头抗封只是因为自己那敏感的外戚身份,所以在朝野中作一番姿态而已,毕竟姑且不论封建制对大唐好不好,但只要大唐不灭,长孙无忌一脉就可以世袭罔替赵州刺史,没想到这个长孙面团还真是真心实意地反对封建制。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正讨论着世封刺史的事情,张天水突然推门进来,分别朝三人施了一礼,接着道:“殿下,晋王府来人了!”

    “出了什么事情了?”李治心?一惊,连忙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

    张天水将身子一侧。随即走进门来的那个人李元婴也见过,就是从小一直伺候着李治的那个老太监。李治出阁开府后,他也随之从立政殿调到晋王府去了。

    “老奴参见晋王殿下,滕王殿下,梁郡公!”那老太监拜了拜,不待李治问。紧接着就道:“殿下,马长史今天回京了,现在正在王府里等候殿下,所以王妃派老奴到平康坊来找寻殿下,幸亏殿下果然在滕王府中!”

    “马长史?看来这十道黜涉大使中,还是马周的度最快蟀!”李元婴随即也反应过来那老太监口中的“马长史”是何许人了。

    听到马周一回京…。了他的晋芒府,李治当然也就坐不住了,连忙朝李示卑是曰!“小皇叔、孝逸从叔,那维奴就先行一步了!”

    “椎奴慢走,小皇叔就不送了!张卿,你带某送晋王殿下出去吧”。李元婴颌道。

    “喏!”张天水应了一声,转头道:“晋王殿下,这边请!”

    李治离去后,李孝逸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马周的动作不慢啊”。

    李元婴微笑道:“那是当然,马周本为寒士,贞观五年的时候还只是中郎将何常门下的一个不起眼的食客,又非昔日秦王府的班底,可是你看这才几年的时间,就已经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了,估摸着入政事堂为相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呵呵,此人厉害着呢!”

    李孝逸点头道:“看来他也看到了摊奴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